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上山 ...
-
马车一路颠簸。走了两天的路程,终于到了山脚下。
“小姐,咱们是不是到了?”程晚秋的贴身婢女文元与其同岁,为了方便,便同乘一辆马车。
程晚秋挑开帘子向外张望,车外的景色优美,有座山直挺挺耸立在湖边,湖水清澈,湖边长满了杂草和说不出名字的野花,微风拂过,杂草与野花左右晃动,像是迎接客人的到来,这是京城里不曾有的景象。
“我们下去吧,马车肯定是不好上山的。”一名小厮走过来将程晚秋搀扶下来。
“这么高的山要怎么上去啊?”程晚秋苦闷,自己这身体如何能上山,“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接我们?爹爹跟我说给我看病的叫姜大夫。”
正发愁之际,脑袋被什么东西砸了下。
“哎呀!”好痛。
“嘿,你就是程家那个小姑娘吧。老头子我等你等得好久。”一位头发发白的老顽童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个酒壶。
难不成这位就是姜……大夫?这……一副不 靠谱的模样。程晚秋暗自腹诽,但既然是爷爷为自己找的救命大夫,不管怎样现在都不能回去了。
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听天由命吧。
“晚秋见过姜爷爷。”
“嗯~好好好。”姜广白很满意面前的程家小姑娘,“那就随我上山吧。闲杂人等就都回去吧。”说罢,自顾转身走了。
一众小厮大眼瞪小眼,那行李怎么办?
就这样来接自己的?果然不太靠谱。
程晚秋两三步跑到姜广白前面,张开双臂将其拦下,“姜爷爷,文元是我的贴身婢女,可以随我一同上山吗?”
“随你。”说罢,闷了口酒继续往前走。
“等等姜爷爷,那我一马车的行李怎么办?还有,我是要怎么上山?”程晚秋仰着脖子看着姜广白。
“啊,哦,”姜广白好像才醒酒一般,“上了山吃喝穿用都少不了你的,你带的那些都让他们运回去吧。怎么上山?当然是两条腿走着上山啊。快走了,小花还在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
姜广白喝着酒,嘴里哼着小调走了,同时边还念叨着,“吃饭喽,小花给我做好吃的喽,今晚要多喝二两。”
程晚秋无奈,只得让小厮们回去,自己带着文元追上那个不靠谱的老家伙。
“姜爷爷等等我们。”程晚秋已经累得不行了,自己哪走过这么多的路。再说了,明明是来治病的,病还没治,倒先累掉半条命。
姜广白闻言听了脚步,“啧啧啧,这才走几步路啊。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到了。”
“你看这沿路的风景多美啊,是你们京城里没有的吧。”
这确实,京城虽繁华,却少了自然之美,多的是殿堂楼阁,侯服玉食。
三人走走停停,终是在日落西山之时到了山上。不同于山腰和山脚稀稀落落有那么十来户人家,山顶仅坐落着一户人家,想必就是姜爷爷和那位传说中花将军的住所了。
“小花,我们回来了。”
推门进去,有位女子正在布菜,女子发髻盘起,唯有两支簪子固定头发,没有多余的装饰,衣着干净利落,犹见当年将军之采。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童在一旁打下手。
听爹爹说,姜爷爷的夫人名为花落,曾经是位女将军,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带兵打仗,便退了下来,和夫君隐居在这山上。
“快来吃饭吧,吃完饭再做安顿。”花落边忙放碗筷,边对小童吩咐道:“辛夷,你去把程小姑娘的包袱放下。”
一顿饭把程晚秋和文元吃得极其别扭,文元是不适应和主子一起吃饭,而程晚秋极其纳闷这一天发生的事。吃饭时他们也没有询问自己的病情,反而是一直给自己夹菜。还介绍了那位小童名叫辛夷,是花将军曾经一位部下的孩子,临终前将其托付给了花将军,后来跟随姜爷爷学医,是姜爷爷的弟子。
饭毕。
“辛夷,你去把碗筷收拾了,我和你师傅他们有要事相谈。”
“好的师娘。”辛夷应声退下。
终于要说正经事了。程晚秋多少有点期待,但又担心自己的病没有治好的可能。
花落拉过程晚秋的小手,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多精致的小姑娘啊,你爷爷将你托付给我们夫妻二人,我们就一定会帮你把身体调养好的。你和你的丫鬟就在这安心住下吧。有什么事可以找辛夷,他比你虚长几岁。”
“晚秋谢过姜爷爷,花奶奶。”看来自己的病是有希望的。
花落大手一挥,“害,不用多礼。等你身体好了,我还要把毕生武功都传授给你呢。你可要给我争气啊,辛夷那小子不喜欢习武,跟着你姜爷爷把医术倒是学的十分地好,有他几分真传。”
“嘁,我带的徒弟肯定比你的更好。”姜广白闻言表示不服气。
“我徒弟才更好。”花将军也不肯认输。
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谁也不服谁。
什么呀,还习武,就自己这身体。难怪之前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在这等着自己呢!恐怕这才是他们二人相处的真实状态和真实目的吧。
程晚秋无奈扶额。得,来都来了。
正好辛夷收拾好碗筷回来了,看到师傅和师娘又争吵起来,其实已经见怪不怪了。两人吵吵闹闹过了大半辈子。听说师傅说过,当年是师娘追的他,那场面,女追男不知震惊多少人。
“晚秋妹妹莫要见怪,他们二老就是这样。不如我带你去看看你的屋子吧,师娘几天前就收拾好了。”
“那辛夷带着晚秋安顿下去吧,有什么缺的找辛夷要,不用客气。”花将军从争吵中插一句,又转头继续争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