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遇到虎 ...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格与白医生一样被这样的消息给震惊到了,卫生司长的公子,那是大多的官啊!卫生司长,就是他们医疗系统的首脑呢!
      原本坐在纪医生旁边低头干活的李格即时竖直了耳朵。
      白医生:总共来了几个,我们科是不是又没有指望。
      纪医生:听说今年就分过来有十多个,海归就有五六个。那是肯定的,谁看得上我们又穷又累的儿科。
      白医生还抱着一点小希望:不是应该还有十来个是优秀毕业生吧。
      纪医生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优秀不优秀,反正能进我们医院的都是来头不小。
      都是在医院工作十多二十年的老医生,对于医院的内幕,还算是了解的。白医生忍不住摇了摇头,她们那时候毕业,完成是靠实力进单位。她们不仅仅靠实力进了医院,还特别听话服从医院的分配,让到那个科就在那个科踏踏实实的工作。但这些年来,进单位的新人靠自己的能力少了,有背景人的多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们儿内科一直要不到人,但凡有点背景的人,谁愿意到她们小儿内科来受苦受累又口袋空空的呢。
      于是两个人都长唏短叹的说:哎呀,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纪医生更是无言,象她这个年纪的,不说当不当主任,起码已经在门诊每天朝八晚五的准点上下班了,那象她,还与小年轻一起倒夜班。不对,她们科那有什么小年轻,都是三四十,五十的老阿姨了。
      这些年来,每每看到主任到医务科要人却一脸苦涩空手而归,她们心疼主任的同时,也感叹自己运气不济。那时候怎么就那么听话,院领导说分配来儿科就老老实实的来儿科。只是后悔又有什么用,都已经在儿科专业岗位上工作了十几二十年了,还能换专业、换岗位不成?退一步说就算换岗位能成功,但如何起步?别人已经在这个专业工作了十多年,专业水平随随便便就能甩自己十条八条大街,难道说换个专业去与新毕业的年轻人比高低!搞行政,也就是做做白日梦罢了,要是有那能力可以搞行政,还用得着窝在小儿科几十年!毕竟象医院行政岗位这种有钱又闲的抢手岗位,没点特殊背景的人想都不肖想。
      儿科虽然说红一色是女生,她们在一起喜欢聊八卦、说家里长短,但还好她们不会象某些妇科与产科科室一样,窝里斗,忙归忙,哭喊穷是一回事,团结又是另一回事。也是这样,主任才会常常和大家调侃说,他们小儿科是穷开心的一个小团体。
      李格自从听了纪医生与白医生的对话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卫生司长公子,那是多大的官!想想以前追着、上赶着倒贴豪哥就羞,咱就那么没远见呢。虽然说听了个梗,具体细节肯定不能向医生老师打听。医生老师是谁啊,都是三四十岁的经历丰富的行家,估计自己的屁股还没翘起来,就能看出来你是想拉.屎还是要放.屁。不打听肯定不行,有目标、有策略才能有的放矢。想来想去,只有年轻些的护士小姐妹们合适,毕竟对高富帅动心的肯定不仅仅自己,没有结婚的小姐妹们必定也是蠢蠢欲动。护士小姐妹们不一样,同一个科室做同事,她们可以向医生老师们旁敲侧击,然后自己坐享其成就是了。找到方向的李格内心欢快不已,欢喜悄悄的爬上她的唇角与眉梢,手中的笔挥舞起来更加的轻灵。
      在分配实习时她已经知道,成绩对于她这样没什么背景的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通行证,因此她对工作一点都不敢马虎。如果说毕业的时候想要得到好单位的邀请函,硬件(后台)固然重要,软件(成绩)肯定也不能太次。硬件目前她没有,软件只能靠自己来创造,所谓的软件当然是在校的成绩加上实习时期各科带教老师的评价。
