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西游篇-破冤案 ...
-
西行一行人进入祭赛国,但见市井之中,一众和尚个个身戴沉重枷锁,衣衫褴褛,在官兵的呵斥下做着苦工,面容凄苦不堪。唐僧素来心慈,见此情景,心中甚是不忍,便上前询问缘由。
一位老僧闻声,抬起浑浊的泪眼,悲声道出冤情:原来这祭赛国金光寺的宝塔顶上,曾有一颗舍利子佛宝,每逢夜间便霞光万道,方圆千里皆可见到,致使四方邻国都尊祭赛国为“上邦”。不料三年前,一场血雨突如其来,之后佛宝便无故失踪,宝塔从此无光,邻国也不再进贡。国王陛下大怒,未加详查,便认定是寺中僧人监守自盗,故而降罪,令全寺僧人受此苦役。
唐僧听闻这段公案,慈悲心顿起,当即双手合十,向国王躬身道:“陛下,贫僧愿于今夜亲自扫塔,一则聊表礼佛诚心,二则或可察探一番。”国王见其心意诚恳,便应允了。
李绩在一旁听得此言,心中只觉这国王昏庸至极,不去明察暗访,却在毫无实据的情况下,平白冤枉这许多无辜僧众!不过转念一想,借此机会随唐僧进入塔中调查一番,倒也正好。
万象宫内,水镜之中映现着下界景象。元始天尊目光淡漠,缓缓道:“国之无道,不思己过,徒然迁怒僧侣,实是可笑。”
通天教主闻言,接口冷笑:“那佛宝倒确是件好东西,只可惜,落在了这等糊涂昏聩之地,明珠暗投。”
太清圣人则双眸微垂,似已神游物外,默默推演着其中的因果脉络。
华英看着镜中那些受苦的僧人,不禁轻声叹息:“一国之主,如此不智,真相未明便迁怒无辜,实非明君所为。”
哪吒侧首,见姐姐眉间微蹙,眸中带着不忍之色,他熔金般的眼眸扫过水镜,其中因果在他眼中已然明晰。他声音虽清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之意,轻唤道:“姐姐……”华英知他心意,转首对他微微颔首,神色稍霁。
是夜,唐僧沐浴更衣,手持扫帚,与孙悟空一同,从金光寺宝塔最低层开始,怀着虔诚之心,一层层向上清扫。悟空性子急,清扫得快,先行到了塔顶,正待回头催促师父,忽闻塔檐之下传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
他心念一动,隐去身形,悄无声息地靠近,竟是两个鱼精——一个鲇鱼怪(奔波儿灞),一个黑鱼精(灞波儿奔),正在那里交头接耳,嘀咕着巡塔之事。
悟空瞅准时机,猛然现出身形,不由分说,三两下便将二妖擒获。他略施手段,便逼问出真相:原来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龙王,与其女婿九头驸马,在三年前兴风作雨,借血雨掩护盗走了佛宝。
更骇人听闻的是,那万圣公主还曾胆大包天,潜入大罗天,偷来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用以温养佛宝,使其灵气不散。
万象宫中,听得“九头驸马”之名,孔宣首先冷哼一声,面露不屑:“又是这等藏头露尾,行鼠窃狗偷之辈的勾当。”
准提圣人面色略显尴尬,接引道人则垂眸口诵佛号,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华英面现冷然之色,道:“偷盗佛宝已是重罪,竟还敢窃取王母娘娘的灵芝,当真胆大包天。”
哪吒眼中金芒微闪,接口道:“因果缠身,业力自招,终是自取灭亡。”言语间对那妖孽的命运毫不在意,反倒更关注姐姐的情绪,顺手执起玉壶,为华英面前的杯盏添上了温热的清茶。
次日,悟空将两个小妖押至国王面前,陈明真相。国王与满朝文武这才如梦初醒,知是冤枉了金光寺僧人,又惊又愧,当即下令释放全寺僧众,并恳请孙悟空出手降妖,夺回佛宝,为国雪耻。
悟空与八戒领命,驾起云头,径至乱石山碧波潭。悟空让八戒在岸上等候策应,自己则摇身一变,化作一只熟透的螃蟹,悄无声息地潜入潭底龙宫。
但见宫中正设盛宴,万圣龙王正与那九头驸马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悟空探明情况,现出原形,掣出金箍棒,一顿乱搅,顿时宴席大乱。他高声喝道:“无耻毛贼,偷了宝贝,还敢在此快活!速速归还佛宝来!”
那九头驸马闻言大怒,现出本相,竟是一只狰狞无比的九头巨鸟,振翅掀起狂风,便要与悟空搏杀。
悟空与他斗经三十余回合,那妖怪手段着实不凡,九个头颅十八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时之间难分胜负。八戒在岸上久候不见动静,又听得潭底水响如雷,心知不妙,也掣出钉耙,跳下水去助战。
混战之中,恰巧二郎神杨戬携梅山六兄弟,驾鹰牵犬,踏草狩猎归来,途经此地。悟空眼尖,高声招呼道:“真君来得正好!快来助我擒此妖孽!”杨戬见是悟空,又见妖气冲天,便欣然应允,加入战团。
万象宫内,见二郎神现身,众圣神色微动。通天教主笑道:“这杨戬倒是赶得巧,恰似天意安排。”
元始天尊颔首表示赞同:“玉鼎真人门下,玄功精深,确是玄门栋梁之材。”
哪吒看到杨戬身影,清冷的面容上并无波澜,只是侧身对华英低语,语气平淡却笃定:“杨戬□□玄功已修得圆满,九头虫虽凶,非其敌手。”
华英闻言,莞尔一笑,打趣道:“你对他倒是了解。”
有了二郎神及其麾下哮天犬助战,妖邪顿时溃不成军。猪八戒瞅准机会,奋起一耙,将惊慌失措的万圣龙王打死。那九头虫见大势已去,心胆俱裂,欲要腾空逃窜,却被矫捷的哮天犬疾扑而上,狠命咬掉一个头颅,顿时鲜血淋漓,惨叫一声。趁此间隙,杨戬额间天眼豁然睁开,神光扫过,锁定妖魂,手中三尖两刃枪如电刺出,直取其要害,顷刻间便将这妖孽斩杀。事毕,杨戬等人便告辞离去。
悟空与八戒随后打入龙宫,剿除余孽,成功夺回了舍利子佛宝和九叶灵芝草归还。
凯旋而归后,佛宝重归宝塔顶。顷刻间,塔顶再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直冲霄汉,祭赛国上下欢腾雀跃。国王大排筵宴,酬谢唐僧师徒,并隆重为他们的关文加盖了宝印。
孙悟空又建议道:“那万圣公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将她锁在塔心柱上,令其终身看守宝塔,以赎罪孽吧。”
国王一一依言而行,并为感念孙悟空辨明冤情、夺回佛宝之大功,特下旨将“金光寺”改名“伏龙寺”,以志纪念。
万象宫内,见此事圆满完结,准提道人轻叹道:“佛宝归位,冤屈得雪,亦是缘法使然。”
接引道人亦接口道:“金光重现,善信得安,可慰众生之心。”
太清圣人依旧淡然不语,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华英见冤情昭雪,百姓免去苦难,眉宇间的凝重之色终于缓和下来,化作一片平和。
哪吒见姐姐展颜,那双熔金般的眼眸深处,亦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暖意。他随手将案几上一枚饱满莹润的灵果递到华英面前。
华英微微一笑,伸手接过。二人相视无言,却一切尽在不言中。
至此,事了拂衣去,西行一众人辞别祭赛国,继续踏上了漫漫西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