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佳人相顾 ...
-
江如烟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练着那首曲子,再熟悉不过的曲调了,一张口随时都可以唱出来,换做旁人早就不想再练了,可是她却不一样,她总是愿意反复去唱。
月儿曾经不解地问她:“你明明不喜欢给那些人唱曲,为什么还要一遍又一遍地练这些曲子呢?”
“曲是曲,人是人。”江如烟只说了这一句。
月儿摇头还是不懂。心里想着,虽然曲是曲,人是人,可这些曲子都是要唱给那些花天酒地的人听的。既然是唱给他们听的为什么还要练这么好呢?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们的耳朵。
江如烟看着月儿懵懵懂懂的样子,无奈的笑了,低下头没再多说什么。
月儿生性活泼开朗,遇事乐观,是个直肠子。当她知道自己被爹娘卖了的时候,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静静地看了一整日天上的云朵,便和往常一样活蹦乱跳了起来。
江如烟一开始怕她难过,提到这事儿的时候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她,月儿歪着脑袋说:“我是有些难过,可我总不能一辈子困在这难过里,我有我自己的活法。”
江如烟是感到欣慰的,月儿她确确实实不属于这里。
却又忍不住暗暗自嘲,笼中鸟,牢中兽罢了。早非自由身,万般不由己。
杨风萍一开始让人教她学唱曲的时候,江如烟死活不愿意开口。
直到有一天她偷偷溜出去的时候经过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面传出了柔和的笛声,初听似春雨绵绵缠于耳畔,听着听着心里却又油然生出一股新枝抽芽的韧劲。
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拨动了。
自那以后,她回去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钻研琴谱,反复吟唱。日复一日之中,她只觉得曲调之中的韵律变化万千,其中所叹所感绝非听后的寥寥几句感言所能概括。
万千情愫,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每首曲子在她眼里,自有灵魂所在,每首都值得尊重。
因此无论是为谁而唱,她都尽心竭力反复练习每一个韵律。
就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歌声里,她找到了慰藉。
王家的公子为了她的到来特地搭了个台子,喜庆的红色布满了王府,夜幕初临,华灯初上。
满院子坐的都是和王万福年纪相仿的公子哥们,高举着酒杯欢庆,美酒佳肴,歌舞不休,江如烟站在台上,万千青丝盘翠珠,云鬓斜插珠钗,额点花钿,口如含朱丹。
眼中流光婉转,似有万千情愫涌动,过往的一切像走马灯一样在江如烟的脑海里闪了个遍,如梦似幻。
这一曲本就欢乐,映着此时的景象更加欢乐无比,可若听者有心,愿意静心一听,大抵是能听到其中的一丝悲伤。
她站在台上看台下,满座宾客各饮酒,一曲唱罢无人听。
在烛光照不到的阴影里,一张干净清醒的脸正看着她,眼中露出了一股惊叹与欣赏。
当她看到台上江如烟的那一刻,她有些惊讶,与那日残败不堪、双目空洞的她相比,此时脸上的浓妆倒是显得她有些生气,让人觉得风华无双,身落风尘,却仍有傲骨,气韵犹存。
刚刚一曲着实让她惊艳,倒是应了那句“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旁边的丫鬟附和道:“唱的是不错,难怪那王公子愿出这般高价呢。”
阴影里的人静静坐着笑而不语。
前方的王万福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口齿不清地喊着她的名字:“满星妹妹,来都来了,不喝两杯?”
谢满星坐在那里,眼里露出了厌恶和鄙夷。
她本不想来的,奈何自家父亲年轻赶考时曾受过王安元十两银子作为盘缠的恩惠,中举之后一直铭记在心,两家才渐渐有了交情,母亲出于礼数便让她亲自来送一些贺礼。
今夜本想早早离场,听丫鬟们说什么千金只为听一曲便来了兴趣,她倒想看看那人究竟唱的有多好,竟值那千金一曲。
一旁的丫鬟趁着王万福正迷糊,向旁边的一个小仆从使了个眼色,小仆急匆匆地跑过去拦住了王万福,将他哄到一边去。
江如烟此时已下了台,视线扫了一圈,没有看见玉儿的身影,江如烟的心沉了下去。
她趁人不注意,偷偷地离了场,在府内快速的搜寻着,没有,都没有。
她心里有些慌乱,这些日子里也没听到她的消息……
路上碰见一个府中的侍女,看起来年纪不大,便将自己脖子上的那枚玉坠摘了下来,慢慢笑着走过去递给她:“前不久王公子带来的玉儿姑娘你可见过?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吗?”
侍女迅速低下了头,支支吾吾。
“你放心,这坠子你拿着,这儿就你我二人。”小姑娘十四五岁的模样,和月儿年纪相仿,像小鹿一样。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玉儿姑娘好像……好像被……被卖了。”
“被卖了?”江如烟深吸了一口气。
“公子刚开始对玉儿姑娘是极好的,大概……大概……过了七八日左右,也不知道公子在外面受了什么气,回来就直接给了玉儿姑娘一巴掌,然后让小厮把她拖出去卖了。”
“那你可知卖到哪儿去了?”
