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秦始皇三十七年
上郡的日头有些烈,扶苏抹着汗进入室内,蒙恬看了笑笑,递给他一杯凉水:“公子来上郡这么些年,到是晒黑了些。怕哪天回了咸阳,陛下到是认不出来了。” 他与扶苏关系好,这又是在上郡,没人的时候也就不太在意那些规矩,谈话间也相当随意。
“男人黑点算什么,何况我来上郡是干活又不是游玩。我只担心父皇这么久没回我消息,也不知他怎么样了。”
眼见扶苏神情恹恹,蒙恬心里叹了口气,这父子两脾气都是一样的倔,公子每次上书都是直谏,也难怪皇帝陛下至今不肯招公子回咸阳。
两人聊了会,突然见室内上方显出一块黑幕,黑幕悬在高空如水面般荡漾开来,等完全遮住整个天棚才停止扩散。两人惊讶的对视一眼,扶苏放下茶杯与蒙恬相携上前,神情警惕。刚走到天幕下就听到始皇死,赵高和李斯联手矫诏令扶苏自杀。
扶苏眼前一黑,蒙恬赶紧扶住他,却觉手腕一紧,抬头见一丝血红从扶苏嘴角流下:“父皇……死了?父皇……死了!!那些兄弟姐妹胡亥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公子冷静!这天幕所言不一定是真的。它突然出现说不定有什么目的,公子不如写信与陛下询问一番。”蒙恬怕他怒及伤身,赶忙道。
“你说的对……这不一定是真的,我要写信与父皇……”扶苏喃喃自语,抬头深深看了眼天幕,转身走到案边写信,蒙恬忙上前为他磨墨。
他刚拿起毛笔,却听侍卫在外道:“公子,有信使过来,说是奉皇帝陛下之命给公子传旨。”
扶苏猛的抬头,脸色阴沉的可怕,蒙恬表情也不好。侍卫等了一会儿不见回应,刚想重复一声,就听里面一字一句道:“让他进来,你们,守在外面。”
信使趾高气扬的进了屋,看着扶苏道:“卑职奉皇帝陛下传旨,公子请接旨吧。”
扶苏瞥了眼天幕,天幕静静待在那儿不时有声音传出,信使却没任何察觉,他默默低下头。蒙恬低头瞬间瞅了眼扶苏,见他一脸平静。
那旨意与天幕所说一般无二,信使宣完旨冷笑道:“公子,陛下有旨,让卑职看着公子自尽。请公子快点动手,卑职还等着回话呢。”
“放肆!”蒙恬大怒,“噌”的一下抽出腰间配刀。如果说刚才他还有怀疑,现在却相信这旨意是假的!
信使没想到蒙恬一言不合就拔刀,吓得往后一退,抖着手指喊道:“蒙将军你是想造反吗??”
蒙恬二话不说,上前就用刀背把他劈倒在地,扶苏捡起那道圣旨打开仔细看了看,又将圣旨合拢,看着吓得全身颤抖的信使,他露出一个阴森森的笑容:“你说,这道旨意是谁发的?”
秦始皇朝代
李斯正在疾笔奋书,听到天幕讲赵高与他伪造圣旨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瞬间干脆利落的跪了下来。刚想开口替自己辩解却在听到天幕给的理由后闭了嘴,他了解自己,若处于那个位置他真可能会这么干。
听到胡亥自灭满门,始皇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昏过去,扶着案面强撑起身体。蒙毅扶苏顾不得其他赶紧上前将人扶住,太医小跑着上前为陛下顺气。群臣一片哗然,但谁也没想到这只是开胃小菜,后面竟然还有!
