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理想不理想 ...

  •   时间过得飞快,心月她们升到初三年级了,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这一段时间心月的学习成绩稍有退步,但总体尚可;初三的过程似箭般飞快,特别是每周一小测的方式,让人感觉测试完下一轮的小测又来了;老师们根据成绩和课堂表现不断调整着教学方式,学生们也努力跟上大部队的节奏。以前允许小讨论的自习时间已经被各科老师瓜分完了。老师们时不时的会因为对方拖堂,或抢占自习时间吹胡子瞪眼,互相不忿;学生们在下课时清一色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学生还携带了风油精和咖啡粉,时不时地来提提神;班里有几个学习差实在跟不上的,只要不是在上课时间吵闹喧哗,老师根本也就不再为他们费心。有一次课上,有位后排的男同学上课时带着耳机听歌,听到兴奋处竟然跟着大声唱了起来,引来大家的哄堂大笑和老师的不明所以,哎,真是悲惨,这也算是调节了课堂气氛了。
      当时,心月她们本身并不是对考好高中,上好大学理解的多么透彻,只不过老师们营造了紧张的学习氛围;学生们都跟着节奏走,好像是能深刻明白其中的意义似的,但事实上并不是,当时农村的孩子对上初中和高中的理解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着孩子们的认知。大多数的学生父母都是初中毕业,甚至初中都没上完,所以,孩子的学习这一块儿,家长很少参与,根本没有家教或者课外辅导班的存在。学习的好坏在于自己的自觉性;体能的好坏可能在于在农田里出了多少力。有的学生本来学习成绩不错,但为了挣钱也可能中途辍学到大城市去刷盘子;大家觉得也还算正常。而且当时中师和中专都是报考的热门,因为还包分配工作,中师是指初中毕业后考到一个类似师范的专科学校,学习三年后会被分配到小学或初中当老师;中专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技校,参与选择的专业教学进行学习,比如说会计、法律等方面,毕业后也都是可以得到对口工作的。所以,报考这两类的分数要求比初中毕业后生高中的分数要高。
      这时候的心月跟焦俊超和刘世杰的关系反而更好些,可能是因为同性相斥吧,跟魏家姐妹俩关系好倒是也还好,但三个人在一起时心月总觉得因为莫名其妙的压力而感到气氛紧张。经过几轮复习后,魏萌玉已经考到了全校第一的位置,而心月则倒退了几名,学习上的事让她心烦;所以,她一有时间就跑到焦俊超他们那里聊聊天,哪怕是讨论题也觉得有几个人交流一下,心理会舒畅一些。焦俊超总是那么开朗自信,心月走到他那里,他就把课本一推,跟心月说起话来;而刘世杰性格稍微内向一点儿,但也总是用温和的眼光看着心月,在他们一旁听他们聊。
      转眼间,六月到了,中考马上开始,心月他们的考场在县城,不在他们镇上。学校里租了大巴车,在考试的当天早上六点半出发把学生们送到考场上去,大概用半小时的时间。学生们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和晕车药,晕车贴等必需品。早晨在学校领了两个包子和一杯热水就到车上等了。心月稍微有点头晕,她闭着眼睛把头紧紧地贴在前排的靠背上,迷迷瞪瞪地到了考场。两天的考试时间很快结束了;考完之后大家放假休息了十几天,心月有一半的时间在家里帮忙做农活,剩余的时间洗洗衣服,做做饭干各种家务。期间,心月和魏萌新、魏萌玉还有焦俊超、刘世杰一起去镇上的小饭馆吃了一顿饭,那是心月第一次在外面和朋友们一起吃饭虽然没吃几口但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当时很少有学生到外面的餐馆里吃饭的。她还记得当时点了一个四喜丸子、一个苦瓜炒鸡蛋还有一份疙瘩汤;大家吃的都很拘谨,两个男生试图装成成年男人的样子来照顾心月她们但又显得滑稽幼稚不自然,这个场景在心月脑海里一直定格了很多年。
      出结果的日子到了,魏萌玉考上了县一中,魏萌玉考上了中专学习法律;而汪心月和焦俊超以及刘世杰三人的成绩只能够上二中;焦俊超因为家里比较富裕,他爹给一中交了几千元的赞助费也就要到一中上学了;而汪心月和刘世杰则九月份去二中报到。心月对即将迎来的高中生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焦俊超看着心月和刘世杰流露出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眼神。
      初中的几年就这样结束了,不管考的怎样,大家都要迎来另一段新的生命历程;心月的成绩放在在二中来看是遥遥领先的,所以,她在经历最初的惆怅后也就释然了。客观来看,除了她和几位好朋友外,进一步学习深造的的学生占当时他们那个镇中学学生总数的不到三分之一。心月的爹娘好像也没有在乎到底考上了那个学校,只是说对外人说女儿考上了,心里也都挺高兴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