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池塘遇险 ...

  •   在一个遥远的阴沉沉的冬天,年轻的王桂枝诞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小红。那小红生的白白净净,柔嫩细腻,身上还覆着一层细细的绒毛,是从天使的翅膀上飘落下来的。她的小手手只有鸡爪那么大,小的可怜,唯有四肢细长,白如冰雕。周英接生走遍乡里,没见过这样的宝贝,美的不可方物。果然,这娃娃儿因为奇美,招了天妒,被那无名的邪恶之神劫走了幼魂,只留下一个嫩儿的身子,在她妈妈的怀抱里,慢慢冰凉。国庆惊傻了。他愣头愣脑的点燃了一盆火,要将小妹妹的身体烤暖和,让她出一口气,挠着他的脸大哭;拱在妈妈的胸口找□□,吧咂吧咂小嘴甜甜的睡去;做着可爱的怪相惹他疼惜。他还想看见她笑,再大一点咿呀学语,叫他一声哥哥,这一切光是想着,就让人幸福啊。可是,突然间,不幸就降临了,将他所有快乐的梦想都碾碎了。桂枝受此打击,一蹶不振,精神上恍恍惚惚的,心灰意冷的挨着日子,和以前判若两人。
      这场变故惊动了所有的亲邻,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赶来探视,百般劝解,全都无济于事。
      她依然沉浸在失去娇女的痛苦之中。
      姑妈家的两个表哥来接他们了。
      万家畈离枣树林村庄四十里地,道林和道友在路上等车就花去了个把小时。那时候车辆少,行人也少,口袋里的钱钞更少。下了车还要走一段不长不短的土石公路,中午了才到舅母家来。
      劝解了一番,桂枝才同意上路。
      万家畈人家不算少,都是本地人,吃着自家的饭,种着公家的田地。白天里几乎没有闲人。壮劳力都在出工,妇女们铲草皮积肥,为来年的春耕春种作准备。到了晚上,乡亲们都来看他们,嘘寒问暖,送东送西,说笑之声盈耳。
      桂枝渐渐的缓过神儿来。
      国庆喜欢得很,他一来到姑妈家,就如鱼得水,心情大好。几个大表哥都忙着自己的事,把他当小孩看待。他常常和学朋哥哥和学凤姐姐,还有沈姑妈家的老五老七和玉娟姐姐玩,年龄不相上下。由他们带着认识了村子里的花姐五子等伙伴儿。结成同党,一起上山撵兔子,下河里摸鱼,无尽的乐趣儿在其中。
      几天后,沈姑妈请吃饭,说是老早就在攒东西了,就为了这一天的大团圆。沈姑妈的家,就在上面半坡上,一根烟的功夫就到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因想着又有好吃的,忍不住连走带跑,把大人们落在身后。过了一会才到齐。两家人合在一起,十几个人。热热闹闹,和和气气,满屋子的欢喜。国庆羡慕的不行,问道,妈,怎么我们家只……我一个,姑妈家里却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桂枝低着头,半天不吱声,大人们说笑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偏偏那国庆少不更事,接着刚才的话头往下说。手指头指指点点——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个三四五六……哇,沈姑妈家七个,田姑妈家六个……
      话音未落,只见从角落里又跑出来一个。穿着一件红绸袄,又大又长 ,长及小腿,露出一双秀巧的脚。踢着地上的小石头。小石头滚来滚去,她那灵动的身子骨也跟着扭来扭去,活泼可爱。及至见到生人,吓得躲在柱子后面。那柱子熏的漆黑,给那雪白的小脸上蹭了一块。被她那小手一抓,抓了一朵黑梅,柔美可爱,招人怜惜。国庆心疼的不得了,一把抱起来。给她洗干净了,这才仔细的看了看,一看就怔住了。
      妈,妈,这不是我们家的小红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你看,这眉眼,这脸型,多像小红啊。
