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9、换角 ...
-
夏至刚过,姜寒和姚若章跟着《长安无月》剧组前往申城参加申城电视节颁奖典礼。
正式典礼开始前,大家都聚在宴会厅候场。宴会厅里汇集了业界大拿和大佬,脱去红毯比美式的华服珠宝,每个人身上都只剩下了朴素的荣誉与实力。
如今姜寒已经在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一路走过来各方导演制片都来跟他打招呼。
还有些是不认识的出品人,一问才知道,之前跟必达有过合作。
姚若章面上刹那少了几分真心。
姜寒示意姚若章跟上,带着他走到曾安平面前。
姜寒笑得和煦:“曾导!好久不见。”
曾安平跟周围制片人打趣:“看看,我就说姜寒今天一定会来找我。”
康晴也在,笑道:“姜老师这样的大美人追着你这个糟老头子跑,你就偷着乐吧!”
姜寒:“不知道曾导在法国的叔叔劝动了你没,我们若章可一直等着您的垂青,想做您镜头里第一个北方演员。”
姚若章看曾安平的表情,就知道他还是固执己见,上前和他碰杯,一饮而尽后笑道:“曾导,我一直很喜欢您的《桂花树下》”
《桂花树下》并不是曾安平的代表作,全片投入不过几十万,大部分都在宋城桂花雨取景,主流奖项没拿几个,在国内唯一的水花就是吸引各路文艺咖去桂花雨旅游。
曾安平:“其他演员上来搭话就说喜欢我的《无人之境》,你倒是剑走偏锋。”
“我个人觉得《无人之境》能横扫国际大奖,是因为他满足了西方文化语境下对中国的文化幻想。
而它能在国内叫座,原因还是在于,他是一出有起承转合的情景剧。有一条明显的故事线,能够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细细品味故事内核。
但《桂花树下》表现的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他是您回到宋城老家时的灵感之作,体现的是返璞归真的老庄思想。
但正因为立意太过深远,或者说是太抽象,所以很难吸引观众注意力。”
曾安平:“有些影评人说我这部作品有《步履不停》的影子。”
“只是叙事手法有些像而已,但完全不是一回事。《步履不停》是通过一场正常的家庭聚会,来展现东亚家庭不正常却又普遍的亲子关系,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
但《桂花树下》没有这样具体的落脚点,从影片开始,每个人就都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解读电影,或者是用电影内核来探索自己。”
曾安平拍着姚若章肩膀大笑:“姜老师,你这学生真是有灵气啊。”
姜寒扶着姚若章肩膀:“我选的人,向来都是最好的。”
姚若章目光微闪,这是第一次,姜寒没有指名道姓说自己是最好的。
曾安平提气开口前,仔细打量了姜寒一会,说道:“我其实一直都想为姜老师做一部电影,姜老师镜头前后是完全两种感觉。
隔着镜头就像雾里看花,越看越美,越看越迷人,总让人有无限幻想。
但脱离镜头的面纱,姜老师的一切突然就清晰了起来,太过清晰以至于不敢靠太近,下意识想要避其锋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电影生于南方文化土壤,演员自然也该用生长于同一片土壤的,这样才能和我的电影有共鸣,其中最强烈的应该就是姜老师。”
姚若章:“任何人选老师都再正常不过。”
曾安平:“哎哟哟,你们看你们看,这孩子多懂事多会说话,哪像我们家那混小子。”
姜寒:“曾导的公子以后也要做演员吗?”
曾安平叹了口气:“我倒是想让他当演员,可碗端到他嘴边了,他都不愿意张口吃。算了,随他好了,演员这事强求不来。”
“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没想过自己以后会来当演员,可真正进入这一行后,才发现演员是个很不错的职业,起码能让我摆脱公众凝视。”
曾安平的笑容多了几分深意:“姜老师此话何意?”
“你认识玉书吗?”
