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当朝五更上朝,半个时辰前那会儿官人老爷来买朝食的多,卖朝食的高峰已然过去。
      御街物价高,普通百姓不来这买,零星的散客大多聚到街上几个大铺子。
      阿婆忙完赵明穗这份,就没有旁的事做了,她皱了皱眉,将手冲洗干净,走到赵明穗旁:“看你在这东张西望,在瞧什么?走丢了,找不到爹娘?”
      “没丢,是在瞧街上的铺子。”赵明穗回过神来。
      想要过好日子,她乖巧本分是不行了,小娘子必须自当强。
      她上辈子父母是做甜点的,她最擅长的也是做甜点,打算试试看卖这些发家。
      虽然是被逼上奋斗路的,但也挺好!赵明肴想。她都从现代穿来,遗憾丧失家产手机空调外卖豪宅了,不享受享受大宋的风土美食,认识认识大宋的词人大官多可惜呀。
      上进些才有机会入场,那便上进吧。
      而今她铺子买不起,也来不及做摊子定位置,就准备重金租一个。
      她心想阿婆在这铺子开得久,大概了解附近有否好铺子能晚上租、铺子东家人如何,于是眼神亮晶晶看向阿婆,问:“阿婆,您知道周遭哪家铺子晚上不开张吗?”
      “我在这开铺子有个几十年了,街头结尾,每个铺子的东家伙计我都叫得上名。”阿婆狐疑地看向她,“你想卖什么?”
      赵明穗有些讶然她一眼识出自己的来意,便就直接正入话题了:“我姓赵,名明穗,阿婆随意唤我便好。就卖些小糕点小点心,明儿寒食了,想趁着寒食的夜市,出来卖这么些小玩意,赚些银钱贴补家用。”
      “卖点心,铺子无需大了。”阿婆沉思。
      赵明穗挠了挠头:“是这样,就想做些小本生意。不瞒您说,没太多本钱——这大了的铺子,我也租不起。只求有个灶,方便做东西就极好了。”
      “是你负责掌厨?”
      “是。”赵明穗早想过会被问到这问题,早给自己编好了说辞,露出小虎牙,应答如流,“我从前生在城南江大人宅里,他们家厨房好吃有新趣,全开封人都晓得!我从小吃住在小厨房里,看得多,做的也不少,后来家里出了宅子,也是我负责伙食,家里人都爱吃!隔壁小院的邻居都常说他们被馋哭了呢,想来,能烧做个大概。”
      阿婆摆着脸:“瞧你年纪不大,倒是挺自信?不会是在吹牛皮吧。”
      赵明穗小鸡啄米般点头:“没吹,如假包换。”
      “既是要把小大厨介绍给人,那便把老婆子我同这几位小娘子当做客人,让我们品鉴一番?”
      “正巧,这不是将要寒食了,我这放了些艾草同糯米粉,本想待会儿自个儿做来吃的,便将它们托付给小大厨了。”嘴上是恭维话,语气却没几分相信,估计说来是想让她心虚,知难而退。
      不信才是对的,赵明穗想。
      若有个八九岁小孩跑她面前来说自己厨艺好,她也是将信将疑的。这岁数,也就刚能拿铲子几年,自己是个批皮小孩,才敢如此放话。但人家哪里知道?
      要自己做给她看,才恰恰说明对方靠谱,分明,只有向旁人负责,她才敢信对方会对自己负责。
      “成。”赵明穗完全不慌,爽快应下,“但,阿婆您能进来帮我个忙吗?”
      “怎么,怕火?!”
      赵明穗眨眨眼睛:“不是,您都夸我是小大厨了,小大厨怎么可能怕火?哎,您就说行不行嘛。”
      阿婆:“……”
      “你不说我也是要进去的!谁放心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女娘一个人待在我的铺子里,万一把我铺子烧了,我哭都没地方哭。”她骂骂咧咧说。
      说着,阿婆就招手叫那几个蹲在地上,默默埋着头吃大饼的小娘子过来。几个小娘子赶紧跑过来,站到她身旁。小娘子们捏着袖口衣摆,遮掩着上头破破烂烂的补丁,颇为局促不安。
      阿婆毫不避讳赵明穗,朝着小娘子们直说:“到时候有哪里不好吃,必都要通通给我交代出来,听到没有?”
