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找到了! ...


  •   新年第一个月,朝廷的大军打到了秦州、芙蓉州,反王被逼退至原州。

      频频捷报,远在京城的宫中人却都死气沉沉。

      “咳!咳……他享尽朕的溺爱,受尽尊重爱护,从未受过委屈!眼中,却只看到太子之位!”

      皇帝从来没有这么后悔过,他不是对长子没有防备,将一个王,拘在京城,在朝中做些杂事,这个地步,他以为已经达到了让孩子“蔽目”的作用。

      没想到,他竟还是能,还是敢,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皇帝在过了冬之后,就真的病了。

      回想兰贵妃就是在这个季节薨逝的,她临终之际说的那些话,犹在耳畔……

      “没错,爱妃,凡是朕,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朕……”

      -------------------------------------

      “虽然停战,可沿路哀哭的人却多了很多?”

      “哈!老太爷不知,那瓦剌人和反王又不同了!他们喋血成性,掠夺成性,这仗!还有的打……”

      在茶棚歇息的一队人马,正听雁斋先生与茶摊老板闲聊。

      忽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亲卫任忠干脆利落的下马,前来禀报:“老爷!小的已问清楚,那些拈香跪告的百姓,求的是般若佛!”

      “头家,这个般若教在上阳城盛行多少年了?”

      “哎呦,老太爷,您容我数数。我见的第一座般若庙,也有小二十年了。那时候不是王爷们打仗,乱得很嘛!无辜波及的百姓将这些事推不到任何人身上,只能怪自己不够有运气。这‘般若’,在经书中听说是无边智慧的意思,有了智慧,人就会诸事顺遂,福报不请自来。既然要修行智慧,自然要求般若佛相助!”

      众人在启程后的路上都想起在诚州和秦州见到的佛像,老太爷眉毛上扬,言道:“不止这两个州,老朽在芙蓉州和楚陵州也见到过,不过当时以为是哪位菩萨,便没有在意。”

      般若教比他们想象中传教要广得多!

      “这个般若教,好似是从佛教中分割出来,佛学诘屈聱牙,老朽这个读书人也不是很了解。”

      一匹红棕马上的马镫上露出一只纤纤脚,女子戴着缀有一圈轻纱的帷帽,清泉般的声音从中传出:“先生说的没错,妾身曾在康学方身边听过一些话,当时并不懂,但如今却能为先生解惑一二。”

      众人停下马,洗耳恭听。

      “相传过去有位转轮圣王,膝下有千子,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精进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后来圣王修行成佛,观世音和大精进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般若佛正是这位世间几乎没有人单独供奉大精进菩萨。”

      雁斋先生了悟大笑:“老朽明白了,世人皆信奉观世音,却少有人供奉大精进。就如恭王虽为陛下长子,却不能有继承大统之可能。让这位大精进菩萨成佛?是恭王利用此教的臆想?二十多年前,他也不过才弱冠。”

      他与肃亲王对视一眼,心照不宣,这般若教也是争夺民心一个手段!

      就是不知他们还没有别的招数!

      -------------------------------------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干净清朗的男音,响彻在宏伟寺庙中,院中满地跪拜者,俱是般若教派,最虔诚的教徒。

      成如坐在最前方,千人瞩目处,腹诽着:你们可是创立的新教,居然没有自己的佛经?要不是我背过《六祖坛经》,还不敢坐经筵的位置!

      此“新教”未有剃度的规矩,也没有戒荤,不婚配等规,应是为了更方便吸引教徒。

      并且因为百姓头上大多无饰品,故而教内人,均用赤色布条缠发,以做区别。

      自从去年见过魏家“老夫人”之后,成如好像就得到了“重用”。

      他犹然记得,身穿弹花暗纹锦裙,着深棕绣金褙子的中年女子,在细细看过他的眉眼之后,表情变得严肃,矜重的对他说:“你记住,世人对强者包容既崇拜,对弱者苛刻又无情。你一定要做强者!才不枉你母亲拼死生下你。”

      被陌生人予以重望,成如还没有当回事。

      但之后的经历,却让他,无法再混日子混情报了。

      记得那阵子,成如还在奋力追赶组内的名次,荷花也通过努力摆脱最后一名。

      可突然的一天,她们二人被唤去了城中心。

      老族长内庭院里站满一圈人,他和荷花就跪在他们中间。

      “三公子在小辈里,实在平凡,但他本就应该安心做个佛子才对!反俗,断了对佛的侍奉,如今又重修法门,犯了不尊教义之罪,当罚脊杖!”

