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几日后,门人来报,薛蝌领着仆人拉了一车礼品,打马归来了。

      薛二婶深知薛姨妈记挂薛蟠,故特意遣了丫鬟来报,待薛蝌整理好后,亲自领着他来薛姨妈处回话。

      薛姨妈高兴得大赏了报信的那丫鬟,那丫鬟便欢天喜地地走了。

      没一会儿,薛二婶便领着薛蝌和宝琴来了薛姨妈处。

      只因是至亲的一家人,宝钗便无须回避。

      上一次见薛蝌还是正月过年的时候,此时隔了几个月再见,薛蝌又长高了,人也越发沉稳起来了,身上更多了一股翩翩少年郎的风度。

      薛蝌拱手问伯母和堂姐的安。

      众人闲聊了几句,薛姨妈便说起了薛蟠的那封回信。

      薛蝌笑着说:“哥哥这事有两个缘由。头一个就是先生说了,他既然受人所托,哪怕用上十二份心也要把哥哥往正路上引,哥哥考了两回都过不了童子试,先生便拘着他读书了。二是伯母来信的前几日,哥哥趁我不在,偷偷领了两个童子翻墙出去玩耍,刚好被逮住了,先生大怒,便更加发狠拘着他了,哥哥现在也不敢轻易出书院,便托了我回家来。”

      薛姨妈听得口瞪目呆,没想到薛蟠竟生出了这种事,真真是该打。

      宝钗反应过来,压下心中的忧虑,宽慰笑道:“妈妈这下该更放心才对,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哥哥既然正经拜了师,也应该尊师重道才对。”

      转而又对薛蝌说:“那就劳烦蝌弟了,把我送到京都料理完我的事后,蝌弟就马上回去吧,万不可因此耽搁了学业。”

      薛蝌又说:“无碍,我这次回家也是先生的主意。先生与我说,不必紧拘于接下来的院试,叫我把眼光放远,多长见识才是,正好他在京中也有三五好友,皆是有名的学子,他写了拜帖给我,叫我到了京都便去拜访。”

      宝钗见他心中有沟壑,三言两语间把事情娓娓道来,讲得头头是道,内心大觉欣慰,“如此甚好。”

      薛蝌毕竟年轻,金陵到京城路途又遥远,薛姨妈和薛二婶调兵遣将,点了又点,把薛家大半最健壮的家生壮仆、婆子都派了去,又提前遣人往沿途的驿站打点好,京城那边也打点好了,到了直接去舅舅王子腾家住着安顿下来。

      等到一应事物收拾妥当后,择了吉日,薛蝌便带着宝钗上京去了。

      那薛蝌虽然年少,但也有一番风范。

      只见他剑眉星目,昂首挺腰高坐马上,一手紧握缰绳,两边各簇拥了两个同样身骑大马的壮仆。

      薛蝌马后跟了三辆坐人的马车。

      头一辆最大的,坐的便是薛宝钗并贴身丫鬟莺儿以及薛姨妈给的贴身大丫鬟同贵,马车两边窗外各跟了两个壮健仆妇步行伺候着,仆妇旁边又有两小厮骑马跟在旁边,以防旁人冲突了主家。

      后两辆稍小的是给跟着上京都路上伺候的男女仆们交班坐的,再后面便是拉行李的大小几辆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便朝着城外走去。

      走了小半天,到了金陵城郊,至驿站,正直晌午,烈日当空,众人正要停下休整小歇一番。

      那驿站早就有薛家老仆领着婆子们先前来整理一番了,因此还算整洁。

      薛蝌在旁照应,丫鬟们扶着薛宝钗刚下车时,正好听见一阵热闹的锣鼓声传来。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迎亲队伍从远至近而来。

      再定睛细看,最前头一白脸男子骑着马,身穿红衣喜服,喜上眉梢,马后跟着五六个壮汉,壮汉腰间缠着红布巾敲锣打鼓,再后面又有一顶四人小轿,轿子上挂了红花,轿旁跟了个一身花衣喜眉笑眼的白胖妇人,轿旁轿后又有几个妇人孩童欢天喜地在放炮。

