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大家闺秀吴奶奶 ...
-
第六章01大家闺秀吴奶奶
瑾瑜的奶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别人家的奶奶六十岁都穿老太太布鞋了,可吴奶奶从来不穿,她还是喜欢像年轻时候一样,穿她三十六码的小皮鞋,旗袍做了一套又一套,吴爷爷宠的没边儿,奶奶高兴他就欢喜。吴奶奶是大家小姐出身,从小上私塾,家里请博学多识的国文先生教导,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毛笔字写得工整有力。旧社会女性受各种封建束缚,很多家的姑娘都裹小脚。吴奶奶学的是古体书,却有进步的思想,绝不裹小脚,还学以致用地写了很多关于封建思想的批评论,这在当时是非常让人咂舌的。吴爷爷在外地军校,假期回来探亲。回家途中,他看到街角的书画店门口,有一个窈窕的身影,穿着浅蓝色的旗袍,头发梳的很精致,发簪是一粒红色的小樱桃。好像发觉了吴爷爷停滞的目光,姑娘转头就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军官,她并没有像寻常少女一般羞涩地躲闪,也没有故作清高地转身就走,而是有礼貌地向这个正在愣神儿的军人轻轻点头,像是问候。然后才头也不回地轻盈地离开。吴爷爷呆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回家。到了家,吴爷爷开门见山就打听了,绘声绘色地给家中的长辈描述他的艳遇。说来也是巧了,吴爷爷家的一个远房亲戚说,她认识吴奶奶,教她读书的先生是吴奶奶家的邻居。
经过家族的多方打听,又多方周折,差不多还真是三媒六聘,吴爷爷终于娶到了心仪的大家闺秀吴奶奶。吴奶奶过门儿不久,爷爷就要回部队了,他们就藉书信以解相思之苦。吴奶奶的书法没有女儿家的文弱,反而刚劲有力,使得吴爷爷更是爱慕不已。结婚五、六年,他们总是聚少离多。部队有任务,说走就得马上动身。第七年的时候,吴爷爷向组织打报告,要求家属随军,部队很快批准了。吴爷爷本想攒假期去接奶奶,可谁知奶奶给爷爷拍了一封电报告知自己近日出发,就带着两个孩子从老家来部队了。那时候交通不发达,火车坐完转汽车,还有人力车。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路上足足走了小半个月,这让爷爷心疼了一辈子。那时候刚解放,路上治安也不是很好,爷爷想想就后怕,心尖上的人怎么就这么要强。
吴奶奶为吴爷爷一共生育五个孩子,四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五八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部队也缺粮,每家每户的军属都要有计划。吴奶奶的邻居经常上半个月吃光下半个月的口粮。瑾瑜的爸爸那时才六岁,咽着口水对吴奶奶说:“妈,妈,你闻见没?对门儿黄叔他家又烙油饼了,这个香啊,咱家咋不烙?”吴奶奶不为所动地说:“再等等,乖。”结果没到月底,黄叔就敲门了。原因是家里断粮两三天了,孩子们饿的躺在床上嘴巴里都吐黄水儿了。吴奶奶包起几个早上刚蒸好的馒头就递给他,交代先喝点水,再让孩子们吃。吴爸知道后,再也没有跟吴奶奶说过邻居黄叔他们家烙油饼的事儿了。六六年,吴爷爷参加抗美援越的战斗,七九年参加越南自卫反击战。吴爷爷上战场,吴奶奶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自己还要工作。吴家的五个孩子,除了瑾瑜的父亲没有考上大学,其余四个:一个女孩儿,也就是瑾瑜的姑姑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其他三个男孩儿也先后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好容易等到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吴奶奶终于松了一口气。六十多岁的时候喜欢上了跳舞,每逢周末,她都去军官俱乐部和老姐妹们切磋。吴爷爷不喜欢热闹,自己不愿意去,也不想吴奶奶去,可奶奶还是要去,穿上旗袍,自信满满。小瑾瑜被爷爷派了跟去,还没出家门,小瑾瑜回头冲着爷爷吐吐舌头说:“爷爷,您这叫吃醋。”