      看清楚形势的李格,不管自己的带教老师在与不在,每天与一心一样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到科室实习。白天眼睛多、事情也多,所以她一直没有也不敢找护士小姐妹们打探消息。连续几个晚上也是事情多,新入院患儿多,原有患儿事情繁琐,每晚她和一心都是忙到差不多十一点才离开科室,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当班的护士小姐妹们,都是忙到脚不沾地。
      眼看着就要满一个月,即将转下一个科室,但打听卫生司长公子的事还没有一点眉目。李格开始心急起来,毕竟与一个科室的护士姐妹们交好,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而她也不愿意每到一个科室既替医生做事,还替护士跑腿。所以她打定主意在出科前无论如何都要把卫生司长公子的事打听到。
      周五的晚上,值班的是简医生,一心的带教老师。李格与一心一样,从早上八点上班,中午回宿舍休息了半天。下午五点李格匆忙吃了点东西就回到科室。白班与夜班医生的交.接是五点半,她到科室的时候,一心还没有到,简医生也还没有来。她与值班的老师打了声招呼就到护士站搬病历,她希望今晚上会是一个好日子。希望能早点完成手头上的工作,然后才有时间坐到护士站,悄悄的与正好今晚上值上夜的护士姐妹宣晓仪说说悄悄话。为了与护士姐妹们交好,这一个月里,她不惜放弃休息,更是常常早上早早赶到科室,替小姐妹们买好早餐去讨好她们。更是以想学一些护理知识为由,跟着下班值的护士姐妹们身后学抽血、吸痰、静脉注射、打肌肉注射针等。也是因此,让好几个姐妹对她存了好感,喜欢与她分享秘密。而宣晓仪就是其中之一。
      晚上九点前,一切都正常,毕竟是简医生的值班,有事简医生首先吩咐的是一心,她才能完全不分心的写记录。当把最后一个字写完,她满意的抬起头,伸了下懒腰,摆了摆有些累的头。然后从门口往护士站看过去,护士站与医生办公室面对面,宣护士也正低着头在写记录。她开心的站了起来,把病历全部收集好正打算送到护士站时,电话却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
      离电话最近的简医生接了电话,不知道电话的另一头说的是什么,很明显事情不简单,简医生的脸色越变越严肃。于是李格准备迈向护士站的脚步也停了下来,看着简医生没有说话,心则跟着简医生的脸色变得紧绷。
      大概十分钟,也许更长一些,简医生放下了电话,然后以最快的语速对她与一心说:你们俩马上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有五个中毒的孩子马上就送到我们病房,目前在急诊科洗胃。然后快速的给她与一心分工,指着正好站着的李格说:小李马上过去和护士打声招呼,让她通知备班护士与护士长到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空出一个离办公室最近的三人间备用。欧阳你到抢救室和护士一起把抢救物品准备一下。
      李格想到打听卫生司长公子的事又泡汤了,心情特别沮丧。虽然不高兴,却也不敢表现在脸上,在心里叹着气点了点头,然后朝护士站走过去。
      看老师的脸色如此的严肃,一心也跟着紧张起来,说了声好就跑出了医生办公室。
      护士备班人员及主任、护士长还没有到达,她们就听到走廊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紧张的人声与车床推拉声。
      在班的所有人员包括实习生、医生、护士都放下手头工作,走了出来迎接病患儿。
      简医生快步走上前接过推床,问离最近急诊科孟医生:情况怎么样。
      孟医生:情况很不乐观,目前已经把省卫生局、市领导惊动了,院领导也在来的路上,考虑是中毒,目前还不是特别明确是什么毒物。然后指了指前后两个床的孩子继续说:这两个孩子刚刚频繁抽搐现在已经昏迷。另外三个孩子反复惊跳,目前没有昏迷,但估计也不乐观。你们怎么安排他们。
      这样严重的情况估计简医生也是第一次遇到,还好她也是有十来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在声人员中算是老资格了。虽然也紧张、也害怕,但脸上依然保持冷静沉着的说:把昏迷这两个孩子放抢救室吧,另外三个孩子放离办公室最近这个房间病房。都已经洗过胃了吗?有没有留好标本?
