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封神篇-西歧东征 ...

  •   前线传来战报,闻太师兵败离商……

      纣王听闻,竟放声大笑道:“太师常阻朕享乐,今终得自在!”

      此后,纣王彻底放纵,滥杀忠良、酷刑日益残酷,终日与妲己于鹿台纵情狂欢,加紧盘剥百姓,设酒池肉林,甚至以虐民为乐、行骇人实验……

      朝中忠臣尽去,唯余费仲、尤浑等奸佞当道。凭他们又如何寻得真正能人讨伐西岐?纣王听信二人举荐,封邓九公为伐西元帅,命其出征。

      邓九公率军与西岐对峙,凭借丰富经验稳扎稳打。因属凡人战事,杨戬、黄天化等修士不便插手,西岐遂遣武成王黄飞虎迎战。然而邓九公帐下一员女将擅使暗器,连伤数名周将,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姿!

      申公豹见双方僵持,又深恨姜子牙,岂肯放过这报复之机?他见邓九公之女邓婵玉容貌出众,便生毒计。

      他想起一位故人,精通土遁之术、来去无影,最适合潜入西岐行刺。若仅凭交情难以说动,但他知此人有一致命弱点——极贪美色。若以邓婵玉为饵,不愁他不入局。

      果然,在申公豹巧言蛊惑之下,土行孙心动神摇,竟偷走师父的捆仙绳与丹药,私逃下山投奔邓九公,全然不念师徒之情!

      土行孙一到商营,见到邓婵玉便目不转睛,浑然不顾对方眼中的嫌恶。邓九公虽极为不悦,却碍于他修士身份,未敢斥责,又经申公豹怂恿,便随口许愿:“若你能擒来姜子牙,我便将女儿许配于你。”

      土行孙信以为真,当夜即潜入西岐大营。不料他修行粗浅,才入营便被杨戬察觉。他除了土遁尚可一观,哪是杨戬这等三代杰出弟子的对手?匆忙间祭出捆仙绳欲擒杨戬,反被对方以变化之术脱身,一举成擒。

      杨戬交手间便察觉对方道法出自阐教一脉。为防他借土遁逃脱,须以特殊手段关押,再交由师门发落。

      哪吒一眼认出其所修乃阐教功法,冷眼扫过,淡声道:“不必麻烦。”随手便将土行孙收入紫金红葫芦中。杨戬见状,不由轻笑:“道君倒是干脆。”哪吒只微微颔首,并不多言。而对土行孙而言,反如蒙大赦——总算不必再面对那刀锋般凌厉的金眸,与几乎凝成实质的威压。

      另一边,邓婵玉见土行孙一去不返,冷笑道:“看来这'高人'也不过如此。”语带讥讽,毫不掩饰幸灾乐祸。邓九公本就极恶这矮丑之徒觊觎爱女,干脆装作无事发生,对申公豹招来的此人,连表面工夫都懒于应付。

      翌日,邓九公依旧照常出兵……

      西岐这边却迎来一位贵客——正是土行孙之师惧留孙。尽管徒弟偷宝下山、对抗同门,他终究顾念旧情,厚颜前来求情。

      哪吒、杨戬等人虽鄙夷叛师之行,但碍于师叔情面,且土行孙未酿大祸,并未多言。哪吒遂将土行孙放出,淡淡道:“师叔既来,人便交由师叔处置。”

      土行孙才脱困,便看见满面怒容的师父,扑通一声跪地求饶:“师父饶命,弟子知错了!”

      惧留孙心有不忍,诘问缘由:“你既知错,为何偷宝下山,助商伐周?”

      土行孙神色慌张,言语吞吐:“弟子……弟子……”

      惧留孙见其状似有隐情,厉声逼问:“休得隐瞒!否则为师也护不住你!”

      土行孙不敢再瞒,只得交代:“前些时日,申公豹来找我,说邓九公有女邓婵玉美貌非常,若助商伐周,便能娶之为妻,所以……”

      “所以你这孽徒贪恋美色,偷宝叛师,对抗同门!” 惧留孙气得浑身发抖,原以为徒弟只是道心不坚,未料竟是不忠不义之徒!此举已彻底斩断师徒之缘。

      惧留孙顾及门派颜面,未当场严惩,只冷漠瞥了一眼:“罢了,随我回去。”不待其辩便封其口,随后留下丹药向姜子牙致歉,带其返回夹龙山飞云洞。不久,土行孙被废去修为,逐出山门——既已自绝于师门,阐教修为又岂容他留存世间、败坏门风!

