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会员013:可以耶,武帝那时候的改革都可以给政哥做个参考,反正秦皇汉武老在一起,好哥俩谁跟谁呀。吃瓜.JPG】
【会员156:就是!我们可是兄“有”弟“攻”。奸笑.JPG!】
【会员099:神TM兄“有”弟“攻”哈哈哈哈哈,你是想笑死我好继承我的政哥吗!!!哈哈哈哈!!】
由于是语音传播,秦皇汉武并不知道此兄“有”弟“攻”非彼兄友弟恭,只是本能觉得后世人笑的有些说不出的奇怪。
刘彻笑道:“这后世人说的到有些意思。我大汉拿他秦国天下,秦国在大汉之前的确算得上是兄,汉承秦制,某方面来说兄有弟恭到也没说错。”
没人回话,刘彻也不需要他们回话,身子向后一靠继续听。
【会员014:要不咱们玩个游戏吧,搞个秦皇汉武人才推荐会,这两不是缺人吗,咱把其他朝代的变法啊,推广啊,还有科技啥的都给他们推一推,指不定能帮到什么忙呢。】
【会员022:可以可以!武帝那时候的察举制其实还是有问题,咱们可以把后世的科举制给他推一推,这样他能找到更多人才。】
【会员036:然后他继续废文官?狗头.JPG】
【会员025:废文官可还行233333】
【会员076:可以试试,反正玩玩嘛顺便还可以学习历史,咱群里不是还有学生吗,就当给他们加课了。】
【会员014:学生:你礼貌吗礼貌吗?放过学生吧!我们只想好好放个假。捂嘴哭泣.JPG】
【会员111:救命哈哈哈哈哈哈你们够了!!学生做错了什么他们只想好好放个假哈哈哈哈哈!!】
【会员028:亲亲,学无止境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哟~~恶魔低语.JPG】
【会员056:醒醒各位,秦汉离咱们太远差两千年呢,咱们连他们当时具体啥情况也不清楚,你给的方法指不定他们用不上!】
【会员014:没事啊,我们又不是非要他们按咱们要求改革,只是传授后世经验,具体怎么办还是看他们自己,我们就当玩了。】
【会员011:对啊,就当玩了,咱们只是提意见给经验,其他是政哥和武帝自己的事。】
【会员036:是哒!我们又不是搞政治的,就算是离那么远能提啥好意见啊。再说论政治素养,咱们能比得过秦皇汉武?】
【会员067:还跟他俩比呢,那些皇帝咱们谁也比不过好么!!】
【会员123: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看你们说话跟真的似的。我还以为面前真站着秦始皇和汉武帝呢。】
【会员079:楼上你面前那么大皇帝你没看到吗。狗头.JPG】
众皇帝心里一惊,后世人可以看到他们??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说话还这么肆无忌惮?听到最后,最终发现对方可能是在胡言乱语,她们是看不到皇帝本人的。
心里略微有些失望,众皇帝继续听天幕讲话。
【管理员08:你们确定要这么玩吗?要的话那我把群名改了?】
【会员025:玩吧。不过名字也改吗?】
【管理员08:既然玩就玩的正式点,改名显得更真吧。】
【会员036:改吧改吧,就当咱们现在站在朝堂上,前方是政哥和猪猪,我们是要向他们议事的官员。狗头.JPG】
【会员022:一群狗头官员。狗头.JPG】
【会员045:狗头官员可还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处在不同时空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做了同一个动作,他们同时站起身,心里闪过同一个想法:你们可真是朕的好后世!
