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我找到你了 ...
-
春三月,各处都是一片桃红梨白的灿烂。天上下着点儿小雨,柔软的雨丝抚慰着被寒冬摧残过的枝丫,温柔地抚摸,让嫩绿变得深邃。
山下繁花相会,人们依着漫山遍野的花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花朝节。这时,有情男女们就会相约出门,按照惯例姑娘们头上要别一朵自己喜爱的花,有心的好儿郎提前准备好,等到见面的时候亲手替心上人戴上。
霁乌独自一人穿梭在人海中,步履匆匆,与人群很是不符。
他转身进了一家茶楼,寻了二楼的一个靠窗的位置,唤来小二要了几盘小菜和一壶茶。霁乌依窗而坐,看街上行人络绎不绝。
霁乌下山了。
浦行以甫贞的性命相要挟,逼迫霁乌就范,虽然霁乌并不知道浦行打得什么主意,但是目前来看,霁乌并没有其他办法。
霁乌坐在这里,似乎是在等人。他时不时眺望窗外,映入眼帘的却总是两两成双的有情人。他注意到很多姑娘发边戴有一朵花儿,手里也或多或少拿着几枝颜色各异的花,不禁多看了两眼。
正在一旁擦桌子的小二看到他时不时探向窗外,似乎是在等人,一时间起了话痨:“这位公子,我看您坐着好长时间了,等的姑娘没有来啊?”
“我没等姑娘。”霁乌把视线收回来,呷了一囗酒。
小二一听这话,“害”了一声,把毛巾往肩头一搭,笑着说:“公子啊,每年花朝节您这样的人我见的多了,我告诉您,您坐着干等人家是不行的!”
霁乌淡淡地撇了他一眼,小二会错意,以为他是在请教讨姑娘欢欣的方法,于是兴致勃勃地说:“姑娘们在这春三月里都爱出去玩,把花儿往头这么一戴,哎呦!人比花娇啊!”
小二顿了顿,没往下说,他抬眼看看霁乌,发现霁乌还在看窗外,根本没听他在说什么。自讨个没趣,小二撇撇嘴,转身将旁边桌上的空茶壶端下去走了。
霁乌身旁落了清净,他把杯子搁在桌上,倚着窗户看外面的热闹。
他来的时候是春午,眼下太阳都隐了半边,霁乌还没等到他想等的人。
一开始小二还殷勤的上来为霁乌换茶倒水,时间久了,发现霁乌就这么干坐着没点多少东西,倒是白白占了一个位置,不免些不快。这家茶楼是自家店,掌柜的是自己老爹,赚多赚少到最后都是自己的,这小二便沉不住气了。
他看了看外面的天儿,过来弯着腰说:“这位大哥,你看日头快落了,这条街就不热闹了!”
说着,他指着隔壁街的一个巨大的用油纸糊的芍药花,示意霁乌看:“您看那!那可是我们今年花朝节的重头戏!天一黑就要亮灯了,很多有情人在那等着花灯亮,想在芍药娘娘那求一段好姻缘。”
霁乌看着那个没点亮的芍药花,有点微微出神。那小二看他似乎起了兴致,赶忙说:“您看咱这茶楼里人来客去的也没个意思,不如去那花灯下凑个热闹,说不定还寻个好姻缘。”
霁乌看了他一眼,见小二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微微想了一下,便起身丢下银子走了。
小二眉开眼笑的拿着银子下楼,到一楼正好有客人进来,他里面把银子收起来,小步跑到客人面前,笑着招呼:“哟,客官,里边请!里边请!咱楼上临窗可有个好位置,风景美的很,我带您去!”
霁乌跨出门的脚步一顿,向后撇了一眼,抬步走了。
刚刚店小二指的是隔壁的街,霁乌顺着路拐一个弯就到了。
虽然小二有赶客的嫌疑,但是他说的地方还是不错的——这条街是比隔壁热闹许多。
这条街的沿路有挎篮卖花的老妇人,算姻缘的半仙儿,哄小孩儿的糖葫芦和泥人……吆喝声此起彼伏,不曾断绝。
霁乌从街道中穿行而过,周围的喧嚣吵的他心神恍惚,有点发懵。
他想去那朵芍药花前看看,因为那朵芍药花跟甫贞送给自己的是一样的,他在山上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花。
这条街道本来就不宽敞,两边又被商贩占去了许多地方,过往的行人摩肩擦踵,挤得霁乌心里的烦躁越来越强烈。
眼看着花灯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多,霁乌被挤得抬不起来的胳膊隐在人群之中有些发抖。
“甫贞大哥,你看这个好看不?”一道女声突然传进霁乌的耳朵,他猛然一震,止住脚步。
霁乌向着声音的源处望去,急切地寻找着什么。这一刻,周遭的一切好似都与他没了关系,人潮拥挤,霁乌就站在那里,寻找记忆中的那抹绛色。
“嗯,好看。”又有一道男声传来。
是甫贞。
霁乌蓦地看见他,就在那里!
