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孟疏桐回朝歌堂的时候,秋雨正在给潇斯年梳头,暮秋在一边收整衣服一边神采奕奕的说话。
“茶馆里说书先生讲的书真的很吸引人,下一次听书还去那里好不好?”暮秋眼睛亮亮的,笑意直达眼底,“也不知道那个瞎子算的准不准。”
他们在回来的路上碰见了个坐在巷子口看面相的瞎子,给他们几个都算了算,有一些说的挺准,剩下一些基本是尚未发生的事。
“准不准的到时候就知道了。”潇斯年道。
街道上的街铺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茶楼、成衣铺、酒馆、杂货铺...,这些对于百姓来说,天天见天天逛,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
但秋雨和暮秋已经进宫八年,早已忘却外面的花天锦地,潇斯年进宫也有六年了,多年没见过宫外的场景。
哪怕出宫后也只忙着赶路。
他们去千安说的玲珑堂吃了糕点,逛了胭脂铺看了最新的胭脂水粉,在街边看了杂耍,去茶楼听了一小会儿书,还去了香铺和书斋。
短短半晌,他们就逛了很多地方。
“夫人,明天还带这套首饰吗?”不带的话放首饰盒里收起来,还带的话秋雨放进盒里搁桌面上就行。
“收了吧。”
躺在床上后,孟疏桐把潇斯年搂进怀里,把玩着潇斯年头发,“明天家里人见面不用担心,我在呢,母亲他们挺好相处的。”
“我倒是不担心好不好相处。”潇斯年试图将自己的头发从孟疏桐手里扯出来。
要担心,也只是担心曲家介意自己曾是宫妃,虽未被宠幸过,可那也不一样啊。
“今天开不开心?”似是玩够了,孟疏桐终于不再折腾潇斯年的头发了。
“当然开心了。”
不用像宫里那样处处小心,生怕不小心被人抓住了把柄,自由自在的,开始做最真实的那个自己。
即使这里远远没有京城那样繁华。
“以后我经常陪你出去。”孟疏桐头埋进潇斯年脖颈,声音闷闷的。
“倒也不用经常,”呼吸喷洒在她皮肤上,痒痒的,“你别这样,痒。”
孟疏桐看着听了把头挪开,没一下又把头挪了过来。
潇斯年拿他没办法,只能任他去了。
潇斯年想起来一件事:“你还记得那对银簪吗?当做礼物明天送给阿清,她会喜欢吗?”
民间有个习俗,新过门的娘子在第二天敬茶的时候,如果有小姑子是要送小姑子份礼。
潇斯年离宫时,帝后送的薄嫁妆里有对银簪,后来整理时孟疏桐看见了,还在问珠钗的问题。
那对银簪是蝶戏双花款式,上头镶的宝石并不是很起眼,很适合这些妃子们出宫后带。
潇斯年依稀的记得是有这个风俗,跟孟疏桐确定过后,潇斯年觉得给曲婉清送那对银簪挺好的。
孟疏桐想了下:“记得阿清很喜欢所有好看的,你送的她应该会喜欢。”
又说了会话,潇斯年熬不住困意,靠着孟疏桐睡了起来。
·
坐在主位上的便是曲家家主曲仲仁与夫人夏氏。
曲仲仁少时读书有成,中了进士后奉命去了远处任职,在当地待了几年后,就归京任职于国子监司业,现在回老家后除了带带孙子孙女,就是在逗鸟听曲。
曲仲仁正值天命之年,两鬓苍苍,却依旧两眼有光,慈眉笑眼。
夏氏与曲仲仁为青梅竹马,陪着曲仲仁一路走到了现在,两人孕有两儿一女,自从长子曲竹南娶妻后,夏氏基本不怎么管事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长媳唐若染。
已经当上奶奶了的夏氏依旧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头发乌润。
大公子曲竹南和大少夫人唐若染带着灵姐和珂哥坐在左侧。
大姑娘曲婉清在右侧坐着,曲婉清完全是在兄长和父母的宠爱下长大,长得那叫一个娇俏明艳。
潇斯年敬茶时,不小心对上曲婉清的目光,曲婉清嘴角扬起笑意,呲牙一笑。
灵姐大名曲梦灵,三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喊二婶的时候,声音脆生生的。
珂哥原叫曲书珂,刚周岁没多久,还在学说话,拿着潇斯年给的糖果,发音不是很准的喊人。
敬完茶后说了两句话,曲仲仁父子三个去了书房说话,剩下几人说话。
“既然嫁过来了,那就把这当自己家,怎么舒坦怎么来,”夏氏看潇斯年那叫一个越看越喜欢。
在得知自己二儿媳是从宫出来的,出宫前是宫妃,夏氏并不觉得进宫为妃后,未得宠爱最终被放出宫有什么。
夏氏跟曲仲仁讨论过,毕竟无缘无故的,怎么好好的就放人出来了,放出宫的妃子最少都是进宫有三年的了。
多多少少猜测了一些,又不知帝的真实心思猜对了多少。
既然是在宗正寺安排的,倒也不用担心清白,能通过重重考核,进宫为妃的,长相什么的也不用担心。
唯一担心的是人品,采选撒不下人品不好的。
可现在瞧着,夏氏对潇斯年喜欢得紧。
“自然会的。”
“院里的那四个小丫鬟用的怎么样?用不用换了?”唐若染哄了哄有些闹的珂哥,“要不要在添些丫鬟?”
