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老家 ...
-
弟媳那边的人,是很注重传统礼节的,我们在那边,看了他们城市的家,原来县城的家,还有牧区的老家。到了这边,婚礼结束的第二天早上,本以为没有这个行程的安排,但突然,舅妈说想去我们老家看看,车子都是现成的,大家吃了早饭就出发了。
去老家,我的心是酸酸的,也许不管多少年后再提到老家,我的心都是酸酸的,因为那里留有许多的遗憾,遗憾久了,成了习惯,老家便成了愧疚的代名词,一触碰便周身震颤,但时光一去不回头,你得活活地去承受。
这天,下着雾蒙蒙的小雨。柏油路面被沾湿得又亮又黑,雨雾横档在前方,看不清,一如我迷蒙的心。我幻想着迷路,迷路后就有理由折返回来,但车子跟着导航走在完全陌生的路上,等过简单的拥堵,就转出城市主干道。
多么漂亮的小白杨啊!我把头探出车窗,无数的小白杨在河岸边生长,像小森林一样。哦,杨树护着的后方,不就是金黄的稻田吗?哎呀,多么灿烂的颜色啊,在梦里,我沿着田埂在丰收的稻田来回穿梭无数次啊,我闻着稻谷的清香,听着风过稻田的沙沙声......小麻雀着急地像方向不明的箭头,忽而起,忽而落,像一阵咒语,又像一阵疾雨......我还能顶着荷叶遮阳吗?残存的水性记忆还能支撑我面对河水吗?......玩耍半天后,身后,村里,还有谁会带着责备和焦急高喊我的乳名,唤我回去吃饭吗?......
风又过了稻田,金色的细纹层层荡漾开,稻田是那么的安静啊,我听不到任何的回响。
关于老家的一切,大多都是我在自作多情吧。
拐一个弯,再拐一个弯。
路窄窄的,陌生。植被茂密,似乎每一户的家前屋后,我都能找到儿时生活的影子。哦,看,丝瓜爬在树上呐,够不到的就自然老了,发黄棕,到时候拽下来,拦腰剪开,磕出瓜子,就能当洗碗的清洁球了呀;花椒树!花椒树对城里来说是多么罕见的树啊,小时候,我总觉得花椒就是直接长出来的,不需要开花,后来仔细看才发现,花椒树开的花像加粗的雪花片一样,小小的雪白的,它的花不出彩,它的色也不出彩,甚至,很多人不喜欢它的味道,它浑身带针,就连叶子的背面也布满花针......但,乡下只要炒鱼,就一定需要花椒,成熟的花椒种子带着深红,剪下来晒干备用,但总会有用完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呢,简单啊,端着小菜篮,拿着剪刀,到那老花椒树下,寻找老花椒,它可能□□枯的落叶遮盖,也可能缠满蛛丝,但,剪下清洗干净,做出来的菜又是一副老江湖的口味,似带着秋风的凛冽、冬雪的清寒,将鱼味丰盈出特有的岁月感!......
哦,这里人家竟然种了秋葵,小时候不曾见过啊;鸡冠花这么自然生长,倒是面熟的;谁家的公鸡这么好胜,站在墙头悠然向远方张望;哎呀,阿黄、小黑、小卷毛、旺财、来福迈着欢快地步子钻进了一条通向树林的小路;房子外、路边空闲的地方,种上了一片菠菜一片青菜,还有两行菜辣、椒四行尖辣椒,生菜也种了,他们只摘下叶子吃,中间的主茎一直朝上长着,像小莴苣一样......清点不完,根本清点不完,韭菜悠悠地一声不吭,豆角黄瓜从桑树条架子上伸着头偷瞧你,哎呦,这家还长了猕猴桃,满满的一架,垂着许多小土豆一样的果实啊!......
“哎呀,你们这边真好,随便一块地就能种出吃的来,连泥土都是黑黑的,也不缺水,吃什么都能自己种,我们那边就不行——哎,真羡慕你们,要是能在这个地方有个房子有块地生活多好!”舅妈发自内心地感慨,眼睛里流露出很多向往;
“是呢,就连我自己也觉得。这边都是绿色,已经是秋天了,但只有水稻这么黄灿,这些野草啊菜园还是这么碧绿,像湿了水后的深绿,绿得叫我觉得都奢侈了!”我也不禁感慨!
“我们那边嘛,没有多少水,就吃牛羊肉,看到你们这边泥土这么好,能长这么多东西,哎呀,心里羡慕啊,我要是有这一块地,我就知足了!”舅妈眼里掩藏不住的喜欢;
“——”我突然觉得好惭愧,老家因为没了牵挂,我便慢慢地不自觉地疏远它,其实,它一直都这样好,一直安静地在这里,目送离乡的人儿,又默默迎接回乡的人儿。若它有情丝,它应是一副怎样的母亲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