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渡灵 ...

  •   神明诞生之前,整个世间都被两团玄妙的“炁”体包裹着。“炁”分黑白两类,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形无相,无始无终。

      黑炁为阴,白炁为阳,黑白两炁相互裹挟,难舍难分。

      神明降世,虚空撕裂,天地就此开辟,而黑白两炁在生灵诞生后,逐渐破碎交融,化作“恶念”与“善念”,飘散人间。

      凡人最初只是一具无知无觉,无感无识的躯壳。后来受“炁”体滋养,逐渐拥有了魂魄和智慧,自此知晓善恶,获得六识五感。

      凡人身死后,魂魄会在不久后离开躯体,化作细碎的灵莹坠落“灵河”。待新的生命降生后,无数来自不同魂魄的灵莹又会重组,成为新的魂魄,入驻新的躯体,直至再度身死。

      魂魄不断地化作灵莹,灵莹又不断地聚合成魂魄,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便是人世间千万年来“生与死”运转的规律。

      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例外的情况。

      人这短暂的一生,无可避免地会经历许多或喜或悲、或嗔或怒的时刻,倘如始终沉浸其中无法释怀,这些情绪便会化作执念,铭刻于魂魄之中。

      若是将死之人还有执念未了,“怨念”便就此滋生。执念越深,怨念越重。怨念会把即将破碎的魂魄如同织衣般缝补起来,而此时,魂魄尚在,躯体身死。

      于是,残破的魂魄漂浮于世,无处可去,亦无法消散,于是逐渐化作世人口中的“鬼”。而“鬼”有三种,分别是哀鬼、凶鬼、厉鬼。

      哀鬼身泛白光,怨念不重,通常为正常身死之人的魂魄所化,不久之后便会消散,归于灵河。凶鬼身泛青光,怨念较重,通常因生前未完成的夙愿所累,不易消散。厉鬼身泛黑光,怨念极重,由横死者或自戕者所化,极难消散。

      怨念越深,鬼魂便越狠戾,存留人世的时间就越久,对世间的危害也就越大。而“渡灵”,便是封印拔除“怨念”的仪式,将那些久久不愿离开人世的魂魄超度,让其化作灵莹,重回灵河。

      渡灵人必须生如浮萍,六亲缘浅,否则,其血骨肉亲将被厄运吞噬,不日后必定惨死于世。同时,渡灵人还须魂魄残缺,心性至纯,以免被怨念侵扰,同化为“鬼”。

      除此之外,渡灵人还得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灵通,即能用肉眼凡胎看到“鬼”的灵体,而在人间,这样的本领通常被称作“阴阳眼”。

      按照此标准,云无晏算得上是天选的渡灵人,他出生之时不仅无亲无故、缺失心魂,还拥有着一双能看见怨念和鬼魂的双眼。成为渡灵人,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好的事情。

      云无晏本以为此番来到朔北王城,仅需打探有关红尾鸾鸟的消息,于是并没有携带多少渡灵所需要的宝物和符咒。

      可他适才一靠近王城,便被眼前的景象所惊骇住了,以往他所去过的鬼魂聚集之处,都不像如今在朔北王城看到的这般凶狠瘆人。

      很显然,朔北王城早已被无数的冤魂恶鬼包围了。

      这些厉鬼漂浮在王城上方,通体漆黑,状若浓雾。他们面容扭曲变形,有的在尖叫嘶吼着,有的发出“咯咯咯”的骨骼碰撞声,还有的正发出刺耳的大笑声。

      这些凄惨横死之人,生前到底经历了怎样惨绝人寰的对待,怨念才会如此深重,以至于久久不愿离去,化作迷蒙的黑雾笼罩着朔北王城。

      云无晏无奈叹息,看着眼前难计其数的怨念,心中为人间的未来深深忧虑着。

      原本按照世间运转千万年的规律,黑炁和白炁本应均衡地分布在人间,而“善念”与“恶念”,也应处于平衡的状态,飘荡人世不愿离去的“鬼”,亦应少之又少。

      奈何这些年来,人间频频爆发战乱和灾祸,九州大地上的生灵死伤无数,一时间“恶念”遍野,将“善念”排挤远去。

      因此,人们心中的“怨念”也不断滋长,他们生前所受屈辱折磨之事未报,亦或是有什么心愿未了,死后不愿离开人世,便会化作恶鬼在人间盘旋游荡。

      玉京山虽已与人间交恶,但鬼母和莫钦原不愿人间逐渐沦为炼狱,于是不顾九天碧霄神明让人间自生自灭的命令,暗中派遣身为凡人的云无晏前往人间拔除怨念,拯救那些依旧心存善念的人们。

