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连齐羽都意外地“啊”了一声。
这明显和事先定好的台词有出入,主持人急忙找补:“呵呵,我们Kylin还真是有性格呢。”
“屏幕前的粉丝们都听到啦,直播结束后不要给Kylin的超话打榜噢。”女主持直播经验十足,用一个小玩笑就化解了这个插曲。
张起灵放下话筒,目光也从我的镜头移开,没有再补充什么的意思。
接下来的Q&A都比较正常了。直播结束后,我终于能把相机放下,揉了揉酸痛的脖颈。舞台上,女主持接过纸巾擦了擦脸上的薄汗,看样子也松了口气。
之前公司聚餐,我听别的部门同事聊八卦,说张起灵在明星中属于特别敬业的,每次都配合公司的营业任务,这次直播怎么这么反常。
还有我,我为什么这么关心他?他做了什么,表现如何,又与我何干呢。
今天过后,他还是公众眼里的大明星,我也还是那个打工人吴邪。我们的人生,从五年前那次偶然的相遇开始就走向不同的轨道了,现在也不应该有任何交集。
棚内已经开始清场了,大家都急着下班呢。抛开今天的插曲,我的心情也雀跃起来,好想赶快回家吸狗,不知道小满哥今天做了什么呢......
我不再关注明星那边的情况,连张起灵和他的助理什么时候走了都不知道。等我和胖子他们把机器都收好后,天已经黑了,其他部门的人也都走光了。
我婉拒了胖子出去喝一杯的邀请,自己挤地铁回家,并算好配送时间点了个外卖。
一进地铁,四面八方的声音就扑了过来,但只要戴上降噪耳机,每位乘客都可以维系自己岌岌可危的社交距离,将自己和这个喧闹的大都市隔绝开来。
可惜的是四号环线还是没位置坐,我就这么一路站过去,从浦东到长宁。出地铁后还要步行十来分钟,回到我的小公寓时已经八点多了。
小满哥听见开门声就扑了过来,围着我不停转悠,看样子对主人的归来很兴奋。
我弯下腰摸摸它的头。
在它的包围下,我换好拖鞋,艰难地移动到厨房。就算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我还是先把狗粮给它满上了。看它吃得呼哧呼哧,没什么异样,我才放心坐下来吃饭。
打开网络电视翻了翻,也没找到什么好看的下饭视频。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年代,大数据给我推的这些视频节目越来越无聊,我自己关注的好几个up主都没更新。
实在没什么想看的,我准备边吃饭边刷会儿手机。
鬼使神差的,我在手机屏的某个角落点开了ins。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在ins分享摄影作品,因而也有了不少同好的粉丝。因为我不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所以有什么烦心事也都在ins上说,反正没有外国友人认识那个真实的吴邪。
上一次发ins还是半年前了,那个时候我刚调岗,由此认识了胖子他们。
第一次和哥几个吃饭,为了留作纪念,我就用胶卷相机拍了张他们的合照,自己只比了个“耶”的手势出镜。如今回看,这张照片构图色彩什么的还真不错。我的配文是“Start of something new.”,嗯,源于一部很经典的美国歌舞剧配乐。
这条ins下面的点赞和留言还是那几个熟悉的账号,都是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虽然我现在已经很少做艺术摄影,但周末还是经常拍些纪实的街头摄影。我们会给对方的照片评价和建议,总而言之,这是片难得的乐土。
但这次登陆ins,我发现多了个红点,点进一看是条奇怪的评论——“I didn\'t know it before, but now it\'s easy to see.”是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这代表什么呢?
我一看这人的id,原来是TA——“370”。
这人还用着原始的灰色头像,主页没有任何内容,看着不像“活人”,也不像玩摄影的。但TA从几年前开始就给我的每条ins点赞,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所以我对这号人特眼熟。
我没有把自己的ins账号透露给现实中的人,不然我都怀疑这个“370”是不是我的某个熟人。大概率不是,跟我熟的兄弟会直接微信联系,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
那难道是,某个暗恋对象?