      此事既了,西岐与邓九公之战也未持续多久。邓九公早对纣王暴政深怀不满,只因忠君而无奈出征;其女邓婵玉同为女子,更恨纣王剖腹验胎之举!西岐顺利劝降邓氏父女,再添猛将,更迎来一位骁勇女将军。

      邓九公败降后,纣王大怒,再命苏护挂帅讨伐西岐。然苏护本就暗通西岐,只是君命难违。

      苏护抵西岐后,故意拖延不战,暗遣其子苏全忠与西岐联络,意图归顺。

      奈何副将郑伦坚决反对,主动出兵挑战,擅以鼻喷白气摄人魂魄,连擒黄飞虎、黄天化。姜子牙遣金吒、木吒以遁龙桩、吴钩剑应对,后由杨戬变化探其虚实,与苏护里应外合擒下郑伦。武王以仁义感化,郑伦终降周军,成为大将。苏护遂率冀州军归周。

      自此,西岐攻守易形,正式东征伐纣。

      周军东征首战——界牌关,不战而胜,守将徐盖归降,唯副将死忠殷商,力战而亡。

      殷商军队节节败退,穿云关守将陈梧效仿徐盖佯装归顺。黄飞虎见其言辞恳切,虽未当面质疑,却因曾遭其弟陈桐火龙标之害,暗中命部下戒备。果不其然,当夜陈梧纵火烧毁周营粮草,并埋伏弓箭手袭杀周军。

      所幸周军早有防范,反将夜袭之敌合围。陈梧被南宫适一刀斩于马下,穿云关随之易主。周军乘胜推进,兵临潼关。

      潼关一战,守将余化龙五子相继出战。长子余达持撞心杵击杀周将太鸾,黄天化愤而迎战,以火龙标将其穿心毙命。

      次子余兆挥杏黄幡,幻术迷倒苏全忠,正欲斩其首级,杨戬及时出手,天眼破开幻象,余兆遭反噬而亡。

      三子余光梅花镖淬毒,击中邓九公之子邓秀,邓秀毒发阵亡。其妹邓婵玉为兄复仇,以五光石击落梅花镖,反杀余光。

      四子余先体魄异于常人,武吉不敌身亡,雷震子怒而出战,终将其击杀。

      余家五子四人身亡,幼子余德悲愤交加,暗中施法布下瘟疫。

      次日,周军莫名尽染瘟病,患者面如蓝靛、身似炭火……一夜之间,几乎全军覆没,连修行之士亦未能幸免,唯哪吒与杨戬安然无恙。

      哪吒察看病患,断定乃邪煞之气散布所致,才能令修士亦难抵御。他望向商军营地方向,赤金双眸骤缩,如利剑出鞘,锐芒裂空——却在下一刻垂眸敛息,将滔天怒意压入沉寂。

      杨戬首次见这位淡漠的师弟如此震怒,竟连自己也不由心生凛然,轻声问道:“道君可有解法?”

      哪吒压下心头怒火,冷静分析:“我可先以业火焚尽煞气,遏止瘟疾恶化。”事态紧急,二人分头行动:哪吒救治病患,杨戬整军戒备。

      为稳妥起见,哪吒先对修士试治——果然,业火能焚净侵染元神的阴煞之气,患者随之好转。普通天花本不致感染修士,此番大疫实为邪术所为。随后,哪吒将红莲业火化入水中,净化水源,与杨戬一同助全军服下蕴含炎阳之气的净水。

      周军饮下净水后,煞气渐消,症状稍缓,从濒死之状转为普通天花症状:高热、寒战、酸痛乏力、周身水泡,甚者脓疮溃烂。

      令人惊异的是,军中有六名普通兵卒竟自行痊愈。细问方知,他们原是羌族牧人,曾染牛痘,症状类似却较轻,愈后即获免疫。其中恰有一名军医,由是推测:“既染牛痘可免天花,则愈者体内必有解药!只是尚需时日验证。”

      哪吒虽不通医理,却信人族自救之能——这想必亦是姐姐所愿。他当即对军医郑重承诺:“阁下尽管研制,我等必全力配合。”

      军医慨然应诺:“将军放心,在下定竭尽全力!”

      消息传开,周军重燃希望。杨戬、黄天化等人轮值巡防,哪吒从旁协助医药试验。病患按轻重分区隔离,营中熏艾消毒,逝者与衣物焚毁后撒石灰深埋。

      军医初试以愈者之血涂于轻症患者疱疹处,半日后患处肿痛加剧,试者皆然。

      二试令患者饮少量愈者血,高热暂缓,却夜半呕血、症状急转直下。

      屡试未果,军医压力日重。一日清理静置血样时,忽见五毒蛛正吸食上层黄浆——虫知药性,此或为精华所在!

      取黄浆外敷,半日后疱疹渗液减、疼痛轻;内服虽效捷却伤胃。军医遂改进方剂,以姜米汤混黄浆内服治本,外敷治标。

      一周后,轻症者多已痊愈;中重症者恢复较慢,加之旧伤未愈,疮口发炎溃烂。一名曾归顺的商军医官提出“划痕滴血法”:以烈酒洁肤,浅刃划痕见血,滴入黄浆后覆艾草灰。半日即显效。

      重危者外服内敷皆效微,唯划痕法可救。老军医执竹针颤声问:“赌否?”横竖皆死,不如一搏!幸首注者见效显著,无异状;然二次注射却致创口紫黑溃烂、流腐臭黑血……遂知:一注可生,二注必亡。若换新具,又可复治。

      三月后,周军终克天花。军医将此次抗疫经验编纂为《牛痘黄浆症治》,传于后世,人类防疫史由此迈进一大步。

      瘟疫既平,余德被哪吒以业火焚灭,魂归封神榜。周军奋起反攻,潼关城破,余化龙战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