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到底是喝了人家一碗带着冰碴的冰糖酸梅饮。
有钱人确实会享受,明明天热的都快下火,还有冰块用。
一碗冒着寒气的甜味饮料灌下去,毫不夸张的说,从头发丝儿舒坦到脚后跟儿。
不知是因为赵远舟是吴捕头介绍来的,还是他长相隽秀,恰好戳中李氏心巴。
这女人自来熟的拿他打趣逗闷子,纵使芯子是来自21世纪的,赵远舟也有些招架不住。
“赵家弟弟,嫂嫂这里东西全的很,需要什么尽管张口。”
赵远舟如获大赦。
“嫂子,我要能做两床薄被子,还有两床褥子,不知几斤棉花够使。”
其实过冬的棉被也需要做,只不过现下手头儿只有五两多银钱,得掂量着花。
也幸好离入冬还有段日子……
李氏略一合计:“夏日薄被一斤棉花足以,褥子的话…怎么也得二三斤能睡得舒服。”
赵远舟简单心算后道:“劳驾大嫂,我要上十斤棉花。”
李氏指使小学徒去搬棉花,自己个儿摇着团扇盯着赵远舟,笑意吟吟也不知在思量些什么。
“赵家弟弟,老吴喜欢你,那些个次货、陈货嫂嫂就不拿出来糊弄你了,本来要八十八文一斤,嫂嫂收你六十六文一斤,够不够意思?”
八十八文一斤…
这么贵的么…
那十斤就是八百百十文,一两银子呢是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十斤棉花几乎就要花掉一两银子…
就算李氏给了大大的折扣,还是要半两多…
十分之一的积蓄就这么花没了…
痛!简直太痛了!
赵远舟心都在滴血,脸上笑的花儿一样,小嘴儿抹了蜜一样把李氏夸的直笑的花枝乱颤,前胸波涛汹涌…
“嫂子,我还要二十几斤精米,十斤精面,盐一斤,厨房的调料都要上一些。”
豁出去了!
摊上这么一个破开局就已经够倒霉了,如果再要勒紧裤腰带吃糠咽菜…
那简直生不如死。
赵远舟可没有委屈自己的打算,尤其在吃穿上,至于银子…
容他想想法子!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李氏美眸诧异一闪而逝,却没耽误她莹白丰腴指尖扒拉的算盘珠子噼啪乱响。
要知道镇上许多普通人家都是粗粮、细粮掺着吃,农家更是一年四季粗粮不断,粳米、地瓜、时令野菜是餐桌上的主角。
只有逢年过节、小孩儿生辰,还得是受长辈待见的孩子,才能开小灶吃上一回精粮…
赵远舟倒好,真把精粮当饭吃了?
李氏打趣他:
“赵家弟弟真是好男人昂,会心疼人,知道小夫郎是…”下巴尖儿指指北边,“身娇肉嫩的,怕是吃不惯咱们农家的饭食,特意给人家买的吧!”
赵远舟挑眉,李氏不提,还真忘了家里多了这么一号人…
他倒是也懒得解释其实是他自己吃不惯那些喇嗓子的粳米,索性就让周珣背了口小小的黑锅。
“不过赵家弟弟,嫂嫂家的这米面是按斗卖的,一斗约摸十二斤。精米四十五文一斗,精面四十二文一斗,粟米六十文一斗,小米六十八文一斗。”
赵远舟心头换算了下,竟然跟现代的米面的价格差不多!米面两三块钱一斤,小米这些要贵些。
有些超预期,不过是好事!
他略一沉吟,开口道:“嫂子,那我要十斗精米,五斗精面,一斗小米。”
屋头有粮,心里不慌。
何况米面是不可缺的消耗品,来镇上一趟又这么费劲,索性多买上一些!
再者,两口人,还有个半大小子,百十斤米面,能吃三个月?怕是够呛……
如此一想他登时更愁了…
一时心软竟给自己招惹了个天长日久的麻烦。
李氏明媚面上错愕一瞬,紧接便笼上一层喜色,有哪个做生意的不喜欢爽快、事少、长得还英俊滴大客户?
