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无用之物(1) ...
-
“陆老师,这些书放这边架子上,可以吧?”
小花将一叠整理好的旧课本放到书架上。那书架已经满满当当地塞满了笔记与手稿,课本放上去后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
“好,谢谢你,小花。”
说话的是陆归藏,九安城内唯一一所学校的校长,一个矍铄的小老头。作为工作了40年的教工,也是小花和阿尘曾经共同的老师,他已然年纪不小,细微的皱纹顺着眼镜腿爬上他清瘦的脸,似乎是从古老的书卷中走出来的,浑身散发着老旧干瘦的味道,但眼神中却依然有着温和的神采。当然,在春天学校在火并中被波及倒塌后,校舍重建的工作还一直未完成,因此这位校长也一直为学校的修复款而做各种努力,终于在天使堂的资助和四坊会的募捐下筹得足够动工的数额,保证了九月份新学期至少能如期开展。如今趁着暑假,他正为了校舍建设和招募新生焦头烂额,一向与他关系不错的小花自然去帮忙。
“帮大忙了,幸亏有你在,我只要专心去走访新生家长就可以了。”他笑着对小花道,“今天还要走四家,总是要保证他们能在九月份及时来报到才行。”
每到新学期之始,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由于没有完善的人口登记系统,以及妖族一向缺乏的教育观,他总是要一家一家去到适龄孩子的家里,拎着各种礼物,劝家长让孩子们入学。这种在夏季的劳碌就像农时一样,一年一年周而复始,风雨无阻。
“陆老师,他们不来就不来吧,为什么要求着他们来啊?”小花有些不解,九安城一贯信奉的是“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完全没有必要非要将不愿意来的孩子拉入学校。“你以前也说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学,而是要发掘自己的长处呀?”
陆归藏扶了扶眼镜,温和地笑笑:“你觉得我是多管闲事了吗?”
“……不,我知道,陆老师你只是想给他们的人生更多选择。只是……”
“只是这样的努力更多是徒劳是吗?也许吧,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走不出九安城,而妖族的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早上早点铺子的赵婶说了,她觉得学数理有用,也愿意让孩子来学。但学校除了教这些有用的东西外,还总是教他们读文学,读诗歌,学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他们自然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那你呢?你也这么想吗?”
“我当然不觉得文学和诗歌是没用的,我自己也很喜欢……但确实,我觉得它们不如数学有用。”小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却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它很……模糊,不像数学,有着精确的定义。”
陆归藏想了想,道:“唔……你喜欢看月亮吗?”
“月亮?”小花一愣,不知道为什么陆老师突然说起这个。“应该……一般般吧。”虽说花夕节她也抬头看月亮,但那大概远远算不上喜欢,毕竟除了天文爱好者,谁又会总是抬头看月亮呢?
“我们习惯了月亮的存在,自从人类有记忆以来,它就像一盏长明灯,是孤独地球的伴星。可除此之外,它有什么用呢?”
“老师,我不明白。”
“如果有一天月亮突然消失,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额……可能有更多的陨石会落到地表以及……晚上需要点更多的灯?”
路归藏摇头。
“乍一看,月亮消失的影响并不明显,尤其是对人类来说。
“首先是夜间生物因为没有了月光,从而影响到捕猎和繁衍,一些生物会减少甚至灭绝。然后,由于缺少了月亮带来的潮汐运动,海洋生物将陷入混乱,会有大批需要靠潮汐迁移的动物消失。”
“缺少了月亮的稳定作用,地球自转轴倾角会逐渐变化,一段时间后,恒定稳定的四季将会消失。这将很漫长,可能需要数千年,上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再微小的气候变化,都可能导致部分物种灭绝,进而引发连锁反应,直至生物链崩溃。那时,人类还是否存在,也不好说了。毕竟,生命的出现是一个偶然的,脆弱的奇迹。”
小花睁大眼睛:“我从来不知道,月亮这么重要。”
“当它存在的时候,也许我们只是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可一旦它消失,就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大灾变。对于这些看似无用之物,我们不应该这么狭隘。而且……断言它为无用,也还远远为时过早。”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去过月亮……土地的引力太过沉重,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去往天外看一眼。也许千年前九安大妖做了尝试,但它也失败了。如今明光城也在尝试建造月梯,试图在月亮和地面上建立一条通道,以此突破重力的诅咒。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耗费巨大资源,就为了去往一颗从古至今围绕着地表打转的大石头上。”
“它并非无用,或许,它只是超越了我们的认知。所有的未知都可能隐藏着开启未来秘密的钥匙,因此,请不要轻易否定你眼中无用的事物……而我努力的意义,正是在于此。”
“我能做的就是带你们看到更多的东西,和更大的世界,让你们能够思考自己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只要看到,就不能说无用,因为我不知道这会给你们增加怎样的可能性。至于你们能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那些,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他笑了笑,眼中漾起暖意,似乎谈起这个让他的心情变得很好。
“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信息的不平等却被更加地无限放大了,这会有很多问题。就如你想要去明光城,但现在让你选择是否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你能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吗?”