      孟医生:都已经洗胃了,也留好标本并送检了。都已经建立了静脉通道,目前输注的都是生理盐水。不过还来不及完成抽血查生化等。
      简医生:辛苦你们了,我们主任还没有到,目前只有我和两个实习医生在,昏迷这两个孩子归我,剩下的三个,麻烦您先帮忙看着,等我们主任来接手之后您再走。
      孟医生笑了笑:客气什么,估计我们也走不掉,我们一起努力吧,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度过难关。
      一般夜班医生一个,护士三个(十二点前),十二点后二个。简医生对跟过来的护士说:小宣、小彤,欧阳,你们跟我一起处理昏迷这两个孩子。丽丽和小李你们和孟医生负责另外三个孩子,等会备班和护士长过来再看情况分工。护士姐妹们同时说好,然后就按照简医生的分配马上进行工作。
      当听到简医生说让她跟到病情属于轻症那一组时,李格格外高兴,实习生在需要紧急抢救时,基本都是跑腿专员。避开危重症也就相当明显减少跑腿次数,更重要的是孟医生是一个特别年轻的男医生,估计也就二十大几的大男孩,应该还是名草无主的吧。但各级领导到位后,她又开始后悔,不管是那一级的领导到来,首先且重点关注的都是危重症那一组,停留在危重症组的时间亦明显增加。而她所在的轻症,基本上都是顺带着过来看看,更不要说注意到她这个专属于跑腿的实习生了。
      在简医生与急诊科孟医生的组织与主持下,抢救工作有序、快速进行着。查生化、找中毒物,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与血生化变化情况,孩子病情变化情况等。
      备班、主任护士长赶到后,卫生局、市领导、医院领导也陆续出现。每一个到位的领导目的、指示都很明确,一定要尽一切力量抢救孩子,不要放过一线希望,不仅要让孩子活过来,最好是抢救过来后有质量的活着。领导不懂治疗亦不了解临床病情变化,但领导可以调配人员,指挥与协调各方工作。大部分且重症患者就在儿科病房,所以儿科医生办公室就成了领导们的临时指挥部。需要人员调配,需要仪器调配,需要药物调配,临床其他部门支援,所有的工作协调都直接到儿科医生办公室即时请示,即时审批与调配。近距离、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与请示,让他们临床工作能更加顺畅、便捷、有序进行。晚上十点左右CDC及学校调查结果的电话很快也到了,人为的投毒明确是敌.鼠.强。
      毒.鼠.强又称“没鼠命”属于神经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致命性的抽搐,是最危险的杀鼠剂之一。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00倍,它是比士.的.宁更强烈的痉挛剂。它是一种γ-氨基丁酸(GABA)的拮抗物,与神经元GABA受体形成不可逆转的结合,使氯通道和神经元丧失功能,且尚未有确认的解毒剂。人类的致命剂量被认为是7至10毫克。
      大家听到是毒.鼠.强中毒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心与李格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毒,但看大家的脸色也能猜到有多恐怖。
      于是这一个夜晚,儿科与急诊科(另外三个情况更轻一些的,因没有病床,留在急诊留观室)是一个彻夜不眠之夜。
      催吐、洗胃和导泻,特效解毒剂是维生素K1,需及时足量使用。补充维生素C也有助于止血。活性炭吸附:给三个症状相对轻的口服活性炭混悬液或加入水中饮用,以吸附体内尚未被消化的敌.鼠。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减少敌.鼠在肠道内的吸收,适用于轻度至中度敌.鼠.强中毒。
      两个昏迷的患儿血液灌流:采用特定装置连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利用吸附材料清除血液中的敌.鼠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症治疗:如有出血症状,采取止血措施;两个昏迷的孩子已经出现休克,即时进行抗休克等治疗。还是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两小时左右抽一次血)等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
