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懵懂少年09 ...
-
吴小燕家,住在后屯粮村的边上,紧靠将军岭,依山势分布,和大多数的山区农村家庭一样,是最典型、最普普通通的一个北方农村家庭。
因为是土改时分的房子,所以院子不大,居住面积也不十分宽裕。
她家有两孔土窑洞,算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上房吧。
东边的窑洞里,住着吴小燕的父母,也就是吴大锤和韩英子夫妇,以及她的弟弟吴得宝。
西边的窑洞,原来住着她的爷爷,后来在爷爷去世以后,就成了吴小燕的闺房。
另外在靠院子西边的一侧,还有一排不太大的三间小瓦房,算是厢房,依次分别被当做厨房、杂物间和牛舍。
*
她家的大门开在偏东侧,在临近马路的西侧,还有一个厕所和一个鸡舍。
当然在院子的中间偏东侧靠墙的位置,还栽了一颗歪歪扭扭、大约有碗口粗的桃树,这是吴小燕小时候的最爱,也不知道往树上爬了多少回。
因为是夏季,所以在靠近院子东边溜墙根的地方,还有两张木床。
因为吴大锤是木匠,所以这些木床做的看起来非常精致,在上边还有许多结构比较复杂的雕花。
另外在院子里,还零零散散地摆放了几个矮矮的木凳子,做工同样也非常精致。
她家的大门朝南开,是不太宽敞的双开门,还有三个用长长石条横向铺成的台阶。同时在大门外边左右两侧,还分别纵向摆放了两个比较长一些的石条。
再靠外,偏西侧有一个敞开的牛棚,紧紧地挨着马路。说是马路,其实是一条由粘土和土石子混合在一起的土路,不过由于吴小燕父母管理的好,还算是比较平整。
这就是我们的女主人公吴小燕的家。
*
话说吴小燕今天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见父母不在家,就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在床上,开始幻想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是这个年龄段小女孩们最愿意做的事情。
她的母亲韩英子,现在正在山坡上的田地里,锄玉米地里的杂草,由于今年雨水比较多,所以杂草也长的有些疯狂,到处都是。
农民耕田种地就是这样,越是在太阳最毒的时候,越要在田地里干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这些杂草给晒死。
因此唐代诗人李坤的这首诗《锄禾》,正是对农民种田劳作最真实的写照。
今年是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的第二个年头,尝到了甜头的农民们,种田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不过今天下午两、三点的太阳有点太疯狂,地里的玉米秧子,被晒的有点发蔫。
韩英子正坐在一棵大树下纳凉,天热的有点让人有点吃不消。
她喊着仍然在不远处地里耕作的、董小虎家的媳妇,让她过来也歇一歇,凉快一会儿。
吴大锤与董小虎一样,今天都不在家,他们一起去给将军寨村一家农户家翻修房子。
董嫂走过来的时候,已经热的满头大汗,脖颈上的汗水正在止不住地往下淌,搭在她肩膀上的毛巾已经湿透。
“热死人啦,热死人啦。”董嫂一边走,一边直嚷嚷地说道。
她把两只鞋子一脱,就直接坐在了上面,一边擦汗一边说道:“今天真是热,像这样再晒两天,非把这玉米给晒死不可。”
“该歇就歇吧嫂子,把人热出毛病,可划不着,”韩英子一边说,一边把一壶水给董嫂递了过去。
“可不是咋的,”董嫂猛喝了两口,缓缓气说道:“不过你不干咋整,看着看着这地就要荒了,真是急死人。”
“唉呀,老了,有点干不动啦,稍微干点活,就有点吃不消。”韩英子用手捶了捶有点酸痛的脊背说道。
“你可老了,才四十多岁,正是身强马壮,干活的好年纪,”董嫂瞟了一眼韩英子,
“我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不说老,你年纪轻轻的可说老了,真是的。”
韩英子瞧了瞧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胳膊和大腿,不免有点感慨,
“你看看,都晒的脱了皮了,黑不溜秋的。”
董嫂盯着韩英子看了一会儿,不由得有点羡慕地说道:“你是外表看着黑了点,不过身子还是挺白的哈。”
“光身子白有屁用,不顶吃也不顶喝,不是跟你一样,照样在地里干活。”
韩英子说着话,想着想当年自己是一个多么如花似玉的大美人,如今变成了现在这模样,心里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得了吧,你就知足吧,你嫁给吴大锤,够享福的了,人家一个小木匠,可给你捞了不少钱,咱村整天涂脂抹粉就你独一份,还不知足。”
董嫂羡慕地说着,又擦了擦脸上的汗,“哪跟我们家那死鬼似的,啥也不会,就知道出死力。”
韩英子心里想想也是,在整个后屯粮村来说,她算是比较幸运的女人了,吴大锤虽然是个小木匠,但就凭这点手艺,辛勤劳作,同样也可以让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的。
细细想来,她不得不打心眼里感激当年她爹爹为她所作的一番操作。
董嫂顿了顿,然后神秘而又诙谐幽默地打趣道:
“咋弄,要不然咱两个换换?我们家董小虎那身体,别看五十多岁了,杠杠地。”
“嫂子,看你说啥胡话哩,”韩英子好像又找回了点优越感,
“不换,你自己留着用吧。”
“看看,就是吧,”董嫂看着韩英子,继续挖苦道:“不换,告诉你,我也不换,美的你吧。”
两人都忍不住笑了笑。
良久,董嫂有些压抑地叹了口气,
“唉,眼看着我们家那两个祖宗,越来越大,都到了找媳妇的年纪,你不好好干不行啊,压力太大。”
然后仰头看看有点黑阴阴的天空,非常羡慕地又说道:
“不像你家,虽然说你家得宝有点麻烦,但你家还有一个跟你一样水灵灵的大美人,很快到了人家高家,那可就是掉进了蜜罐子喽。”
韩英子一听,愣了一下,一脸蒙圈地问道:“什么高家?”