      驿站专门负责伺候的婆子见贵人们在停足观看,扬了笑脸便上前小心说着喜话:“那新郎哥是我娘家亲戚的子侄,姓冯,住在城外的庄上,今日娶亲恰好又遇见了贵人们,真真是大好日子。”

      那驿站婆子又道:“只可惜他父母早亡,只余下他一个孤寡儿,既无兄弟也无姊妹,所幸双亲给他留了几份薄产,只叫他守着度日罢了。”

      薛家的婆子听见,心想,那新娘子的爹妈真是狠心,选了这样的亲事,这世道,孤寡儿的日子可不好过,于是叹息说:“这新娘子的父母日后不知要为这样一门亲事操上多少心了。”

      那驿站婆子又悄声说:“嗐,听说那新娘子无父无母,才几岁时就被拐子拐走了,父母在何方也不记得了。那拐子把她养到十来岁就想卖了她,我那子侄见她长得好,十分喜欢,这才花了大钱从拐子手上买下她。”

      “可怜见的,竟有这事。”薛家的婆子心里咯噔了一下。本以为有对狠心的父母就已经够可怜的了,没想到新娘子居然是糟了这等祸事。

      骨肉分离,往后若再遭了罪岂不是连娘家门都摸不到,薛家婆子只觉那新娘子又更可怜了几分。

      迎亲队伍越走越近,驿站婆子边说话边领着薛家女眷进门小憩。

      宝钗隔着白纱帷帽回头望了一眼喜轿,刚好轿子里的新娘子也掀起了一角轿帘。

      宝钗便对上了一双水汪汪的杏眼,那新娘子惊得立马放下了轿帘,没过一会儿,又见那新娘子怯生生地又掀起了轿帘,半低着头冲她笑。

      见那新娘子容貌娇憨可爱,宝钗也笑了,再远远望了她一眼,就进了驿站二楼的房间了。

      刚一会儿,就有婆子来报说刚刚那迎亲队伍想在驿站门口歇歇脚,报了薛蝌,薛蝌叫人来问宝钗,宝钗应允了。

      男人们只允许在驿站门口的桌凳上小憩,至于那新娘子,便叫她去了上了二楼的空房间小坐歇息一下。

      宝钗与那新娘子有几分眼缘,便差了婆子,把那新娘子叫过来她的房间说说话。

      婆子领着那新娘子进了屋,那新娘子盈盈一拜,怯生生的半低着头。

      宝钗上前拉过她的手,引她坐在圆凳上,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只觉这姑娘一身红衣,年轻可爱,怕比她还小一两岁,长得圆润标致,她眉间有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

      宝钗轻轻握着她的手,笑着问她:“怎么没盖上红盖头?”

      旁边跟着的喜婆半弯着腰笑着抢答:“乡里乡间的,可不兴讲究那些,裁上一身新的红嫁衣就已经是讲究的了。何况冯公子对她已经是一等一好了,择好了日子请了人一路吹拉弹唱抬过来的呢。”

      薛家的婆子轻轻拉了拉喜婆的衣摆,那喜婆倒是有眼色,说完便笑呵呵立在一旁,不再说话了。

      一旁的同贵掏出了一个小荷包递给那喜婆,笑着拉她往门外走,“大娘也出去歇一歇脚喝杯茶才是,这处有我们照应着,新娘子丢不得。”

      喜婆把用手心捏了捏那荷包,心里又惊又喜,这荷包少不得也有五十钱,人人都说这薛家是顶顶的富贵人家,还真真是没说错。

      喜婆走了后,宝钗才说话:“我见你第一眼就觉得亲切,你我能在今日遇见,又能说上两句话,可见也是有缘的,你如今几岁了?”

      这姑娘是被拐子拐的,也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些前尘往事?

      那姑娘半抬起头,怯生生的,“我不知道,自我记事以来就在大叔家住着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宝钗又问:“那你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咬了咬唇,只觉得眼前这位富贵人家的小姐异常亲切,便红了脸说:“大叔一直叫我二丫,他们都说你家是诗书大家,不如姑娘重新给我取个名?”

