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新娘出嫁 ...
-
这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部不为人知的小村庄。人们在这里一代又一代朴实而原始的活着,虽然村里有个把人出去当兵或给给村北的小化工厂去当跑业务的,能够见识一下外面不同的世界,大多数人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有规律的农耕生活。每年惊蛰前后,大地慢慢复苏,每家每户就要出一个人去深挖或清理村东的那条长长的渠道,清理好之后,偏远的储水库才能开闸放水,让村里的土地得到灌溉,种植庄稼。
又到了修渠的时候,赶上了周末,心月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到沟里面去挖甜甜根儿,那是一种白色的跟奶茶吸管粗细带有细毛毛的根茎,挖出来以后,直接用手把上面的泥揉搓掉,放在嘴里嚼着,甜丝丝的,不少小孩子一边走,一边嚼,一边找,好像比赛谁眼尖似的。在渠壁上,还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小黑洞,用手指头挖开,会发现大大小小的肉虫子,那是冬眠的虫卵,只要里面有,几个小伙伴就围着等的看,跟开盲盒似的,看看能挖出个什么大家伙。幼虫的身体比例十分的怪异,往往是头特别大,身体比较小,小伙伴们把它们叫做“大头怪”,挖出来之后放在随身携带的器皿里,回去喂鸡。等到渠水来了,就到了灌溉的季节,如果阴雨连绵的话,渠水的水位就比较高,偶尔还能看到不知怎的水库里溜出来的的鱼;如果天气比较干旱的话,可能就只有半渠水,大人们就会担心庄稼用水的问题。
暑假期间,心月他们家的桃子熟了,那时候,比较大的村子里有收桃子的站点,也就是桃农们先去站上按照自己家桃子的长势领好不同规格的纸箱,早晨大概五六点的时候起炕,到地里把桃子摘好,送到站上,结算钱。心月有时候早起帮爹娘到地里去摘桃,一到地里,先找几个又大又软的桃子,吃个饱,这些桃子已经长过了劲儿,是以前摘桃时没发现,现在看见了已经不能批发出去了。自然成熟的桃子味道特别鲜美,轻轻一咬,就流出许多甜蜜的汁液,让人唇齿留甘,回味无穷。摘好后,心月她爹也让心月和他一起去送桃子,说是坐在机动三轮后面能压车,还能扶着点桃子箱子。等到了站点也就七点多,已经看到送桃子的小三轮一辆一辆的排在站点门口了,进去之后,负责检验桃子的人有把桃子筛选一遍,八两的,六两的,四五两的重新规整一番,按照大小噼里啪啦的用算盘计算着价格,然后开一张纸条,让到后面会计那领钱,一个早上的折腾也就一百二三十块钱的收成,心月她爹也就很满意了,这样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就会有四五千块钱的收成,比那些只种植粮食的家庭就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剩下的不是斤成不足,就是卖相太差的,一律拉倒乡村的集市上直接半送半买的处理掉,如果能买几个钱的话,回家时,心月她爹就会割上一条猪肉或者给心月买上个她喜欢的小玩意儿。
渐渐的温度越来越低,深秋来临,农活忙的差不多了,特别是十一月份之后,自留地里中的红薯啊,北瓜之类的也连块带蔓一起鼓捣回了家,农活就没剩什么了,等到再冷一些,夜再长一些的时候,心月的娘有时就会在晚上把以前捡回来的棉花桃子一个一个的掰开,把里面的棉花瓣一个一个的抠出来,白天放在太阳下晒晒晾晾,等来年一起卖掉。心月奶奶有时也过来帮忙,几个人在黢黑的没有灯下,有一句每一句的东长里短的唠着,时间也会很快过去。
这个时节是农村中婚嫁的好时节,因为农忙已经过去了,人们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适龄的小伙子大姑娘们都跟自己的对象一起到市里吃顿饭,给女方买几件相得中的衣服,准备结婚的人生大事。村里的婚嫁也是孩子们感觉最兴奋地事情之一,兴奋的一直在人群中穿梭,比大人还忙。如果是女方出嫁,一大早,新娘子起来,就会有一个提前约好的专门会化新娘妆的人来给新娘上个妆,这位化妆的也不是专门的化妆师,一般是理发店的老板或者照相馆的老板挣点业余的钱,最初的时候根本也不收费,化之后作为报酬,新娘家就会给些喜糖呀,花生瓜子,还有一小袋熬菜的素丸子作为报酬,在后来就开始慢慢按照不同的造型收费了。新娘子化好妆,穿好红衣服,红高跟鞋,带好红花之后,等着新郎来接可以了,当娘的一般会在女儿面前再嘱托嘱托,说上几句体己话;其他的亲戚朋友们也里屋外屋的陪着,喝茶倒水吃花生什么的,热热闹闹的,不能让来接新娘的一帮人看着家里没人,也有一个专门的主事人,给主家商量着新娘回门时宴请大家的菜品还有谁来记婚礼的手账,谁当会计什么的。几个新娘的发小或要好的朋友,也围在即将出嫁的新娘子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等到新郎带着一帮子人来接了,新娘子的闺蜜们当在门前不让新郎过去,闹一番,让新郎面红耳赤的说一些喜欢喜娘的话之后才能放行,一打开新娘的们,新郎牵着新娘的手朝外走,那些大娘大婶们就会把拿在手里的掺了朱砂的谷子甩到新人身上,图个吉利。
等到回门那一天,相关的小孩子们就会从学校奔回来,在新娘家院子里找上一张四方桌,伸手拿起白白的馒头就啃。这时候也能看出新娘这一家人的人缘怎样来,如果平时和村子里的人走动的多,家里有事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过来“窜忙”,也就是随时候着打下手的人;如果平时跟村里的人们互动的少,或者平时别人家有红白事都不参加的人,指定人缘不行,席上就显得冷清清的,还得遭别人的闲话。
来帮忙的人四处穿梭着,给这张桌子上端过来几碗菜,给那张桌子上放几个馒头,腿跑的可麻溜了。心月和小孩子们一起吃席的桌子是大约半米高的木板桌,大家有的能弄到个小马扎坐,有的干脆搬来几块砖凑合坐着,有的干脆蹲着,或者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急不可待地夹着菜碗里的丸子吃,刚炸出来放在菜碗里的丸子是最诱人的,香喷喷,脆生生的,虽然是素的,没有一丁点肉。这个村里,大队有明文规定做菜的标准不得超过多少钱,也是为了避免大家互相攀比浪费。细看大家手里端的那一碗菜,就会发现也就是有大白菜帮子,豆腐,细粉条,素丸子,和香菜,只不过里面加了大量的油,被柴火熬制了大半天,非常入味,咽到肚子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也有几桌盘菜,一般是十个盘,六个素菜,四个荤菜,是新娘家的近亲和婚礼的主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