“姜老师这话说的,认识你当然就要知道三少啊。”
“玉书当年会参加《征星》,完全是因为那是他第一次投资影视项目。他觉得站在市场门外千看万看,都不如自己走进门去亲身感受这个行业的。
听说令郎是在利兹攻读商科和传媒双学位,想必以后是要接手曾导的公司,当然也有可能是要自己创业。小孩子嘛,都很有志向。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妨自己先在行业走一遭。自己当了一回浑水里的鱼,来日站在岸上,也能知道这滩水的深浅。
你看康制片,不也经常上些综艺和访谈节目,不见得是自己想出道吧。”
康晴发出一阵爽朗笑声:“我们做影视的,最忌讳闭门造车,当然还是要多出去走走,说说话,看看公众的反应,才能摸到一点市场的风口。”
曾安平知道,这是姜寒是在为自己劝说儿子去当演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曾安平:“姜老师这是盯上了我的《春日的一个清晨》啊。”
姜寒轻碰曾安平的酒杯,一饮而尽自己杯子里的香槟:“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令郎想在外面多闯闯,不管是红心还是曹氏,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付出就要有回报,曾安平知道这是要他给姚若章一个机会。
曾安平大概知道姜寒和姚若章为什么这么执着要演自己的戏,不是他有多么惊才绝艳,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曾连续三年位列戛纳评审团、有大把欧美资源的叔叔。
姜寒这是想让姚若章从他这搭桥过路,走向世界。
但想从他这里过路的何止姚若章,姚若章也不过是个只有电视剧作品傍身的演员。要不是姜寒会运作,他现在还要猫在剧组里熬资历。
曾安平没有松口,只是态度有所松动,预祝姚若章和姜寒今晚拿下奖项。
***
姜寒不是很意外姚若章没拿最佳男主角,平心而论,他只是热度高,演技还不至于碾压前辈们。
但是他非常意外自己能拿最佳男配角。
当自己的脸出现在大屏幕时,姜寒人都是懵的。
这种含金量的奖项,暗箱操作的空间不大,但也不是没有,他差点要去问萧玉书是不是给他花钱了。
姚若章就坐在姜寒旁边,镜头也记录下了他眼中满溢的欣喜,全场就属他鼓掌得最热烈。
姜寒接过奖杯,俯瞰台下的大咖们,第一次有了站在巅峰的感觉。
“一直都很感谢演员这个职业,为我的大学毕业送上如此丰厚的毕业礼物。这一段职业生涯,该体会的全都体会过了,挺好的。”
姜寒顿了顿,终于整理好心情,说道:“虽然我一直都魏丹砂魏丹砂地喊,但其实,我和她一开始也是师生。”
这一段话戳中了在场众人的笑点。
“魏老师在大学毕业时拿下了三座极具分量的影后,我也在毕业时,拿到了我演员生涯里的第一座奖杯。
希望我没有辜负她当年对我的栽培和期望。”
魏丹砂唇边扬起欣慰的笑意,对着镜头打招呼。
“我在我的毕业论文致谢里,致谢了很多老师和前辈们。今天的领奖致谢里,我也想谢谢很多人。
首先是栽培我出道的长夜娱乐。”
这一句话掀起不小的波澜,少有艺人会在这样正式的颁奖典礼感谢自己的前东家。镜头给到台下的麦冬,他抬手擦了擦不存在眼泪。
“很感谢长夜娱乐的蒋石燕蒋总和麦冬麦总,在我最无知也最莽撞的年纪,包容我的缺点,支持我大踏步往前走。
感谢红心传媒的魏丹砂魏总,在我人生的岔路口向我递来了橄榄枝,送我登上人生新台阶。
感谢我的粉丝和观众,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做我最坚实的后盾。
感谢Starry的兄弟们,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照顾我,鼓励我,真的很高兴我刚进入娱乐圈时,就能拥有你们这样的挚友。”
在各地看直播的Starry学着麦冬,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
叶白青&王京墨:“多么孝顺的乖儿子啊!”
秦久:“没想到我一个搞音乐的,名字竟然还能出现在演员的颁奖典礼上。”
元广白就在现场,镜头扫过时,拼命指着自己:“我!我就是领奖致谢里的那个人!”