没一会儿,只见天幕闪过一行大字:你已将群名改为“为政哥猪猪打江山”。
刘彻:……
【会员089:政哥就算了猪猪是个什么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25:既然前面是政哥后面就不能是猪弟吗?狗头.JPG】
【会员014:JUDY表示,谁在叫我?】
【会员036:不要混为一谈,此猪弟非彼JUDY。阴沉脸.JPG】
【会员075:等下,政哥和猪猪有,二凤要不要也加进去?】
【会员045:二凤要加吗?他跟这两人相差好几百年,他们有的二凤那时候也有了,政哥和猪猪没有的他也有,二凤进来有点吃亏。】
【会员075:我是觉得龙凤猪三个老在一起,不加凤感觉不太好玩。】
【会员014:我都行,加不加无所谓。主要二凤那时候有的也差不多了,我们也不知道该给他推些啥。】
【会员025:我也是,我想不到给二凤推什么。而且二凤那时候也有科举制了,感觉给他推科举制也没啥用。】
【管理员08:看你们要不要加,要加的话我就加上,不加就这样?】
群里就加不加二凤开始讨论,其他朝代虽不满天幕只对秦皇汉武多有提点,但也对这个二凤甚感兴趣。
能把对方跟秦皇汉武放在一起,虽不知对方是否明君,但能力绝对不一般。毕竟在这些后世人口中,他们对秦皇和汉武相当推崇,推崇的原因在于两人的能力。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这个相差百年,却能跟他们相提并论的人也感到好奇。
不过刘彻有些气闷:“为什么他们是龙和凤,朕就是猪??这后世人是怎么想的,有这么埋汰自己祖宗的吗??”
气了一会儿他就想开了,大方表示没关系,朕心胸宽广不予计较。不过以卫青和其他君臣之见,原因还在于天幕愿意给自家皇帝介绍后世经验。最重要的是打不着天幕里的人,不然陛下肯定要闹的。
唐太宗李世民也对这个二凤甚有兴趣。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个二凤跟他有关。
这场讨论很快结束,大家欢快的表示加上二凤,龙凤猪就该整整齐齐!
于是很快的,天幕再次显示:你已将群名改为“龙凤猪那纠缠不清的生生世世”。
秦始皇:……
刘彻:……
李世民:……
其他朝代皇帝:……
行吧,只是个名字而已。
【会员025:管理员你是会起名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75:23333】
【会员014:管理员威武!!哈哈哈哈哈哈哈!!!】
【管理员08:请叫我起名小能手。粘花指.JPG】
【会员036:那咱们先讨论一下给政哥他们推些啥?】
【会员014:不是科举吗?而且缺治国良才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宋朝。】
【会员025:……大宋……】
【会员134:……被大宋炸出来了……为什么是大宋。血流满面.JPG】
【会员098:唐朝不行吗非得是大宋,还不如二凤的唐朝呢。】
【会员014:唐朝科举不糊名啊,大宋虽然烂,但的确是政治相对开明的朝代,除了科举还能推别的,越往后好东西越多嘛,反正选择权在政哥手上。】
【会员025:行吧……大宋就大宋吧,大宋有些东西还能给二凤推推。】
【会员098:具体怎么推?上来直接推科举吗?】
【会员014:既然玩就玩得正式点,从人才开始推吧,大秦那时候还是有些人才可以用的,先把那些人才推给大秦。然后再把武帝的改革给政哥讲讲,最后再把大宋的科举制跟武帝说说。】
【会员025:科举的话就得说到四大发明里的纸了吧,没这个科举不好推。】
【会员014:对,纸张到时也说说,还有印刷术。】
【管理员06:今天肯定来不及说了,要不然你们找找资料,明天咱们开始?】
【会员025:这个可以有。我们今天去找资料,明天一起说。那明天谁说?】
【会员014:我来?讲解的时候可以把秦皇汉武生平简略说一下,然后开始推人才,人才推完再开始介绍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区别,如果我有啥漏的你们可以做补充。】
【会员025:说到人才,不会是我想的那几个吧~~~斜眼笑.JPG】
【会员098:肯定啊,除了那几个还能有谁啊~~嘿嘿嘿.JPG】
【会员036:毕竟也就那几个离始皇最近了~~嘿嘿嘿.JPG】
天幕上面的人嘻嘻哈哈,秦朝人摸不着头脑,但秦以后的心知肚明。
那几位的确是人才,如果向大秦推荐,的确可以以他们为主,而且他们出生年代离始皇还不远。
刘彻到是没放在心上:他大汉开国已近百年,那几个开国功臣早已入土,后世人想说就说吧,反正对他没甚影响。而且天幕也说了玩玩而已,作为他的后世子孙,她们再怎么帮秦国也不能让秦国复国。
明朝洪武七年
朱元璋本来正上着朝,突然天幕出现。最初的慌乱过后眼见奈何不了天幕,干脆跟着群臣一起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咂咂嘴,略有不屑:“就说咱大明什么都有用不着别的,但就皇帝来说咱老朱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算是个人物吧?何况咱标儿当了皇帝肯定也不赖,怎么不说说我家标儿!还有那个始皇暴君一个,怎么就都喜欢他呢?好歹朱家后人,对咱这老祖宗也太不敬。”
言毕冲着朱标道:“看来咱得把家谱好好写写,别什么香的臭的都喜欢!朱家人就得推崇朱家人!自家都不推崇那算什么朱家人!”
