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三站 ...
-
儿内科、心电图、超声科、放射科、中医科都跑了一遍之后。第三大站是外科,外科与内科都属于大科,还细分为各个亚专业的专科。他们所在的附属医院外科细分为消化、肝胆外科、普外科、烧伤整形外科、骨外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颅脑外科等;内科则细分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等。外内科他们轮转的时间都是三个月,三个月并非只在一个亚专科实习,而是要求基本上把每一个亚专科都轮转一遍,因此轮在一个亚专科的时间基本上是三到四周不等,象普外与、烧伤外与骨外都算是比较常见且最早分出现的亚专科,更成熟且患者也多,都要实习四个星期。对于医院新入职的菜鸟来说,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基层的小医院,男生基本上都希望自己可以在外科大展权脚,女生则希望自己可以到妇科或者是产科大展身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次一点的选择也希望是能留在内科,中医科是没得选择的,只有中医专业的学生留下来。儿科呢,尤其是儿内科,永远都不是医院新手们的选择。
烧伤整形外科,顾名思义,当然只要接收的就是烧伤、烫伤的患者,当然你想做个双眼皮或者说年龄大了脸拉个皮让自己年轻十岁二十岁也是可以的。那个年代整形还不普及,所以这个新兴的学科也不是特别的热门,就与烧伤外科合并一起。原来整形的初衷,只是为伤残者修复,整形外科就是利用外科手术方式、方法或组织移植的手段,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缺损或者畸形进行修复延长和再造,达到形态的改善和美化及功能的重建。经过治疗后,使因疾病、创伤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组织、器官缺损或畸形的患者,达到伤而不残,残者不废;使健康人更英俊、更美丽。
美容外科是整形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二十一世纪是发展迅速并普及的一个学科,因此又是现代医学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对具有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的人体进行形态的美学修整和再造。其治疗内容常与整形外科交叉,利用外科手段对人体某些部分进行塑造,改善功能与外形以增进美感,均是整形的范畴。
有的人因伤、残而需要整形修复,也有的人因对自己某个部位不满意,为追求自认为的美而整形修复,虽然一个是伤残的层面,一个是美观的层面,均与医学挂上了勾,也都归属于外科的一个亚分支。
许多烧伤、烫伤严重的患者,后期也确实需要整形修复,所以放在一起也是对的。也许大家都会认为,烧伤、烫伤能有多厉害呢,除了不知道危险的孩子,大人们都是知道规避的肯定不会很严重,如果说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意外事故天天都有发生,在你的身上也许是万分之一的机率,但是在许许多多的人中,就不好说了,事故如加油站意外、机动车意外、电动车意外、煤气瓶的意外等等,这些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今天也许是张三家,明天也可能是李四家出现。在普通人不常见的情况,但他们烧伤科却每天都能接收到这样的患者。她们俩到烧伤科第二周,就接到了一个大型加油站爆炸事故,总共严重烧伤八人全部送到他们科,这是后话。
烧伤整形外科组成是最金字塔型的科室,六个一线,住院医生四个、主治医生四个、副高医生三个、正高一个。他们烧伤外科病房与门诊是一体的,主治医师及以主的医生都可以轮转坐门诊。他们有二个专属的门诊,由他们四个主治及三个副高轮转,正高就是他们的科主任,每周只出一次专家门诊。而四个住院医生有一个医生是今年的新毕业生,暂时不能单独值班,属于跟班人员,另外三个住院医生当然只能做病房的一线医生,是暂时无坐诊门诊的权限。而四个主治医生轮流做病房一线及出门诊,基本上一个月做一次调整。这样他们烧伤外科就形成了病房六个一线,两个二线,主任三线这样的理想金字塔的结构。两个二线当然是由三个副主任医生轮流当值,如果没什么意外故事发生的话,他们每一天的工作也还不算是太忙,但是一旦有意外事故发生,那就不好说了。虽然说烧伤外科人员充足,但如果说能带一个实习同学,工作肯定会减轻一半,效率亦是直线上升,所以实习生一样是抢手货。僧多粥少,六个一线,二个实习生,一样是不够分的。怎么办,当然是年资更高的人有优先选择权,三个主治医生轮一线,其中年资最高的带新毕业生,另外两个则分别带李格与一心。
到科室的第三天,李格就了解清楚陆楷波是新毕业的海归派医生。卫生司长也姓陆,此陆会不会就是彼陆?多了个心眼的李格,就开始时刻关注陆楷波医生的动向,更是时时留意他与大家的对话。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确认陆医生的身份,可惜一周过去了,除了陆医生是海归外,她什么也打听不到。