这一次姜寒停顿的时间比之前都长。
“当然,还有个人,我希望他能同时出现在我的论文致谢和领奖致谢里。”
满场哗然,姚若章紧握的双手松开。
“这个人在我还没出道时,就以领航员、保护者、同路人的身份,陪我走过籍籍无名的岁月,在最艰难的时光里,依旧紧紧握住我的手。
他为我的前途保驾护航,陪我走过高峰低谷,我人生中所有重要的节点,他都从未缺席。
我和他交换过秘密,在不同城市的夜风中畅聊世界。我们知道彼此所有面貌,好的,坏的,惊艳的,普通的。
他的每一种面貌,每一个阶段,我都以他为骄傲。
他是我二十四年人生里,最大的功臣。
如果有一天我流落到荒岛,只能带一样东西,我想我应该会带上他。”
元广白带头吹口哨起哄,一时间观众席十分热闹。
姜寒等这波喧嚣过去,掷地有声地落下最后一句话:
“他是独一无二,也最无可替代。”
***
因为夏季课的原因,萧玉书没有结束在迈德的实习。迈德和华立一直都有合作技术研发,因为最近美国新法条的通过,导致信息安全部分的合同条款需要修改。
事儿不大,但能面谈最好,所以被派给了还在中国的萧玉书。
萧玉书刚进电梯,就看见尤玉贵和三两员工,正要谈公事,尤玉贵就笑道:“哟,功臣哥来啦。”
其他人纷纷笑出声,萧玉书耳根微红地和大家打招呼。
然而尤玉贵似乎开了个头,跟研发和法务开完会,出门就碰到约了下一个时段会议室的文竹婷,她也当着一众下属的面打趣他“功臣哥”。
看底下人想笑不敢笑,文竹婷说道:“没关系,想笑就笑,你们萧助心里不知道怎么爽。”
登时会议室里外爆发一阵大笑,萧玉书“嘘”了一声:“看破不说破。”
路上遇到柳书权,柳书权也带着长辈的微笑:“成家立业,既然小家已经都安顿好了,那抓紧把事业做起来。”
萧玉书微微鞠躬应是。
***
入伏时节,是薛时欢十八岁生日,他的狐朋狗友们包了会所大厅为他庆生。
趴体即将开始,寿星却不见人影。曾令竹来到二楼找到瘫在沙发里的薛时欢,问他装什么死。
薛时欢长叹:“我只是在想,我什么时候能站在领奖台上,让所有人为能出现在我的致谢里而与有荣焉。”
曾令竹震惊:“你台词老师是谁?怎么突然会说这种长句了?而且表述得还这么到位。”
薛时欢起身:“你能看出我的变化吗?”
“我以后可是要接管我爸的公司,在成为能够筛选演员的人之前,首先要具备演员的素养。
快起来,今天是你十八岁生日,大家都在楼下等你。你自己都说你现在请假出来特别难,别浪费时间。”
提到这个薛时欢就满脸生无可恋:“姜老师把我扔到表演班后就再也没管过我了,我那个经纪人也刚进公司不久,没什么活,所以成天盯着我上课。
我之前一直盼着我那个大经纪来接我去演戏,结果每次她出现,都是给我带来新一轮改造方案,还押着我去做医美!”
曾令竹掐住他的脸放开:“嗯,确实更嫩了。”
薛时欢拍开他的手:“我的综艺经纪,给我接了好几个生活类和旅行类的综艺,让我去刷脸刷好感。
我的妈,我第一次这么直接感受内娱的虚伪,太虚伪了!做什么说什么都有剧本,人均八百个心眼子 ,一群三四线的小明星在那里玩《甄嬛传》
而且到处都是镜头,吃饭散步都有人二十四小时跟拍,这跟监视有什么区别?