他盯着那抹绛色,身体止不住的发抖。
霁乌张开嘴想要唤他,却怎么也出不了声。
“那你帮我戴上吧!”少女活泼可爱,举着一朵阳春花让甫贞帮她戴。
甫贞不动声色地往旁边移了半步,说:“我不懂这些,让你祢衡大哥帮你吧。”
少女撇撇嘴,一脸不开心的想说些什么时,芍药花灯点亮了。
白芍药花灯的中心点了蜡烛,花心被烛光映照的有些发黄,正好组成了的白芍药的花蕊。
完完整整,一切刚好。
四周突然被花灯照亮,甫贞不由得去看那朵花,却在人群中一眼看见一个穿月白长袍的男子。
那男子周围的人都在看花灯诉情深,只有他,即使被人群撞得踉跄,也不跟随人流。他逆着人群站在那里看甫贞,眼睛里有许多说也说不清的涌动。
“是……霁乌!”甫贞的瞳孔骤然放大,既而又被欢喜取代。
随之,他不顾一切般的向前挤去,想要确认眼前的人。霁乌也拨开人群,奋力走向甫贞。
突然,一束火光冲透云层,绚丽的烟火就在空中绽放,在人们的一阵阵惊呼中,霁乌抓住了甫贞的手。
“师兄,”霁乌把人捞到怀里,低声说:“我找到你了。”
“霁乌……”甫贞的手被他握住,自己也被他圈在怀里,任凭外面人群涌动,他被稳稳地护在怀里。
‘霁乌长得比自己高了’甫贞被霁乌圈在怀里,耳朵贴在霁乌身上有些发嗡,发觉霁乌已经高他许多。
“你怎么下山了?”甫贞听着他的心跳,一偏头就可以碰到霁乌的耳朵。
周围的人太多了,霁乌有些站不稳,他说:“他放我下来的。”
二人都知道那个“他”是浦行。
突然,一声口哨传来,祢衡在一旁的桥上喊:“喂,行了吧?小兔崽子别忘了这还有一个人呢!”
祢衡抱臂胸前,笑的很是欢洒。
霁乌松开甫贞,牵着他的手护他挤过人潮,来到祢衡身边。
祢衡抬手对着霁乌的脑袋就是一巴掌:怎么长那么高!”
霁乌也不躲,用手揉揉被打的地方,低声笑着说:“长高点不挨打。”
“该挨还是要挨!”祢衡吓唬他。
“那个……甫贞大哥,这位是?”那个扎着小辫子的少女看他们三个聊的开心,一时间忘了自己,不免有些不开心。
“这位是我的小师弟,叫霁乌,以后你也可以喊他霁乌大哥。”甫贞看一眼霁乌,向那位少女介绍道。
接着又对霁乌说:“这是我和祢衡上次在长云镇救下小姑娘,她姓商名清绛,我们送她北上归家。”
“归家?”
见霁乌不解,甫贞解释道:“她自幼体弱多病,北方气候狂野,对她身体残伤得厉害,她父母今年冬天就把她送到南边长云镇养着。今年长云镇突遭横祸,被一群趴蝮引水冲了镇子,百姓到处逃散。”
甫贞说着,低头看了一眼少女,发现她正揪着那朵阳春花,于是又把眼神错开,接着说:“我们遇到她的时候,她正昏迷着,身边也没有人。”
“你们没带她找家人吗?”
“去了,找不到了。长云镇被水冲的厉害,想要重建需要消耗很大财力,当地官员就把他们集中安置到一个地方,里面没有她家里人。”
霁乌闻言,弯下腰去看小姑娘。
小姑娘发觉有人凑过来,于是猛地一抬头,正好与霁乌四目相对。她的脑海中倏忽闪过他很甫贞牵手的画面,于是很不自在的收回目光,问:“你干嘛?”
霁乌反问:“你叫商清绛?”
小姑娘没想到他问了这么一句废话,不由得顿了一下,转而大大方方的直视霁乌说:“是,刚刚我甫贞大哥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霁乌弯腰低着头,听了这话,眼里闪过一丝冷意,他盯着商清绛重复道:“你甫贞大哥?”
商清绛被他突然变脸吓了一跳,纵使她胆子再大,这会儿也磕磕碰碰地说:“对……对啊,我一直都是这么叫他们的。”
说完,一个转身,躲到甫贞身后去了。
祢衡去拉小姑娘,说:“她胆子一向很大,这会儿见了霁乌倒是老实起来了。”
小姑娘被祢衡托抱走,还与祢衡笑闹着去看花灯。
霁乌看着这场景,心中陡然升起狂躁。
他深吸一口气,还没呼出来,手就被牵住了。那口气忽地卡在嗓子里,憋得霁乌咳了好几声。
等他咳完,他看着甫贞幽幽出声:“师兄……”
甫贞不看他,只是把手牵的更紧。霁乌在他眼里看到那朵巨大的白芍药,于是顺着目光也看过去。
花灯下好多人。
霁乌的手被甫贞牵着,有风吹过甫贞的一丝发梢,正好吹到霁乌的嘴巴上。
霁乌不敢动,他感觉嘴巴痒痒的,想去扯开发丝,却终是不舍得。
霁乌想,发丝替你吻过我了。
他正出着神,甫贞突然叹一口气。
霁乌思绪回神,把目光看向他。
甫贞眼里不再是芍药花灯,而是一位挺拔俊俏的少年郎,他看着这位少年郎,自责而又懊悔地说:“我当初不该把你一个人丢山上的。”
“你长大了,我牵不住你的手了。”
霁乌看向二人想牵的手,终于发现不熟悉的感觉是怎么来的了:自己的手已经比甫贞大一圈了,甫贞不像在牵他,更像是在抓他的手。
霁乌被浦行关在二十四间有两年的时间,从夏三月关到两载后的阳春三月,他的里里外外都发生了变化。
但他不打算给甫贞说。
他反手握住甫贞,笑说:是啊,终于可以是我牵你了。”
少年郎站在灯光下面,熠熠生辉,灯火不足以与他媲美,他意气风发,仿佛乘风便可扶摇直上。
甫贞看着他,看他的意气风发,看他的风华正茂,看他的浪浪如风。
风夹杂着街市的嘈杂,甫贞分明听到那个轩如霞举的少年委屈道:“师兄,我好想你,别丢下我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