      “我们不过萍路相逢,你的名字我是取不得的,你记不得前事,如今苦尽甘来得了知心人,该叫他给你取才对。”宝钗笑说。

      二人又说了一阵话。

      丫头婆子们端上饭菜来,宝钗招待了二丫一番。饭毕,那喜婆便在门外催促二丫要赶路了。

      二丫从衣兜里掏出几颗喜糖小心放在桌上,红着脸向宝钗她们说:“这是我之前偷偷藏起来的,请姐姐们吃。”

      见莺儿在笑,二丫双手手指搅动,脸不禁更红了。

      宝钗心里一暖,这女孩言行虽笨拙,心却真挚动人。

      普通民家,糖油十分矜贵,那喜糖看着有些变形了 ,想必是藏在衣兜里许久,不舍得吃的。

      这姑娘的一片真心着实是叫人暖心。

      那二丫快要走出门了,宝钗又招手唤了她一声:“回来。”

      二丫站定,不舍地回头望她。

      宝钗从妆匣里拿出了一只新打的小巧秀气的黄金如意锁吊坠,拿了红线穿好,亲自戴在她的脖子上,替她整理好衣裳,把黄金如意锁藏在衣服下。

      又叫莺儿拿了个荷花莲藕样式的荷包过来放在她的手上,荷包里头有二两碎银,宝钗怜惜她无父无母,当是给她的贺礼了。

      平白如此贵重的东西,二丫惶恐推脱。

      门外,喜婆又来催促了,宝钗推了推她说:“去吧,大喜之事别叫他们等久了。”

      二丫泪意盈盈,胸口炽热,她一步三回头望向宝钗,宝钗也只是笑吟吟地站着,竟然就像她的亲姐姐送她出嫁一样。

      二丫走后,莺儿边把妆匣整理好,边嘟叨,“姑娘,那如意锁还是新打的呢,你都还没戴过呢,怎么就给她了呢,她与咱们无亲无故的?”

      宝钗却觉得那二丫亲切面熟,便说,“我只觉得跟她有几分缘分罢了。刚好她今天出嫁,又无父无母,幸好娶她的那公子哥对她情深意切,想来她以往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头才有今日好日子,我听着就替她高兴,给她个东西添点彩头罢了。”

      此时,同贵推门进来,刚好听到宝钗的话,笑说:“姑娘怎么知道娶她的那个公子就一定对她好?这世上多的是心口不一,喜新厌旧的人,假如那公子今天对她好,明日又对她不好了,天长地久的,这日子可就难熬了。”

      宝钗却笑说:“你不想好的却只想着坏的,吃着碗里又看着锅里。那公子愿意花钱买下她,又肯择日明媒正娶、敲锣打鼓抬她回去,这就已经是极好的了,比跟着那人贩子走东串西,不知流落何处强。你就看今日,那人肯为了让她不那么劳累,冒着可能误了吉时的风险,也让她歇一歇脚,可见对她是有情有义的。日后只要她能支棱起来,过得自然不会差。”

      几人说了一回闲话,歇了下,就又上路了。

      薛家一行人又走了些时日,他们还在途中就收到王家的信。

      原来舅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已经奉旨出京去往边关赴任,后又有贾家姨娘的来信,叫进京了先往荣国公府贾家去。

      薛姨妈后面的来信也叫先去荣国公府贾家住着。

      薛蝌算了算时间路程,还有两天路程。

      又走了半日,眼看还剩不足百余里路就到京城了。

      多日来周居劳顿,人员疲乏,这日薛家一行人早早就在驿站安置休息下来。

      约摸二更时分,驿站楼下一阵叮铃叮铃铁链敲击声和脚步声传了上来。

  • 作者有话要说:
    ——
      红楼梦年龄线比较乱,这里统一按第四回,宝钗进京的年龄算,这个时候薛蟠15,宝钗比他小2岁,即13,宝玉比宝钗也小2岁,即11,黛玉比宝玉小1岁,即10,原文找不到薛蝌的年龄描述,这里就设定比宝钗小半岁,也是12、3岁左右。后文按这个年龄线开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