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风雨知意(三) ...
-
“我听说你是在边关长大的。我没去过边关,那边是什么样的,和京城相差很多吗?”李绾莺问道。
“边关自不比京城,那边的生活并不富裕,也不像洛阳这般安稳,时常会有外敌来犯,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安生。但那里的人很质朴,他们热爱生活,期待未来,他们渴望止戈散马的那天。”段程望着夜空慢慢道来。
听完段程的这一席话,李绾莺只觉动容。
边关是国土与异族部落的分割线,也是保护国土的一道重要防线。
如今战乱频发,为了守住这道防线,护住脚下的这片土地,许多有志儿郎背井离乡投身军队,抱着不畏生死的决心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也因为战乱,百姓不得安宁,有的流离失所,有的妻离子散,有的家破人亡天人永隔。
战争是残酷的,它带来的破坏远远不止于此。
真是希望没有战火的日子快些到来。
李绾莺看向段程问道:“边关最近还在打仗吗?”
段程摇头,“距上次我军将他们击退后没有收到他们再次来犯的音信,而且秦副将还留守边关,他会带领军队继续保那一方安稳的。”
李绾莺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心中尚存疑惑。
虽然边关暂时安稳,但依旧是打仗用兵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突然回来?
但这些都是朝政之事,她不能多问。
只是希望大唐能够和平安稳。
李绾莺别开视线看着院落中的一颗杏树,用抱有希望的语气缓缓开口:“我相信马放南山的日子不远了。”
一颗杏花树,如今已是满枝洁白,在清透的月光下竟有些分辨不出是雪是花。
檐下的灯笼光晕洒落一地,风一吹过光影也随之移动。
落在人脸上的光也忽明忽暗,李绾莺扭头看去,段程依旧是平淡地看着前方。
刚想再说些什么,脚踝陡然多了一种毛绒绒的触感。
她低头看去,是一只仰头看着她的猫咪。猫咪看见她的目光后就瘫在她脚边随性地伸懒腰,粉嫩的爪子像盛开的桃花。
李绾莺很喜欢小猫,原本儿时她是在宫中养了一只的,但后来李承坤长大了些与猫咪玩闹时浑身起了红疹,后来经御医诊断确定他是对猫毛过于敏感。
李承坤是李睿辰最小的孩子,是受众人宠爱的小皇子。李绾莺亦是很疼爱她这个唯一的弟弟的,所以在那之后她就把猫送出了宫转给他人收养,宫中也就再没有过猫的影子了。
偶然瞧见这只猫咪,她心里欢喜得很。她笑着蹲下伸出手挠了挠猫咪的下巴,它眯着眼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爪子也像烟花般的绽放。
“少将军,你喜欢猫吗?”李绾莺问道。
段程弯了弯嘴角,“还可以。”
“那你要抱抱它吗?”李绾莺扭头看着段程。
“不了,它们好像都不大喜欢我。”段程看着躺在地面上的猫咪说道。
“这样吗?”李绾莺将猫咪抱在怀中转身看着段程。
猫咪也扭头看着他,又圆又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盯着他。
李绾莺又像段程凑近了一些,“我怎么觉得它挺喜欢你的,你要不要摸摸它?”
