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藏锋于下 ...
-
他们回到荣州城以后,只在各自家中休息一夜,便马不停蹄地往凌峰山来了。
凌峰山不像别的名山大川,既无奇路险径,也无迎风陡崖,但只是一片秀美便足以令人啧啧称奇。它是只在此山中的逍遥,是雨后山雾的迷蒙,是漫山青翠的温柔,何不只道一句赏心悦目?
此处无稀奇,只叫人流连。
这是他们选择弃马而行的理由。
李行云边走边说:“你瞧这上山的路,若说俞常是失足跌落山崖,实在难以令人相信。”
张清雁答道:“所以这个秘密一定在凌峰观内。”他一手持在腰间,一手背在身后,悠哉游哉。
“你怎知和那道观有关系?”
“那日吴守春将你我救出,我便闻到他身上有极浓的香火味和雨针草味。雨针草喜湿喜冷,常常长于山崖间,再加上香火味,你说整个荣州城,还有何处比凌峰观更有问题?”
李行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说:“对,我也闻到了。”话一说完,她深吸一口气,马上把嘴闭上,两个眼珠子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了几圈,又闭上眼去躲开张清雁的视线。
张清雁不可思议地把头追过去看李行云,心想这家伙当时该不会醒了吧?
“额……我就是……诶!阿姐!”李行云正踌躇之际,忽然看见前面亭子里有一伙人的身影,仔细一看才发现正中坐着的人竟是李行画和赵砚白,她像发现救星一般抬步就朝小亭子跑了过去,完全抛下了张清雁疑问的眼神。
“霄霄?”李行画闻声而望,正好也看到了将要奔过来的李行云。“你怎么在这里?”
李行云回头指了指张清雁,说:“凌峰观有线索,我们上去看看。这么巧,阿姐和王爷也去凌峰观?”
李行画有些迟钝,她用手帕擦了擦李行云发丝上的雾水,才缓缓说道:“嗯,听闻观内风景绮丽,今日又恰逢好天气,便想着上来看看。”
“太好了,那不如我们同行上山吧。”
一旁的赵砚白微微咳嗽两声,意为提醒李行云快快注意到自己这个大活人。
李行云这才想起来给赵砚白作揖行礼。
张清雁姗姗来迟,用扇子轻轻敲了下李行云的小臂,眼神不怀好意地撇了赵砚白一眼,对李行云说道:“你不是号称贵人的朋友吗?怎么还给他行礼?”
还没等李行云开口,赵砚白先行说道:“清雁说得对,既是一家人,便省下这般繁文缛节吧。哦,你们今日不是有公务在身吗?想必我和采朱跟着也不方便。”
“方便,什么不方便?我和大人今日都没穿公服,便是想着莫要打草惊蛇,如今你们在,此事便更好办了。”
说着李行云和李行画两个人便双双搀扶着往山上走去了,她完全没注意到自己的突然出现,能够让身后仍在亭子里的两个男人一同哑口无言。
“你们就不能换个日子来?偏赶到今日?”
“这话是何道理?我堂堂知州,不忙着查案,难不成要整日里爬着王府的墙根打听你们的动向?怎么不说是二位搅扰了我们办案?”
赵砚白翻了个白眼,背过身去,嘴里发出一声哼响。
一直到巳时,山上雾气散去大半,他们才赶到道观里。
这凌峰观红墙黛瓦,薄雾缭绕,一片清幽淡雅之气。进院内只见四面栽松,青枝苍劲。往上行至院内,便可见石阶宽厚,香炉庄严地摆在院子的两旁,又因多日下雨,所以花草潮湿味与香火味混杂在一起,让整个院子显地更加肃穆。
李行画见景感叹道:“这仙观果然名不虚传,尚未进内里,便有一番景致可赏。”
“说的是,说我自小在荣州长大,竟从未来过这凌峰观,真是可惜。”李行云也附和道。
几人相伴着往高处走去,行至一处青石小径,此石阶沿山壁而凿,盘旋山崖而上,阶面玲珑而清秀,前接主殿,后接内院,外有松木作围,属实一眼天外天,不可谓不惊奇。
随石阶而上,进入内院,眼前便出现一几人抱的巨槐,这槐木粗壮宽大,正立在院中央,雄伟俨然,但也许是岁月久长,那槐木枝虽未死,却无新叶。
穿过内院,往后殿的方向走去,便是几座新旧交错的木楼。这些木楼古朴而神秘,四周弥漫着一些引人入胜的气息。他们从个各楼间路过,仰头望顶,一些些微妙的心情从心底油然升起。
晌午将至,天光明明,他们从一路几乎把凌峰观转了个遍。
走着走着,大家的脚步也逐渐慢下来,看起来几人的确也有些累了,徒脚爬上山来,也是时候该歇息一会了。
李行画先开口说:“上山也有几个时辰了,不免口渴,不知何处能讨口水喝?”
赵砚白忙回答她:“之前路过内院时,我看有几个小道童,不如我们先行返回讨些水回来?”
李行画点点头,李行云也不带思考地附和上去:“我也去!”
看到李行云好似把正事抛在了脑后,张清雁便用扇子捅了捅她的肩,说:“别忘了我们来是干什么的。”
李行云这才反应过来,如今她可不是姐姐身边整日里无所事事的小孩子了,而是衙门里赚俸禄的捕快,怎么就把这事给忘了?他们此行是来查和吴守春有关系的线索的,可不能再耽搁了。
于是经过一番告别,他们终究兵分二路,各自游览。
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吸引,在那一群木楼中,张清雁偏偏就注意到了隐藏在后面的一座高阁。
只见那消瘦的阁楼孤单地立在谷间,四周再没有陪伴的亭台,只有几座苍翠的矮山包而已。但此处不同于凌峰观的主殿,他们登上这阁楼才发现,满眼只有旷远与辽阔,翻滚的云海包裹着他们的目光所及的一切,群山遥远连绵,只怕是仙人之居。
“光隐,隐光,藏锋于下,静待天明,好名字。”
满目的风光,让张清雁不得不承认光隐阁这三个字用在此处果真不虚。
“如此少见的风景,却藏在这山霭之中,多可惜。”
“可若是有人刻意为之呢?”
一阵酸涩的清风跑进窗来,云浪随之起舞,却不经意间遮住了耀眼的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