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相逢 ...

  •   口中之物,叫她说不得话。一想到这几日外头那些被掳来的中原女子如何伺候这帮寇匪饮酒取乐,沈意晗便觉屈辱难禁。

      倒不如一死百了......

      脸颊传来剧烈的疼痛,好似骨头都要被捏碎,可正是痛将她唤醒。

      她不能死,弟弟还在等她的消息,爹娘的尸首还在荒山......

      噙满泪的水眸缓缓睁开,她忍着疼痛,学着这几日自己看来的,细柔的手臂缠上男人的腰,略一迟疑,便朝卸去革带的袍中里探入。

      殷红的小舌绕着指尖一圈,轻轻推出去。

      “踏真大人。”她学着外头那些中原女子取乐寇匪的话,仰着面直视身前的男人,颊上绯红,媚眼如丝。
      “奴是您的人啊。”

      *

      他一问后,屋中便陷入凝滞。

      顾文修展开字画,才注意到沈意晗不知为何呆立着,似是被吓着,连长辈的问话都枉顾了。他微微皱眉,心叹终究是缺了父母教导,见识浅薄又胆小慎微,登不得大堂。

      于此,从中转圜:“她原是扬州府河川人氏,三年前来了京都侍她姑母养疾。”说完又笑:“兄长怎么到哪里都在查籍簿,叫人紧张。”

      顾从怿收回目光,微微笑道:“习惯罢了,勿怪。”

      顾文修摆手,道‘无妨’,提起嗓子咳了咳,将下头人点醒。

      “你深夜来,若无事便回去,免得叫你姑母担心。”

      沈意晗大梦初醒,一番惊惧,差些忘记前来所为何事。她从袖中掏出装药的小匣子,“姑母听闻您雪夜跌伤了腿,特地让我来送她从名医手中所得的金疮药。”

      顾文修定了下,抬手示意符山接下,道:“劳你姑母牵心。”

      他说完这一句,却也没有再多的话,反而低头翻起手中的画,沈意晗原本怀有些许希冀的心渐渐冷却,眼眶透出不易察觉的红。

      “姑母时时寄挂您,今日她本想过来,只是大雪连下几日,她的病又重了。”

      顾文修微微皱眉,“你姑母的病又重了?”

      沈意晗低下头,包住眼中的泪:“晨起咳了血。”

      顾文修眉头锁紧,看向符山,沉声道:“夫人既如此,为何无人知会我?”

      符山有苦难言,正提的时候老夫人来了,为着伯夫人的病耽误子嗣绵延哭天喊地,让伯爷好生火恼。老夫人一走,他又怎么还敢再提?

      现下,不能说伯爷的不是,更不能说老夫人的不是,只怕蔫下脑袋认下。

      “罢了。”顾文修拂了拂袖坐下,向沈意晗道:“你先回去,这两日朝事繁忙,不曾顾及你姑母,明日我抽空便过去看一看她。”

      抽空过去看一看她.......

      沈意晗茫然抬起头,眼里的雾气使得视线模糊。书案前,顾文修已经展开宣纸,开了一方新墨在墨砚中轻研,迫不及待与身旁人探讨古画中的精妙。

      好似,入他耳中的只是寻常不相关之人病入膏肓一般。

      她深深看着书案前的男人,旧时听闻府中人说起伯爷与伯夫人夫妻情深,可如今呢?她不知当为多年缠绵病榻,苦苦盼着丈夫回头的姑母未看到眼前一幕庆幸还是心痛。

      沈意晗将满眼的酸楚咽下,缓缓蹲膝行一礼,退出了书房。

      她走的仓促,临去前眼神仍落在顾文修身上。

      沈意晗只顾满心痛楚,却不知自己的模样落在旁人眼里却变了味道。下人虽守着规矩耳目不听,可把一切都瞧在心里,暗自咋舌。

      顾文修痴于画作,一抬笔便是天昏地暗,不知几更鼓响,听见顾从怿道天色太晚欲回府去。

      顾文修搁下笔,“忘了兄长赴京舟车劳顿,不若就歇在伯府上,母亲听说你近来要返京,早就府上候着,明日我们办几桌宴席,接风洗尘,这些年兄长在外头,也好认一认家中小辈。”

      顾从怿摩挲腰际的弯刀,正要拒绝,却不知如何想起方才那双蓄满泪的水眸。

      他沉吟,“如此,也好。”