太子朱标不愿因这点小事拂了父亲的愿,点头称是。
朱元璋满意的继续听。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听到“二凤的唐朝”心里砰砰直跳,他越来越怀疑这个二凤有可能是自己,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听到后世要给始皇推人才,他忍不住对朝臣笑道:“还好秦国已过去百年,不然看这后世推人的样子,是要撅了汉朝的根啊。”
大家也是纷纷就此开起了玩笑,一时间宫廷充满笑声。
【管理员06:那就明天开始。有什么需要管理员做的跟我说声,我和哗——还有哗——都在,其他管理员都是工作党,不过看到也会顺手帮忙。】
【会员025:好哒!管理员辛苦了!】
【管理员06:OK,你们继续聊,有什么需求要改的可以私敲我们三个,我先忙去了。】
随后天幕里的人开始聊起天来,各朝之人还想听听后世的事,却见天幕突然黑屏,没了声息。
咸阳宫
夜晚,原本应该寂静的宫廷此时仍是灯火通明,不时有宦官匆匆而行。宫廷内,各大臣席地而坐,不时讨论着什么。
因不知赵高如何鼓动胡亥篡位,且让大秦三年而亡,始皇只是下令将赵高下狱,胡亥严加看管。而作为其中被杀害的当事人扶苏,始皇亦让他参与到这次会议。
扶苏虽是皇子,但身上没职位无权参与朝政,也不知道天幕的事,在被父皇叫来时一脸茫然。有与他交好的赶紧跟他解释,听得扶苏一脸震惊。特别是听到胡亥与赵高联手篡位,甚至还有可能谋害父皇时,他更是吓的瞳孔大张。
天幕出现的太突然,透露的消息也多,让大秦朝中上下还在努力消化。特别是天幕对郡县制的肯定,让坚持郡县制的廷尉李斯可说是扬眉吐气,毕竟这郡县制让他与其他官吏、儒生可说是争吵了不知多少回。还好陛下支持他,不然肯定实施不下去。
而历史,亦证明了郡县制的正确性!
想到这里,李斯像打了鸡血,靠着过人毅力把天幕有用的内容全部总结好呈现给了皇帝:“陛下,外出查证的侍卫已有消息传回,咸阳城内无人知道天幕出现,咸阳城外暂时也没有。以臣之见,这天幕应该只对帝王显现。
观天幕字体,除了会员和管理员之外,其他符号如臣猜的不错,是后世人的数。天幕每有一人说话就会有对应的数闪现,一个数代表一个人。那管理员看其意应是管理者,这天幕的出现可能跟对方有关;会员代表的应该是被管理者。只是那些数与现在的数对应的又是哪些,臣还未参透。
此外,天幕后面有人聊天时出现哗的声音,结合后面对方说的私敲我们三个,那个哗应该指的是另外二人的名,天幕用哗表明,应是不想臣等知道对方名字。
天幕说明日会给陛下介绍人才,还有后世察举制和科举制,臣以为,明日应多备史官,以防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天幕还提到一个叫张良的行刺陛下。虽然没成功,但听后世之言人也没捉到。所以臣以为,即使现在不知道行刺时间、地点,但也应尽早做准备以防万一。如果明日天幕能透露些刺杀细节,那自是大吉。”
秦始皇看了下李斯呈上来的竹简,记录清晰明了,他赞许的点点头。听到张良行刺但没捉到人,他有些厌恶的捏了捏鼻梁:“准。”随后放下竹简看向大臣,“对于天幕里后世之人所言,诸位还有什么看法?”
