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朝政(一) ...

  •   盛国王宫太政殿。

      萧昳看着在阶下垂首默立的中书监顾子瞻,扬了扬手上的尚书省急奏,“边郡的八百里加急,五日前,伽关已失,主将叶清宇下落不明,副将杜鹤殉城——孤不想知道顾中书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孤只问你一句,叶清宇如今人在哪里?”

      顾子瞻行礼道,“陛下恕罪,杜鹤是顾氏门生,微臣确实收到了他在城破时传出的消息,也派了人手去接应叶小将军,但晚了一步——据小将军的亲随说,城破当日,在乱军之中有人出手将他救走了。”

      萧昳皱起了眉,“顾中书,叶清宇是叶啸的唯一嫡子,若是溧阳叶氏将来的府宗之位重新落入叶唅一系手中,你怕是要比孤更困扰吧。”

      “臣不敢,不过依微臣推算,叶小将军近日内便可回到叶府——若是成国公的余党,又何必多此一举,借景军之手杀了他岂非更好,也无需留下叶清宇身边随从的性命。”

      萧昳皱眉不语,这时殿外传来内侍通传:“陛下,柱国将军叶啸求见。”

      顾子瞻微微一怔,“来得这般快?”

      “看来如你所料,叶清宇回到叶府了。”

      “陛下要听听叶柱国如何说么?”

      “不必了。”萧昳看了内侍一眼,淡淡地道,“去告诉叶啸,孤不想见他。”

      看着内侍躬身后退,萧昳将目光转向顾子瞻:“杜鹤还说了什么?”

      “尚书省的奏报避重就轻——成国公的余党确实是以佃户部曲等名目分散混入不少边郡望族的庄园,但似这等数百人为伍的部曲尽皆叛降,背后必有主使,绝非巧合。”

      萧昳微微冷笑,“先暗中安抚聚拢这批亡命之徒,之后趁大军粮草不继提出以部曲为守城助力,寻机生乱,最后将罪名往这些残党身上一推,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帮人的盘算倒是不错。顾中书,之前的事情查的如何了?”

      顾子瞻呈上一份条陈,“回禀陛下,派遣部曲参与伽关防御的周边郡县望族豪强不在少数,但出力最多的,当属闵安卢家和光州吴家。”

      “这倒是有趣了——是卢安成忍了几十年终于静极思动?还是孤小看了吴家这一代的家主——不光把叶家拉下水,还要拉卢家来做这个挡箭牌,倒也是个人才。”

      顾子瞻正要回话,却听殿外有内侍高声禀报:“陛下,叶柱国跪在殿前不肯离去。”

      萧昳皱了皱眉,冷声道,“那就让他先跪一会儿吧。”

      内侍不敢再说什么,应声退了下去。

      顾子瞻行了一礼,“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人?”

      萧昳想了想,冷冷地道:“吴家素来依附许家,孤不信查不出蛛丝马迹——涉谋逆者当诛。至于卢家么……范阳北卢一支已是权倾景国,闵安这支南卢怕是留不得了。”他微微一顿,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地方上那些望族豪强们,平日里没少做强夺在籍民户为部曲佃农的事,对于郡县征发的荫户税赋徭役,更是百计抵脱,不如趁此机会让各州府郡县好好查查户籍和钱粮账目——尚书省不是一直抱怨度支不足么,那就仔细对对账本吧。”

      顾子瞻应了一声,“那叶清宇呢?陛下打算如何发落?”

      萧昳轻叹一声,“我早觉得这小子不省心,但没想到是这么个不省心法——若依律严惩,大长主怕是要来同孤理论……”

      顾子瞻正欲开口,内侍在殿外通传:“宣城王求见。”

      萧昳微微皱眉:“这又是谁多事……”他沉吟了一下,道,“让他进来,还有,让叶啸也一起进来。”

      萧凛和叶啸入殿行礼之后,萧凛起身正想开口,却被萧昳抬手制止,他看着跪在地上不敢起身的叶啸,沉声道:“是谁救了叶清宇?”