我挑了挑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怎么说呢,因为性取向比较“小众”,再加上我觉得大部分Gay圈都乌烟瘴气的,平时也不喜欢泡吧,就没主动找对象,居然快三十了还是单身。
我是高二跟家里出的柜,那会儿离家在外地集训,忍不住就把这事儿跟爸妈说了。和大部分家庭一样,他们当时的反应也比较激烈,到我上大学之后就好多了,但也还是比较模糊的态度。如今面对我这个“黄金大龄单身汉”,他们终于看开了,说我只要能带个人回家就行,管他是男是女呢。
其实我没找对象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实在没碰见特别喜欢的人。矫情地说,就是不想将就。至于上一个心动嘉宾,我狠狠地吞下一口米饭,往事不必再提。
思绪回到ins上,这是“370”第一次给我留言。我想了想,还是礼貌地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
关掉ins,我几口扒完外卖,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听冰可乐大灌几口。
接下来干什么好呢,我回到屏幕主页面,下意识打开微博,然后习惯性点进我们总台的官方号,看今天的访谈节目反响如何。
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我对摄影的热情其实没怎么减退。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翻翻评论区,看看今天所摄嘉宾的忠实粉丝们对照片有什么想法或建议。虽然大多数建议都不专业,但小部分还是值得参考的。就像某位老师曾经告诫我的——永远不能忽视观众的眼光。
我一看,惊得差点喷出一口可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十万多条评论、几百万个点赞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去年我们官方号发的微博,年总流量加起来都未必能有十万......
我颤抖地点开评论区,这才知道这恐怖的流量从何而来,感情是张大明星转发了,他甚至还留下了评论,所以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和点赞数基本都是他那里来的数据。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人上一次发微博还是二月初,内容是新年祝福,一看就知道是经纪人让他发的营业内容。他本人好像不怎么爱用社交产品,除了微博外,更是没有其他跟公众沟通的渠道。
盯了一个下午的相机屏幕,这会儿看任何数码产品都有点模糊。我把眼镜放到桌上,揉了揉眼睛,这才仔细看他说了什么——
他说:“很高兴参加xx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期待下次的合作......”
他甚至在最后发了个“握手”的表情。
我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张起灵居然会发表情包......敢情今天的太阳不是从西边出来,是从张大明星的微博里蹦出来的。
等等,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居然还想来我们台做节目。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连张起灵都被推动了,一场直播能拿那么多?我保持怀疑。
评论区里的粉丝显然已经疯了,吵闹地像一锅下了各种食材胡乱炖煮的粥。这里面的发言明显还分成好几个阵营,看着令人头大。
大部分来自张起灵的妈妈粉,总体来说是最温和的一派,秉持的态度是“我儿时隔半年终于发微博了,虽然只是转发但妈妈好欣慰,宝宝爱岗敬业”之类的。以及部分女友粉兼太太团,发言模式基本是“起灵说没有女朋友!他不会骗人的,我们还有机会”、“多上综艺吧,我们爱看”等等。
以上这两派算是最和谐的,下方的回复也还算正常。
张起灵的粉丝团已经是娱乐圈非常低调的了,但再好的饭圈也不乏老鼠屎的存在。下面的一小部分极端结晶粉的评论也被顶到前排,比如“讨厌起灵和别的明星捆绑营业”、“齐x好装”、“齐x假笑,没起灵冷脸好看”。连路人都知道是在引战,齐羽的粉丝更不用说了,没哪个粉丝能咽下这口气,几乎全入场了。
于是评论区异常精彩,好看的就像十年前的八点档电视剧。
这下好了,反倒是圈地自萌的CP粉们夹在中间瑟瑟发抖。
今天的直播反响似乎和甲方的战略方向有很大出入,CP没吵起来,反而引火烧身到自己两个王牌艺人的粉丝群体了。
我笑得乐不可支,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小满哥疑惑地趴在我的腿上,用它两颗水汪汪的黑眼珠盯着我,其可爱程度和它雄壮的身躯毫不匹配。
“小满哥,娱乐圈真精彩。”我顺着它脊背漆黑的毛皮往后摸,这小子最近吃得比我还好,油光水滑的:“你哥我刚入圈,还是太嫩了点。”
要是没点手段,在那种环境下不得被吃得一干二净?这么想,张大明星倒是挺不容易。
小满哥“呜呜”两声,意思是同意,然后继续趴着卖萌。
我继续往下刷评论区,突然刷到一条我最爱看的评论类型,也就是对照片本身呈现效果的评价。那条评论说——
“这几张照片里的Kylin太帅啦,已经保存当屏保!X台的摄影师好会拍!”
下面只有几条表示认同的回复,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观众们往往只注意到荧幕前明星们的光鲜,看不到幕后工作团队的辛苦付出。但其实,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认可,都会给工作人员很大的激励,使我们感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可能,这也是我喜欢摄影的原因吧。
小满哥又开始闹我了,这都深更半夜了,还得带它下楼遛弯。
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我揪揪它的两只大耳朵,在它的“反击”下瘫倒到沙发上,把还亮着的手机屏幕丢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