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说书先生 ...

  •   排在队尾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讲到激烈之处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这种热烈的氛围调动起更多人交谈的兴致。
      竟就《江湖恩仇记》这本并不晦涩难懂的闲书,各抒己见,开始了辩论,热烈程度可比之佛教的辩经。
      看到钱圻从被人包围的柜台脱身出来,众人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
      钱家二娘,因着临湘县巨贾家女儿的身份,这里的人也多少对她有些耳闻,听说她自幼机敏,至于是不是真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女皇当政,虞朝的民风较之前朝开放不少,但面对一个小娘子,刚还高声的众人声音渐小,打量的目光却没有断过。
      钱圻隐隐觉得,仿佛有个屏障凭空罩在了她身上,她皱起眉。
      “嘿,钱二娘,”郑生在队尾冲她打了个招呼,打断了她的思绪,其余人继续刚才的话题接着讨论起来。
      待她走近,郑生问道:“有没有新出的书,给我拿一本。”
      钱圻歪头不解。
      郑生示意着自己正排着队,没空走开。
      “你都排在最后了,便是走开了又如何?”
      郑生听后尴尬得笑着说:“也是哈。”

      忙活了一个上午,林大海看着进账乐开了花,客流多了,其他书也捎带卖的不错。
      突然一拍脑门像是差点忘了什么,“对了,二娘,刘师傅那边说印一千本和一百本成本竟没差多少,光这些就回本了。”
      看着老林叔指着的那一框铜钱,钱圻也颇为满意,这笔买卖的进展不错。
      林大海这下是诚心服气了,找了个躺椅躺上去感慨道:“接下来,就等着书印好、人来买、钱进账了。”
      林大海想的倒是挺美,钱圻却另有安排。
      “下午我要去一趟牙行,就不回书肆了。”
      “怎么说?”
      “去寻个说书先生来,咱们这没别的,就是地方大,在门外支个摊,就讲这本书,不是还有挺多人不识字的吗,估计还能吸引不少人。”
      林大海觉得钱圻说的话十分有道理,还是年轻人有干劲。

      吃了从家里带来的午饭后,钱圻便带着扈隐娘走到了牙行。
      这个时辰一般是没什么客人的,牙行的门大开着,李管事正伏趴在桌子上打盹。
      扈隐娘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叔,醒醒,有生意上门了。”
      李管事眨巴着迷瞪的双眼,逆着光看不太清来人,缓了一会儿才着急地说:“你怎么来了?钱家不待的好好的吗?”
      钱圻被扈隐娘挡的严严实实,不怪李管事没看见她。
      实不相瞒,李管事一直担心隐娘这没眼力见的丫头在钱家过得不好,忍受着磋磨不回来,又担心她真的跑回来,心里不断拉扯。
      当着主人家的面,扈隐娘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只好给他使眼色。
      “怎么?你眼睛进沙子了?”
      钱圻只好从扈隐娘的身后走出来说:“李管事,我是来请你帮我找个说书人的。”
      李管事吓了一跳,回想自己刚应该没说错什么话,长吁一口气,而后拍着胸脯道:“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钱圻说了要求,交了定金,便走到外边等,留时间让扈隐娘与李管事道别。

      李管事看着钱圻走远,确定她听不到谈话了,才与扈隐娘道:“你在钱家过得怎么样?说实话。”
      扈隐娘老实回话,“我过得挺好的啊,您不用担心我。”
      李管事满脸怀疑,再三嘱托:“你要过得不好,就偷偷跑出来找我。”
      扈隐娘点头,伸手指了指门外,“李叔你也照顾好自己,那我就先回去了,不好叫二娘久等。”
      说罢作势要走,李管事一把拽住她的衣角,“诶,别急着走,和你打听个事。”
      扈隐娘没想到李叔居然还有事要向她打听,要说整个临湘消息最灵通的人非他莫属,“嗯?您说。”
      李管事又再次向门外看了眼,才小声说:“钱家大门紧闭了几天,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话让扈隐娘眼皮一跳,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她还是知道的,她一顿,抿了一下嘴,而后装傻道:“没有啊,您打听这个做什么?”
      李管事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真没有?”
      扈隐娘面不改色,万分诚恳道:“真没有。”
      李管事像是有什么要紧事要说,左顾右盼后才附在她耳边道:“我实话和你说,前两日有两个生人过来,找到我这来了,特意打听钱家的消息。你说没有那我就回那边无事发生,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那二人着实不像好人。”
      扈隐娘听后呆呆的,不知她想了些什么。
      李管事拍了拍扈隐娘的肩膀,“风雨欲来,来者不善,你去吧,遇着事了就跑,犯不着搭上自己,切记。”
      “谢谢李叔。”
      看着隐娘走了,李管事没忍住摸了一下嘴里的金牙,难办啊,怪不得这几天上火。