【会员014:胡亥即位后杀光了自己兄弟姐妹还不满足,又看向了朝廷大臣。首先遭难的是蒙恬蒙毅两兄弟。当年赵高犯事被蒙毅抓到,按秦律蒙毅要处死赵高,但始皇觉得赵高有才所以赦免了他,还让他恢复原职。不过谁也没想到因为这事赵高直接恨上蒙毅,胡亥上位他立马跟胡亥说始皇原来想立你当太子的,因为蒙恬蒙毅阻止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胡亥听完肯定不干嘛,立刻逼蒙毅自杀,又派人逼蒙恬自杀。蒙恬开始不肯一直想见胡亥,使者不许,蒙恬见生还无望,又听到弟弟蒙毅已死,只能服毒自尽了。
蒙家兄弟死后胡亥又在朝廷上大杀特色,始皇时期的良臣几乎全被一网打尽,而接替他们位置的都是赵高的人。
秦二世在位时横征暴敛,实行残暴统治,始皇在时百姓生活的已经很苦,但还能活;秦二世在位时却完全活不下去。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劝胡亥减少徭役,却被关进大牢。冯去疾和冯劫两人为免遭羞辱选择自尽;李斯求助赵高,赵高一看可开心啦,立马表示亲没问题,我肯定帮你哟亲~~~转头开心地把李斯在狱中的上书全部扣下,又派人假装胡亥的人审问李斯是不是想谋反,李斯当然说不是啦,于是受到鞭打。就这样每次来人问一次就要打一次,打到最后李斯不堪受刑只能承认。然后~~~胡亥派的人真的来啦~~~而李斯已被打的条件反射,人一问立马承认自己谋反。胡亥看李斯承认当然是杀了他啦~~~就这样,李斯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夷三族。
所以说,与虎谋皮能有什么好下场。李斯后期与赵高的伪造直接送大秦一个昏君,断送大秦江山不说,连全家性命都没了。
不过胡亥和赵高也没好下场:胡亥统治惹得天怒人怨,最终在秦二世二年爆发农民大起义,这也是华夏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史称‘大泽乡起义’。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平民知道,原来平民百姓团结起来也是可以与士族抗争的,那些贵族老爷也是可以被他们所唾弃的贫民拉下马来的,而暴政,终会被反噬。
大泽乡起义激励解放了贫民百姓的斗争思想,也让后世皇帝开始重视起百姓。
秦二世三年,胡亥被赵高杀死,赵高又另立子婴为秦王——对,是秦王不是皇帝,赵高去秦帝号只立子婴为秦王。而子婴也在成为秦王的第五天反杀赵高。可惜这时大秦早就无力回天,四十六天后,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享年,十五岁。】
秦国扶苏时代
扶苏让人控制住信使传出假消息,又和蒙恬商议完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咸阳。进城后他立马先去王将军家商谈二个时辰,出来后又马不停蹄赶去冯丞相家。等赵高、胡亥还有李斯回到咸阳,立刻派人控制住他们。
对始皇的死王家和冯家原本还半信半疑,特别是王家只答应不插手,毕竟谁也不敢挑战始皇权威。扶苏理解他们,所以这次行动主要还是蒙家军。等真看到始皇尸体,还是被咸鱼围绕,几人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跟着去了。蒙恬暴怒之下抽出刀就想劈死这三人,被恢复理智的扶苏让人拦住。
胡亥吓得瘫倒在地,赵高、李斯还想狡辩,但此时已没人信他们,王家和冯家已经完全站在扶苏这边,就算他们有所谓的诏书也不过是垂死挣扎。
始皇已死,别说扶苏本就是长子,论继承权比起胡亥更有资格,就三人隐瞒皇帝之死,又派人令扶苏自尽,就足以让人怀疑立胡亥为帝这道圣旨的真实性。再退一步讲,就算有人信始皇想立胡亥为帝,但这么践踏帝王尸骸,又是在众目睽睽下被发现,也足以将其排除在继承人之外!
说句不好听的,从龙之功谁都想要,赵高有符玺令在手又怎么样,昔年秦王政没有虎符但得王翦支持,不照样能调军诛杀嫪毐?何况现在扶苏得到的不光是王家军,还有蒙家军支持,军权在手才是硬道理!
扶苏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强迫自己冷静的下达政令。赵高车裂,夷三族,胡亥贬为庶人直接圈禁。至于李斯,他毕竟对大秦贡献极大,对他的处置扶苏感到有些犯难,他不是好杀之人,只能先将人关起来。
有了王家军和蒙家军支持,扶苏很快登基。随后他下令减轻徭役,除骊山陵外,其他工程暂时停止,徭役遣返归家,这一举动瞬间得到民心。此时的大秦仍是风雨飘渺,扶苏不敢懈怠,每日批奏到深夜。胡亥让大秦二世而亡,他不想成为胡亥那样的人,更不愿大秦在他这个秦二世手上亡国。
他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帝王。
这日早朝,阔别已久的天幕再次出现,群臣见状骚动。好在冯去疾和王贲早就听过天幕的事将大家安抚下来,只说这是天神赐于的神迹,是来帮助大秦的。群臣听完高呼“万岁”,到是再次巩固了扶苏的帝位。
秦国始皇时代
李斯听到自己具五刑,夷三族,瞬间瘫倒在地。他没想到,一时贪欲不仅毁了大秦,毁了自己,还毁了他所重视的法家!
