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城北 ...

  •   天空泛起墨黑,将远处的深蓝渐渐吞噬,扯起幕布点上几颗星。
      元宵过后季槐安便一直在忙筹措收留孤寡老人孩童之事,他将原来自己宅子那些人一点一点打发出去,备好房间粮食,将宅子改名安乐宅,准备慢慢寻访那些无家可归之人。
      可那夜的老妪好像是这繁华京都的一条漏网之鱼,而现在这鱼已经不知溜到哪儿去了。无论是繁华还是贫苦都会有贫穷聚集之地,而这京都却像是将这块地方完全掩盖起来了。
      季槐安决定晚上再去看看,夜市也有收摊之时,夜深人静总会漏出马脚。他换上束手的黑衣,一跃而起,脚踏飞燕,向北边去。
      居住在北边的百姓是这京都最底层劳动者,他们大多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却拿着最少的工钱,但至少他们可以养活自己,而那日见到的老妪却是连劳动能力也快失去了。他不相信这偌大的京都只有一位这样的老妪。
      他立在北区最高处,眼下的破屋破瓦与南边的高门大院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能只是南边的一片琉璃瓦便能养活这屋舍里的一家人。
      季槐安打量着下方,亮灯的屋子很少,他们天不亮就要上岗开工,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这时,瓦棚被偷偷掀开一角,几个身材瘦削的小孩鱼贯般钻了出来,他们顺着巷子左拐右拐,走到死路时搬开木板或杂草,变戏法似的变出个狗洞。季槐安一路跟着他们,发现他们这条路正是通往西边。西边与东边都是住着些生活不错的人家。他们熟门熟路钻来爬去,再次站起身已是在人家院子里。
      他们摸进后院,找到泔水桶,他们将手伸进去,摸出几个还有形状的馒头用布包好,接着拿出怀里的破盆,舀得满满当当,他们将东西送出去,而进来的狗洞已经等好了人接应,就这样,他们像蚂蚁般做着接力,直到将这些东西运进了瓦棚。
      这瓦棚像是工程建造时朝廷遗留下来的,棚顶结实而四面却是用木板拼凑起来的,想来是供人歇息的亭子,被这群孩子改成了这般,也算能遮风挡雨了。
      季槐安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返回府中拎了些吃食,悄悄放在瓦棚不远处。