“是呀,二嫂,现在你跟前的只有秋雨和暮秋。”曲婉清附和着。
潇斯年:“清净惯了,先这样吧,回头真缺人手了,再来跟你们说。”
在宫里,春意轩除了潇斯年,还住了位于美人,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潇斯年和于美人都是喜欢清净的主子,大部分时间两人是各过各个的,有时天好了在一起刺刺绣,讨论些什么。
两个人身边除了贴身丫鬟,也就那两三个粗使丫鬟跟太监。
和秋雨暮秋待年头久了,彼此都很熟悉,潇斯年也不太想院子里多上些不熟悉的面孔。
夏氏点头道:“确实,清静久了较难适应人多热闹。”
灵姐牵着珂哥去外面玩,唐若染示意让云意跟着。
“跟阿桐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不适应的?”唐若染一脸挪移的看着潇斯年。
潇斯年愣了下:“挺好的,没什么不适应的。”
“竹桐他就是那样,话少,但心细腻着呢,要是有什么直接说就好。”夏氏拍了拍潇斯年的手。
曲婉清:“嫂嫂,二哥他要是让你受委屈了,尽管跟我们说,我们给你做主。”
几人坐在那里唠了会些其他的,等中午一起吃过饭,便散了。
走之前,潇斯年把银簪送给了曲婉清,曲婉清看着也挺开心的。
曲仲仁在给八哥喂食,看了眼收拾东西的夏氏,见夏氏没开口,主动开了口。
“看着苏氏跟老二挺配的。”
夏氏将东西摆放好:“是啊,瞅着这闺女挺好的,没见到人之前,我这一直挺担心的。”
不止潇斯年担心曲家心里有膈应,曲家也担心潇斯年心里对曲家有意见。
说的是宗正寺赐婚,皇家做主,其实在赐婚前宫里就派人来问意愿。
曲仲仁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赐婚的男方家里都有问过,能打听到的人家是去问了,男女双方都有问过,都愿意了,宗正寺才安排亲事。
原本那时夏氏已经在安排孟疏桐的亲事了,在询问孟疏桐时,孟疏桐居然答应了。
随着孟疏桐和潇斯年离京,夏氏也不由得担心起来,担心那苏才人不好相处,自己跟她处不来,担心她跟孟疏桐相处不好。
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清楚。
孟疏桐话少,经常板着个脸,灵姐就被吓哭过,大一点了才不哭。
前天两人到家后,在寒暄时,夏氏到觉得潇斯年是个好相处的。
夏氏自觉看人不是特别准,但很多时候都不会看错,今天相处下来,夏氏认为自己是不会看错的。
曲仲仁眯眼笑到:“老二这成亲了,阿清亲事早定下了,你也终于可以过上养老生活了。”
夏氏没好气的说:“过什么啊过,还得找个时间给阿桐他们两个再办回亲事。”
虽说已经在宗正寺的安排下,在京城那边成过亲了,夏氏还是想在给办一场。
经过潇斯年同意后,夏氏想尽快把这件事给安排上来。
至于孟疏桐的意见,不需要问。
朝歌堂。
一回去,潇斯年就让暮秋卸了珠钗拆了头发,衣服一换,躺床上睡着了。
昨天晚上没睡一会,就让孟疏桐喊醒了,折腾到大半夜,孟疏桐才放过潇斯年。
早上那会潇斯年是真的一点也不想动弹。
孟疏桐没想打扰潇斯年,可一看都申时了,潇斯年还再睡。
潇斯年睡得正好,突然鼻子痒痒的,赶走了,下巴又痒了起来。
一睁眼,孟疏桐坐在床头,手里拿着昨天在街上买的彩色羽毛。
她把头埋进被子里,口齿不清地,“你干嘛,我正睡的正香你就给我弄醒了。”
孟疏桐若有所思,“可是现在都申时了,再不醒天都黑了。”
三月天黑的快,现在屋里已经有些暗了。
潇斯年伸头看了眼窗外,天确实暗了。
总感觉才刚睡着,就被孟疏桐喊醒了。
瞪了眼孟疏桐,“你还好意思说,你昨天晚上干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没点数?”
衣服下滑,漏出了点肩膀,上面散落了些红点。
乌发散落,柳叶双眉,双眸含水,樱桃小嘴。
秋雨和暮秋在外面缝补东西,听见屋内有动静,已经做好潇斯年喊她们进去侍奉。
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潇斯年喊她们,倒是等到了一脸笑意的孟疏桐。
过了一小会,潇斯年才传人过去。
暮秋看了又看,还是没忍住问,“主子,你嘴怎么了?”
潇斯年瞅了瞅镜子,“没事,只是被狗咬了下。”
狗?
哪来的狗?
暮秋一直在外面,没见有狗进屋。
秋雨反应过来,只是咳嗽了下,示意暮秋不要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