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腹部 ...
-
1、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2
斜疝VS直疝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VS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VS经直疝三角突出,很少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梨形,上部呈蒂柄状VS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VS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VS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VS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较多VS极少
2、腹股沟疝的鉴别诊断和要点 1
(1)□□鞘膜积液:鞘膜积液所呈现的肿块完全局限在阴囊内,可清楚扪及上界;透光试验阳性,而疝块不能透光。
(2)交通性鞘膜积液:起床后或站立活动时肿块缓慢地出现并增大。平卧或睡觉后肿块逐渐缩小。透光试验为阳性。
(3)精索鞘膜积液:肿块较小,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可见肿块移动。
(4)隐睾:肿块较小,挤压时出现特有的胀痛。患侧阴囊内□□缺如,则诊断更为明确。
(5)急性肠梗阻:肠管被嵌顿的疝可伴发急性肠梗阻,但不应仅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而忽略疝的存在。尤其是病人比较肥胖或疝块较小时。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1
(1)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況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①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②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末绞窄坏死者。除上述情况外,嵌顿性疝应手术治疗,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
(2)绞窄性疝:立即手术治疗。术前如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补液加以纠正。手术方式:切除坏死肠管,一期肠吻合,疝囊高位结扎。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4、(闭合性)腹部损伤治疗原则1
(1)如腹部以外有伴发损伤,应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如进展迅速的颅脑外伤。
(2)对危重的病例,心肺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解除气道梗阻是首要一环;其次要迅速控制大出血、消除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同时尽快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等。
(3)如无上述情况,腹部创伤的救治就应当放在优先的地位。
5、闭合性腹内损伤开腹探查的原则1
(1)探查次序:原则上应先探查肝、脾等实质□□官,同时探查膈肌、胆囊等有无损伤;接着从胃开始,逐段探查十二指肠第一段、空肠、回肠、大肠及其系膜;然后探查盆腔脏器;再后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网膜囊,检查胃后壁和胰腺;如有必要,最后可切开后腹膜探查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2)处理次序:原则上应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空腔脏器破裂伤。对于空腔脏器破裂伤,应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轻的损伤。(结肠→回肠→空肠→胃)
6、腹部损伤处理过程中要观察的内容和注意的事项 1(+处理内容)
(1)观察内容:①每15~30分钟测定一次血压、脉率和呼吸;②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程度和范围的改变;③每30~60分钟测定一次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了解是否有所下降,并复查白细胞数是否上升;④必要时可重复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灌洗、超声等。
(2)注意事项:①不随便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②禁用或慎用止痛剂,以免掩盖伤情;③暂禁食水,以免有胃肠道穿孔而加重腹腔污染。
(3)处理内容:①积极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②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腹内感染;③疑有空腔脏器破裂或有明显腹胀时,应进行胃肠减压。
7、直肠损伤的处理原则 1
处理原则:早期彻底清创,修补直肠破损,行转流性结肠造瘘和直肠周围间隙彻底引流。
①直肠上段破裂:应开腹进行修补,如为毁损性损伤,可切除后端端吻合,同时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3个月后闭合造口。
②直肠下段破裂:应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以防感染扩散,并施行乙状结肠造口术,使粪便改道直至直肠伤口愈合。
8、腹膜炎的开腹指征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①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腹膜炎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②腹腔内原发病严重,如胃肠道穿孔、胆囊坏疽、绞窄性肠梗阻等所致的腹膜炎。
③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
④腹膜炎病因不明确,且无局限趋势者。
9、(急性)腹膜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2
①坏死病灶未能彻底清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无法清除;②为预防胃肠道穿孔修补等术后发生渗漏;③手术部位有较多的渗液或渗血;④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10、急腹症的治疗原则1——处理原则
(1)尽快明确诊断,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暂时不能明确诊断,应采取措施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明确诊断。
(2)诊断尚未明确时,禁用强效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发展,延误诊断。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探查者,必须依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
(4)如诊断不能明确,但有下列情况需要行急诊手术探查:①脏器有血运障碍,如肠坏死;②腹膜炎不能局限,有扩散倾向;③腹腔有活动性出血;④非手术治疗病情无改善或恶化。
(5)手术原则是,救命放在首位,其次是根治疾病。手术选择力求简单又解决问题。在全身情况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将病灶一次根治;病情危重者,可先控制病情,待平稳后再行根治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