他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跪倒在始皇面前狠狠低下头:“请陛下……赐臣一死……”
冯去疾叹了口气,拱手向始皇道:“陛下,李斯之罪,在于未来而不在当下,还请陛下看在往日份上,酌情处理。”
恨李斯吗?恨啊,恨他一己私欲,与赵高一起矫诏赐死扶苏,结果立的皇帝三年就毁了大秦!这是大秦啊!是花费无数个将士血与汗,花费众臣无数个日与夜,用十年时间灭掉六国才创立的大秦,仅仅在他们手上三年就毁了,怎么能不恨!
但看着李斯痛哭流涕的样,想到天幕里他悲惨的结局,所有人心里又都不是滋味。毕竟大家都知道,在大秦身上所花费的心血李斯并不比任何人少,甚至更多。
这场矫诏到最后,大秦没有赢家。
一时间,秦廷只余哭声。
秦扶苏时代
扶苏让人把李斯带了上来,正好天幕讲到李斯一家夷三族,原本萎靡的他猛然抬起头,听到最后大秦仅三年而亡终于忍不住,颓废的跌倒在地痛哭出声。
【管理员08:没想到吧,卢生献上的《录图书》里的预言“灭秦者,胡也”,不是指胡人,是指胡亥耶~~~】
【会员056:政哥:谁能想到灭国者胡指的竟是我儿子!】
【会员025:还有那个特别著名的事你没说啊,那个不说总觉得缺点啥。】
【会员036:对对,那个一定要说说。斜眼.JPG】
【会员123:我去,你们真的是政哥粉?瞧这一个个唯恐天下不乱。哗——你看看大家!都期待成这样了你还不快说!】
【会员014:你们真的是粉吗!!都是黑吧!!】
【会员025:来嘛说嘛,不要让我们失望嘛~~~说嘛~~~】
【会员014:就是那个嘛,始皇死后赵高他们秘不发丧,但当时天热嘛,时间久了会有尸臭的,于是这几个大聪明就想了个好办法:“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意思是他们买了一石鲍鱼,也就是现在的咸鱼,一石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大概是60斤左右,跟始皇尸体放在一起就这么回了咸阳~~~】
【会员025:“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我可怜的始皇大大,不待这么糟践人尸身的~~~抹泪。】
扶苏时代还好,大家早已知道始皇“鲍鱼环身而回”,但听完天幕再回想起当时情景,仍是气得咬牙切齿。
秦始皇时代就不一样了,众人本就听得血气上涌,再听到陛下竟然跟鲍鱼放在一起送回来,有几个当场气晕过去。一时间太医分身乏术,手忙脚乱。
汉武帝时代,刘彻正跟人吐槽天幕废话太多说不到点上,就听到那句“刘彻茂陵多滞骨”。他愣了一下,望向卫青:“刚才天幕说的是朕的……茂陵??”卫青刚想回答,却被刘彻制止。他想了想,也不吐槽了,“继续听!”
众人不敢多言,继续听下去。
【会员079:不是说怕始皇死讯传开有人闹事,所以才不发丧的吗?】
【会员045:怕闹事就直接传讯给王家啊,赵高想弄死蒙家但王家不还在吗,让他们派军队来接人啊。说是怕闹事其实怕的是城里那几个公子吧,毕竟扶苏已经被弄死,按顺序来说那几个公子也是有可能上位的呢。】
【会员056:要不胡亥上位就对自家兄弟姐妹大杀特杀,因为得位不正啊。吃瓜.JPG】
【会员021:可是赵正书不是说始皇本身属意的就是胡亥,如果是真的胡亥也算不得得位不正吧。】
【会员025:但凡他不让扶苏自尽我就信了……
【会员036:但凡他不杀兄弟姐妹自灭满门我就信了……】
【会员123:但凡他不杀蒙家兄弟我就信了……】
【会员079:但凡他不是宠幸赵高大杀特杀我就信了……】
【会员058:但凡他不三年亡秦我就信了……】
【会员014:在没有更多资料表明政哥想让胡亥继位前,我倾向于史记,因为我绝对不会承认我粉的事业狂他眼瞎!微笑.JPG】
【会员021:别这样我只是随口说说,也可能始皇并不知道胡亥这么废QAQ】
【会员014:大家还是更认史记,毕竟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分析和选择,历经14年才完成,更具有真实性。最重要的是,汉高祖当年卧病不见群臣,元老重臣因为害怕意外发生,所以在樊哙的带领下闯宫,言:“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这个说明赵高矫诏杀扶苏,谋立胡亥,是以樊哙为代表的西汉开国诸臣以及皇帝刘邦的共识,要知道他们是离秦朝最近的,刘邦只比始皇小三岁。】