      桂枝已经惊呆了,盯着孩子仔细的打量,越看越喜欢,眼珠子移不开。堂屋里已经上好了菜,沈姑父出来,请娘儿俩个就座。那孩子用劲的乱蹬,被沈父给抱走了。
      整个席间,桂枝不在状态。人叫吃菜就吃菜,人叫吃饭就吃饭,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可惜满满一桌子菜,她只吃了几小口,味同嚼蜡。
      国庆则是慌慌张张,左顾右盼。三两口把饭扒完了,碗一丟就跑了出去。溜了一圈儿回来,闷声不响,坐在那里发愣。
      田姑妈都看在眼里,跟他们解释道,那是沈姑妈的幺儿,学名玉红。是跟着她婶娘吃奶的。你姑妈老了,哪里还有新鲜的奶水给她吃啊。按说,她都两岁了,也该断奶了。
      这不断了吗?已经回家来养了。
      沈姑妈忙完了厨房的活儿,过来招呼客人,接过她们的话茬儿。
      田姑妈洞察一切,吃过中饭就要走。任凭她姑子如何挽留,就是不肯吃宵夜。还把她侄儿子强行带走。桂枝只得跟在后面,到处瞅,只不见玉红的影子。
      沈家留人不住,送了一程回来,收拾收拾屋子。
      一到田家,国庆就别着头,不肯理他姑妈。小孩子拧不清,她只跟嫂子说话。苦口婆心的劝解道:我哥青年出征,中年得子,好歹有了国庆这棵苗儿。你命里无女,就不要强求了。不要惦记别人家的闺女。虽说社会上□□的也多,我瞅沈姑妈那阵势,拖也要把孩子拖大,断不肯送人的。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还是拿别的主意。
      庆儿他姑,我这也是没办法了呀,我这身子骨,已落下病根了,不能再生育了。
      忍不住长吁短叹,怨艾不已。
      姑嫂之间叙家常,直到半夜。
      从此,这件事情就落地生根,成了他们母子两个的一块心病。
      时时鼓动方震,渐渐把他给说动了。老实说,自打见了玉红,他也喜欢上那个伶俐的女孩儿。
      主要看沈姑妈的意思,若是松口了,才敢挑明,千万不要强人所难。
      方震若有所思,在他妹妹面前略微提了一提。
      有他兄长支持,田姑妈这边也热情高涨。主动当起了牵线人,三言两语就把话题点开了。
      沈姑妈低着头,不吱声,下意识的把玉红给抱紧了,生怕一丢手就找不到了。
      田姑妈进一步开导:
      你也是老思想,看不到形势。虽说如今社会好了,养得活一大家子人,但要看怎么个养法。养猫养狗也是养,娇养贵养也是养,那养出来的娃儿可不一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土包子,一个是公家人,哪样更体面呀?你仔细琢磨琢磨。当妈的都盼着儿女好,你不能给她带来好,还不兴别人给她好啊?我那弟弟是什么人,当过兵打过仗,做过军官的。如今转了业,在市局里当干部,月月领工资。只等房子解决好,就将母子两个接到城里居住。玉红要是给了他们家 ,到时就是城里人了。不比你土墙茅草屋强十百倍啊。那是他们家小红丟了,小红不丟,你能进这么好的人家儿?
      一番话说得她又羞又惭。羞的是:她老都老了,咋又得了个幺儿,还爱的心疼肉疼;惭的是:沈家太无能,祖祖辈辈都掉在一个穷坑里爬不起来,几辈子有个头啊。她看看玉红,生的那么好,也和她一样,在这个穷窝里滚泥巴,实是亏了她。忍不住一狠心,对嫂子点了个头,算是默许了。
      泪如雨下。
      与此同时,她又想起了方家的恩情。缺钱时给钱,缺粮时给粮,换季衣服准时送来,时时处处惦记着这一大家子老小。要是没有方家的周济,老五老六恐怕早就饿死了。
      她正愁无以回报。
      把玉红送给他们,即报答了往日之恩,女儿又有了好去处,两全其美的事儿啊。
      方家人挑了个好日子来领养玉红,欢天喜地的,不知道有多称心。这老话说的好啊,心想事成。心里起个念头,每天把念头放大了念几遍,它竟然就梦想成真了。国庆穿着簇新的衣服 ,一走三蹦,欢快活泼。一路上话不离口,说的都是玉红这玉红那的。
      真好,马上就要有个妹妹了,简直是小红的翻版绝妙的复活,失而复得。上天对他们多么温柔,多么眷顾啊!
