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墨香斋 ...
-
卫姝收起木板,放在口袋里,心中却是默默刻画那五个字的一笔一划。
几人见无趣,就又散开了。
今天婆婆张氏似乎心情不错,难得的帮着媳妇们择菜。元玉会做人,她赶紧给婆婆拿来小板凳,两人面对面坐着,边择菜边聊起天来。说到高兴的地方,两人相视而笑。
婆婆张氏早年一直种庄稼,风吹日晒特别老相,自从娶了卫姝,她才清闲下来。所以这几年养的胖胖的,脸都白了不少。
元玉身姿秀弱,因为没受过什么苦,而且被张云护着,也是比刚成亲时白了不少,所以特别娇嫩。反观卫姝,本来也是身姿窈窕修长,面容清丽娇憨,如今却是眉宇间有阴郁,怨气。皮肤也是蜡黄,嘴唇一直干裂着,人也瘦的吓人。
两人对比,婆婆张氏见卫姝低头不说话,看着看着,就挑起刺来。“娘知道你如今有了身子,有些劳累。但现在已经三个月了,胎做稳了,也该把自己收拾收拾。你看口袋里鼓鼓囊囊的装的什么。衣服上都是锅灰,看着也太邋遢了。”
元玉见婆婆收拾卫姝,开始闭嘴不说话。
张氏见卫姝不言语,来了气:“以后你不用去外面了,就在灶上忙着。”说完又加了一句:“我怕你这样子客人见着都吃不下饭!嫌脏!”
元玉听罢,紧张的看了一眼卫姝。
要是平时,可能卫姝就这么忍下去了。但这段时间她看着,这些人是从来没把她的好记在心里。于是她说道:“娘说的对。这段时间确实不舒服,没有好好收拾。那我这就去收拾干净再来。”说着,她喊上女儿小妮一起回了家。
她回去时,还慢悠悠的记下了隔壁铺子的名称,“齐家馄饨”。
她回家,将木牌收在一个捡来的木盒里,摆在柜子上。她打开木柜,里面就是她两套洗的发白,又补了补丁的冬衣。她只有四套衣服,冬天两套,夏天两套。春天天冷时穿冬天的,天热时穿夏天的。所以她整个人一直是穿的不伦不类,灰扑扑的。
她身上的衣服一直是暗色,因为衣服少,在灶上又爱脏,所以暗色耐脏。可今日她还真渴望穿个鲜艳娇嫩的颜色。
如果她能识文断字,那她能做什么?
卫姝再次发起呆。
“娘……”小妮经过上次的事,如今特别依恋她。晚上也不跟婆婆回去,就在厨房里一直等她下工。
“小妮,娘给你换衣服。”
卫姝收起思绪,将女儿洗了个澡,又把住房收拾干净,将自己也好好的洗了个澡。她把脏衣服全部洗了,突然想起好像她还存了三十文钱。
她翻箱倒柜,将那三十文找了出来。“娘,你拿钱做什么?”小妮到了春季就四岁了。可她十分瘦弱,性格也胆怯,一双大眼睛看着人时永远在害怕,也不活泼。
“娘教小妮认字吧。”卫姝突然觉得,最需要教育的应该是她女儿。她还这么小,不能像自己一样,将来嫁了人被人看不起。识文断字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她女儿如果识字,那她自己就有底气。
“真的吗?娘,你说的是真的吗?”隔壁齐家的小哥哥每天都会上学堂,她可喜欢他的背包了。
“真的。”
娘儿俩锁好门走上街,卫姝径直走像她看了无数遍,又从不敢踏足的书肆。
书肆里只有一书童,他伏案打盹,卫姝进去,他才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
卫姝心里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问道:“请问有纸张吗?”
书童可能是见卫姝寒酸有些瞧不起,也有可能是瞌睡被人打扰有些不悦,慢悠悠的说道:“有。你要多少钱的?”
卫姝扫了几眼,东西都放在架子上,看不清楚。于是又问:“请问小哥,都有什么纸张,分别什么价钱?”她问的小心翼翼,怕书童生气。
书童不耐烦的从柜子里拿出一种雪白的纸张。“这是上好的宣纸,一张五百文。”
卫姝捏了捏口袋里的三十文,有心就这么回去,可想想自己的愿望,还是忍耐下来。“可有便宜些的?”
书童摇了摇头,又拿出一卷泛黄的纸张。“这是竹纸,一张三十文。”
幸好!幸好!
“那麻烦小哥给我一张竹纸。”卫姝虽然有囊中羞涩的难为情,但也因为买到纸张而松了一口气。本来她想好的要让书肆的老板给她教几个字,但现在也不好意思说。只拿好纸张付好钱,又问:“请问小哥,贵店叫什么名字。”
书童不想回答这寒酸的妇人,只低头翻书。过了一会儿,见卫姝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焦躁的深吸口气。“墨香斋。”
“墨香斋,墨香斋。”卫姝嘴里反复记着,可她今日没拿炭笔,只能多看几遍。
两人慢悠悠的回了铺子。
一进门,就见众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樱桃。他们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没有一个人招呼卫姝和小妮。盘子里只剩了一颗鲜红的樱桃,元玉满脸含笑的给了小妮。
众人都各说各的,就当没有看到卫姝。
“娘,你吃。”小妮拿着樱桃,要放到嘴里之前犹豫了一瞬,就喂给卫姝。
卫姝脸色平静,内心一阵麻木。她笑着拒绝了女儿的投喂。“娘不想吃,你自己吃吧。”
小妮将樱桃放到嘴里,一脸的享受。
卫姝慈爱的摸摸她黄黄的头发,内心悲凉。
这也更加坚定了她改变命运的想法。
厨房里没人,她将公公做的躺椅上的羊皮拿了过来,用剪刀减了一些羊毛。又找了几根柳条,学着做毛笔。
她在铺子里见过毛笔,公公也有墨,有毛笔。所以她先是将柳条砍成一样齐的长度,总共做了六根。然后将羊毛一根一根的搓到一起,将根部用线绑住。她没法将笔头和柳条完整相连,试了各种办法,最后只能将笔头做小,柳条从一端劈开,夹住笔头,用线缠绕固定。
这个笔做法她心中演练了几十遍,但今天做的也是将将能用。就这样,她高兴的很。
只是……这墨又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