段程看了李绾莺一眼,又低头看着她怀中的小生灵,它正期待似的看着他。
他盯着它看了会儿,还是抬手挠了挠它的下巴,小家伙闭着眼睛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好可爱啊。”李绾莺笑着说。
段程看着她明朗的笑容,嘴角上扬着点了点头。
灯光下,许多细软的小绒毛浮在半空,随着风起散往四处。
“这是驿站附近的一只野猫,晚上的时候总喜欢来这里讨饭。”驿丞从房廊的一侧走来。
李绾莺回身看着他,“原来是只野猫呀,性情竟如此温顺。”
“刚来的时候也不温顺,后来经常给它吃食它才慢慢变得亲近人了。”
“这样啊。”李绾莺挂笑点了点头。
驿丞笑着颔首,“饭堂的菜饭已备好,还请二位随下官前去用饭。”
“有劳了。”段程颔首回答道。
李绾莺也朝驿丞行了一礼,将怀中的猫咪放回地板上后跟着他们往中厅的方向走。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多年前下官就听闻过少将军的名声。你虽年少,却可镇守一方,用兵如神,下官着实刮目相看啊。”驿丞边走边看着段程说道。
“驿丞过奖了。”
---
到了中厅,厅内宽敞,摆放着十余张圆桌,明晃晃的灯光下是冒着热气的素菜。所有人的碗筷都整齐地摆放在案面上,凌隐他们也都规整的坐在餐桌旁等着他们。
“准备的比较仓促,没能给众将士们备一桌丰盛的膳食。”驿丞看着将士们说道。
“从军之人没那么多讲究。”凌隐起身走到段程身侧抢着回答道。
段程挂笑点头。
“那诸位慢用,下官就不打扰了。”驿丞行礼说道。
段程也回之一礼。
驿丞和驿卒离开后,凌隐展臂环住他的脖子,“快坐下吧,你们二位不动筷,我们也不能动啊。”
“都这个时辰了,我都快饿扁了。”凌隐又接着说了一句。
李绾莺抬起手背掩了掩上翘的嘴角,弯成月牙的眼睛看着段程。
“好啦,快坐下用饭吧。”
说着李绾莺掀起衣袍下摆落座于景恒身侧。
凌隐乐呵着推着段程的肩膀将其按在李绾莺旁边的位置上,随后自己坐在段程边上。
一桌上只有三四盘菜肴,虽说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是色香俱全。
李绾莺端起碗筷吃了几口,抬眸看去,正好瞧见凌隐捧着个碗往嘴里胡乱地扒饭。
如此豪迈的吃相,和他的性格倒是贴合。
李绾莺抿唇弯了弯嘴角,扭头看向段程的脸,他正端正地饮着茶,乌黑的眼睫低垂着,下颚上扬,线条流畅。
视线再向下,是那圆滚的喉结正一上一下的滑动着。
只是悄悄看了一眼,谁知下一瞬,他像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放下茶杯扭头看她。
被这双如墨般的眸子紧盯着,她不禁眨了眨眼,羽睫轻颤着别过头,继续吃饭。
段程意味不明地蹙了蹙眉,并未说话。
饭才刚吃了一半,腹部传来的痛感惹皱了李绾莺的眉头,她放下手中的碗筷揉了揉小腹。
想来现在正值三月下旬,应是月信来了。
她将碗筷摆正,起身看着桌上的几人说道:“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段程瞧见她眉间的难耐和一直放在腹部的手察觉出了她的不适。
是腹痛吗?
腹痛的原因有多种,不能确定她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发了腹痛。
女子身子较男子弱,许是这一天一直奔波在外着了凉。
又想起出行前李睿辰对他的叮嘱,要多加照料李绾莺。如今她却身子不适,是他照顾的不周。
他思索了一下,放下手中见底了的碗,“你们慢慢吃。”
“你也吃饱了?”凌隐问道。
段程点头,转身就往外走。
景恒见他们都出去了,欲放下手中的碗筷,凌隐却凑到他身边来夹菜,顺带看了一眼他没见底的碗,笑着说了句:“你可别浪费粮食啊。”
景恒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握着筷子的手却不自觉地紧了紧。
---
檐外灯火通明,微风拂响了檐下悬挂着的几只风铃,耳边回荡着阵阵叮咛。
李绾莺跟着驿卒前往了早已安排好了的客房。
回到房间后她翻找着携带的包袱,还好有碧妤的提醒,她带了几条月事带,不然又是一件麻烦事。
她将月事带放进衣襟中,推门瞧见驿卒还未走远就问了盥洗室的方向独自前去了。
在盥洗室磨磨蹭蹭整理了好一会儿才回到房廊下,顺着来时路往回走。
夜空中的星光正亮,朦胧的月色铺满大地。
远远看去,有一个身影在她房外原地踱步,应是等了她有一会儿了。
她走近了些,见是段程她弯着唇问道:“少将军是在等我吗?”