      一行人到了沈家,他们都出来迎接,玉红被她姐姐牵着,也不那么怕生了。只要国庆儿哥哥抱,别人唤也不理。玉娟教她喊舅舅舅母,她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小舌儿伸不开,听起来像家家,家妈,大人们都笑开了。
      吃饭时家家、家妈喂她好吃的,小嘴巴油嘟嘟的,脸蛋儿绯红,那墨玉般的眼珠子围着果盘溜溜的乱转,灵动活泼,煞是可爱。桂枝忍不住,挨过来哄哄娃儿,趁势说,宝宝,跟家妈一家好吗?家妈有好多好吃的。她格格的笑个不停,绕着他们转。桂枝又问:宝宝,跟国庆哥哥一家好吗?
      要哥哥,要糖糖,糖糖好吃,茄哥哥好吃……
      大家又笑,都说这丫头喜欢茄哥哥,过去了定不会闹,应该好养得很。
      走时候倒是蛮乖,不哭不闹,牵着国庆的手,蹦蹦跳跳的,欢腾得像只小鹿。方震抱起她,举过头顶,放在肩膀上,将头挨近她。这时候撒泼起来了,不依不饶的。两条腿乱蹬,挣扎着下地。
      桂枝说,看你,胡子扎疼人家了,我儿这么小,哪能经起你扎。接过去抱,也还是哭,拼命的扭动。一不留神,就被她挣脱了,转身就跑。小腿灵便得很,三人追她不上。
      沈姑妈在里屋,没有出来送客。咋一见玉红,悲喜交集,一把搂在怀里,亲啊哭啊。孩子闹累了,一会儿就睡着了,摇都摇不醒。
      国庆从姑妈的手里接过来,快步如飞,不一会就消失在山道里了。
      他爸妈跟在后面追。
      也是天不凑巧,他们还没打上车,就下起小雨来了。淅淅沥沥,一阵比一阵密。沈田两家人都派人送伞。但跑步的脚步赶不上下雨的速度。他们全都湿透了。玉红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那娃娃到了生地方,水土不服,加上淋雨,受惊,等等,当天晚上就病了,高烧不退。方震把她带到城里去看病,打了两天针,看看退烧了,又送回去。把这个新孩子交由母子两个照管,自己回城里上班去了。
      见玉红好了,国庆欢天喜地,带着她在村子里玩耍。见个人就说,他家里又添了个妹妹。夸这个妹妹如何乖巧,如何懂事听话。
      这几天他照顾她,同吃同睡,给她讲故事,说笑话,千方百计逗她玩。才刚刚开始不哭闹着要妈妈了,他就领着她到处炫耀。
      其中,有一个少年,名字赵大壮。个子高,身量肥,号称村子里的老大,有几分霸道。胆小的孩子们都怕他,什么都听他的。国庆不怕,还敢对着干。大壮儿叫玩水他偏要上树,大壮叫捉迷藏他偏跳绳儿,就不听大个子指挥。大壮早就不满了,在心里酝酿着治他。可又有几分畏惧,不敢真的下手。这一回逮着机会了。
      大壮瞅着他的新妹妹直乐呵,俩手指拉开腮帮子做出怪相吓唬她,吓得她尖叫,哇哇大哭。这还不算啊,这小鬼还变戏法的拿出来一个小瓶瓶,从里面放出来一条蚂蝗,掉在她的脚背上,一会儿就吸上了。那条蚂蝗肥腻腻,滑溜溜,大孩子们都害怕,不敢去弄。玉红吓青了脸,竟然忘了哭,只一个劲儿的喊茄哥哥。国庆那时,正往就近的人家给玉红找水喝。等他端着水回来,孩子们都跑光了,只剩下大壮和玉红。他反剪着双手,歪靠在一颗小树上,望着国庆胜利的笑。揶揄道:你不说你妹妹好吗?怎么赖在地上不起来,打滚儿撒泼呢?