小花想起了和路易交谈时自己的沉默,渐渐明白自己的犹豫从何而来。
说是,那是骗自己,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不负责任。但是说否呢?她也并不想甘于在这样的一个小城中度过一生。
人人都说那里是天堂,那便真的是吗?她所了解的不过是网络上的只言片语罢了,到底还是要自己看过才知道。
人是无法做出自己认知之外的选择的。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可能在选择前就得到足够的信息。照这么说,这些都是在赌?”
“是的,都是在赌。既然是赌,自然会偏向于风险小的那个,不需要过多付出的那个。”
“人要挣脱重力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围绕着某个东西,在重复的轨道上反复打转,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倾向于选择更熟悉的一边。你觉得这样的选择称得上公正吗?”
“并不是,因为他对两个选项相当的认识不是相当的。”小花明白了陆老师要说的意思。
“所以说,自选择的合理性在于信息差的平等。如果没用这个,所谓的选择都不过是在掷色子,在守旧和找死之下不断重复。
“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如果你知道自己选择的理由,背后的来龙去脉,带来的意义,预判了结果,那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问题。但没有人能做到绝对,我们只能尽可能多的为选择搜集信息,做出尽可能的理性决定。
“这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它要求所有人无私地共享信息,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陆归藏一边整理今天他要走访的学生名单,一边说道:“我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孩子们提供能够进行公平公正地选择的环境,将他们缺失的那部分信息填补进他们的大脑……这本来就是很难的事,在春天播下的果实,可能到秋天才能发芽,甚至也可能不发芽,完全是白费功夫。不过作为农人,这份辛苦也是我该得的。”
翻了翻名单,他叹口气道:“可惜,这些名单并不全,这些是我根据七八年前四坊会登记的新生儿名单列的,这些年估计会发生不少变化,也有一些从城外新搬来的孩子……可惜,我能力不足,九安城也没有什么完善的登记机制,不能把他们都找出来。看吧,我也陷入了信息差。”
看着苦笑的陆老师,小花停止了对信息左右选择的思考,想找到能帮到他的办法。
“天使堂最近不是免费给13岁以下的孩子们提供疫苗接种吗?又不用花钱,年龄够得上的应该都去接种了。他们应该有这个名单,而且相对来说是齐全的。”
路归藏想了想:“方法是可行的。不过有关医疗的记录,他们一向保密得紧,因为有风险,恐怕不会愿意提供给我。”
小花看见旁边有台旧电脑,笑了笑。
她没有消灭孩子观念中信息差的能力,但消灭这点信息差,还是信手拈来。
十五分钟后,校长室的旧电脑上,适龄孩子们的姓名年龄和家庭住址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这……你怎么做到的?”陆归藏对着屏幕惊讶不已。
“只是用了一点小小的技巧。”
他看看小花,眼角透露出笑意,嘴上却说道:“这种小技巧,嗯,如果没事,还是不要随便用。”小花附和着点头。
他仔细翻看名单:“嗯……比我这里统计的要多出十几个孩子,看来最近要加加班了。”
言罢,他忙碌起来。无事可做的小花托着腮帮子,看着他前前后后地抄写,整理资料,归类存档,思绪又漫无目的地飘散开来。
信息。没有信息,就没有决定的依凭。
在如今这个时代,什么能够记录下一个生物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录,勾勒出他们真实的轮廓呢?唯有网络与大数据。而那些零散的信息,正散落在数据世界的底端,等待着被人唤醒,就像数据里的那些主人公,这里的芸芸众生一样。在那之前,他们就隐没在人潮里,像背景板一样存在着,成为城市喧嚣的一部分。直到陆老师在人海中“看见”他们,用一双大手将他们捞起。
而且,除了这些名单的统计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的活动样貌是无法被简单记录的。这需要对数据更加精确的操作。
她想到阿尘和她说的一件事。当他在读中学时,曾经在食堂卡里收到过多出来的两百元,问了其他人却都没有。后来才知道,这是专门给一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们的补助,只要在食堂吃饭的花销小于某个数额,就能拿到。于是一个富家子弟兴冲冲地去刷卡——他从来嫌弃食堂的伙食,从不在那吃饭——却发现没有到账。这才知道,原来拿这笔钱的第二个要求是每月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次数达标才行。
她当时就被这个故事吸引,并且从中感受到一股奇妙的韵律。仅仅是两个条件的限制与记录,就能够筛选出切切实实需要帮助的人们,这其中甚至不需要人的主观意识介入。某种零散的行为,不经意间的选择,被数据化之后切切实实地勾勒出了一个人的轮廓,这让她惶惑之余也为之着迷。
之前,她只是出于兴趣才开始接触数据分析,而今天的事则更让她确信,信息技术能够成为眼睛。普通人能看到的越多,信息差便被消灭地越多。
而信息,是选择的依凭。唯有这样,人才能正确行使选择的权力,或是真正为选择负责。
小花的心中像是有一道水波荡漾开来,撞到心的湖畔,然后又一圈圈反弹回来,与最初的涟漪交织,激荡起一片小小的波浪。
她想要做一双眼睛,很多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