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不一样的地方当然就是有手术啦。所有手术科室的习惯,手术基本上排在上午,如果上午排完再排下午。手术以管床医生为主,如果说手术不太复杂,主刀当然归主管医生,二线做一助,如果说手术复杂,管床医生把握不太大,主刀就归二线,一助就改为管床医生,她们做为实习生,最不可缺二助,也就是拉勾者,当然是她们莫属。
基本上每天都是两台接两台的手术同时进行,所以整个上午,除了主班医生在办公室处理杂事及新入院患者外,其他人(包括她们两个实习同学)都泡在手术室或者是门诊。
下午如果说不上手术还需要替术后患者换药或者说是做术后相关处理,所以在白天,他们实习生是没有时间坐下来的写东西的,更不要说回儿科帮忙了。
并且她们是两个人一个组,需要做的事当然比别人三个一个组的更多。每天晚上,草草吃了晚饭之后,就要赶到科室写记录,手术记录(只能主刀或者是第一助手写)、术后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就全部堆到晚上来完成。不要说找护士小姐妹说闲话,每晚上十一点能做手头工作做完已经不错了。李格虽然一直想要打听清楚此陆是不是彼陆,却也毫无头绪。外科医生青一色是男生,男生没有女生那么多八卦,更不喜欢祖宗十八代去打听别人。偶尔有时间几个医生坐办公室闲聊几句,几个大老爷也多是那个那个患者的手术怎么样,又或者说是什么时候有时间约一起打个麻将、打场球放松放松。既没有人打听陆楷波的留学生涯,亦没有人八卦他是否名草已有名花配。
李格是想要接近陆楷波医生,但是自己的工作都已经是一头乱麻了,那里还分得出身来。而李医生自己都还是职场上的菜鸟,教学生肯定还差一大截。学生的带教的任务也轮不到他。做为新人的他,与李格和一心一样,整天跟着自己的老师在病房、手术室、门诊之间东奔西跑的忙碌。班次不一样,管理的患者不一样,手术排期也不一样,他们连碰头在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都不多。
那天她们刚刚下手术,就听到留守病房的主班刘医生对主任说:急诊科刚刚来电话,说西山路口的泄油现场发生爆炸了,总共有十几个人受伤,其中伤得最重的八个,等会全部收我们科。
孟主任应该见过这样的场面不止一次的吧,很淡定的问:病房都腾空了没有。
刘医生:已经让护士腾空了四个病房,都是单间或者是双人间的,抢救室两个床也算一起,刚好有八个床位。
孟主任:抢救室只能暂时过渡,处理好了还是要转其他床位的。
刘医生:已经没有更多的床位了。
孟主任:有没有这两天可以出院的患者,和患者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马上出院,让患者到门诊换药与后续的治疗。
刘医生吱唔了一下还是回应说:我现在就去看看。
刘医生其实还是有私心的,他床上有两个病人这两天能出院,他原本算好明晚上夜班,放患者出院,然后就新收入院就归当天的主班。然后他上夜班的时候,把上级查房及当天记录等完善。基本上每个病区的习惯都差不多,谁当班,新收患者就放谁的床上,如果自己管的床填满,再放其他医生的床。现在主任都已经发话了,刘医生肯定不敢再腋着藏着。赶紧去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提前出院。其实这种情况经常有发生,毕竟手术做好了,后期的恢复,是多住一天,还是少住一天,患者大多数都听自己主管医生的话,所以沟通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这边的沟通才刚刚结束,那边患者就已经送到了两个。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大跳,这两个患者烧伤度几乎百分之六七十。全身皮肤基本上都如同是刚烤熟的红薯,你会担心自己稍稍不小心碰一下,就会掉落一大块的皮肤。人已经处于浅昏迷的状态。转送的急诊医生问:放哪呢,这两个是目前伤得最重的两个,下边还有六个处理中的患者。
就算是见多识广的孟主任,也被眼前的情况惊吓到了,确实他见的烧伤患者不少,但是象眼前这两个伤这样重的还是第一次。他毕竟是科主任,是大家的主心骨,再怎么惊悚,他还是要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沉稳、冷静、睿智。他即时指着抢救室说:这两个患者分别放抢救室一和抢救室二吧。
他们科室有两个抢救室,每个抢救室都在两张抢救室,原本打算是利用其中一个抢救室放两个伤患者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合适。首先感染是一个大关,第二就是治疗,第三就是安静的环境,对目前两个伤者来说,感染及治疗这两大关,是否能闯得过,还很难说,能单独一个空间肯定是最好的。
烧伤根据烧伤的深度,为了更好的识别,在临床上分为三度四分法,分为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一般把一度,浅二度称为浅度烧伤,深二度和三度称为深度烧伤;一度烧伤伤及表皮浅层,浅二度烧伤伤及生发层、真皮□□层;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层;三度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可以达到骨骼。有时又将三度烧伤中伤及皮肤以下结构的烧伤称为四度烧伤。