      青天白日里,却弥漫了阴沉可怕的气息。

      成如看向说话之人,暗骂:我什么时候要重修?!说什么不尊教义!你们自认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可你们和佛教是一回事吗?!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左右各一个大汉将他的胳膊反折,强按在地!

      成如在心中怒吼:我没说我不配合!

      棍子一声声打在背上,足足打了六十下!

      他的脸也从一开始的红变成了白,最后被荷花艰难扶回住处。

      那棍并不粗,用的力也很巧。

      那顿打!只是为他“升职”前的羞辱震慑。

      打他一巴掌后再给个蜜枣,然后他就患上斯德哥尔摩症,忠心耿耿为他们做事?!

      虽没伤到筋骨,但皮开肉绽是少不了。

      荷花大喇喇为他上药,反倒让他有些许不自在,万幸伤的是背!

      唉!

      喝了一日的汤药,成如口中泛苦,故而食不下咽,饭菜就那样搁在桌子上。

      荷花看到大发脾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你不是读过书吗?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嗯,你出息了,荷花,出口成章了!”

      不知她是不是听成了“出口成脏”,他好似看到她的肩头,有些颤抖。

      成如连忙从床上起身哄她:“别生气,我吃,吃还不行?”

      “你从未吃过被蚊蝇鼠蟑啃过的饭菜吧?何必惺惺作态!”

      成语用的不错,不过,为什么她更生气的跑了?

      在他受刑的后第三日,荷花和他一起搬去了新的住所,甘棠城中那座最大的庙宇。

      当他走进去,堂内无人不对他行佛礼,从那一天起,成如便成为了般若教的尊者!

      “尊者,请这边歇息。”

      成如被这句唤回思绪,现在他的一左一右都有侍者,右边是荷花,左边便是刚刚说话的随心。

      随心,没想到他们会在甘棠城重逢。

      当初他回到京城为灵娘和单向阳报仇之后,想起随心不在公主府中。

      问了总管才知道,随心的母亲,也就是成如在这个世界的乳母,病逝了。

      随心想带母亲的棺木回乡下与父亲合葬,府中放了他的契书,让他走了。

      成如的生母生下他时,何氏的长子才一岁。

      虽然她为人迟钝,是公主府里的边缘婢仆,但她还是被管家选为最合适小少爷的乳母。

      半年多之后,她的长子夭亡,她抑郁成疾不再有奶水。

      彼时小成如已经长牙,奴仆们用汤水养大了他。

      本来成如和这位乳母不会再有交集,但他从寺中回来后,公主让在后厨做工,何氏夫妇的儿子做了他的小厮。

      成如虽对这位乳母陌生,却很善待年龄相近的随心,常私下拿银子给他,贴补家里。

      在甘棠城见到从外地传教回来的随心后,他曾问过他怎会在此。

      随心回答他:“娘亲病逝前告诉我,她将我生下的时候,曾闻到过佛香,可当时家中并无这种东西。后来她听人说,就算不燃香,仍能闻到香味,这叫佛牵引。生下的孩子与佛有缘,应皈依佛门。娘一直舍不得我出家,但在临走的时候,却怎么都放心不下我,直到我答应她去做佛子,她才瞑目。”

      等他再问,为何是般若教时,随心却不再回答。

      可能他经历过成如不知道的艰辛,与过去分割开来,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再简单。

      毕竟成如二十二岁,随心也已经二十了,他们都长大了……

      成如在经过半年的日日诵经之后,总算被认同,允许他勉励在外的教徒。

      上阳城的般若教徒几乎倾巢而出,来听他讲经。

      成如不愿听随心的提醒在院中歇息,他好久没看外面的世界,很想去透透气。

      “这阵仗,了不得!比我未仙游时的先生收学生还要大。”

      雁斋先生对着下山的人潮感慨着,侧头却看到肃亲王的神情,好像突然迸发出光彩!

      无人得知无难心中的狂喜:是成如的声音!找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9章 找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