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三、智力技能的学习 ...
-
三、智力技能的学习
智力技能:本质上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概念(利用概念做事)和规则(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都属于智力的学习。
(一)智力技能的分类
(1)辨别学习
(2)概念应用
(3)规则学习(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S长方形=长a×宽b)
(4)高级规则的学习(写作等等)
(二)智力技能的习得过程
1、陈述性阶段(知道怎么做,掌握相关知识)
2、意识控制的应用阶段(能做,意识控制)
3、自动化阶段(熟练地做,意识控制程度低,经过大量的练习)——任何技能都可以通过练习达到自动化。
(三)概念和规则的学习
概念分两类:具体概念+定性概念
1、具体概念的学习:
具体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如“鸟”这一概念。
具体概念的学习要经过知觉辨别、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四个阶段,比较适合采用发现式的学习。
2、定性概念的学习:
定性概念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必须通过下定义来揭示。比如物理中的“功”概念。
定性概念的学习一般采用先理解概念的含义、本质特征,然后用适量的典型例子做分析说明的策略,比较适合采用接受式的学习。
3、规则的学习:
规则学习,实质上就是利用大量的例证来说明规则所反映的关系,或者说,能运用规则在其适用的各种不同情境中办事。
规则的学习方法:
(1)“例—规”法
是指:首先学习、分析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从例证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学习策略。它属于发现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范畴。
(2)“规—例”法
是指:首先学习、理解规则的涵义,然后借助例证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有用学习的策略。它属于接受学习的范畴。
(3)“例—规—例”
4、高级规则的学习:
高级规则一般是若干简单规则的复杂组合,习得高级规则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以前没有见过的问题。
(四)智力技能习得的条件:
1、外部条件:
(1)必须清楚地阐明“操作程序”。
(2)必须给学生呈现足够的正例和反例。
(3)必须提供大量的练习,并给予反馈。
2、内部条件:
(1)首先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获得。
(2)必须具备相关的子技能或下位技能。
(3)必须经过适量的变式练习。
————————
四、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不同,在于,有肌肉活动参与,比如运动员训练。
动作技能,涉及肌肉的协调与运动(有先天的成分),还涉及规则,动作技能也是规则支配的行为。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三阶段
1、认知阶段(掌握操作的基本规则,认识规则)
2、联结阶段
3、自动化阶段(高度熟练)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
1、动作规则的掌握
2、示范
3、反馈
——反馈三类型:即时反馈(投篮进球)+阶段性反馈(武术练习)+自我反馈(身体内部的反应给的提示)
还有,外部反馈。
4、练习
——练习的方法:整体练习法(一整套动作一起练习)+部分练习法(将动作分解练习)
练习曲线(有起伏)起伏上升,会有倒退,然后上去。
高原现象(练到一个阶段后就不进步了,进入高原期[瓶颈],过了高原期后会继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