      云无晏这一年在人间游历,为人世拔除封印了无数的怨念,也为无数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和光明。他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将“恶念”驱逐出人们的心底,将“善念”播撒向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云无晏很清楚,即便这次法宝和符咒不足以渡化所有厉鬼,自己也得强行施行仪式,将能渡化的厉鬼悉数拔除封印,带回灵河。

      否则,以这些厉鬼怨毒的程度来看,若是不尽早渡灵,不出三日,他们便可逃脱身死之地,去往他处为祸百姓,屠戮生灵。

      云无晏方才强忍着恐惧地告诉松鹤,朔北王城内曾横死过无数的百姓。

      只见松鹤眉头一皱,走向城门,伸手一触,一种极尽压迫的寒冷在顷刻间涌入他的周身。他连忙缩回了右手,指尖却还是留下了被冻伤的痕迹。

      松鹤走到云无晏的身旁,将右手藏在身后,装作无事发生,神情严肃地对他说道:

      “这朔北王城有古怪,断不可贸然进入。”

      云无晏颔首,问出心中的疑惑:

      “重华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明明在典籍之中,朔北王城是个百姓安居乐业,富庶繁华的地方,怎么如今成了这个样子。”

      “我猜,也许是因为贪婪。”

      “贪婪......”

      云无晏听后若有所思,不过片刻,他便明白了这“贪婪”二字的含义。

      重华国的第五代人皇,曾为了抢夺明月北珠大肆出兵攻打平景国。当他占领这个富饶的国家后,绝不会就此满足,只会更加疯狂地向临近的州国扩张侵掠,以求获得最为珍贵的财宝。

      可战争能摧毁一切。

      它让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让人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那以往温馨美好的故土,全都化作残破衰败的颓墙,身侧留下的,只有至亲至爱的骨血,以及绵绵无尽的恨意。

      仰仗战争而得到无尽财富和珍宝的,绝不会是那些无辜惨死的人们,只会是那高高在上、贪婪成性的人皇!

      背负着如此痛苦过往的人们,又怎会不心生怨念,不化作厉鬼,不日日盘旋在戕害他们的人身旁!

      贪婪,这就是贪婪......

      因为一人的贪婪,就让无数的人们失去一切,这样歹毒暴戾之人,又怎配为冀州大地的人皇。

      松鹤眼见云无晏深陷愤恨的情绪,不动神色地安慰着他:

      “不过,唯一一点值得庆幸的是,重华国人皇侵占他国的计谋并似乎未得逞,除了沇州外,其余各州都未被攻陷。只是不晓得,这王城内的情况会有多惨烈。”

      云无晏满眼都是悲伤,轻声说道:

      “也许,满目疮痍.....

      “好了,多说无益,我们出发吧,看看这城内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师叔,稍等片刻!”

      云无晏深知,此地险恶,光是踏足其中便极有可能凶多吉少,更不消说还要深入王城寻找红尾鸾鸟的下落,他绝不能为了自己任务,就让松鹤与自己一同涉险。

      于是,云无晏正欲随便找个借口将松鹤支走,准备独自前往时,松鹤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漫不经心地率先开口说道:

      “稍等什么啊稍等,我说你这小子,可别想把我诓走。我让你喊我一声师叔,就是把你当作我的徒弟了。师父既在,哪有让徒弟独自涉险的道理?况且莫钦原将你交付于我,我必定得将你平安地送回玉京,否则,我又怎能交差?所以,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今日都必须与你一同前往。”

      云无晏自知松鹤已决心要与自己一同前往城内,无论怎么施计,他都定会跟在自己的身后,自己除了应允之外别无他法,只好无奈同意。

      “是,师叔。”

      “准备出发!”

      松鹤仰天大喊一声,似是在给自己壮胆,随即旋身化作原形,带着云无晏飞越高耸宽阔的城墙,穿过漆黑浓重的怨念,安稳落入王城内。

      在此之前,两人早已做好随时与厉鬼交战的准备,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副平静祥和的景象。

      城内没有遍地的尸骸,没有弥漫的怨念,没有凄凉的惨叫,更没有游荡的厉鬼。眼前有的,只是一个个面无表情、冷漠麻木的百姓。

      这样的平静,显得格外的诡异。

      云无晏始终觉得,这种人人都如同提线木偶般双目无神的景象,比尸横遍野更加瘆人。

      很显然,两人对此情景感到猝不及防,不知该作何反应时,松鹤却骤然发现,城内的百姓竟然没有注意到他们方才飞天而入的情形,依旧木然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云无晏也很快意识到了不对劲,扭头和松鹤对了对眼神,两人悄声伏低身子,一前一后默契地往走动的人群中潜入。

      ——————————

      参考资料:

      《庄子·天下》

      《日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渡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