“行,嫂嫂让人给你高高的装。”
…
赵远舟在南北杂货又挑拣了些做工细腻、秀气些的锅碗瓢盆。
没办法,农家人一年四季都有活计,吃的也糙,为了给身体供给足够的能量,只能以量取胜…
就算老人和小孩儿,吃饭用的都是粗瓷大海碗,足有人头大,赵远舟实在、实在用不惯…
此外还买了过日子需要的酱醋糖盐,针头线脑,但凡他想想到的,过日子需要的家伙式,都买齐全。
李氏也送了不少小物件儿,最后算算统共二两半银子整。
一半儿的家底儿…
赵远舟忽然想起周珣比自己矮了半头,人又瘦削,穿他的衣衫肯定不合适…
唉,又是一笔花销。
他问了下李氏成衣的价格,即使最差的布料也要两百多文,而买一匹布则三百多文就可以了。
一匹布可以给大人做两身衣衫富富有余,剩下的足以给半大小子作甚得体的衣服,何况还有剪裁下来的布料,大大小小总有用处。
赵远舟思量了下,就算请人做衣服的人工算在里面,还是买布划算。
“赵家弟弟,这匹布三百文一匹,是嫂子店里卖的最好的,但你肯定不要这个。”
相处一阵儿,赵远舟什么性格李氏也能估摸出个几分。
三百文一匹的布料着实便宜,也确实是他店里卖的最紧俏的。
但这种布只有黑白蓝三个颜色,上色也比较粗糙,有的地方甚至不均匀,穿在身上…其实也不怎么舒适。
但寻常百姓,能得件新衣已是不易,哪还会挑剔这些。
“赵家弟弟,嫂子推荐你拿这种布,这种布最相宜,贴身穿舒服又透气,花色、花样更多些,价格也没丝绸那么吓人。”
赵远舟一问价格,好吗,七百文一匹,半两银子还多…
不过赵远舟切实感受了下,确如李氏所说,这款布料性价比最高。
他感觉那种三百文的用来做鞋子最合适,硬邦邦的…
一咬牙还是要了一匹。
没办法,总不能让那小子整天衣衫不整的。
李氏早有预料一般,搬出诸多花色让他选:
“赵家弟弟,成亲可是这辈子顶大的喜事,你听嫂子的,就选这款胭脂红,穿上鲜亮又喜人。”
“不然这匹橙红也好,衬得人气色好,小夫郎们最喜欢这鲜亮的款式…”
赵远舟:“……”
抱歉,他好像一时无法转换CPU,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大男人穿红戴绿,涂脂抹粉…
匆匆几面,周珣的样貌已有些不清晰。
但赵远舟记得他生的白净,觉得他应该适合穿浅色的衣衫。
但是农家土路土院子,白色的衣服并不适合。
斟酌了下,赵远舟挑了一款远山青黛似的料子。
付钱的时候李氏大方的给他优惠了五十文,还送了他两块洗脸用的胰子。
“赵家弟弟,东西多你一个人拿不走,你说个地儿,嫂子让伙计给你送过去。”
赵远舟想了下告诉李氏,他还想去买些肉和骨头。
初来乍到的,也讲不清楚‘接头’的地方,索性告诉李氏,他割点肉就回来,让伙计跟着他辛苦一趟。
“赵家弟弟从桃李村来,肯定要坐牛车回去,去车马市的路上有我娘家舅舅的肉摊,你顺路买些。”
李氏朝他眨眨眼,“有我的人跟着,总会给你些实惠。”
赵远舟大喜,朝她拱手:“那真是多谢嫂嫂!”
出了李氏的南北杂货。
赵远舟后知后觉,方才自己“嫂嫂”、“嫂嫂”叫的热络,怎么感觉跟武松叫潘金莲似的?
到了李氏肉铺,老板见南北杂货的伙计,知道赵远舟是吴捕头两口子的朋友。
十四文一斤的肉,直接给他按十二文算,还直直往最肥的白肉膘儿上拉。
这可吓坏了赵远舟,那九分半肥、半分瘦的猪肉膘,看着就觉得腻得慌!
“老板,我要这块就好,这块就好!切上两斤。”
他指着一块三肥七瘦的五花肉说。
老板以为是他不想占自己便宜,才挑拣了没人喜欢的瘦肉。
农家人就不用说了,好容易开次荤,自然要贴补些油水进肚里;就算镇里稍富裕些的人家,也是喜欢大肥肉膘子。
原因无他,拒绝不了油糊嘴的幸福感。
“郎君,这块肥肉是我留着让外嫁女儿带回家的,不然可留不到现在,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拿出来,甭跟我客气!”
“……”
赵远舟最后还是在老板不解的目光中,要了那块剩下的瘦肉。
“老板,有大骨头么。”
“郎君这种可以么?”
老板从案板下搬出一大箱猪骨。
赵远舟连道“可以”,朝老板询问价钱。
“嗨,”老板豪气给他用麻绳穿了足有七八根腿骨,挑的还是有点肉的那种。
李老板豪气表示,“不值钱的玩意儿,郎君日后多照顾生意就好。 ”
说罢,还送了一副用草绳系着的大肠给赵远舟,说是收摊了还没人要,他家里人嫌味儿不喜吃,就送给赵远舟当添头,还让他不要嫌弃…
赵远舟:什么?嫌弃?这可是猪大肠哎!不管是卤了直接吃,或是卤了之后加调料炙烤、还是爆炒,都美味得很!
赵远舟又要了十斤的猪板油,菜籽油太贵,不如猪油实惠,老板又大方送给他两颗大腰子…
赵远舟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便送给老板两包路上买的桃酥。
推拒一番,李老板还是收下,对赵远舟的好感度蹭蹭往上涨!
主客皆宜,两人成功混了个脸儿熟。
·
“劳驾小哥儿,喝碗凉茶、吃个果子再回去也不耽误事。”
买的东西太多,李氏派了两个伙计跟着赵远舟。
这一路跟着他走走停停的,两张年轻的面庞已是汗津津。
赵远舟给他两十二文钱,算作答谢。
“多谢郎君,多谢郎君!”
还是半大的小子,得了赏钱,高兴的眼睛都亮了。
赵远舟采买的东西多,赶骡车的大爷让他付十二文钱包车,不用等到点儿,立马起身回村里。
赵远舟没思量就同意了。
多花点就多花些吧,东西确实多是一回事,另外赵远舟也不想同那些并不熟悉的村人挤在一个车厢。
一来是不熟悉,没话讲,他已经累一天了,实在不想应付她们;
二来村里日子多贫瘠,他一下买这么多东西,即使藤筐已经用稻草盖上,面上完全看不出里面装的什么,但万一有好事者手贱…
到时候不定传成什么样儿。
骡车颠颠簸簸,摇的他迷迷糊糊直犯困。
‘买布花了六百五十文,米面粮油还有杂物花了二两半银子,猪肉二十四文,猪板油八十文,桃酥四包二十四文,老豆腐两块六文钱,酒一坛三十文,吃饭就算二十文,包车加上小费是二十四文,猪骨跟大肠、猪腰子没花钱…
这一趟统共花了是……约摸三两六的银子。’
赵远舟摸摸胸口揣着的小小一块碎银子,默默开始盘算来钱的营生。
殊不知,家里此刻一点儿不平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