烧伤面积(成人)九分法,就是将身体分为11个区域,每个区域占总体表面积的9%或9%的倍数。从目前的目测来看,这两个患者全身几乎所有皮肤均已达深二度或者说是三度烧伤,面积估计超过百分之六十。
百分之六七十烧伤是指人体表面积的60-70%受到烧伤。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烧伤,因为人体的大部分皮肤都受到了损伤。在医学上,烧伤的严重程度通常由受伤的皮肤表面积来衡量。当一个人的百分之六十的皮肤表面积受到烧伤时,这就是所谓的百分之六十烧伤。这种烧伤可导致大量的□□丧失,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治疗。这样大面积的烧伤除了□□大量丧失外,还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首先大量的皮肤损伤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调节体温,可能会导致低体温症。其次皮肤的损伤还可能导致感染,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防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此外大面积的烧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精神压力。目前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补充□□,防止休克的发生。然后,还需要对烧伤部位进行清创和包扎,防止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行疼痛管理和心理疗法,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和压力。所有烧伤特别是大面积的烧伤治疗的目标是防止休克、防止感染、管理疼痛和应对患者的精神压力。
患者就在眼前,还是危重症,不管心里是如何在天人打战。快速、及时、有效处理好患者才是硬道理。在孟主任的安排指挥及护士长的协助下,医生护士以最快的速度分成三个组,一组管目前在院患者,另外两个组分别接手一个烧伤患者。治疗方案当然都是深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的好处是可以存留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不宜还有感染可能。然后是液体复苏,晶体、胶体都需要,接着是抗感染,这些都要同时进行,所以都要双管留置。还好他们的团队是经得起考验的专业团队,技术不错,很快就都完成了深静脉置管。
这样严重的事故,毫不例外又惊动了省级、市级各级领导。因此不管是血浆还是全血,都能在第一时间给患者使用上,对于这些伤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他们都是在与死神抢生命。
他们才刚刚处理好这两个危重患者,另外六个伤者也陆续送达病房。这么多还如此严重的烧伤患者,他们烧伤科目前这些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医生办公室即时成了医院领导的临床指挥所,在孟主任及护士长的建议下,院领导即时在每一个外科的亚专业病区抽调一个医生和一名护士过来帮忙。
院领导的意思很明确,人手他们替解决,至于人手到场后如何安排,医生听孟主任的,护士则归曾护士长统一安排。孟主任与两个二线医生商量后,决定医生所有的班次都改成双班制,抢救室一及抢救室二这两个患者直接分别归两个二线医生总指挥,所有的治疗方案在二线医生制定好之后,经科主任核实执行。
那么多的严重伤患者,他们科一定是有一场持久长要打(十天半个月必定会都处理紧绷状态)。晚上又是一个大关,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但患者又不能放手不管。夜场医生只有两个肯定不足,考虑来考虑去,反复商量之后,最后还是决定在这些烧伤患者没有出院前,陆医生全部排夜班。意思是白天他可以回家睡觉,每天下午五点准时到病房,协助夜班医生。安排是这样安排,毕竟这个夜班是暂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陆医生到底会不会答应,他们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这算不得合理的安排,陆医生完全有理由拒绝,如果说陆医生拒绝了,他们又怎么办?利用两个实习生吗?两个实习生的资历又太浅了一些。在烟雾缭绕的主任办公室里,主任和几位副手每人手中都叼着一根烟深锁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