      翌日,季槐安将这些发现告诉了肖阳焰,两人一致决定不能在白天找他们,须等到半夜才能拜访。
      吩咐厨房做了好些吃食,又在晚上布置好安乐宅,将饭厅摆满了饭菜,二人这才动身去找那些孩子。
      二人到了瓦棚,发现昨日季槐安送去的那篮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在那。
      两人对视一眼,预感事情有些棘手。
      这一日,小孩没有再出来,瓦棚里微弱的光也熄灭了,季槐安想这几日都碰不到他们出来了。他还是将带来的东西放在那篮子边上,随后带着肖阳焰回去了。
      一连几日季槐安都带东西去,心想他们不吃是因为怕有毒,贴心地放上了纸条和银针。可除了纸条有被翻动的迹象,其他一如往日。
      季槐安决定守株待兔,他每天都蹲守在瓦棚旁,终于等到了小家伙们出来觅食。季槐安没再犹豫,当下拦住了他们。
      小孩们看到天降活人,一瞬间被钉在原地,惊恐地看着来人。一个大概十三四岁的孩子拦在最前方,一脸戒备,微微颤抖的双手暴露了他的恐惧。
      “我叫季槐安,之前元宵我在一个老婆婆那买了灯笼,家里人都觉得好看,想来问问还有吗?”季槐安微微拱手,脸上带着和善的笑,他生的好看,身上有一股天然的让人忍不住亲近的气质。
      看着眼前的小孩们慢慢放松警惕,季槐安迈开步子慢慢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站住!”为首男孩呵道,“那些东西是你送的吧,拿走!还有!没有人会在半夜找老婆婆买东西!”
      一声平地惊雷,跟在后头的小孩又重新警惕起来,防备与不欢迎都写在脸上。
      “我没有恶意,只是想给你们送些吃的。”季槐安打开食盒,放在地上。
      “不需要你的好心,收拾好你的东西,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对,别怪我们不客气!”
      季槐安不想吓到这群孩子,蹲下身将每个菜尝了遍:“没有毒,我只是不想你们挨饿。东街46号是我的宅子,里面没有人,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住进去,这是钥匙。我不会向官府举报你们,放心。”
      季槐安将钥匙放在食盒边,飞身上房顶,几下就消失在黑夜里。
      “知知,他好像会飞!”一个小女孩掀开瓦棚扑到温知筠身上,一脸兴奋地指着季槐安离开的方向。
      “不许这么叫我。”为首的男孩拍掉小女孩的手,抱起她转身向瓦棚里去,“你该睡觉了,闻安!”
      “温哥,这些东西还要吗?”
      温知筠脚步顿了顿,侧头瞟了一眼,那群小孩流的口水都能掉地上了:“挑几盒最新鲜的拿去给婆婆他们,剩下的我们吃。”
      小孩们见大哥发话了,轻轻欢呼了一下,忙不迭将东西分去另一个瓦棚。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知知!”
      “对啊温哥,他们有钱人吃的东西可真好,比之前揽月楼的都好!”
      “是啊温大哥,他是谁啊,为什么要帮助我们?”
      “不会要杀了我们吧!我们逃不出京都,也没有钱,算流民!我不想被关起来!”
      “那你还吃他东西?”
      一群人哄笑一团,终究是一群孩子,一句笑话将刚刚愁苦的气氛吹散大半。
      “这些东西已经馊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帮我们,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杀我们。”温知筠咬了口饼,低声道。
      一听连大哥都不确定,一伙人又沉寂下来。
      “温大哥,你怎么知道那些东西已经馊了,你吃过吗?”
      “放了那么多天肯定搜了,你脑子坏了吗?”一个小孩撞了他一把,反驳道。
      “也是哦。”
      温知筠没说话,低头想着刚刚那人腰间的玉佩,是无恙府。北上前,家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去投靠无恙府的五皇子,那是他表姑的孩子,也一定要他将南境的境况带到。可是他刚到京都就碰上无恙府起火,之后五皇子再出宫已是秋天,无恙府多了个先生,是敌是友他不敢贸然行事,这半年他暗中观察同时也混成了这群孩子的老大。
      他们没爹没娘,有的家道中落,有的生而不养,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没有身份凭证,无法做工、无法出城、无法住屋,他们蜗居在这一方,还有几个老人,他们多半遭儿女抛弃,卷了他们的钱财,就算有身份凭证也不能做什么,他们太老了,老到连动一下都有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相依为命,以偷盗为生。
      刚刚出现的想必就是那五皇子的先生。温知筠决定先不动声色,他得看看那人的诚意,就算那个男人看着就像个不会害人的人。
      “吃完就睡吧,那人过几天还会来的。”

      不出季槐安所料,那些孩子果然没有住进去。
      “好重的防备心。”原来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像肖阳焰那样哄一哄就听话的。季槐安决定这次将肖阳焰也带上,小孩之间更容易博得信任。
      夜晚,还是一样的时间,季槐安将肖阳焰从被窝里挖出来,这几日肖阳焰异常刻苦,睡得早起得早。
      肖阳焰套上衣服,半梦半醒地跟着季槐安出门。冬日的夜风刺骨冰冷,刮得人脸生疼,肖阳焰被冻醒了,脚下尽力跟上季槐安。
      到了熟悉的地方,季槐安将东西放下,在门口静静等待。
      过了一会儿,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出来的是那日为首的男孩。
      借着月光,肖阳焰看清了那张脸,太像了!怎么会有和他母亲如此像的人!?
      “你是谁!”肖阳焰微微摇头,看着比他高半个头的男孩。
      男孩微微一愣,垂眸看着肖阳焰,那人和爹给他的画像有些不一样,长大了一些,自然是会变的,可那双和他姑姑一模一样的眼睛,他不会认错。
      “五皇子。”温知筠双膝跪地,行了大礼。
      “?”
      “你是谁?”肖阳焰问道。
      “在下温知筠,温州和之子,奉家父之命前来投奔五皇子,这是姑姑的手记。”温知筠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是温澧兰记闺中趣事的本子。
      肖阳焰接过本子,翻阅几下确实是母亲的手笔,连书写的习惯都不曾改变。
      “你是表舅的儿子,表哥快请起。”
      季槐安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心下觉得事情不会比现在更顺利了。
      “表哥,这是我的老师,季槐安。”
      “先生好。”温知筠一改之前咄咄逼人的模样,彬彬有礼道。
      “表哥,我想请你们到安乐宅住,至少有个吃热乎饭的地方。”肖阳焰直入主题,没想到温知筠却犹豫道,让他再想想。
      季槐安觉得温知筠是个主意大的,也没有出口再劝,如今他能想想已经是最好的了。
      肖阳焰也是个识时务的,不再多说,只说以后会继续送新鲜的饭菜,让他好好想想。
      俩人施展轻功向无恙府掠去,季槐安心中的石头却没有落下,他总觉得会发生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