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普外 ...

  •   *82.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各种原因引起循环系统中甲状腺素异常↑而出现全身代谢亢进为主的疾病总称。
      83.甲状腺危象:甲亢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常在术后12-36h后发生,表现为发热, HR ↑,可有烦躁不安、澹妄、昏迷或神志淡漠、嗜睡,可有吐泻、全身红斑及低血压。*84.前哨淋巴结:乳腺癌患侧腋窝中接收乳癌淋巴回流的第一枚 LN ,可采用示踪剂显示后予以活检,预测腋窝 LN 有无肿瘤转移,对阴性者可不作腋窝淋巴结清扫。
      85.Paget病/□□湿疹样乳腺癌:一种低恶度乳腺癌,□□瘙痒,烧灼感,□□乳晕皮肤变粗糙,糜烂如湿疹,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状屑样痂皮,可有乳晕区肿块,较晚发生腋淋巴结转移。
      *86.酒窝征:乳腺癌累及 copper 韧带,使其缩短而使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87.疝: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88.嵌顿疝: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逆行性嵌顿疝:有些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伴,或成W形,疝囊内各嵌顿肠祥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的情况。
      *89.绞窄性疝:嵌顿如不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A血流↓,最后导致完全阻断。
      *90.Rider疝:有时嵌顿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
      *91.直疝三角:由腹壁下动脉构成外侧边,腹直肌外侧缘构成内测边,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所组成的三角形区域,此处腹壁缺乏完整腹膜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薄,易发生疝,此处发生的疝称腹股沟直疝。
      *92.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93.股疝: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
      94.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细菌通过血行、上行,直接扩散、透壁等途径进入腹腔引起的腹膜炎。
      95.继发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炎症、损伤、穿孔等的腹膜炎。
      *96.膈下脓肿:脓液积聚在一侧/两侧膈肌下与横结肠及其系膜间隙内者。
      *97.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当腹内压(IAP)1至一定水平,发生腹腔内高压(IAH),引起少尿,肺、肾及腹膜内脏灌注不足,致MODS。
      *98.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黏膜/粘膜下层者,尚未侵及基层,无论有无 LN 及病灶大小。
      99.碱性反流性胃炎:因毕II式术后碱性胆汁、胰液、肠液流入胃中,破坏胃黏膜屏障,致胃黏膜充血、水中、糜烂等改变,临表为上腹/胸骨后烧灼痛、呕吐胆汁样液、体重减轻三联征,常在术后数月或数年发生。
      *100.倾倒综合征:胃大切后,原有抑制胃排空的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致胃排空加速所产生的综合征早期表现为一过性血容量不足,并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晚期表现反应性低血糖综合征。
      *101.残胃癌:胃大切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原发癌,多在20-25年后出现。
      102.机械性肠梗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狭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堵塞、受压、病变)。
      103.动力性肠梗阻:因神经反射/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肠管痉挛,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104.血运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血栓形成,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麻痹而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
      105.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栓塞)的肠梗阻。
      *106.闭性肠梗阻:一段肠神两端完全阻塞(肠扭转、结肠肿瘤等)的肠梗阻。
      *107.肠扭转:一段肠伴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裆性肠梗阻。
      *108.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表现为腹痛、血便、腹部肿块三大典型症状。
      *109.短肠综合征:小肠广泛切除后,小肠吸收面积不足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早期腹泻和后期严重营养障碍。
      *110.腹膜刺激征:壁层腹膜受刺激后出现的反跳痛(Blumberg征),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消失的防卫性反应。
      *111.结肠充气试验(Roosing征):病人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压挤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阑尾,引起右下腹疼为阳性。
      *112.腰大肌试验(Psoas征):病人左侧卧,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113.闭孔内肌试验(obturator征):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近闭孔内肌。
      *114.先天性巨结肠:因发育异常致远端肠道(直肠、乙状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致肠管持续痉挛,致功能性肠梗阻,其近端结肠继发扩大。
      *115.肛裂: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多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肛裂、"前哨痔",肛□□肥大合称"肛裂三联征",疼痛,便秘,出血。
      *116.肛瘘:□□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117.混合痔:内痔通过丰富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表现为内痔、外痔症状同时存在。
      *118.肛管直肠环:有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是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
      119.肛垫:位于直肠、肛管结合处,该区为一环状,纵长约1.5cm的海绵状组织带,富含血管、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纤维相混合的纤维肌性组织﹣Treiz肌。
