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第 161 章 ...
-
敖寸心被带到瑶池问罪。
玉帝气急败坏,王母倒是冷静,看着敖寸心的目光中带着打量。
玉帝一拍桌子:“敖寸心,你可知罪!”
敖寸心看着眼前愤怒至极的玉帝,先有十大金乌曝晒人间,后有开放天河弱水下界,凤仙郡三年无雨,淮郡暴雨三月。将近一千五百年,玉帝还是曾经的那个玉帝:“小仙刚刚才为陛下救了人间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小仙不知自己何罪之有!”
玉帝:“淮郡的百姓用你救吗?那是朕亲自下令对人间实施的惩罚。你一个小小水仙,竟然敢违抗天命,擅自插手淮郡之事,事到如今,你还觉得自己没罪?!”
敖寸心:“原来竟是陛下下的旨吗?小仙不知。小仙还以为是有人故意针对淮水,想要引发人间大乱。小仙想着自己好歹也是个神仙,本着作为神仙最根本的良知,携淮水之洪灌入东海,免淮郡数十万百姓死于洪涝,不想竟扰乱了陛下的旨意。”
玉帝闻言,不可置信地看着说出这话的敖寸心,整个人都被气坏了。他伸出手指着敖寸心,看向王母,又看向敖寸心,来回几次,被敖寸心这明晃晃的讽刺激地险些说不出话来:“所以,你这是在指责朕,指责朕置淮郡数十万百姓于不顾,指责朕没有作为神仙最根本的良知?!”
敖寸心:“小仙不敢。”
玉帝拍着桌子怒吼:“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啊?!”
玉帝:“好你个敖寸心,先是公然违抗天命,藐视天威,视天庭法度于无物。如今竟还敢当面讥讽于朕,看来你是真的不打算要命了。好,好得很。朕现在就成全你,来人,将西海三公主敖寸心拖出去,即刻打入万劫、、”
“陛下!”杨戬在玉帝还未说完之时上前一步,打断玉帝的话:“陛下,三公主虽然帮了淮郡百姓,可她当时并不知道这是陛下旨意。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玉帝:“不知情?!你听听,听听她刚才这话,即便知道是朕的旨意,她敖寸心怕是也会明知故犯!还敢讥讽于朕!杨戬,你是朕的司法天神,是天庭的司法天神,你唯一应该做的是维护天庭的法度和威严。而不是,顾念着以往的私情,为一个冒犯天庭威严、无视天庭法度的人求情!”
玉帝:“难道说,在你的心里,私情,比天庭的法度和威严还要重要?!”
玉帝的话中隐隐透露出来的不满和对司法天神能否胜任的质疑让杨戬的目光一顿,也让王母瞬间警惕。杨戬是她一手提拔上天的人,也是她在天庭拥有更多话语权的资本,她可不能让玉帝觉得她用人不明,更不能让陛下对司法天神的职务不满,当即便一边顺着陛下的话,一边给杨戬示意:“陛下说得是。杨戬,司法天神的职位何其重要,做不到铁面无私地对待所有冒犯天庭威严的人,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天神的。杨戬,本宫问你,你心里,可还存着对敖寸心的私情?”
杨戬闻言,目光下意识地就想往敖寸心身上而去,却又被他生生止住。
王母本是顺势给杨戬解围,看向杨戬这般模样反而心怀疑虑,当即目光微变,看向杨戬的目光多了许多怀疑和审视:“杨戬,本宫的问题,很难回答吗?”
杨戬看向王母那带着逼迫和审视的眼神,近乎条件反射般否认:“不、、”
杨戬的目光微微偏移而后顷刻回正:“小神与三公主的感情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结束。如今小神,只想好好为陛下和娘娘效命。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王母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满意地收回目光。
敖寸心看着身边这个向玉帝王母表忠心,目不斜视的人,昔年桀骜不屈为一口气给天庭添堵寸步不让的杨戬,终于变成了为达目的忍辱负重不惜向玉帝王母躬身的司法天神。往昔种种,即便她再如何不忍直视,都不得不承认,俱付之云烟。
敖寸心收回目光,眼中泛着的水气在流转间消散。
对上王母满意中带着得意的眼神。
看吧敖寸心,本宫早就说过,所谓的情,不过如此。你输得彻底。
玉帝在听到杨戬的解释之后,也稍稍收敛怒气:“既然如此,那便将敖寸心,推出天庭,打入万劫不复、、”
“报!”
玉帝的话再度被打断,忍不住恼怒:“又有何事?!”
驻守瑶池的天兵将不知为何略有狼狈的巡查灵官带入瑶池:“启禀陛下,小仙巡查人间,发现淮郡那些刚刚幸免于难的百姓于城外山头在为陛下立庙做祭,进献香火,供三牲五谷以酬神。说是多赖陛下仁慈,派神龙下界,平淮水之祸,方能使淮郡百姓幸免于难。淮水之地多见龙女携洪入海,广为流传,如今人间纷纷感念陛下恩德。”
玉帝:“哦?”
玉帝与王母对视一眼,看向巡查灵官:“你确定是叩谢朕之恩德?”
巡查灵官:“小仙确定,是叩谢陛下恩德。”
王母看了敖寸心一眼,见她神色也是对巡查灵官禀报之事一无所知。
杨戬闻言,当即上前一步,但还未开口说话,便被王母看到抢先一步向玉帝进言:
“陛下,看来人间还是有明理的凡人的。这样一来,倒是不好处置敖寸心了。如今人间纷纷对陛下派神龙护佑下界之事感恩戴德,若是此时将敖寸心处置了,传出去,人间聚拢的民心怕是即刻会反,三界也会多出许多非议。不若我们趁机坐实此事,既扬了天庭之威,又可以为陛下收拢民心,让那些凡人知道,应该感激谁,这个三界谁才可以真正庇护他们。”
王母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敖寸心已经不是之前浊气缠身的敖寸心,如今她修为尽复犹有进益,王母与玉帝的窃窃私语尽入耳中。她虽不知道人间为何会传出这样的流言,可人间百姓的所作所为、三界的非议,竟然能让王母转变立场,为她求情?
存在即为合理,凡人即便孱弱,也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三界认可,女娲石才会认可。所谓的新天条,其实是三界的生灵之心所向。
玉帝:“既然如此,敖寸心,你虽违抗天命,藐视天威,但念在你为仙一片赤诚慈心,便免你死罪。但此后你需回返西海,静思己过,日后不得再随意出入人间。”
敖寸心惊讶地看向上首正襟危坐的玉帝和王母,竟然连褫夺公主封号和禁令都没有吗?
人间万千百姓的以退为进,竟生生改变了玉帝的心意,扭转了她的死局。
敖寸心忽然想起了阿晓的话,与天相争,一死而已。
可如今,举淮郡人间万千人之力,与天相争,竟是结局逆转。
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