      赵明穗完全没被阿婆的话打击到了,没心没肺地朝她笑:“那便承蒙您照顾了。”
      她自离了江宅以来,好久没吃饱饭,更别提吃油饼这种油水多的好东西了。
      这般重要时刻,也不忘快速将桌上剩下的油饼捞起,塞进嘴巴里,嘎嘎两下吞下,这才拍手甩掉了油饼渣,边往铺面里走,边认真斟酌言语。
      不是别的,主要油饼这东西冷了就潮了,不脆了,没那么好吃。
      赵明穗心理再成熟,身子也不过一个八岁小孩,身子影响下,多少馋嘴,更别提赵明穗心理也不是多么成熟。
      阿婆在后头看得一阵哑然。
      这时候还不忘吃,她越看这小丫头越不靠谱。
      穿过柜台,走进小铺内部,这里的确如外头看着一样小,形状类似个窄版的走廊过道。往里走时,甚至她这个八岁小孩都得侧着身。
      不过阿婆将其收拾得很是干净,铺面里头由上了年头的红木打成,木头都泛白了,却没有墙上常有的虫凿的洞,想来主人有悉心收拾着。
      寻常人家商户,不到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时都是不打灯的,毕竟点灯那是一个烧钱得紧,可如今日头已出,蜡烛上还冒着火光,整个铺子被照得亮堂堂的,照的桌子墙边干净得能反光,因此虽然铺子小,却并不显得很逼仄,颇为烟火。
      这里只堪堪挨着墙塞着个大方桌,桌子的左头摆着层叠着的碗碟勺筷,右头摆的便是阿婆说的艾草与红豆芝麻。面粉糯米粉米之类的,堆成大袋,排排放在了大方桌下的空地上。至于油盐酱醋糖,则同少许香料,一并摆在大方桌上头的小柜上。香料的高度,凭赵明穗的身高,得垫脚才能够得着。
      在大方桌的右侧,先有灶台,而后是大水缸,再有个帘,帘子后头隐约能瞧见一个并未放着被褥的小榻,小榻是真不大,俩小孩子一块睡都怕是会掉下地。
      阿婆背着手,后一步跟着赵明穗进来了,看着她站在大方桌前不动,幽幽说:“叫我进来,是怕在外面说自己不行,落了面?行了,若是你现在说自己不行,从后面小道溜了也成,别等到火烧屁股了才哭脸。”
      赵明穗转头辩道:“我可行了,马上便开始。只是,叫您进来,是还想先问您几个问题。”
      她总感觉阿婆的铺子有哪里违和,但被这么一打断,那种观感又被打散了,她便也先不想了,注意力转回如何得到阿婆引荐。
      她问自己,倘若阿婆同这几位小娘子是她的客人,她该做什么、如何做才能做得出彩。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她很是好奇,门口帮着阿婆做活的小娘子是什么来历。
      如此想,她便也如此问了。
      “她们?她们哪来的什么来历。”阿婆语气平平,“有的是被拐的卖了逃出来的,有的是一觉醒来便被爹娘扔在某个草堆里的,有的是爹娘死了的,总归如今都是没饭吃的流浪的。”
      赵明穗早有所猜测。
      但真正听到,她心里还是被被揪了一下:“能碰上您,给做活赚工钱的机会,也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赵明穗难受,不仅仅为了她们难受,她还想到了自己,为自己难受。
      被拐了卖了,被爹娘扔了,无人可靠,无家可依,无处可去,是不是也是她不幸的将来呢?
      阿婆瞟她一眼:“碰上我可不算幸运,老婆子小气,不给工钱,只应付她们几个粗面饼子,还就爱使唤童工,只要四尺以下的,你这般的超岁数了,碰上我,我都不给活干。”
      赵明穗肯定是不会信阿婆的口头话的,她发现了,对方就是个口嫌体正直,其实人很好。
      帮,单一个开封便有无数受难的小娘子,做不到全帮。
      身高超过四尺的小女娘,不健康的状态下,差不多十岁。这年纪的小娘子,好歹有力气,做个苦力勉强有人要。
      而这些个子没到四尺的小女娘们,没个庇护,年纪小,个头小,还是女孩,就算是在治安客观的开封城,仍旧天生是被欺负的对象。
      给她们铜板,她们也守不住。
      给粗粮大饼,还半个必须在铺子里吃,只有半个能带走,觊觎的人才能少,不会有人威胁这些小女娘过来打工,以此自己渔翁得利,同时也能叫小娘子们勉强维持生计,能熬到岁数足够大,去做工养活自己。
      “您人真好。”赵明穗真诚地说。
      或许雇佣童工的人常有,会按时给小娘子们工钱的也有十之一二,但如此替人着想的却不多见。
      阿婆嫌弃地将她扒拉开:“我个糟老婆子可不好,你在这说我好话没用,做不好吃食照样被我赶出去。”
      赵明穗完全没在意,朝她笑了一下,便去做起东西了。