“启禀陛下,正如天幕所言,后世之人的经验是由前人总结。听他们今日所言距离我大秦已有千年。而这漫长岁月我大秦虽不曾见,但确实可以借由后世之人的口述来了解,以此为大秦所用。”有人上前道。
又有人接着说:“启禀陛下,听后世人所说,大秦现在需要做的是修改秦律。如后世之人所言,现有秦律已不再适合现在的大秦。经这么些年战乱,百姓所需的正是休养生息。还请陛下尽早拟定修改律法。”
始皇看了眼对方,是个儒生。
其他人也纷纷上前七嘴八舌。听了半天,他挥手让众人安静,随即看向扶苏:“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听了这么多也听出个大概,上前不卑不亢道:“父皇,儿臣以为秦律的确得修改,天幕已经将秦律现有弊端说明。至于具体修改方案,不如明日听完后世经验再做决定。”看始皇点头,他又咬牙上前,“儿臣还想请父皇明日让太医令侍奉左右。天幕说明日会解说秦皇汉武生平,儿臣觉得到时可能会用到太医令。”
秦廷一片安静,众朝臣也没了声音。
天幕说的很清楚,始皇可能是累死的,但谁也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什么你要死了咱们看看太医吧,只能委婉的进行提醒,毕竟他们这位皇帝陛下是真的头铁,谁劝也不听。但公子扶苏不一样,他是当朝皇帝的儿子,还有可能是帝国未来接班人!儿子对父亲心怀孺慕担心其身体,希望太医侍奉在旁,这有问题吗?没问题!
始皇静静地看着这个儿子,见他神色坚持,淡淡点头:“可。”
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又讨论了几句后,始皇就让众人回去休息,好为明日做准备。
其他朝代也发生了同样的事。各朝都不缺聪明人,很快大家都猜到天幕虽然让后世传授经验却隐藏了各人姓名,只用数代替。宋之后的朝代因阿拉伯数字已传入中原,虽然不是国家常用,至少很快找出对应数。
宋之前的朝代来说问题也不大,大家看重的还是那所谓的经验和对后世人的好奇。毕竟从天幕的言谈中能看出来他们不光有学上,学的还挺杂,竟是各种均有涉猎,最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声音还以女性居多。而且语气轻松愉悦,显然家庭生活也不错,不然不会养成这么天真烂熳的性子。这还不是一个,是一群!
想到这里,各朝不寒而栗,不知后世已到什么地步竟然能让女人学习那么多?哪怕是再开明的君主也充满了好奇:后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第二天,大秦朝臣早早来到宫廷,没一会儿,始皇也到了。
这次的朝会始皇叫上了扶苏,这个举动也透露出某种政治意义。经过天幕的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如无意外,长公子已明确成为下一任帝国接班人,这对一直没有立太子的大秦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上完朝天幕还没出现,大家也不想离开,生怕错过天幕出现时间,于是始皇让众人直接在朝上办公,并准备朝食。
朝食刚送来天幕就出现了,大家纷纷放下箸坐起身,始皇到是觉得无妨,让朝臣边吃边听。旁边史官则做好准备,随时记录。
同一时间,刘彻那边天幕也出现了,不过是在夜晚。除了史官,这次陪他一起看天幕的除了卫青、霍去病外,还有其他几名如李广、李陵在内的武将,董仲舒、桑弘羊几名文臣。因为人多,刘彻让人准备了些吃食,以防时间太久众人饿肚子。
唐太宗时期群臣都在,天幕在他们这里出现的时间也是早朝完毕后,时间非常巧。李世民让人拿了些软垫和点心,让朝臣与自己更为舒适的看天幕。
【会员014:大家都在吗??人要是齐了我们就开始吧?】
【会员079:早齐了我们都聊半天了2333】
【会员025:现在开始吗??】
【会员014:开始吧,没问题我就说了?】
【会员036:等会,让我说个开场你再说~~】
【会员014:???】
【会员036: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尖利的声音响起,瞬间萦绕在各朝皇帝耳边。随着声音落下,天幕文字全部靠左,右边则出现一张帝王像,黑色帝王服头戴十二旒冕,满身富态。
“噗!!”刘彻一口酒喷出来,下面咳嗽声也是此起彼伏。别说他这边了,其他朝代也不遑多让,李世民正准备拿酒器,差点闪了腰!