      这边钱圻看扈隐娘出来后,面色就有些不对,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
      “发生什么事了吗?”钱圻问道。
      扈隐娘还酝酿着怎么开口,听到二娘问便直说了,“李叔说,前两日,有两个生人去牙行找他打探府里的消息。方才李叔问我,钱家闭门几日是否有什么变故。”
      扈隐娘觑了眼二娘的脸色,继续说:“我回他府中无事发生,李叔定是不信的,不过他说这次他就依我这样回话。”
      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钱圻思忖一会,摇了摇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做好眼前的事吧。”

      钱圻到家后便将此事告诉了周氏,周氏只说她知道了,让她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既然祖母都这样说了,钱圻一时也无别的法子,索性不再想这件事了。
      管他何方宵小,未必敢露出真身,不说别的,在临湘县这个地界,钱家还是有些声望的。

      《江湖恩仇记二》还未印出来,隔了两天牙行的管事李昌就带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说书先生来到了钱氏书肆,“正是这儿了。”
      林大海闻声起身,恭维了几句李管事,直夸他办事效率高。
      这小小书肆内有乾坤,扈隐娘不知从哪儿掏出了林大海的一副茶具,甚至斟上了热茶接待了二人。
      钱圻坐下问道:“这位老先生怎么称呼?工钱说好了吗?”
      这说书先生忙点头,也不说话。
      李管事替他解释道:“为保养嗓子他平日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这怪癖你们多担待。他靠着嘴上本事得了‘铁嘴章’的诨号,叫这个就好,工钱什么的都说好了,他晓得的。”

      这铁嘴章是常驻在望月楼的说书先生,名气还不小,因不爱搭理人的毛病,酒楼主人过来帮忙的亲戚觉得他仗着有点本事,眼高于顶,十分看不惯他,这倒也罢,不接触便是。
      前些日子却因客官打赏的赏钱,那亲戚大做文章,明面上奈何不了他,私底下却指使杂役们排挤他。
      铁嘴章觉得赏钱不过几个铜板,是听众尽兴之后给的彩头,是对他的认可,按业内规矩来说,也是归说书先生的。
      人要脸树要皮,不蒸馒头争口气,铁嘴章倒也有骨气,宁肯不干这份活了也不愿赖在那受那份气,便去牙行,想另寻一份清净工作。
      可这些大小酒楼茶馆等同行哪敢顶着“望月楼”收下他,于是被钱圻捡了这个便宜,真是不可谓不巧。

      铁嘴章三两下略翻了《江湖恩仇记一》,指定书目对他来说也不算难。
      正巧他带着醒木就来了,起身要众人露一手,钱圻等人也不拦,想看看他的本事。
      铁嘴章就立在众人围坐着的小桌前,左手拿着书,右手醒木这么一拍。
      除开钱圻、扈隐娘、林大海、李昌几人之外,书肆里书架间的三两人也被拍桌声吸引,探出了头,想看看怎么个回事。
      “道德三五皇帝,功名夏后商周……”只见铁嘴章上下嘴皮这么一碰,来了一大段开场白,他字正腔圆,一气呵成,不打磕巴。
      语速之快,声音之响亮,将众人讲得一愣一愣的,奇的是那一字一句不用他解释就知道讲的是什么,没什么孤僻生字。
      说到正文,“却说这庙堂之远、江湖之中,有一乞儿孤苦伶仃,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着乞讨勉强过活,却生得伶俐万分,这乞儿野心甚大,是绝不愿这么久居人下的,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
      铁嘴章一人分饰几角,低音浑厚,高音清脆,仿若真有几人在眼前重演书中的故事,当真是惟妙惟肖。
      不知不觉间,这小方桌旁围拢了一圈人。
      “好!好!”说书先生这么一停嘴,捧场鼓掌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掏出了一枚铜钱扔到桌面打赏起来。
      李管事扭头朝钱圻问道:“怎么样?二娘,你要觉得合适,他明日就可以来。”
      钱圻回道:“自然满意,多谢李管事了。”
      这边铁嘴章将几个散落的铜钱拢到一起,正想往怀里揣,想到什么停下了手中动作,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钱圻不等他说,便道:“按规矩来,你收下吧。”
      铁嘴章如释重负地笑了。
      众人散去后,李管事道:“各位,没我什么事了,我就先走了。”
      钱圻还想留他问话,李管事却连连摆手告辞。
      李管事是个藏得住事的人,他既不愿多说什么,钱圻也就不好自讨没趣了。
      说书先生铁嘴章也随他起身作揖拜别。
      等人走后,林大海捻着胡子感慨说:“真绝,我也长长见识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说书先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