      他也顾不得理他,抱起妹妹就走,到家洗脸换衣服,好一阵哄劝,才把她安抚好。也没想别的,只当是怕生。再也不敢丟下她一人,自己单独离开了。
      经这一吓,玉红又病了,发烧不说,还闹肚子。夜里也睡不稳,频频醒过来,醒过来就要妈,哭闹不止。不得己,又把她送到城里去看病。方震也被弄得疲惫不堪,还为此影响了工作。
      桂枝在心里嘀咕开了,因想自己命里缺女,强求是强求不来的。她还有了一些迷信的想法,认为是她自己心术不正,占有别人家的女儿,夺人所爱,害得人家骨肉分离。这是遭了天遣。老天爷这是在警示她了。由此联想到小红,吓出一身冷汗。要是老天爷继续惩罚她,把这个宝贝也夺走了,那她岂不成了个罪人。要是这样,亲戚们往后,再难见面了。
      忍着割肉般的疼痛,她要将玉红送回去了。只待将养几日,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就可以动身了。
      国庆起初死活不依,被他妈妈好说歹说,总算应允了。他也害怕这水灵灵的仙草跟小红一样枯萎了。他幼小的心灵受不了同时失去两个妹妹。只是从此以后,他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时不时的就缠着他妈去看玉红。
      无独有偶,沈姑妈这边自打抱走了玉红,夜夜做噩梦。一会儿梦见池塘,一会儿梦见乱石岗,一会儿梦见荒滩,都是枣树林村庄有名的险处。出过几回事故,被人们给传邪了,传远了。传播到别个乡镇,万家畈的村人们都有所耳闻。
      要是把玉红弄丢了,她往后可怎么活啊。说来奇怪,沈姑妈孩子虽多,可最疼爱的就数这个。听见一声哭,心就颤一下,听叫一声妈,心马上就化了。恨不得把她捆在腰带上,寸步不离。
      这回离开了这么久,简直就跟害病一样,天天食不甘味,夜难入眠,活脱脱瘦了一大圈儿。
      当被告知玉红在舅母家里住不习惯,水土不服要给送回来时,她那心里啊,终于拨云见日,转忧为喜了。
      交接的时候,两家父母都很惭愧,都觉得对不住对方。
      她舅母,这娃儿命贱,享不起你家的好待遇。俗话说的,金窝银窝舍不得自己的穷窝。难为姐姐这么疼她,白白操了一场心。
      唉,娃娃大了,养不家,这也是常有的事。怪我们没尽到心,让娃儿受苦了。
      说着话,俩老姊妹眼泪流不止。这场面令人伤心,桂枝连饭都没吃,急着要回家。田姑妈苦苦挽留,在她们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走了。从此两家有了些小疙瘩,来往也稀少了。但方家依然接济沈家,一直到孩子们渐渐长大。
      大人们的心思小孩如何能懂,国庆还是要到姑妈家里去玩,一住就是个把月。两个姑妈挨的又近,田家玩,沈家玩,玩着玩着就长大了,不觉到了入学的年纪。
      在他九岁的那年,整个暑假是在万家畈度过的。那个夏天出奇的热,桃子啊杏子啊,老早就熟透了,不等孩子们放假,就被摘光了。只有一块麦田埂上的桃树上还挂着果儿,是晚熟的品种。离村远,还隔着一条水渠。不过,队长在会上说过话,声明桃树是公家的,任何人不得采摘。各人看好各家的孩子。其实是怕糟蹋麦田。那些孩子都嘴馋,哪里还管这些,想了个对策就要去偷桃子。商量国庆时,他没有同意,说自己是团员,不应该偷桃子。想办法阻止他们,没有效果。只得远远的放哨,以防老队长看见,打断他们的腿。
      但是他们还是说他叛徒,不和心,再也不跟他玩了。
      玉红已经四岁了,刚刚懂事,站在他面前,说,哥哥,不吃桃子,咱还有更好吃的哩。
      说着,将她带到一个池塘边 ,用手一指,甜甜的笑起来。
      这就是她说的好吃的啊,满池的菱角覆盖在水面上,碧绿碧绿的一大片。开着红白两种不同颜色的小花,引来了蜻蜓和水鸟在上面翩翩起舞。荷菱相间,美妙成趣儿。太阳光斜照下来,波光粼粼的闪烁,金子一样散发着光芒。野鸭子从水里跳出来又钻进去,划出一道道水圈儿,消失在水草丛中。和那鱼儿的唼喋交融在一起 ,构成了一片自然而和谐的水上美景。
      他伸手在水里摸了摸,扯出一把菱角草来看,哪有什么菱角啊,分明刚刚发胞儿。却故意装样子,扯出来一把。藤子上挂了一串小田螺,和去年的空壳子。一池的叶子,和那水草缠缠绕绕,织成一片碧绿的植被。水面上不时的鼓起泡泡,成群的鱼儿优哉游哉。
      但为了哄妹妹开心,他还是决定下水一试。刚刚卷起裤子,偷桃的队伍就回来了。
