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那时他们申屠世家在仍然京城炙手可热。申屠家族作为大庆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然而申屠世家向来是谨慎的,这也是这个家族能够平安生存这么多年的秘诀。谁都知道,庆朝的主人莫氏历代有严重的疑心病,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比如在庆高祖十二年,因为一桩巫蛊案,高祖就下令砍下了三千颗人头。受此案牵连的还有近五万人,都被削去了爵位,发配到了茫茫大漠。自此,那些开国元勋中,仅存的就是云津申屠氏,麓北段氏,以及岭槟蓝氏三大世家。到了申屠剑铭这一代,已经是申屠家族在庆朝的第十二代,此时,三大世家中只有申屠氏、段氏仍然在朝为官。岭槟蓝氏早已举家引退,离开了腥风血雨、是非难辨的帝都。
帝都虽然是个诡异莫测之地,然而这大庆朝的主人莫氏,无疑对申屠家族有着一种格外的眷顾。自开国以来,申屠家族就掌握着大庆朝的兵权,能传十二世而不失,这不仅与申屠家族历来的谨慎息息相关,更是出于莫氏对申屠氏无比的信任。申屠家的孩子从小就进宫给皇子公主们作伴读,俩家的孩子自幼一起成长,培养了深厚的感情,长大后一位执政天下,一位镇守边疆,这倒已经不是一种手段,反而成了一种习惯。
总之,申屠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向来稳如泰山,虽然他们向来行事低调,然而谁都不会忘记申屠这个响亮的姓氏。这一点,就是麓北段氏,也是望尘莫及。
天元三年,早春二月,京城里收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带兵在琉求国的大将军申屠剑铭居然输了与琉求人的战争,不仅如此,申屠剑铭在全军覆没以后,不仅没有拔剑自刎,反而降了琉求。消息传来,朝野震惊。那些平时想方设法奉承申屠一族的权贵大臣们纷纷发难,在朝堂上公然指责申屠剑铭诸日的种种不是,个个的脸上皆是写满不平。然而帝蘧倒是没有想象中的勃然大怒,他高倚在宝座上,脸上挂着一贯似笑非笑的神情,看着脚下的臣子们争先恐后地列举申屠氏的种种是非,脸上的笑意就渐渐地浓了。
“众位卿家,尔等既然知道申屠氏如此之多的劣迹,却为何不早早上报?”帝蘧终于凉凉地开口了。众臣皆是一楞,还未等人回答,帝蘧却幽幽一叹:“也罢,是朕用人不慎,耽误社稷啊。”“皇上,”太师这才找到了说话的机会,忙上前赔笑道:“这是臣等不才,竟然让申屠剑铭这样的小人掌握了大权,以至误国误家。臣等罪该万死。”帝蘧冷笑一声,近乎刻毒道:“朕当然是在说你们。知而不报,隐而不奏,让这样的人掌握了几年的兵权,难道不是耽误社稷么?你们身为人臣,这就是你们该尽的本分?如今申屠剑铭投降琉求,申屠一族在劫难逃,你们却在这里落井下石,平日里朕见你们对国家社稷毫无用心之处,只知道勾心斗角,倾轧欺诈。朕养着你们有何用处?此既是朕用人不慎之处!”帝蘧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气势。这番话说得诸臣皆是敛声屏息,大殿内一片肃穆。在太师的带领下,众臣呼啦啦地跪下一片,请罪道:“皇上圣明!臣等罪该万死!”帝蘧却“嗤”地一声笑了,挥了挥手道:“众位卿家请起罢!要是把你们都砍了,朕还得花很多时间再去寻觅贤才,辅佐社稷。朕可不想这么麻烦。朕只愿诸位能同心同德,能为这天下苍生多尽一份力罢了。”众臣皆谢恩道:“臣等多谢皇上仁慈。臣等必将谨遵皇上教诲,断没有不敢尽心竭力之理。”帝蘧打了一个呵欠,淡淡道:“如此甚好。朕有些乏了,今日的政事就议到这吧。退朝。”也不等众卿跪安,山呼万岁,便顾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