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将就的婚姻 ...
-
几年共同生活下来,对于丈夫的为人,何雅若早已了然于心。但既然已经结了婚,总也不能随随便便就不过了,也只能将这种不满压在心底。其实这在他们结婚之前,就是有种种迹象的,只不过何雅若并不是一个生活上过于计较的人,从前才不觉着。
从他们相识,他追求她时起,只要他们一起去超市,十有八九是由何雅若来付的钱。何雅若总觉得里面也有自已买的东西,不愿让对方破费,所以一到要结账时,也总是主动掏出钱包。但后来她渐渐发现,但凡他们两人一起去买东西,俞君杰即便是装着要付钱的样子,可动作总是尽量缓慢,不是摸遍口袋找钱包,就是凑巧想起急事要打个电话。而她也不好干等着他掏腰包,所以倒十有八九,她抢着先付了。后来想来,他是存心为之。但好笑的是,却能在人前经常吹嘘,使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拘小节,豪爽大方的性情中人。
何雅若初与他相识,总觉得他文化修养不高,最初被他硬约着吃饭时,故意问他大学学的是哪个专业,也是侧面打听他学历的意思。何雅若一直向往将来能组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对于其他方面,她倒不怎么看重,倒是更重视文化程度。他回答说是机械专业的。她倒不懂什么机械专业,只是心想,既然有专业的,那不管学校好坏,总是上过大学的吧!
她实在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有一说一的。就算别人信口胡诌,她也信以为真。实际上他是初中毕业直接上了“社会大学”。但是谈恋爱的时候既便会问到学历,总也不像找工作,需要对方拿出学历文凭来证明,所以也只能是笔糊涂账,对方要是存心说假话欺瞒,那也是无可奈何的。
接触一两年后,何雅若始终觉得双方性格相差太大,盘算着是不是该早点说清楚,却因为俞君杰带她去了趟他的爷爷奶奶家,有了些动摇。
俞君杰的爷爷是个退休干部,奶奶退休前是个小学教师。她初到他爷爷奶奶家里,就被他爷爷奶奶那一柜子书给吸引住了。何雅若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却对文学情有独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爷爷奶奶虽年岁已老,看上去却仍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儒雅之气。他们见孙子带回来一个相貌端庄秀丽的女孩子,态度自然比平时待人更为亲切随和。这无疑给何雅若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她觉得俞君杰看上去虽不算文雅,却无疑出生在书香门第,这是她一直所向往的家庭。
后来,她就默认了与俞君杰的交往,不久后便嫁给了他。她是在他们确定关系后才了解他父母离异这回事,除了对他母亲表示同情外,也没作多想。
初见俞君杰的母亲,是颇有些气质的,烫卷的头发,入时的打扮,五官也还残留些许年轻时的丰韵。但交流一多,便使人生出一种空有一副好皮囊的感慨来。她与俞君杰父亲离异多年,却还每每与人提及陈年往事,大概心里颇有不甘,不免让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俞君杰的父亲,早已另外有了家业。听说后妻比他父亲年轻得多,且又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这总归使何雅若觉得有点神秘,想来她未来的公公总也有几分魅力。后来见到,却不免有些失望。
俞君杰长得并不像他父亲,父子俩除了个子都高大外,也找不出什么相像之处。但有些地方却不免相似,也许是婆婆在她面前说多了公公的种种小气之处,使她已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两人都小家子气,小事上都很细碎。她总时常想起她婆婆说的,从前家里做菜,味精已经用完,她公公交待婆婆 ,先不急着去买,可以在这个味精袋子倒些水进去晃一晃,倒进菜里,味精可不就有了吗?这点上,俞君杰与他父亲出奇地相像,比如他总舍不得扔掉已经挤不出来的牙膏,还要釜底抽薪,用剪刀剪开一截,同样的道理,洗手液用完,也再加进水进去晃一晃。法子倒是个法子,确实又能用上好几天,只是总使何雅若在惊叹之余带着点错愕。
一晃,结婚好几年,何雅若却始终没怀上孩子,看了医生,却查不出毛病。医生让他们不要急,两人都没问题,总会怀上的。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下,他们在孤儿院领养了俞静瑶,再过了几年,他们又有了自已的儿子俞恩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俞静瑶上小学了,外婆给她买了新衣服,新书包。大概是爱屋及乌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她长得与母亲相像的缘故,外公外婆总是对她很好。所以她也很爱住在外公外婆家里。外公是个退休工人,脾气很好,夏天,一听到路上有人推着自行车叫卖棒冰,外公必定买给她吃。外婆虽是个家庭妇女,却也有算有点文化,至少比起她奶奶来,要通情达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