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西游篇-情劫守道心 ...
-
西行路上又一派奇异风光。但见一条河水澄澈如练,蜿蜒于青山之间,正是那闻名已久的子母河。
唐僧师徒乘舟而行,猪八戒见河水清甜,嚷嚷着口渴,便用钵盂舀了满满一碗,先递给师父。唐僧略饮半碗便递还,八戒接过,仰头便将剩下半碗一饮而尽。
舟行靠岸,方知到了西梁女国。甫一登岸,一行人便被众多女子围住,指指点点,笑语不绝。
有女子好奇地轻扯猪八戒的僧袖:“呀,这汉子好生雄壮,莫要捂着脸嘛!”又有少女指着他那对大耳朵笑道:“这位长老,你的耳朵怎地这般大?真好玩!”
猪八戒被围在中间,臊得满面通红,却又隐隐有些得意,引得孙悟空嘿嘿直笑,沙僧低头默念佛号,李绩则手按量天尺,目光如电,警惕地观察四周,以防不测。
入朝参见女王时,李绩唐僧先后行至大殿拜见西凉女王。李绩手中量天尺隐有清光流转,与这满殿绮罗香风迥然相异。那女王端坐龙椅,凤目流转,一见唐僧俊雅脱俗,顿时芳心暗许,便将通关文牒暂且扣下,只说随后遣人亲自送回,安排他们先在驿馆住下。
到了驿馆,猪八戒不知从何处摸出两抹腮红涂在脸上,耳畔还别了一朵大红花,扭捏作态。恰有侍女前来奉茶,八戒色眯眯地盯着人家,伸手去接茶盏,被孙悟空瞧见,一口茶喷在他脸上,笑骂道:“你这呆子,又起了色心!”唐僧见徒弟如此滑稽,也不禁莞尔,而李绩仍静立窗边,目光始终不离外间动静。
万象宫中,众圣见八戒这般模样,皆忍俊不禁。
哪吒眼中掠过一抹笑意,口中却冷冷道:“这夯货,真是丢尽修行者的脸面!”
华英以袖掩唇,轻笑道:“我倒觉得八戒这般真性情,比那些道貌岸然之徒可爱几分。”
通天教主抚掌大笑:“妙极!这西梁女国看把这呆子乐的,可比打打杀杀有趣多了!”
元始天尊轻哼一声:“不成体统。”目光却不曾离开映现的景象。
太清圣人默然抿茶,眼中笑意微漾。西方二圣面色古怪,准提低宣佛号,接引垂眸不语。
孔宣冷眼旁观,唇角微扬:“蠢态毕露。”
万象宫内景象流转,只见女王正对画思人,满心期盼地派太师前往驿馆说亲。也正巧是这时,驿馆内的唐僧刚饮下一杯热茶,忽觉腹中一阵绞痛,忍不住闷哼一声,额上瞬间渗出冷汗。一旁的猪八戒几乎同时也有了反应,他捧着突然鼓胀起来的肚子,杀猪般哀嚎起来:“哎呦!疼死俺老猪了!肚子……怎地胀得越来越大了!”
太师见状,讶然相询:“唐长老,你们莫不是饮了那子母河的河水?”孙悟空忙问缘由。太师解释道:“此河之水,我国中女子年满二十,欲求子者方敢饮之,饮后便结胎气,长老们怕是要生娃娃了……”话音未落,驿馆内外已是笑声一片。
万象宫内,哪吒不禁笑出声来:“这劫数来得刁钻!竟让金蝉子也尝了回怀胎的滋味!”
华英侧首向太清圣人笑道:“大师伯您看,这一难倒是别出心裁。”
老子微微颔首,元始天尊亦轻咳一声,掩去一丝笑意。
通天教主朗声笑道:“这西行路上,真是无奇不有!”
孙悟空嗔目喝止众人笑声,细问究竟。猪八戒听得魂飞魄散,哀嚎道:“爷爷呀!这可如何是好?俺老猪要生娃娃了!”
孙悟空存心戏弄,笑道:“师弟莫怕,常言道‘瓜熟自落’,到时在你肚皮上钻个窟窿,娃娃自然就出来了。”
八戒信以为真,一把抱住悟空:“哥啊!千万找个手轻点的稳婆!”
唐僧亦腹痛难忍,伏在茶桌上,抬手指向悟空,气息微促:“太师,还请指点医家,叫我大徒弟买贴药来打一打……”
太师却道:“吃药也不尽事啊!”
八戒闻言,哀嚎更甚:“啊——那可怎么办喽!”
太师含笑安抚:“贵客莫慌,城南有座解阳山……”
万象宫中,哪吒却是被逗的笑出了声,冷嗤一声:“这呆子还要找稳婆!”
