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去向 ...
-
好不容易入睡,也不知道是几点钟,突然听到走廊上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还有车床的推拉声。睡在值班室床上的一心又一次被惊醒了,她从床上弹了起来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赶紧跳下床推开门往外看。即时看到斜对着的抢救室里灯火通明还站满了医生与护士,还有值班医生各种用药指令的声音,首先跳跃进脑海的就是中毒孩子出现病情的反弹,她的心即时又掉到了足底,拔凉拔凉的。
睡意全被吓跑的一心,也顾不上找工作服,就跑到抢救室。黎医生沉稳的声音:万份之一的肾上腺素1.5毫升,马上肌注。
护士清晰的回应:万份之一的肾上腺素1.5毫升,已经肌注。
等一心窜到了床头,正好站旁边协助黎医生的槿兰才发现她。赶紧伸手把她拉住,悄声说:你要干嘛?
一心好像没有听明白槿兰的话一样,还想要往前挤,槿兰只好拖住她说:不是昨晚上的孩子,是过敏休克的,中毒的孩子全部转普通病床了。
黎医生也发现躲旁边的两个人,不满的说:抢救病人呢,你们躲旁边叽歪个什么劲。
槿兰只好睁眼说瞎话:欧阳同学问我要不要留下来帮忙。
看来下午的好印象还在,并且一个月来欧阳同学的踏实、好学、勤奋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黎医生语气温和许多:暂时不用,你先回去休息吧。
然后槿兰对一心挤了挤眼,指了指门口用口型让她出去。
知道中毒的孩子已经转普通病床,一心也为自己这种草木皆兵的行为感到羞郝,赶紧跑出抢救室。毕竟危重症谁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就遇到,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一心当然不愿意错过。回到医生办公室后,快速穿上工作服,又跑回抢救室。
看到一心又跑回来,黎医生欣慰的笑了。也是,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生是一个勤学、上进的孩子。
还好这过敏性休克的孩子,来得快、来得重,用药后恢复得也快。经过肌注肾上腺素、静脉使用激素和液体复苏后,过敏症状很快就缓解,血压、心率、血压、循环转稳定,但毕竟是过敏性休克,担心病情会出现反复,继续留在抢救室观察。
既然抢救室患者没什么事,也睡了一个下午,年轻人,精神恢复得也快,一心不打算回宿舍,就留下来帮忙夜班医生。
那个有远见的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并且她们儿科医生断层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老师们更加迫切的希望有新生力量注入她们的团队。回到办公室后,现成的病例就在眼前,黎医生趁热打铁,即时给他们几个学生做过敏性休克如何识别及应急处置做了详细的讲解。从常见过敏药,到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然后是如何应急处置都仔仔细细的和大家说了一遍。
黎医生:我们儿内科尤其是病房,过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而过敏药中常见的就是β内酰胺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与头孢类,青霉素类属于皮试类药物,头霉素则是非皮试类药物。青霉素在静脉用药前,不管以前是否用过青霉素,停药超过三天的都需要皮试。但头霉素类则属于非皮试类药物,但是头孢与青霉素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以两者之间可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一般对头孢过敏的人群,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而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群,其中有大约10%-30%的人也对头孢过敏。因此这类药物在使用前我们一定要了解患者既往的药物史与过敏史。并且既往不过敏,不等于这一次就不会过敏,但既往有过过敏史者,则肯定要避免再次使用此类药物。药物亦可能因批次、纯度、患者内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成为过敏的诱因。过敏比如说单纯是引起荨麻疹轻症的,只需要对症用口服或者说外涂药物大多数恢复良好。我们最担心的则是过敏性休克,一旦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可能导致生命的危险。所以在面对过敏性休克,无论是院内发生的案例,还是院外送过来的过敏案例,(如有休克征象)肾上腺素大腿外侧肌注是首选,然后是氧供与液体复苏,这种情况氧供与液体复苏都同理重要。象刚才,上管和凌晨同学都在现场对吧,你们也应该看到刚才的情况有多危急,口唇、脸色都已经青紫,肢端也发凉,危重症孩子就是需要我们分秒必争。处理及时、正确,孩子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你们实习的目的,就是把四年里学到的书本知识,真正应用到临床,临床实习这一年时间,就是要你们做到学以至用,那样你们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临床上有些特殊病例,你见了一次,估计一辈子你都不会忘记。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例恙虫病,开始都当感染性发热治疗,但一直不见好转,偶然的我老师翻看他的腹股沟,才发现病灶,然后对症治疗。我现在和你们说什么是恙虫病,又或者让你回去翻书,但没有见着真正的患者,想必你们下次遇到了,未必就能诊断出来。又比如说猩红热与荨麻疹,第一次遇到未必就能区分开来。临床(Clinical)源于希腊语“床旁”(bedside),指医生在患者床边进行的医疗行为,就是这个意思。
说实话,儿科尤其是儿内科,看似工作都是没什么含金量,但都是一些不可马虎的小大事。比如看似不显眼的腹痛,也许会因医生的粗心而是漏诊肠梗阻或者是阑尾炎,又或者说是一个看似常见的孩子哭哭闹闹,如果说医生不多加留心,也许又会是一个漏诊的疝气或者说是肠套叠。也正是因此如此,儿内科医生会比更其科的医生更多一份耐心与细心。不管是孩子哭了还是闹了,都会仔细检查、细心询问。而细心、耐心不仅仅需要情绪控制好,更需要时间来配合,多一个帮手,值班医生工作起来当然也更得心应手。
黎医生:欧阳同学,既然你来了,我就不客气啦,简老师的病人都归你如何?