“反正你们家燕子也看不上我们家,我也不会去你们家提亲,你就给我装吧,跟嫂子还隐瞒,有啥可装的,真是。”董嫂有点不乐意地说道。
“不是,什么高家?我有啥可隐瞒的,嫂子,你给我说说。”韩英子一脸不解地问道。
董嫂满脸不相信的看着韩英子,“你家燕子准备跟将军寨村高定山家的儿子结对子,你真不知道?”
“嫂子,我真的不知道,你给我说说到底咋回事。”韩英子恳求地说道。
说实在话,她确实是不知道。
董嫂不相信地看着韩英子,说道:
“前一段时间,那孩子的腿不知怎的,给摔骨折了,你们家燕子,最近一个多月,一直往医院里跑,去伺候人家,这事全村人都知道,你会不知道?。”
韩英子多少有点意外,“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子呢。”
董嫂不高兴地说道:“唉呀,不给你说了,趁这一会儿有风,我赶紧干活去,万一一会儿再下雨喽。”
韩英子望着董嫂不断远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原本以为她年纪还小,要再等上几年,再去给她张罗这事,没想到她自己现在就开始找对象了。
将军寨村高定山家,她是知道的,他家在整个屯粮镇,都是出了名的,条件肯定不错。
不过她又想了想,根据吴小燕的美貌和身材,配谁都是绰绰有余,这一点她是有信心的,毕竟是她这种大美人生出来的小美人,肯定错不了。
只是现在吴小燕的年龄小了点,有点早了。
要真是这样,她也服了燕子这丫头,居然能攀上这样的家庭,那也算是攀高枝了。
韩英子想着想着,顿时劲头十足,在地里干起活来,也麻利起来。
她今晚要回家问问这孩子,到底进展到啥程度了,如果不行,就得她亲自出马,毕竟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好再遇到了。
*
在北方,夏季的天就是这样,说变就变。
没有多久,就在一阵狂风的作用下,天空开始变得黑压压的,有一大片乌云正从将军岭那边飘了过来。
这时候,虽然一下子吹走了刚才闷热的空气,天气变得非常凉快了,但活也已经干不成了,因为很快就要下雨。
并且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一次很有可能是一场狂风暴雨。
韩英子看看天,决定收工不干了。
于是她扛着锄头,一边喊着董嫂,一边慌慌张张地往村子内的家里跑去。
*
天气变化真快,就在韩英子即将跑到家的时候,豆子般大的雨点还是落了下来。
最终在她到达家门口的时候,把她给淋的像一个落汤鸡一样,浑身衣服淋湿个透。
尽管韩英子她已经年过半百,但天生的美人坯子,仍然无法磨去她那曼妙的身材,在湿透了的衣服衬托下,凹凸有致的线条,仍然看起来让人不免心动。
在韩英子的人生中,尽管有太多的无奈和不甘,被深深地埋在心底,但与命运抗争的决心,永远不会被磨灭。
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拼上一拼,博上一博,哪怕头破血流。
虽然她的这一生,已经跌落谷底,落入尘埃,再也无法再次起航。
那么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她也要再努力拼上一把,看着下一代人来完成她那无法完成的夙愿,同样也是一种无比欣慰和快乐的事情。
而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没有考上的大学,让孩子们来试试;没有住上的楼房,让孩子们去住上;没有轰轰烈烈地谈的恋爱,那就让孩子们去潇洒一次……
总之,上一代人没有完成的愿望,我们都会尽力让我们的后代去实现一下,有些时候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这不仅是孩子们的人生,也是长辈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