      阿婆回答完她,她就灵光乍现,琢磨出了主意,只希望阿婆和几位小娘子能满意。
      赵明穗舀了两葫芦水,给自己洗净了手,剩下的放进盆里留作备用。
      青团,传统民俗小吃,举国上下家家户户都有做的,她若跑到隔壁住人的巷子里喊一声:“谁人会做青团。”恐怕顿时,每个院子里都要跑出来几个阿婆娘子出来。由此可见,它属实不是个繁琐手艺。
      正因为制作简便,想要将其做得出彩才难。这年头的开封放眼世界都是一流城市,能在这里开店摆摊的都手里有几把刷子,卖的青团家家都好吃,诚然,赵明穗觉得自己口味上并不能超越人家多少。
      如此,便只能在花样上取巧了。
      上辈子餐饮业卷花样卷营销可谓是水深火热,前有林其米低成本食材高价摆盘人工费,后有,赵明穗爱做点心,众所周知点心摆盘……她很难不深谙此道。
      赵明穗今明两天事儿属实多,半点差错拖拉她都可能被爹娘找到,关到家里,这会只能分秒必争。
      阿婆的艾叶已然去过了梗。她往大锅里倒水烧上,同时还将备用的艾叶拿清水洗净,开了后,倒了一部分开水出来,便可直接往锅中剩下的开水里倒艾叶了。
      倒出来的开水是用来和面的,赵明穗边和,边看着火,和完面,艾叶就差不多软了,可以捞出。
      软了的艾叶捞出,得先放在冷水里泡一会。这会功夫,赵明穗便把锅洗了,重新起锅。一边放凉艾叶,一边还能把青团的馅料芝麻类的炒了。这种芝麻不必炒太久,把香味爆出来就好,而后放糖。
      味道很香,芝麻香引着糖味,闻着就甜滋滋的,赵明穗觉得自己刚填饱的肚子又饿了。
      芝麻出锅,再把红豆青团要用的红豆沙做了。接着便是烧水一套熟悉的流程,将红豆放到锅里煮熟。
      艾叶差不多可以从凉水里捞出来了,赵明穗拿起刀,将放在砧板上的艾叶剁碎,直至碎到快瞧不见一根一根的,艾叶的清香完全弥漫在空气里,给人清晰的春天的新鲜感受,她这才停下,将艾叶放到盆里,加水,不断捣啊捣。
      这动作费力的紧,赵明穗捣得手疼,甩了甩胳膊。用手实在效率低还累人,没有破壁机就是这点不方便。
      上辈子自己不算娇生惯养,想来也是做不来这活的。不过这辈子家务做得多,能勉强应付,或许也算因祸得福?
      发面的时候,她便去把今天做的另一种口味的馅料准备好——红豆沙。赵明穗平等地喜爱所有红豆制品,但上次吃还是吃江家哥儿姐儿吃剩下又给她哥吃剩下再轮给她的一块小酥了,赵明穗简直快想不起红豆沙在嘴巴里是什么味,只能想起好吃二字。
      红豆糕、豆沙月饼、条头糕、方糕、红豆小圆子、豆沙大元宵……想想都好美,以后赚了银子,一定要都做,吃个过瘾。
      将煮好的红豆变成红豆糊也是一样的流程,不过做成红豆糊还不够,还得洗锅烧火,炒干些红豆糊里的水,往里炒进糖和油,到豆沙能成一团一团的了,才能收火。
      借着尝味试甜淡的机会,赵明穗拿筷子轻轻挖了一小口豆沙,舌尖久违地感受到了豆沙的香甜细腻,入口即化。
      还没开始做生意,她就尝到做生意的甜头了。
      赵明穗坚定了几分自己出来做生意的决定,她就好这口吃的,有这种甜甜的红豆沙吃,就算知道后头指定被赵父打,也没那么痛了。
      皮和馅都备好了,终于到了包青团这一步,这才是做青团的重头戏。赵明穗准备做两种青团。
      她手很巧,椭圆团子唰唰刷摆了两排,一排长一排短。
      赵明穗看着它们,觉得自己手艺未减,心满意足地将它们蒸好,一蒸好便底气十足地去找阿婆来看。
      阿婆进来:“……”
      “艾草分明还有不少,为何要做成两幅模样。”阿婆虎着脸,分明前头东西能做好,后头却偷懒耍滑了,不知道她自己现在是有求于人吗。
      短的那排中,青团被捏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状的团子,兔子小猪小狗小猫……可爱的基本都有。和面时,赵明穗有的面团放的艾叶汁多,有的少,这样青团上小动物的脸和眼珠子就有了差别,青团上的动物样子不仅有形,鼻子眼也清楚,个头大约小拳头大,小巧精致。
      至于长的那排……青黑青黑,却又有白点,青团大小和馒头差不多大,放远了看,活像大片发霉的馒头,青霉色像蜘蛛网般布满了白面,一言以蔽之,悸人极了。
      “这,这是有原因的嘛。”赵明穗觉得自己手艺有点太灵动了,想把东西往丑里做,它也就真的丑得不堪入目,“和您给她们大饼吃一样。”
      说着说着,她自己都心虚了。
      不得不承认,自己做出的这玩意,前者好看是真好看,后者丑也是真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