      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因惊动了市里省厅(总共中毒孩子有二十几个,最重的几个全部送到他们医院,其他医院也接收了一些),不管是活性碳还是血液灌流,都在第一时间到达,并且马上使用上。毕竟这样大的事故,不仅是市里、省里,如果说出现死亡事件,也许会惊动到国家卫生、安全局也是说不定的。所以不仅仅是他们当班医生、护士、直属领导担心、紧张,省厅、市里的领导、学校的领导也与他们一样紧张不安的。他们每个人都期盼可以出现奇迹,这一个晚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活下来。这一个晚上,无论是他们医生护士、还是各级领导,没有一个人离开医院。市、省里的领导在下半夜,在院领导的强烈要求及病情往好方向发展之后,才到院办公室稍事休息。而院领导、校里的领导与他们一直战斗在一起。实习生嘛,所有需要跑腿的工作都是她们两个人的活,急查血送标本,血库拿血,其他科室调配药物、仪器等等,都是她们两个实习生在跑。而一心跟着简医生管危重症组,血气分析半小时测一次,生化、常规二小时测一次,血浆置换、输血等,然后再加上李格从中悄悄捣乱,这一个晚上一心基本上就没有停过。从前不能理解什么叫跑断腿,但是这一个晚上一心却深深的体会到这种情况。
      原本来的时候症状相对轻的三个孩子,有一个因频繁抽搐后出现了浅昏迷。另外两个也是出现不间断性抽搐,或者是肢体惊跳。昏迷的两个孩子血压一直不稳定,时高时低,休克反复出现。五个危重症,还加上病房里几十个患儿,只有一个值班医生与科主任当然不行。儿科医生缺人手,并且后来不短的日子必定每天都有硬战打,院领导一直都知道,其他科的医生有心无力,毕竟对于儿科的疾病与药物的用法用量他们也不熟悉,只好把急诊科孟医生留下来。这样严重的情况,连主任也是第一次遇到,主任、简医生与孟医生对于每一次患儿病情变化、对患儿处理情况也是反复讨论,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他们三个人既分工又合作,原来想着血液灌流只需要针对重症这两个孩子就可以了。但当原本症状相对轻的孩子也出现频繁抽搐昏迷后,他们马上就改变了策略,全部患儿都进行血液灌流,毕竟毒素能越早清理肯定效果更好。只是血液灌流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工作却繁重。
      血液灌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种将患者血液引入体外装置,通过吸附剂(如活性炭或树脂)清除毒素、药物或代谢废物的医疗技术,常用于急性中毒、尿毒症、肝衰竭等紧急情况。其核心作用是快速净化血液,替代或辅助受损器官功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血液灌流是利用吸附原理:血液流经含有吸附材料的灌流器时,毒素或有害物质会被吸附剂表面的微孔或化学基团捕获,从而与血液分离。操作步骤则是血液先引出:通过穿刺动静脉或中心静脉导管,将血液泵入体外循环管路。然后净化处理:血液经过灌流器时,吸附剂选择性清除特定物质(如脂溶性毒物、炎症因子)。再回输体内:净化后的血液通过管路返回患者体内,全程需配合抗凝剂防止凝血。因为基本上是同时进行,因此每一个孩子的血液灌流一套一马在。所以当他们决定所有孩子都进行血液灌流并得到院领导同意后,即时调动全院能调动的力量快速到儿科病房支援。毕竟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他们是在与死神抢孩子,他们都希望这些鲜活的生命,经过他们的努力,可以活过来,继续绽放他们的活力。