小瑾瑜从小被爷爷教文化,可性格却像极了吴奶奶。吴奶奶写毛笔字,她也跟着写,吴奶奶画国画,她就跟着画竹子、画葡萄……。瑾瑜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女明星,十分喜欢,学那个女明星的样子唱歌跳舞。吴奶奶不但没有阻止还告诉她,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喜欢的偶像。她的偶像是一位民国才女,受过高等教育,家族地位极高,因为自由恋爱下嫁一位年轻的军官。结婚不久,丈夫就在执行任务中过世了,她没有再嫁,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孩子。□□期间,她因为家族成分是资本家而受牵连,但她并没有消沉,她穿着旗袍、踩着高跟鞋卖菜赚钱供孩子们读书……,她的三个孩子都被她培养成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小小年纪的瑾瑜听了也佩服不已。
吴奶奶过世的前一天晚上,精神比平日里好了许多。小瑾瑜坐在奶奶身边,给她看着吊针。奶奶说:“孩子,奶奶要是离开你了,你也得好好生活,对自己好一点,遇到困难,忍一忍就能过去,知道不?”小瑾瑜含着眼泪说:“奶奶马上就好了,奶奶永远陪着小瑜。”晚上,小瑾瑜就在奶奶身边睡着了……。她梦见六一儿童节奶奶又带她去公园了,她手里拿着好大一朵棉花糖,她取下一朵放进奶奶嘴里,自己也吃一大朵,棉花糖在嘴里倏地一下就化了,留下的就只有恬甜恬淡的糖果香气……,她坐上一辆小火车,小火车呜呜地开着还会冒烟,她向着奶奶的方向叫着:“奶奶,你也上来,我们一起坐火车。”可是却发现找不到奶奶了,她又向四处寻找,还是没有看到奶奶的身影,这下她可着急了,下了火车大喊:“奶奶,你去哪里了?奶奶,你在哪里?小瑜找你,奶奶……”
第二天清晨,吴奶奶过世了。
追悼会上,小瑾瑜跪在离奶奶不远的地方,好像进入了一个真空的世界。耳边传来亲朋好友歇斯底里地哭喊,她看到姑姑给奶奶磕头,起来的时候就晕了过去,大家都悲伤到了极致。自己却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安静地跪在那里看着奶奶安详地睡着,好像要等待她一会儿起床。
追悼会结束,小瑾瑜回到家,看到洗衣盆里有一件奶奶的衣服还泡着没洗,就伸手去洗。二伯听见声音,看到小瑾瑜默默地在洗奶奶生前的衣服,抢下来说:“好孩子,别洗了,奶奶走了。”泪如雨下。小瑾瑜好像没听懂一样,仍然在真空的世界,呆呆地,木木地站在那里看着二伯。
晚上,小瑾瑜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奶奶追悼会的这天是大年初六,部队大院儿的孩子们不会因为别人家在办丧事而不玩耍。他们在夜晚出来放炮,噼里啪啦的,小瑾瑜听见了又好像没听见。不知道站了多久,一双有温度的手扶上小瑾瑜的肩膀。闻磊轻声地说:“小瑜,你晚上吃饭了没?”瑾瑜低着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倾诉:“奶奶去年老不在家,我想她,问她去哪了,她说去姑姑家打麻将了。我很生她的气,就挂了她的电话,心里还是很想她回来陪着我。后来我知道了,她不是去打麻将了,她是得了癌症去住院了。”闻磊忍了忍心头的紧。问道:“小瑜,奶奶生病疼不疼?癌细胞折磨她,她疼不疼?”
“疼,疼极了。我学习比较晚的时候,时常看到她疼的咬着毛巾。”
闻磊更加握紧了她的肩膀,“那你想让她一直疼吗?她走了,也摆脱了疾病的痛苦,也是一种解脱,你能明白吗?”小瑾瑜抬起头,夜空中没有闪烁的星星,借着月光看着哥哥,眼泪一滴、两滴、无数滴地流了出来……。
正月,奶奶离开小瑾瑜。八月,哥哥考上军校,就要出发了。在出发的前一天,闻磊想去吴家找小瑜道别,路过大院儿操场,远远地就找到了那个他想寻找的身影,小瑾瑜和几个小伙伴在操场旁的乒乓球台打球,走近了,听见一个男孩儿说:“吴瑾瑜,你挺厉害啊,等我下局削你!”转头忽然看到闻磊朝着这边走近,气势上立刻减弱了几分,讨好道:“闻磊哥,你来了,我们玩呢!”
闻磊并未理会:“嗯,瑾瑜,打完这局你过来,我有事跟你说。”
“好,我不玩了,你们谁接我这边儿?”瑾瑜把球拍递给辉辉,辉辉冲着瑾瑜眨眨眼睛道:“我懂,你去吧。”
瑾瑜跟着哥哥离开操场,身后的女生和男生不懂装懂地“哦”的一声,声音拉的很长。
小瑾瑜抬着头,巴巴地望着哥哥,她知道哥哥明天要去军校报道了,等待着哥哥赠送心灵鸡汤来抚慰她更加落寞的心。
“哥哥,你是不是放寒假就回来?”
“是,十一假期也能回来,只要有假期都能回来,小瑜别怕,等我回来……。”
不知道为什么,九月的风就有些凉了,夜空中不见繁星点点,只有一轮半月孤独地挂在天际。奶奶走了,爷爷病重入院,担心瑾瑜父亲不靠谱,姑姑安排她去自己的家,等爷爷出院他们就在姑姑家生活一阵,方便姑姑照顾爷爷。离开吴家爷爷老宅的时候,瑾瑜隔着车窗回头望,仿佛看到奶奶穿着她喜欢的那件旗袍站在门口目送她上学……,仿佛听到昔日爷爷爽朗豁达的笑声……。她不会知道,等待她的是往后四年的深渊。
小瑾瑜是坚强的,她努力振作,她绝不放弃,她坚信她还有一根救命的仙草哥哥迟早有一天会身着戎装出现在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