一心也正有此意,毕竟就算到了心电图科,她们也只需要白班到场跟老师学习,晚上心电图值的是电话班,不需要她们。所以接下来在心电图这一段实习时间,她也想晚上到儿科来学习。大家都知道,医学既讲究基础知识扎实,更需要临床经验,而现在她们这些刚进入医院的实习生,临床经验从那里来,当然是从学习过程中跟老师多学、多看、多练习来的啦。
一心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求学,更何况从小就被传说缠身,当然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远离传说,远离传说中所谓的恶.运。因此她任何时候都比别人努力,不管是在学校的时候,还是现在在实习的岗位上。只要不需要查阅资料,每一个晚上她都不缺席医院。
没有比对就没有伤害,在没有听到卫生司长公子传闻前,李格也与一心一样,每晚不缺席病房。但自从听到卫生司长公子的传言之后,她的心就一刻都停不下来,她是那么迫切的想要知道谁是卫生司长的公子,他分配在那个科室。才来一个月,除了儿内科,其他科室她还没有轮转,当然也只熟悉儿科的护士姐妹们。回儿科病房向护士姐妹们打听情况?那里有凌晨,更有对她虎视耽耽的槿兰,肯定不可能。那不回儿科病房,又如何去打听?向其他同学打听?女生吗?与自己交心有几个?一个手掌还不够数,其他科的护士姐妹吗?一个都不认识。
每个晚上在宿舍里辗转不安,既看不进书,亦不想到图书馆。有好几次她都偷偷跑回儿科病房,不仅没有看到宣晓仪,还差点碰到凌晨和槿兰。自从听说了卫生司长公子之后,从老师们口中见识过附属医院那么多的海归与有权势的医生之后,不管是阿豪还是凌晨,再也激不起李格半点爱慕之意。对于凌晨她总是能躲则躲,也因此对于他晨的邀约,十次有八次总是以忙为借口,推辞掉。还好都是在实习期,都是实习生,忙确实是最佳与合适的借口,凌晨不疑有他。于是在李格的东奔西跑与躲躲藏藏中,很快一个月又要过去了。
好不容易在宣晓仪不上夜班的时候,在下午下班时以约一起吃晚饭为由,截胡了宣晓仪。可惜宣晓仪知道的也并不比她了解的多,知道有一个卫生司长的公子,却不知道分配在那个科,更不知道那公子长成什么样。既没有打听到卫生司长的公子在那个科室,也没有遇到那个让她动心的真命天子,这一个月对李格来说是特别郁闷的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白班一心到心电图室实习,晚上则回到儿科病房帮忙。她不仅仅帮忙医生、护士干活,亦不同于其他的学生对孩子,有一种工作上的距离感。她真心的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那样喜欢,疼爱着。没事的时候喜欢到病房到四处看看,替这个家长抱抱孩子,帮那个家长喂个药。摸摸这个孩子的脸,握握那个孩子的手。在孩子中间,她完全没有与成年人一起交往时不适应的感觉,她第一次发现,在孩子们与家长中间,自己是如此的自如与得心应手。跟着孩子讲属于孩子的语言,说着孩子一样的喜爱。每一次她与简医生一起夜查房时,会说话的孩子都开心的喊着姐姐,有不少孩子伸出手来要抱抱。而家长们更是欧阳小医生,欧阳小医生亲切的喊着。也许孩子看不出来真正的喜欢与假装的喜爱,父母们却是能真切的感知,那个医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家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学生受到如此程度的欢迎与喜爱,简医生每每总会露出姨母般慈爱的笑。也因为这样,简老师差不多把一心当成了妹妹一样喜爱着,更是恨不能把全部的本事一点不落的传授给一心,还悄悄的对主任暗示能不能一年后把欧阳同学留在儿科。当简医生和主任提起时,没想到主任亦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意见高度的统一。等一心准备转外科时,简医生特意到精品店买了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还有一套儿科临床思维与解析送给她。而其他医生更是直白的表态说,欧阳同学没什么事就多来儿科窜窜门,言下之意就是让她多回来帮她们干活。
一心并不知道简医生与主任的意思,更不知道自己一年毕业后的前途,已经在她自己的努力下,有了明确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