段程闻声回头,将手中拿着的暖手炉递向她。
“适才见公主身子不适,便向驿丞借了个暖手炉。”
李绾莺闻言愣了一瞬,晶亮的眸子眨了眨。
这都被他看出来了,竟没想到他是如此心细之人。
还这么会关心人。
回神后李绾莺欢喜地接过暖炉,“多谢少将军了。”
“公主以前也有腹痛的状况吗,用不用末将叫大夫。”
“不必,好好歇息一晚就会好很多了。况且每月都会经历,我也习惯了。”李绾莺长指摩挲着暖炉答道。
段程一听这话更担忧了。
“每月都会发作吗,宫中的御医也无法根治吗?”段程一本正经地问道。
月事引起的腹痛,他竟会问能不能根治。
看着他严肃的神情李绾莺没忍住笑出了声。
段程看着她弯弯的眼睛更疑惑了。
“你是木头吗,你不知道女儿家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日不舒服吗?”李绾莺看着他问道。
段程怔了一下,虽说他不了解女子,但这些事还是知道的。
他局促地扭头看向别处,薄唇抿了抿。
李绾莺抬手掩了掩上扬的唇角,目光一直盯着他泛红的耳廓。
“那…明日公主还方便赶路吗?”段程看着一旁的光影问道。
李绾莺点头,“今夜好好歇息,明日便会好很多的。”
“你还是第一次问我这么多问题,你很担心我吗?”她探头看着他问道。
段程扭头看她,漆黑的眸子多了几丝波动,“陛下叮嘱过末将,要好生照料公主。”
李绾莺点头,“哦,这样啊。”
虽说她脸上的神情没什么变化,但语气却听上去却有些失落。
段程垂下眼睑,静静地看着她。屋内透过来的光勾勒着她的容颜,浓密的睫毛低垂给白皙的面颊上投下一层阴影。
她转过身,双手搭在栏杆上看着檐外的夜空,“其实在前厅房檐下时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你。”
“公主请讲。”
“你们先前有女子随行过吗?”
段程摇头。
“那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很麻烦?”李绾莺看着手中的暖炉问道。
“不会。”段程脱口而出。
听着他不假思索的答案和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她内心竟有些暗暗欣喜。
“哦。”李绾莺扬着唇角应了一声。
“时辰不早了,公主早些歇息吧。”
李绾莺点头,握着手炉的手朝他挥了挥,“少将军也早些歇息。”
话落李绾莺转身进了房间,关门前她抬眸看了一眼段程,刚好对上他的视线,那双澄澈的眼眸迎着光变得透亮。
看着他朝她颔首,她弯着嘴角颔首后轻关上门。
屋内灯火照亮着整个房间,段程立在屋外的影子映在窗纱上,修长又挺直,须臾后才消失。
李绾莺将暖手炉放在腹前滚了滚,熄灭灯后脱下黑色的皮革长靴钻入棉被中。
腹前的暖炉传递的温度让人舒适,缓解了不少的疼痛。
---
翌日,碧空万里,高空盘旋着几只飞鸟,时不时传来几声鸣叫。天气也比昨日温和了一些,和风徐徐,倍感舒适。
早膳过后,凌隐带着其余人去后厅牵马,李绾莺跟着段程去了前厅等候。
段程去柜台结算完花费,端着个茶碗朝她走去。他四只长指拖着杯托,大拇指按着杯盖,将杯子往她跟前递了递。
李绾莺抬头看了段程一眼,伸手去接,刚要触碰到杯身他却将其往回收了收。
“托底,烫。”段程看着她说道。
李绾莺悬在半空的长指屈了屈,看了一眼他脸上的神情,依旧是往日那般淡然。
她收回视线,探手去托杯托,温热的指腹不可避免的触碰到了他的指尖,待她拿稳后他才收回手。
这次指尖的碰撞他倒是没有躲,反而还直落地看着她。
“听说姜汁红糖水能缓解腹痛,公主趁热喝。”
李绾莺怔了怔。
虽然他嘴是笨了些,但行动却处处到位,让人觉得很安心。
“多谢少将军的关心。”李绾莺笑着说道。
“这是末将应该做的。”
李绾莺掀开盖子吹了吹,一股扑鼻的甜味中又夹杂着淡淡的辛辣的姜味。
她又吹了几下喝了一口,糖水入喉时眉头不自觉地轻轻一皱。
其实她不喜姜的味道,辛辣刺鼻。从前对于带有姜的味道的汤汁她根本咽不下去,可今日却破天荒的喝了好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