我到底什么时候能进组,什么时候能当影帝啊。”
曾令竹拉着他到三层蛋糕前,蛋糕最顶上是雕刻成他模样的小人偶。
薛时欢许愿吹蜡烛后,“砰砰”声四起,整个大厅飘满彩带,众人齐齐欢呼庆贺薛小少爷十八岁生日快乐。
大家献宝似的为他送上礼物,薛时欢习惯性直接拆开亲近朋友送的礼物,每一样他都很满意,每一样他都会认真保存。
轮到曾令竹时,他问薛时欢刚刚许了什么愿。
“当然是希望今年可以进组喽。”
曾令竹打了个响指,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他。
“我磨了我爸很久,答应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款,还承诺会去试镜一些配角,这才让他同意,把《春日的一个清晨》的男三号给你演。”
薛时欢看着合同底下“曾安平”龙飞凤舞的签名,激动地一把搂住曾令竹。
“爸爸!你就是我爸爸!谢谢你!我一定好好演,以后我的领奖致谢里,你排第一个!”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薛时欢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他都会常常回想起十八岁这年的三伏天,泪水和喜悦来回交织,炽热而又充实。
***
第二天薛时欢兴冲冲地拿着签好字的合同闯进姜寒办公室,门口的曾泽宇下意识想要阻拦,但想起他也是姜寒亲自带的艺人,又闭上嘴坐回去了。
姜寒却让他滚出去。
“敲门。”
薛时欢也是太兴奋了,一时忘了礼数,退出去重新敲门。
“进。”
薛时欢把合同放到他桌子上:“曾导的新作,《春日的一个清晨》,男三号。”
姜寒愣住了:“你哪找的关系?”
薛时欢很满意姜寒的惊讶:“曾导的儿子曾令竹是我发小,这是他送我的十八岁生日礼物。还有,你没有送我礼物,我可是打听过了,你给姚若章送过生日礼物。”
姜寒没有回答他第二句话,仔细看着剧本条款问道:“我记得这部电影预备明年开机。”
“是啊,正好这段时间我好好上课磨炼演技,到时候好进组。”
姜寒不喜欢戴隐形眼镜,所以私底下工作时会戴眼镜。
镜片的反光让薛时欢看不清姜寒的眼神,只听见他很温柔地笑道:
“做得很好,时欢。”
***
初伏时节的申城草木繁盛,江南园林打造成的餐厅里,曾令竹坐在父亲下首,激动地等待待会的会面。
那天薛时欢签好出演合同后,说要先跟姜寒打个招呼。姜寒果然很快就联系了他老爹,要详谈合作细节。
虽然不知道合同都签了还要谈什么细节,但他仍然跟了过来。
他跟薛时欢凑一块就是吃喝玩乐,他俩就是酒肉朋友的典型。今天第一次在这种正式的场合谈正事,阵仗还不小,出品人、制片人康晴和选角导演也都在,他激动得要死。
包厢门缓缓推开,姜寒和向服务员道谢的声音先传进来,然后露出了他那张华美的面孔,紧接着跟在他身后出现的,却是姚若章。
曾令竹惊喜的神色以诡异的姿态僵在脸上,曾安平却好像早就知道般,起身迎接他们。
姜寒带来了三份合同。
“这一份是若章的合同,感谢各位愿意给若章一个试镜的机会,他才能获得这次出演男主角的资格,他一定会好好珍惜。”
曾安平摆手:“那也得是若章有真本事,我们只是给他一个试镜的机会罢了。”
康晴:“这可是老曾第一次启用北方人做男主角,多好的一个噱头,姜老师又这么擅长公关营销,这电影我看能叫好又叫座。”
出品人也很满意姚若章,不是因为他的演技,而是他的家世,他也一直在寻求机会能够搭上姚竞天。
奈何曾安平太执拗,好在姜寒有手段,成功说服了他。
就是不知道姜寒是怎么做到的。
姚若章给在座所有人敬了一杯酒,连曾令竹都没落下。然而曾令竹受薛时欢影响,丝毫没有接下这杯酒的打算。
姚若章不在意,曾安平也难得没有呵斥儿子。
姜寒拿出第二份合同:“这是薛时欢的解约合同,他不会再出演男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