      府中夜深少点灯,符山早已打点好客房,领着顾家这位多少年都未着家的大爷去。

      或是如今,不当唤顾家大爷,而是要尊称为荣成大将军。

      十年前,老侯爷领军两万驰援漠北,遭羌水游牧部族引至滩泥沼地,全军陷入沼泽,大军仅有三千人逃出,而老侯爷连尸骨都未见。

      而六年前,边疆游牧部族异动,正是这位顾家大爷舍弃爵位,独身一人前去漠北,再归来时摇身一变,成了荣成大将军。

      顾从怿深夜登府,身边只带一长随名唤陶然。

      陶然知道将军不习惯女使伺候,入院时便小声让符山将周遭侍者遣去。

      客房净室已备好热水,陶然回避一侧静立,平常将军沐浴不过片刻,而今日帘内却久久无声响。

      他心忖,赶赴京中十天疾跑,莫不是将军过于劳累,睡着了?就在他正要开口询问时,却听见里面哗然水声,是人从浴桶中站起的动作。

      陶然垂头捧去沐巾,视线里只有男人肌条分明,修长有力的腿杆。

      如常睡前一杯静心茶,不过案前多了一本族志,上头记载了宁忠伯府如今境况。

      顾从怿靠坐在太师椅上,不大厚的顾家族志在他手中已经停略一盏茶的功夫,也过了多年来雷打不动入寝的时辰。

      “添茶。”

      陶然暗道将军今日的第二回破例,何曾见过将军睡前喝过两盏茶的时候?就算是敌军大境压前,也不过将将一杯。

      添茶之际,他便也看到族志长长停留的那一页——如今那位病入膏肓的伯夫人。

      这一眼,也叫陶然一向沉稳的手跟着抖了抖。

      顾从怿头也未抬,“有何话说便是,手抖什么?”

      陶然委婉进言:“伯夫人大病几年,身下又无子嗣,府中或有些风言风语入将军的耳,可小的看到底是伯爷院中的事,旁人不好说什么。”

      顾从怿翻去一页,淡声:“风言风语?”

      家宅虽然不比沙场征伐残酷,可说话行事更讲究一个小心仔细,陶然必然为了自家将军在朝中的安稳,也该耳聪目明打探清晰,守好家宅这寸地。

      他咳了咳,道:“将军久在外不知,伯夫人大病身下无子嗣,伯爷心思一半在朝堂一半在书画,这原本也没什么,不过是再等些时候,给伯爷多进几房,必然会有子嗣将来承袭爵位。可碰巧撞上您回京,老夫人肯定坐不住。”

      若说为何坐不住,还不是因为如今的荣成大将军是老伯爷亡妻所出,而顾文修才是她亲生子。可自古长子袭爵,顾文修能承袭爵位乃是顾从怿舍弃所得。

      她是怕,荣成大将军仗着一身功勋,十万兵马在手,又去讨回爵位。

      说来牢靠的还是,尽快诞下小世子,于此上下承袭名正言顺,才可保此爵位稳稳拽在她儿手中。

      “老夫人已从娘家鹤山李氏亲自挑选了一位姑娘,小的入京前也听京中线人来报,伯夫人这边娘家祖辈都已不在,早已断了联系,自然无所助益,可她似有意抬举那位娘家侄女。”

      “侄女......”顾从怿缓声念,“袅袅......”

      “将军您记性好,闺中小字就是唤这俩字。若说伯夫人抬举她,也是选对了人,今夜里小的听了满耳,伯府下头都说表姑娘没几日就要到伯爷书房里来一趟,说是遵伯夫人的命来给伯爷送茶点送护膝,可见也是一心要攀高枝。”

      罩中灯火昏暗,陶然自是看不清主上神情,只听见一声低低的嗤笑,意味不明。

      “除此之外,先前表姑娘入府,听说是沈家回京赴任途中突逢劫难,才致家破人亡,故而来投奔京中姑母。她刚入府时,还引得伯府三房几位小爷心思蠢动,叫老夫人几番敲打,才按捺下去。不过依府中所传,既能得伯爷眼,哪里还看得上旁的人。”

      顾从怿瞧着灯花,突问:“三年前沈家,可是殒命于苛察儿部族那一户?”

      陶然道:“正是那一户,主上当时潜入敌营,将做到了副首的位置,却不甚受苛察儿部族信任,不若或能保沈家性命。”

      茶盏已凉,顾从怿一口饮下,吩咐熄灯休寝。

      屋中灯火骤然熄灭,留一方帐影倒映半片冷月。上好绸缎的锦被覆盖在他身上,顾从怿闭眼间却都是那夜里凉如绸缎的小手探入他的毛毡中。

      低头,看见透白的小脸眼中噙泪,嗓音娇弱。

      “踏真大人,我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