      120.Mile' s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切除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周为3-5cm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括约肌,于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适用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
      *121.Dixon手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经腹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距齿状线5cm以上的直肠癌,要求远端切除距癌肿下缘2cm以上,应用最多。
      *12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其周围间隙发生的记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破裂/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
      *123.Couinaud分段法:以肝裂和门静脉、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为基础,将肝脏分为8段,尾状叶(I),左外叶上(II)、下(III)段,左内叶(IV),右前叶(VVII),右后叶下(VI)、上(VII)段。
      124.第一肝门:肝动脉、门静脉、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侧分支,再进入肝实质内的地方。
      125.肝裂:肝内有若干平面缺少管道分布,这些平面成为肝内分区的自然界限。
      *126.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时,引起门静脉及其分支内压力,临床上出现脾大、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腹水等表现。
      *127.门脉高压性胃肠病:门静脉高压时,胃壁淤血、水肿,胃黏膜下层A - V交通支广泛开放,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致胃黏膜防御屏障破坏形成的胃病。
      *128.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症时,因自身门体血流短路/手术分流,致大量门静脉血流绕过肝细胞/肝实质细胞功能受损,使有毒物质不能代谢与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对脑产生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综合征。
      *129.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采用介入放射方法,经颈静脉途径在肝内肝静脉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建立通道,置入支架以实现门体分流。
      130.巴﹣吉综合征:由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以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高压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131.Vater壶腹:80-90%人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膨大形成。
      *132.胆囊三角/ Calot 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和肝下缘构成的三角形区域,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是胆道手术极易误伤处。
      *133.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在X线电视/B超监视下,经皮经肝穿刺入肝内胆管,直接将胆道造影剂注入,而使肝内胆管迅速显影,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病变部位、范围、程度、性质通过造影胆管行胆管引流。
      134.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将导管插入胆管和(或)胰管内进行造影。
      135.胆石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
      136.白胆汁:胆囊结石长期嵌顿/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胆色素,并分泌粘液性物质,致胆囊积液呈无色透明。
      *137.Mirizzi综合征:嵌顿于胆囊管/Hartmann 囊的结石引起的胆囊炎,同时压迫胆总管,引起胆总管堵塞(I型);或者胆结石嵌入肝总管,产生胆囊胆管炎,引起胆囊炎/黄疸(II型)。
      *138.Charot三联征:肝外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炎时,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临床表现。
      *139.AOSC/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胆道梗阻未解除,胆管内细菌引起感染未将控制,逐渐发展的严重阶段,以Reynolds五联症为临床表现。
      *149.Reynolds五联症:AOSC时出现剑突下/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黄疸的Charot 三联征,以及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
      *150.胆管癌: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
      151.出血性胃炎:酗酒/服用 NSAIDS / GC /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 CNS 损伤后,表现出深浅、大小不等、多发性胃黏膜糜烂,底部常有活动性出血、血块,可致大出血。*152.肝内胆管扩张/ Calori 病:肝内胆管多发性囊状扩张伴纤维化,肝外胆管无扩张。
      153.急腹症: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
      *154.Grey-Turner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少数病人可因外溢的胰液经腹膜后途径渗入皮下造成出血,在腰部、季肋部、下腹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出现在脐周者称Cullen征。
      155.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炎并发症,也可由外伤引起,因胰管破裂、胰液流出聚在网膜囊内,刺激周围组织或器官的浆膜形成纤维包膜,囊壁无上皮细胞。
      *156.壶腹周围癌:胰腺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腺癌,恶性度明显低于胰头癌。
      157.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Buerger病:血管炎性、节段性、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首先侵袭四肢中小A、V , esp.下肢。
      *158.5P症:急性动脉栓塞的临表: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苍白。
      *159.Whipple三联症:空腹时低血糖症状发作:空腹/发作时血糖<2.8mmol/ L,进食/静推Glu后迅速缓解症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