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七、自主学习 ...
-
七、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农业经济时代,7-14岁接受的教育,足以应付其后40年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求学的时间拓展为25-22岁;而在当今时代,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终生需要。
(二)应该从学习动机、内容、方法、时间、过程、环境、结果等七个维度界定自主学习。
1、学习动机是内在的,自我激发的;
2、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
3、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者经过练习达到自动化的(会自我规划);
4、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善于自我管理);
5、学习时能够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
6、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7、最终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途径
1、直接教学(老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2、观察学习(观察别人的学习方法)
3、学习实验(尝试、实验多种学习方法)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过程
1、观察或反思阶段(看别人)
2、模仿、尝试阶段(自己尝试)
3、自我控制阶段(自己管自己)
4、自觉、习惯化阶段
(五)自主学习的条件
1、内在条件:
(1)能学: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元认知发展水平)
(2)想学:自主学习必须以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
(3)会学:自主学习必须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作保障。
(4)坚持学:自主学习还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
2、外在条件:
(1)教师或其他成人的指导;
(2)家庭因素;
(3)同伴榜样与支持;
(4)学习资源的可利用性;
(5)文化因素;
——————————
八、合作学习
课堂学习结构三方向:合作的(非常少);竞争的;个人主义的;
什么是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本质特征:
1、积极地相互依赖(彼此不能失去)
2、个体的可依赖性(不要出现浑水摸鱼的,有个体责任)
3、面对面的互动。
4、交往技能的运用(言语交流,社交技能)
5、团体历程(集体推进)
小组学习(没有相互依赖,搭便车,较少需要社会性技能,教师少监控)≠合作学习(积极相互依赖,个体责任,需要社会性技能,教师监控学生的行为)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够改善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习得团体规范,形成社会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种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
(三)有效合作学习的特征:
1、异质性小组(小组中的人各有特色,性别、种族、成绩优劣等等)
2、明确的目标(明确要做什么)
3、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依赖(相互支撑依赖)
4、教师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
5、个体责任(每个人都要负责)
6、奖赏小组的成功(不要奖赏个人)
7、自我评价
8、变化合作时间(不断重组小组,避免冲突)
(四)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选定课题——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
2、小组设计——确定小组学习的规模,划分学习小组;
3、安排课堂——布置课堂环境;
4、呈现、分割学习材料;
5、开展学习活动;
6、提交小组的学习结果,教师总结(学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