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刻意的疏远 ...

  •   对于何雅若常常地住在娘家,俞君杰的母亲颇有微词,毕竟她将孙子也带了去,使她不能常常见到。另一方面,现在家里常常只有母子二人,原来夫妻间的矛盾转移成了母子间的矛盾。老太太不免常听儿子数落,甚至责骂。常使老太太常常坐也不是,立也不是。老太太心里对儿子也开始愤恨,也常在背地里咒骂儿子。可是无论如何,她不愿搬离儿子家,她觉得无论如何,她在这个家里该是杨老令婆一样的角色,至少媳妇,孙子孙女该听命于她。她多少也知道他们夫妻之间失和,夫妻俩分房已久,可是老太太也清楚儿子的手段,媳妇没什么心计,若真离婚,大概什么也分不到,况且有孙子在,总是会好好坏坏继续凑合下去的。
      因为老太太常打电话催她回去,再加上她也有意使自已对清石的感情不至于继续升温,她大部分的时间住回了家里。但静瑶还住在外婆家,她至少一周还会过去二三次,等周末把孩子接回家。
      俞君杰的外遇并没有持续多久。实在是像他这样一个人,既粗俗又吝啬,交往过一段时间后,也早已露出了原型,使对方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对方只觉得吃了哑巴亏,倒贴了这么长时间,什么好处也没捞着。但也只能自认倒霉了。对方提出分手,俞君杰倒也没怎么死皮赖脸,这男女交往,总是男人占便宜,只要对方不提青春损失费什么的,于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但俞君杰觉得何雅若还是变了。从前,她遇事会与他商量,可是现在她最多事后跟他提一句,也不多解释。他们的经济是分开的,从前何雅若还会大概告诉他自已的收入,可是现在,她用钱不会来跟他商量,当然本来也没有这个必要,本来用的就是她自已的钱。有多少收入,也不再跟他提及。可是人往往就是这样,此消彼长。俞君杰竟也没有说什么,何雅若倒似乎在气势上压倒了他。她不再需要他,于她而言,他早已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可是何雅若没想到的是,与清石的不见,并不使她那萌动的情感消退。清晨的阳光穿透窗帘,她想到清石;落日的余晖洒在林荫小道上,她的脑海里浮现的又是清石的眉眼。她总觉思绪纷乱,有时也会嘲笑自已的心猿意马,有时又嘲笑自已自作多情。清石对她亲切,或许也只因为她是再甫的妹妹,仅此而已。他把她当作一个妹妹看待,毕竟是打小就认识的,虽然从前他跟她也不熟。可是她又想,一定不是这样,如果他不在意她,怎会有如此灼灼的目光。她的胡思乱想,使她近来常常失眠。她又听着清晨啾啁的鸟鸣,思绪却早已不知飞去了哪里。
      她突然觉着有些心惊,她这是在做什么呢,会有或者能有什么结果。于是她强迫自已不再常去清石家了。偶尔去也只是因为静瑶在他处。她去接孩子,也不和他多言语,偶尔遇到清石带着询问的目光,她也只是苦涩的笑笑。她想他能明白她的。一切遐想与她来说太奢侈。她一看到她的孩子们,特别是恩泽,顿觉她这一生,就像是已经铺就的铁轨,她没有多的力气去拆了重建了。
      清石当然感觉到了她刻意的疏远,但见到她时,又不知从何说起。生活似乎打着哑谜,回归从前的一潭死水。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都明显憔悴了。
      一日再甫来母亲家吃饭,便去对门叫清石。见到他,还诧异于他突然的消瘦。何雅若这天没有回去,因为静瑶有些不舒服,她要留下来照顾女儿。一起吃了晚饭,静瑶有些热度,何雅若饭后打算去药店给女儿买退烧药。清石却说他家里就有,于是何雅若跟他去了对门。
      进门,气氛瞬间静默下来。墙上的摆钟滴滴答答地掩饰着局促不安。清石踌躇着慢慢地转过身来,怔怔地看着何雅若。目光交织,复杂中又带着苦痛。
      “雅若”,好一会儿他才沙哑地轻声叫她。她望着他深陷的双眼,五味杂陈。他走向她,却又停顿了片刻,才又缓缓地搂住她的双臂,“雅若”,他轻声地叫她。“清石”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后面加一个“哥”,四目相对,试控,询问,他绵长地吻了她的额头。一切不需要语言,一切却都有了答案。
      许久,清石松开了她,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柔情的笑意,望着她。清石的眼像星星一样明亮,闪烁着光采。何雅若带着恍惚,如梦未醒......
      可他们到底都是有畏惧的人,他们不是畏惧人,而是畏惧自已的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