      除了病情讨论与彼此协商之外,不管是简医生还是急诊科孟医生,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而危重症组的跑腿工作当然是专属一心,而轻症组则是李格。一心是实习以来遇到最危险的一次任务,看着躺在床上没有一点气息的两个小小身子,她又想到了小小年纪就夭折的弟弟,既心痛又害怕。她好害怕这些孩子会如她弟弟一样离开她,于是久未冒头的恶女传说又浮现在脑海中。所以每一次接到任务后,她总是以最快的跑的速度去完成,她希望自己能替孩子们抢回时间与生命。也正是因她如此的拼命,危重症组虽然需要跑腿的活特别多,但并没有出现担搁的现象。
      李格注意到不管是省里的、市里还是院领导,都是喜欢在抢救室停留,与简医生探讨问题,还会对跑进跑出的一心表示关心。于是急诊科孟医生让她再次送检验或者是取标本时,她都会假意顺便过来抢救室问一下,想要在领导们面前刷存在感。比如送血气时会跑过来问简医生:简老师,我要去送血气分析了,您这边有需要一起送的吗?或者说:简老师,我现在要到检验科取血浆,您这边有需要我顺便帮忙的吗?或者说如果在送的半路上遇到一心刚好在回来的路上,她把标本一推就推到一心手里,然后理直气壮的说:这标本你去送一下,简老师让做其他事情。一心对于李格的说法其实是将信将疑的,但又担心会影响抢救,就算有怀疑,还是会接过活转身就跑。看着跑远了的一心,她才会在后边冷冷笑着自语自言:傻子。然后不紧不慢的走回科室。当她回到病房时,孟医生忍不住表扬她说:小李,速度很快嘛。她则假意害羞说:我是用跑的。
      第一、第二次简医生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三次、四次这样之后,就算是忙昏了头,简医生也发现了猫腻,因为李格每次进来,要不是有省里的领导,就是市里、院里的领导在。对于李格这样的小动作,虽然有些生气,但毕竟这些时间她在儿科实习表现还算不错,算是给她留个面子,等她再次假意顺便的时候,简医生特别认真的对她说:小李,你主要跟着急诊科孟医生管理另外一组,我这边有欧阳同学在就好。
      听到简医生如此直白的提醒,李格却还想要狡辩:老师,我只是想着顺便帮忙,免得多跑一趟。
      简医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语气冷淡的说:知道,谢谢你。
      毕竟李格每一次溜进去的领导都不一样,此时站在抢救室的正好是卫生司长。感觉到简医生语气上的冷淡,误以为是整夜不眠不休的抢救工作让简医生失去了耐心。即时安慰般对李格和悦的说:辛苦啦,同学,先去送标本吧。
      简医生不打算再答理自己,但卫生司长对自己的关怀与关注,让李格有种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欢喜。不过向来善于伪装的她,拿着血标本假装委屈的说:那我先送过去了。
      在简医生那里碰了软钉子的李格,并不觉到是自己的原因,却是把怨气撒到一心的身上。她认为是简医生的偏心,只想着让自己带的实习在领导面前出彩,想要抹杀了她的机会。
      真正是赛翁失马,焉知祸福!没想到在简医生给她碰软钉子时,却得到站在旁边的卫生司长替自己解围。
      孩子每一次病情变化都如同有一根细细的线牵扯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病情好转一点,大家的心情也轻松一些,但孩子一旦出现恶化,大家又马上变得紧张。经过经验老道的主任解释,大家对毒.鼠.强都在了深刻的认识,它属于神经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致命性的抽搐,且目前看起来是平稳,谁也不知道看似平静接下来会不会有反弹。所以这一个晚上,每一个人都如同是坐在过山车上,上上下下的,神经高度紧张、绷得紧紧的如同一根到了极限的弦。
      上得山多遇到虎。
      因得到卫生司长关注的李格,对自己的手段深信不疑。于是这一个晚上的跑腿工作,她基本上都是对一心耍心机,只跑前一小半段。每一次看着气喘吁吁的一心接过自己手中的标本,转身继续做百米冲刺送检时,都会忍不住对着一心的背影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当她又一次把活丢给一心后拍拍手笑时,目睹全程的站在暗处边抽烟边思考的卫生司长却黑了脸。可惜她却不知道,还为自己既能表功,又可偷懒的高明手段而窃窃自喜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