华英亦笑得眼泛泪花:“你瞧金蝉子,虽疼痛难忍,仍能持守镇定,不忘正事。”
通天教主笑道:“这猴头促狭!不过八戒这般憨态,倒让人忍俊不禁。”
得太师指点,悟空即刻前往解阳山破儿洞求取落胎泉。
至洞前见一道人,正是如意真仙。悟空依礼相求,言明乃西梁女国太师所荐。
如意真仙问明来者竟是孙悟空,顿时勃然大怒:“好你个孙悟空!我乃牛魔王之弟,圣婴大王红孩儿便是我侄!我兄来信,言你害我侄儿,正要寻你报仇,你倒送上门来!”不由分说,举钩便打。
悟空无奈应战,虽费周折,终将如意真仙击败,取回泉水。
唐僧、八戒饮下泉水,胎气得解。女王闻讯,更生怜惜,安排他们在驿馆将养,并亲邀唐僧游园,百般示好。太师再提婚事,唐僧合十礼拜,言辞恳切而坚定地回绝。
万象宫中,众圣见唐僧不为所动,皆微微颔首。
华英轻声道:“经七圣试禅心,金蝉子道心愈发稳固了。”
哪吒点了点头淡然道:“比起大公主那般攻心之计,女王以富贵美色诱之,确实显得浅了。”
是夜,女王邀唐僧至寝宫观“国宝”,实则身着寝衣,柔情蜜意。唐僧却眼观鼻,鼻观心,任她软语温存,只默念佛经。正纠缠间,妖风骤起,蝎子精将唐僧掳去。
后得昴日星官相助降妖,女王虽肝肠寸断,也只得盖印放行。
西行一众跋涉多时,忽见前方天地尽赤,热浪蒸人。八百里火焰山横亘前路,灼得大地龟裂,草木成灰。悟空纵身跳上云头,只见火舌冲天,热浪灼人,连他也觉难耐,一个筋斗忙翻回来,挠手道:“师父,这山难过!火势比老君的八卦炉还凶!”
李绩手中量天尺清光流转,略略驱散几分灼热,蹙眉道:“确实炙烈难当。”
正说话间,见一老者蹒跚而来,告知欲过此山,须去翠云山芭蕉洞求铁扇公主的芭蕉宝扇灭火。
悟空一听“铁扇公主”,面色发苦,对唐僧道:“师父,这妇人是牛魔王之妻,红孩儿之母。老孙与她有些旧怨,只怕不好说话。”唐僧合十道:“既如此,更当以礼相求,化解前嫌。”悟空只得硬着头皮驾云而去。
万象宫中,众圣见悟空为难,反应各异。哪吒冷然道:“这猴头昔日惹祸,却苦了此地百姓。幸有姐姐暗中照拂,引导他们掘深井、种抗旱作物、住地下房屋,才勉强过得下去。”
华英将一碟桃酱甜糕推至哪吒面前,面色微沉:“这猴头也该为从前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通天教主却是饶有兴味道:“冤家路窄,这下猴子可要吃苦头了。”
元始天尊淡然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悟空到了芭蕉洞,口称“嫂嫂”,执礼甚恭。谁知铁扇公主一听“孙悟空”三字,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提剑就砍:“泼猴!害我孩儿,还敢上门!”斗不数合,公主取出一柄宝扇,迎风一晃,长有丈二,对着悟空念咒一扇。阴风骤起,悟空只觉天旋地转,身不由己被吹出五万余里,落至小须弥山。灵吉菩萨早知因果,赠他一颗定风丹,嘱咐道:“含此丹在口,任她扇动,你自岿然不动。”
万象宫内,见悟空被一扇扇飞,众圣皆笑。孔宣冷哂:“不自量力。”太清圣人却目光微动,似是从那芭蕉扇上看出了几分渊源。
悟空含丹再战,铁扇公主连扇数下,见他纹丝不动,大惊失色,退入洞中紧闭石门。悟空变作小虫钻入,趁她喝茶时飞入其腹,施展手段。公主腹痛难忍,只得假意献扇。悟空得扇而归,至火焰山前奋力一扇,岂料火焰轰然窜起百丈之高,若非李绩量天尺玄光护持,几伤唐僧。方知所得是假扇。
悟空怒而转向积雷山寻牛魔王。牛魔王因红孩儿之事及爱妾玉面狐狸受惊,对悟空亦恨意难平,二人话不投机,一场恶斗。正酣战间,有龙宫使者来请牛魔王赴宴。悟空灵机一动,盗其坐骑避水金睛兽,变作牛王模样,径回芭蕉洞。
那边猪八戒寻至积雷山不见悟空,偶遇玉面狐狸,见其貌美,出言调戏,得知是牛魔王爱妾后,竟将其打杀。
万象宫中,通天教主抚掌笑道:“这猴头,诡计多端!”
元始天尊却皱眉道:“终非正道。”
铁扇公主见“夫君”归来,喜出望外,不辨真假。悟空假意忧心孙悟空前来骗扇,公主情深,取出真扇——竟是一片杏叶大小,并传授变大口诀。悟空得宝,现出原形离去,却因未问缩扇之法,只得扛着丈二大扇艰难跋涉。
牛魔王归来识破,急追而上,变作八戒模样,诈称助师兄扛扇。悟空得意忘形,未加细察,将扇递过。牛魔王得扇,念咒缩小,现出本相,二人再起争斗,从地上打到云端,牛魔王现出千丈白牛真身,撼天动地。李绩手中量天尺光华大盛,抵御法力余波护住其身。之余唐僧自有沙僧护着远远避开。
这番恶战,惊动天庭。托塔天王率巨灵神等天兵下界,布下天罗地网。牛魔王虽勇,难敌众神合围,终被李天王的七宝玲珑塔罩住,塔内真火焚烧,苦不堪言。
铁扇公主为救夫君,只得跪献宝扇,泣求饶命。悟空持真扇,对火焰山连扇四十九下,但见大雨倾盆,火灭烟消,天地重归清凉。悟空信守诺言,将宝扇归还公主。
万象宫内,准提叹道:“一场纷争,皆因一念嗔心而起。”
接引亦道:“罗刹女献扇熄火,也算功德一件。”
太清圣人忽然开口:“此山之火,乃是老夫当年丹炉被那猴头踢倒,掉下凡间的一块砖所化。”
通天教主大笑:“原来是这猴头自作自受!”老子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火焰既熄,师徒正要前行,铁扇公主拜道:“愿以此功德,修得正果。”悟空见她诚心,亦不再为难。一行人继续西行,身后八百里焦土,渐渐萌生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