【会员016:还有叔孙通,他曾经任职于秦廷,也曾说过“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明说胡亥篡位杀扶苏,这说明“胡亥诈立”是当时举国上下人所共知的基本史实。】
【会员044:而且赵正书对冯去疾的职位跟史记也不一样,还说始皇死时他也在,但史记根本没记载过。不管怎么样,百姓对扶苏更有好感也更为认可。】
【会员025:有个特别搞的事,据说胡亥矫诏赐死扶苏因为是秘密的事,当时好多人都不知道扶苏已死,结果就是大泽乡起义时用的扶苏名义,好多老百姓听到全跑来了。捂脸.JPG】
【会员036:项燕:明明大泽义起义用的是扶苏和我项燕的名义,怎么都忽视我。哭泣.JPG】
【会员079:因为扶苏当时更受百姓欢迎也更受百姓支持吧。】
【会员045:毕竟司马迁赞其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据说当时百姓对扶苏继位还蛮期待的,觉得他继位可以生活的不那么辛苦。】
【会员025:一句“天下苦秦久矣”道尽多少心酸……想到胡亥就气!】
【会员067:要是扶苏继位就好了,大秦说不定不会二世就亡。】
【会员025:也不一定,扶苏有个问题他赞同分封制,他接手的话大秦可能不会二世而亡,但更可能因为分封又重新回到战国时代。而且他学的是儒家太过于酸儒,就当时大秦摇摇欲坠的样,我感觉他的性子压不住。】
【会员014:扶苏赞同分封这个没有明确记载,也没说他光学儒啊?】
【会员025:不是都说他支持分封而且学的是儒家吗??老师淳于越?】
【会员014:怎么可能,扶苏只是比较认可儒家,主张仁政。大秦是法家当道,用法统一的天下,那些皇子学习肯定首选法家,兼顾其他学派,他更有可能学的是杂家,只学儒始皇首先就不赞同。扶苏赞同分封也没有明确记载,你说的这些几乎全是二创和同人来的,史记里根本就没有明说过。】
【会员025:呃……】
【会员078:但我觉得扶苏本人挺酸儒的,让他自杀就自杀,连真假都不辨,蒙恬都怀疑让他问问,结果他还是自杀了,真就把脑子学坏了。】
【会员057:我也……就感觉他真的挺像酸儒的。】
【会员014:这个你们要看当时的时代背景,扶苏那时代是父要子死,子不死为不孝的年代,重点讲的就是个孝。想想赵姬吧,她作成那样只不过被始皇关进萯阳宫不愿相见,就被几十人进谏骂他不孝,如果是咱们现在,你妈带着外面情人还有跟情人生的儿子抢你亲爹留给你的遗产,你没办法跟她打官司,谁认为你不给还打官司就是不孝那是脑子有问题,但当时不是。而且扶苏当时也不知道始皇死了,你用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肯定觉得他脑子有问题,但在当时他没办法。】
【会员078:他其实可以像蒙恬说的复请问清楚,而且他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大军,收到矫诏竟然就这么自杀了?我不理解。】
【会员014:三十万大军有什么用,政哥在谁敢反?谁能反?他想造反也得有人愿意跟啊?而事实是当时始皇权威就在那儿摆着,他想造反也不会有人跟他走。复请也没啥大用,始皇当时都死了,他就算复见最后估计也活不了。蒙恬在扶苏死后不也拒绝自杀要求见胡亥,结果人没见到还是被弄死了。秦律又严,荆轲刺秦王不也是因为秦律朝廷不让带武器上朝,刺杀时又因为律法不得近皇帝身结果弄出个秦王绕柱吗。扶苏和大秦一样,都吃亏在能参考的东西太少,只能自己摸索。同理刘据,他不也是因为只有扶苏一个参照结果悲剧了?】
【管理员06:所以汉朝开始太子不外派几乎成为所有皇帝的共识,不都是因为这血淋淋的教训。】
刘据??我的据儿??我儿怎么了??
猛然听到太子刘据的名字,刘彻瞬间不淡定了。先是茂陵又是太子,他是彻底坐不住了:“这天幕说那么多前秦的事干什么!!他到底是大汉子孙还是那前秦的后人!”
事关太子,大臣也是面面相觑,不敢接话,只留皇帝在那儿咆哮。
秦始皇时代
众人悄悄打量长公子,没想到那些逆贼用的竟然是长公子的名字起义,长公子竟然这么受百姓欢迎?