始皇还算好的,虽然他让群臣继续吃,不过为显尊重自己并未动口于是逃过一劫。淳于越最倒霉,正好一口肉卡在嗓子眼里,旁边几名文官忙上前拍了半天也没弄出那块肉,还是王贲看不过去,直接一掌下去让他吐出来。
朱元璋这边除了椅子啥也没准备,于是大臣逃过一劫。他甚至还有心情嫌弃这帮后世人:“这学的也太不够味了,声音太尖搞得吐字不清,宦官可比这说的厉害多了。还有那图谁啊,长得也不怎么样嘛。”
朱标和众大臣:……
【会员025:救命这不是高中历史里的政哥相吗!!!】
【会员079:我正在吃米粉直接呛鼻子里,呛的我鼻涕眼泪都出来了。】
【会员036:先说政哥当然要放政哥的相嘛,皇帝没在面前没那感觉。好啦,哗——可以说了。】
【会员014:……你让我差点忘了要说什么……】
【会员134:上个朝竟然忘记要说什么,政哥要生气了。斜眼.JPG】
【会员098:都怪哗——吓人,哗——你安心的去吧,我们会永远铭记你的~~~挥手帕ING】
【会员036:嘤嘤嘤,政哥我错了饶了我~~~你放心,下次我还敢。阴险.JPG】
秦始皇:……
“父皇,天幕那些后人没恶意,您别放在心上。”扶苏忙上前道。
“我知道。”秦始皇有些头痛的揉揉额头。打又打不到,骂也骂不到,他还能怎么办?这些后人最好能说些有用的东西,不然他立马离咸阳宫远远的!他就不信他还没法躲了!!
【会员014:好啦不闹了,我要开始说了。】
【会员025:放个PG在这里。】
【会员036:小板凳走起~~~】
【会员123:我来了来了,正好赶上。】
【会员014:首先上场的是我们的秦始皇嬴政,他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邯郸。当时秦庄襄王是秦国派往赵国的质子,吕不韦认为他奇货可居,重金助他见到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异人认其为母,改名子楚。子楚为质于赵时,看上吕不韦姬妾赵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后赵国与秦国因战交恶,吕不韦助子楚回到秦国,留下嬴政与其母赵姬。
史记:“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也就是说,华阳夫人助子楚为太子后,赵国才派人送赵姬和始皇回秦国。这时的始皇大概十岁左右。三年后庄襄王去世,立其为秦王,当时始皇十三岁。由于年少,朝政由吕不韦,赵姬两人把持,同时他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与赵姬有染,当政期间为避嫌给赵姬介绍了嫪毐,赵姬甚喜,甚至跟嫪毐生了两个孩子。而嫪毐在赵姬支持下也是越来越膨胀,自称秦王“假父”,后期还想夺权自己当秦王!
始皇帝十年,年长的秦王开始逐渐收回君王权力:裂嫪毐、囚太后,免吕不韦相职,放逐其至巴蜀,后吕不韦饮毒酒自杀。
那年他22岁。
秦王政掌权后,内任用尉缭、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外重用王翦、羌瘣等名将攻打六国,花了十年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结束了华夏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所以自称“始皇帝”,后世称其“秦始皇”。
他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他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修的灵渠甚至过了千年仍在运转。
秦王政三十七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年49岁。史记,秦始皇死前 “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意思是说始皇死之前遗诏令扶苏返回,实际上是以扶苏为继承人,但未及发出即崩,赵高等趁机伪造了赐死扶苏、胡亥继位的诏令。
而这些计划能顺利施行,其中还有李斯帮忙。
赵高找李斯一同矫诏,李斯开始不同意,于是赵高问他:“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李斯闻之沉默片刻,感慨“此五者皆不及蒙恬”。
扶苏登基,蒙恬就可能成为宰相,李斯只能告老还乡。于是李斯同意与虎谋皮,假借始皇名义派人传话于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
此时皇帝的死只有赵高,胡亥和李斯三人及几个始皇身边的几个近侍宦官知道。只要扶苏死,大秦就失了最有力的一个继承人,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扶苏收到矫诏后认为爸爸不爱我了哭着想自杀,蒙恬见多识广觉得有问题让他复请再死,扶苏却表示“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一刀划了脖子~~~
扶苏死后胡亥仍是不放心,因为始皇还有别的儿子,他还有其他哥哥啊~~~于是他又将“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公子将闾三兄弟因找不到什么罪名陷害就关在了宫内,等其他兄弟死了后,胡亥再逼他们自尽。自尽的理由是,谁知道你们有没有错误呢~~~公子高知道自己难逃厄运,又怕逃走连累家人,于是自愿为父殉葬,胡亥大喜,赐钱十万。
自此,胡亥达成自灭满门的成就。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没有,他又将魔爪伸向朝廷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