小姑娘摇了摇头。
江如烟又问了问那几个小厮的名字,然后就此谢过,快步往回走。
正想着如何找到玉儿,夜色中却突然看见了王万福身边的那个小厮朝自己走来。
“姑娘,我家公子说姑娘辛苦了,现在夜已深了,给姑娘安排了间客房,请姑娘随我来。”
江如烟准备转身走开不理会他,一回头不知周围何时来了人。
“请吧。”小厮用傲慢的语气伸手示意。
她被带到了屋内,环顾周围,屋内漆黑,空无一人,不好的念头在心里涌起,杨风萍带来的人可真不靠谱。
门被死死看住,她在屋内环视一周,连窗户都被死死钉住。
她将头上的珠钗拔下藏在袖口之中。
身后响起王万福的声音:“哟,小娘子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摇摇晃晃地朝她走过去。
江如烟冷脸看着他:“公子喝醉了,我去帮你喊下人过来。”
她想避开逃走,却被拦了下来。只能无奈后退,眼睁睁地看着王万福把门关上。
她往后退,四处躲闪,王万福步步紧逼,直到后背抵上了一堵冰冷而又坚硬的墙,绝望一时间填满她的脑海。
原来已是退无可退,王万福逮住了她,满脸□□,江如烟用手中的珠钗狠狠地刺向他的脖子,可是她的手却被王万福轻而易举地抓住。
江如烟用尽所有的力气挣扎,却于事无补,因为她已恶疾缠身,只不过是在强撑着不让旁人看出异样。
她最后看了一眼木门,窒息和不甘涌上心头。
她合上了眼,余生的光景似乎浮于眼前。
她不甘心这样的一生,笼中困兽,微如草芥。
了此残生也不行,玉儿还没找到。
“砰”的一声,门突然被猛地打开,身上的重量一瞬间腾空,江如烟睁开双眼,脸上血色全无,只见一身高马大的家丁将王万福直接扔出门外,摔在地上哇哇大叫。
门槛处立一道秀丽笔直的身影,声音稚嫩又狠决圆亮:“你们公子醉了,还不赶紧把他带下去,今夜之事我不希望在别的地方听到什么闲言碎语,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王万福还准备说什么,几个侍女就连忙带着他走了。
难听的谩骂渐渐消失在耳边,漆黑漫长的深夜里,只留有一弯勾月悬挂于天。
江如烟跌坐在漆黑的屋内,发髻有些许凌乱,几缕碎发落在耳边,眼神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怔怔地看着谢满星转过身来,月光透过门落了进来,她也落了进来。
眼中年轻女子姣好的面容再次逐渐清晰,一双圆亮亮的杏眼,带着些许犀利,面容稚嫩干净却又自内散发出一股威严不容冒犯。
她站在月光里,像是发着银辉的翡翠,显得几分孤高圣洁。
她朝江如烟一步一步走过去,身姿轻盈端庄,江如烟看见她眉眼带笑,只是这笑里没有轻蔑鄙夷,也没有讽刺和戏谑。
“小女谢满星。方才有幸听你一曲,果真名不虚传。”她的声音在此时寂静的屋内显得格外清晰,像是碎落的珠玉蹦入她耳中。
江如烟望着那笑,有些失神:“怎么你也逛过烟花柳巷之地,竟识得我?”
谢满星的脚步顿了顿,笑容却愈发明显。
她走到江如烟面前,蹲下身,轻轻地帮她整理衣衫:“刚刚那首曲子欢乐,应似千蝶舞于春花之中,孩童于牧野放歌晚归,却又为何有一丝秋木零落之感呢?”
江如烟对上了她的眼,两两突然相视,她这才看见江如烟脸上两道不明显的泪痕。
或许是有些猝不及防,又或许是离得太近了。
谢满星帮她整理衣衫的手短暂地在空中凝滞了一会儿,又继续低头帮她整理好衣衫。
江如烟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谢满星温柔的动作。
她曾以为这世上无一人懂她,如今她竟遇见了。
一见惊心,再见如故。
谢满星替她整理好衣衫,将碎发挽到耳后,用袖子帮她擦去花了的脂粉,只发现她脸色白的瘆人,竟比那日雨中还要白上几分。
谢满星没忍住想要摸摸她的脸颊,却在指尖触碰的一刹那收回了手。
凉如秋水,不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
病恹恹的,像是件充满裂缝的上好的精美瓷器,轻轻一碰就会变得粉碎。
谢满星有些心疼她,将她扶到床上让她躺下休息,替她盖好被子,问她:“那日不是给了银两,她没带你去看大夫?”
江如烟看着她避而不答,眼底的情绪变化莫测,用虚弱的声音反问她:“如烟本是风尘之人,寻常女子看见都避之不及,姑娘为何愿这般以待?”
“风尘女子亦有风骨不是吗?”
“你与她们不同。”
“今夜你且安心睡,我与你同塌,大可放心。明日我带你出府,送你回去。”谢满星说完便安安静静地躺在了她身边。
她轻轻柔柔无半分逾矩之处,就像那夜月光不声不响地在江如烟的心湖上留下了痕迹。
江如烟却被这莫名而来的友好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不由得胡思乱想了起来,直到重重的困意淹没脑海中的一切,她才稳稳睡去直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