      他们挎着满满一蓝桃子,在他们眼前晃悠。拿着大个又鲜红的桃子,吃给他们看,流出一口的汁儿。
      好甜啊,太甜了,甜的暖心,甜掉牙了。
      蔫,蔫,馋死你,蔫,蔫,馋死你……
      好吃佬,卖灯草,打死你个好吃佬。
      玉红一边还嘴儿,一边盯着桃子,不住的舔嘴唇。
      国庆把她往回拉,她还不住的回过头来。
      有两个赶集的人,从那头走过来了,原来是学朋和玉娟。他们远远目睹了这一切,想出了一个整人的法子。田学朋咳嗽两声,——嗯——嗯,队长来了。
      在哪儿,在哪儿,
      正拐弯儿,在房子后面。
      几个人撒腿就跑,根本没顾得回头看,鞋子跑掉了不敢捡,哪里还顾得桃子。
      剩下的这些桃儿,管他们吃了个饱,一边吃一边嘻嘻的笑。
      姐姐,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要不,我们到哪里去捡这么多桃子。
      哥哥,你怎么不去偷桃,往后可落下话把儿了。
      我是团员,哪能做这事,要说就让他们说,反正已经骂我是叛徒了。
      哈哈,学朋发现了蹊跷——
      你们俩儿好奇怪啊 ,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分不清大小啊。
      我只问你,十和八哪个大些?
      哈哈哈,他们同时悟过来了,笑的肚子疼。
      说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都上学了,还算不清出生的账。
      学朋说着,又讲了个笑话,他们在一起,总是笑不完 ,笑不够。
      万家畈就是好,不像我们村,天天斗地主。
      那是你没看到,我们村也有地主,还有富农,他们都有挨斗的。
      话题变了味儿,他们都不笑了。
      国庆突然住了口,严肃的说,我们应该把桃子交给公家。老表几个反复磋商,最后偷偷的把桃子送到队长的家门口 。
      玉红吃了桃子又想菱角,桃子甜,个又大,吃一个就饱了,等下回再想吃,又没有了。菱角长在水里面,脆脆甜甜,吃五个都不饱。放在口袋里细细儿吃,还能分给姐姐一个,小小的,舍得分;还可以烧熟了,放在院子里招鸟儿。鸟儿啄一口就飞了,吃不完的还是她口袋里的零食。
      这人儿从她娘的床底下找到一只大木盆,拖了一拖没拖动,叫国庆哥哥来帮忙。他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鼻尖儿,说,你肚子里的馋虫又出来了。但是,要吃菱角,还得过些日子,到时候我再来。
      玉红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他来。
      那天,他们坐在木盆里,用两根木棍往前划,水草缠绕,划不了多远就被缠住了。索性停下来,在水里摸索。可喜那些草鱼爱吃菱角,但也还知足,吃掉一些些,竟然还留下一部分,给玉红他们摘。看看装不满一袋子,预备走远点,再摘几把就转来。用力的划了一下,划不动,水里有暗桩抵住他们的木盆了。——玉红看到不远处,有只大大的鸡头苞,绿杆儿挺立,子粒儿饱满,晃着头儿招她。喜出望外,身子往前一倾,伸出双手来够。够不着,坐在盆沿上,使棍来扒。国庆这时正专注水底下的桩子,想要错开来,以免顶翻了木盆。还没明白过来呢,只听扑通一声,玉红掉在水里了。
      他跟着跳下去,抓住盆沿不放,腾出左手去拉。刚刚碰上,还没抓牢,被一条好大的鲤鱼给冲散了。那条鲤鱼打了个挺儿,跳出水面几米高,掀起一片浪花。木盆在水里荡啊荡,把他与妹妹隔开了。他心里一慌,差点松手。木盆可是他的救命稻草啊,万万丟不得。他薅住一把水草,用力一扯,靠近一点点,抓住妹妹的发辫。她那渐渐下沉的身子慢慢浮出水面。两个人趴在盆沿上,在水里飘啊飘,呛了一肚子水。
      等到村民们赶来,将他们救上岸,两个人已经筋疲力竭了。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喝进去的水又吐出来。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脸色煞白煞白。
      他自知闯了大祸,羞愧难当,灰溜溜的回家去了。把此事当作一件惩罚自己的戒尺。罚自己断绝万家畈的这条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