      叶啸低头道:“回禀陛下,是涂山姑娘。”

      萧凛和顾子瞻都是一怔,萧昳眉峰轻蹙:“她说什么了?”

      叶啸摇摇头,“涂山姑娘什么都没说。”

      萧昳的眉峰蹙的更紧了,过了片刻才道:“顾中书,拟旨:即日起,柱国将军叶啸禁足将军府,同时褫夺叶清宇所有官职荣爵,交由叶啸好生看管。” 说完,他看了叶啸一眼,淡淡地道:“你们都先下去吧,孤有话同凛儿说。”

      顾子瞻应了一声,扶起叶啸,两人一同退出大殿。

      萧昳看向萧凛,“谁让你来的?”

      萧凛迟疑了一下,回禀道:“是大长主。父王,如今用人之际,叶柱国他……”

      萧昳微微摇头,打断了他,“伽关既失,攻守易势——你随叶啸练了这许久的兵,可有守将人选?”

      萧凛行了一礼,“儿臣自请领军,扼守瑶关,倚黑河天堑,阻绝景军。”

      闻言萧昳不禁皱眉,若以情势论,此刻遣皇子坐镇边关,倒也不失为稳定军心民情的办法,可若有疏失,后果难以预料,更何况那些世家大族,既然敢给叶清宇下套,只怕也会设法算计凛儿——这两年凛儿在京中与高门子弟间交游不少,其中难保有人居心叵测……思虑及此,他沉声道:“兵者危事,不可如此轻忽——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萧凛跪下郑重地道:“父王,君子立身以忠孝仁恕,危难之际,儿臣当为君父分忧,怎可反为人后——儿臣愿亲蹈锋矢,出自至诚,并无他人唆使。”

      萧昳的眉宇间纠起一个深结——这孩子倒是聪明,一下就听出了自己的弦外之音,只是这等君子做派却反叫自己为难了……正沉吟间,内侍在殿外通传,“齐医仙求见。“也不等回应,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便顾自踱进殿内,拱手道:”丹宸齐铭瑄见过陛下,宣城王殿下。”

      萧凛连忙还礼,萧昳也起身回礼,“齐先生。”

      齐铭瑄看向萧凛,“殿下,若无急奏,老朽要为陛下诊脉了。”

      萧凛忙道:“有劳齐先生了。“说罢又向萧昳行礼道:“儿臣告退。”

      看着他退出大殿,萧昳低声道:“齐先生,子瞻又和您说什么了?”

      齐铭瑄淡淡一笑,“宣城王聪明仁孝,一如陛下当年,无需过虑。”

      萧昳苦笑,“若论德行心性,我可不及他,只是为君执国,看得不止这些……”

      “陛下忧思过甚,难怪顾中书非要老朽来这一趟——思虑劳神,大不利于陛下的病症。”说着齐铭瑄略略抬手,三股金丝虚虚缠上萧昳的左腕,他手按金丝,神色却变得极为凝重,半晌方道:”陛下,明日的书院讲课,让顾中书代行吧。”

      萧昳摇头失笑,“子瞻怎还惦记着这个——都快念叨有一年了。他若真有心,不妨自己任这山长——只是明日却不成,伽关虽失,黑河天险犹在,景国便要南下,也非易事,但我明日若不去书院讲课,只怕京中立时物议沸腾,民心动荡。”他顿了顿,走下玉阶,向齐铭瑄行了一礼,“齐先生,您可否告诉我一句实话——我还有多少时间?”

      齐铭瑄长叹一声,“万寿节前,老朽可保陛下无恙,但立冬之后,怕是要看天意了。”

      萧昳向他再次行礼,“多谢先生,昳还有个不情之请,望先生允准——今日之事,不足为外人道。”

      齐铭瑄皱起眉,“宣城王殿下也在这外人之列么?”

      萧昳轻声道:“该凛儿知道的时候,我自会告诉他——请先生成全。”

      齐铭瑄轻轻叹息一声,“陛下既有定见,老朽遵旨便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