扶苏也有些吃惊,不过他想的是如果父皇让他自杀他怎么办?结论是他肯定会伤心难过,但也真的会去死。至于造反什么的,没想过,也不敢想。正如天幕所言,有他父皇在谁敢反?谁又能反??
突然眼前一黑,他直接扑倒在地。回头,见始皇正怒气冲冲收腿。
“父皇……”扶苏有些委屈的叫道。
“闭嘴!”秦始皇懒得理他,闭眼让太医给自己顺气。
【会员078:反正,扶苏自杀我不理解,哪怕他问清楚再死呢?】
【管理员06:他本来就因为直谏的事跟老爸关系僵硬,他爸又一直没立太子,他只是长子;外派还“以数直谏”,收到假圣旨估计真以为把他爸惹怒了想他死吧,再加上当时信使不是一直催么,年轻人鸡血一上头,就那么咔嚓了。吃瓜.JPG】
【会员014:他爸被人骗财还被人私下讥讽气得杀人,结果他不说安慰上去就要求他爸别杀人。讲道理,我妈要是被人骗了钱还被人嘲没见识气得在那儿说要告那帮人,我上去就说妈你别告了他们也不容易,我妈分分钟教我做人!普通人都这样更何况他爸是皇帝!】
【管理员06:而且他还不是说一次,是外派的时候还在说。】
【会员045:哪怕扶苏说话稍稍委婉一点,比如先跟他爸一起骂那帮术士,骂个痛快把气撒了再劝,不比直接说别杀强。】
【会员036:说话的艺术啊~~~两父子吵架吵得人尽皆知,最后结果是给别人递刀子。】
【会员079:毕竟他秦讲究男儿流血不流泪,刚铁直男一根筋到底,都轴!但凡这父子俩有一个稍稍弯一点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会员025:哈哈哈哈弯一点!像汉朝那样弯吗???奸笑.JPG】
【会员079:也可以啊~~~奸笑.JPG】
要……要弯一点吗?但怎么弯??还有说话的艺术是什么?扶苏满头问号,深深的开始反思自己说话是不是真的太直了,以后谏书要不写得委婉点?做人要不要弯一点?还有劝人前还要先骂人吗??
始皇感觉气顺了些,睁眼就看到长子肃着脸一本正经的在思考,不用猜都知道他在想什么,那样子太蠢令他不忍直视,干脆又闭上眼。
秦国扶苏时代
已是秦二世的扶苏听完天幕的话,想到自己当初直谏时似乎是没考虑过父皇的心情。
“说话的艺术啊……”扶苏眼露怀念,当时自己只顾着为那帮人求情,完全忽视他父皇才是受害者,更没想到强大如父皇那样的也需要别人安慰。当了皇帝,他开始理解父皇,若时光可以倒回,他倒真希望与父皇一起痛痛快快的骂一场。
可惜一切都是妄念。
带着惋惜的心情,他继续看向天幕。
【会员066:李斯也是,有能力有才华有事业心,就因为最后矫诏自家三族没了,后世提到他也是惋惜最多,怒其不争。】
【会员051:他儿子才是最惨的那个吧,胡亥杀他全家的时候他儿子还在外面为保护秦国而战,最后战死沙场。】
【会员017:李由吧,他长子。李斯怎么说呢,他一家到是忠于大秦,但他本人权力心太重,导致最后这个结果也怪不得别人。】
【会员066:所以说他儿子惨嘛,一家子都因为他这事被杀了。不过他大儿子是为国战死,比被秦二世直接杀了强,至少死得其所,唉。】
【会员057:“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李斯如果后面没矫诏多好,真的可惜了。】
【会员025:千古一帝身边的人是谁?是千古一相啊!想到李斯就这么把千古一相推出去我就……那TM可是千古一相啊!!!】
【会员063:世间从此只有千古一帝,没有千古一相……狗头.JPG】
【会员019:喷死,戳死李斯心窝了,噗。】
【会员014:好啦就聊到这里,我要开始推人才了。】
【会员098:坐好了!】
【会员025:坐好了!】
【会员013:坐好了!】
秦始皇时代
李斯听到千古一相哭的更狠了。众人听到推人才立马坐直身子,始皇挥挥手让太医下去,史官们也做足准备。看李斯还在哭,他直接怒的一拍案桌:“给朕滚一边记书去!”
李斯抹抹泪,跪走到一边,拿起笔和竹简开始记录。
【会员014:首先我们要推荐的,当然就是汉初最受瞩目的那三人~~~对,就是我们的汉初三杰:萧何、韩信,还有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