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重生 ...
-
窗外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将周瑜唤醒,他疲惫地睁开眼,惊讶地发现自己正身处于一个漆黑的房间中,只有头顶上的一个用几根铁丝制成的天窗略微投射下一线光。
在记忆的最后,自己将书信交于主公,便含恨地闭上了眼,按理来说自己已经死去,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
周瑜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发现自己的手脚都被绳子所捆住。就在他心中甚感疑惑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颇为慵懒的声音:“醒了?公瑾还真颇为可笑,居然有朝一日会因我气绝身亡。”
听闻此话,周瑜不满地皱了皱眉,透过那一丝微弱的光,周瑜终于看清牢外的人。果然是他,或许也只有他,那个能够致使自己箭疮迸裂、气绝身亡的人——诸葛亮。
“此时你还来嘲笑我,我承认我比不过你,是我输了。”周瑜侧过头,不愿再看诸葛亮的这张脸。
诸葛亮抿嘴笑了笑,他摇了摇羽扇,一步步逼近周瑜,凑到他耳边轻声说道:“公瑾难道就不好奇,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吗?”
“你做了什么?”周瑜往后缩了缩,警惕地打量诸葛亮。
“天机不可泄露。”诸葛亮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后扬了扬羽扇,“公瑾可愿听亮吟文一段?”
他并没有等周瑜回答,便朗声言道:“呜呼公瑾,不幸夭亡!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若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知音何方?”
“这是亮为公瑾所写的祭文,连子敬都为此感伤,公瑾以为如何?”
“真是虚情假义!你将我气死,却又来为我吊孝,是真当江东无人吗?”周瑜有些恼怒,冷冷地开口说道。
“如果我说,我对你的情感,是真的呢?”
牢房中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两人轻微的呼吸声,时过半晌也没有人说话。诸葛亮见此终是按捺不住,弯了弯唇角说道:“既已如此,那么公瑾今后又有何打算?”
“自是要回东吴,帮助主公完成大业。虽不知我究竟因何重生,但还是多谢孔明的救命之恩,也望孔明能够替我解开绳索。”周瑜毫不客气地边说边将绳子伸至诸葛亮面前,示意他解开,
诸葛亮只摇了摇羽扇,轻轻一笑道:“亮会放虎归山吗?”
“什么意思?”周瑜猛地一滞,心中忽然扬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字面意思。放公瑾回到江东,以公瑾的才能,必定能将赤壁之战重演。到那时,曹贼败退,江东势必要与我主展开斗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军事实力也完全位于我主之上,放虎归山,只会自取灭亡。”
“所以公瑾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留在这里,帮助我主刘玄德统一天下;但若公瑾不愿..怕是只能在此囚牢中,度过余生了。”
“帮助刘玄德一统天下?作梦!”周瑜怒视着诸葛亮,一字一句地说道,“江东是我与伯符历经艰险一同打下的,怎会倒戈帮助你?那是我永远的家啊!我宁愿一辈子也得不到自由,也绝不会攻打自己的故土!”
“...真是遗憾。”诸葛亮垂头轻叹了口气,眼眸中闪烁着别样的光彩,“公瑾才华横溢,若在牢中荒废,未免也太过可惜。”
“我的才华,只会运用在我愿意奉献的国土上!孔明,你的能力我心服口服,刘玄德有你,是一种莫大的运气,可是刘玄德也只有你辅佐。而在江东,我主不仅有我,还有子瑜、子敬和张公,吕子明与阚德润也不是泛泛之辈。所以就算没有我,未来的赢家也只有可能是我主,而不是刘玄德!”
诸葛亮轻轻笑了笑,并未在意周瑜言辞激烈:“公瑾似乎还忘了曹操。没有我主的帮助,或许江东早就投降于曹操,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孔明!”见诸葛亮丝毫没有放人的意愿,周瑜一时间有些恼火,“你以为这小小的牢笼就能够拦住我吗?终有一天,我一定会回到江东去!”
“那便要看公瑾的本事了,”诸葛亮又摇了摇羽扇,终还是伸手给周瑜解开了绳索,“可是公瑾,江东、孙伯符,在你的心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当年你与我相识,可是在孙伯符之前啊!”言毕,诸葛亮便转过身,只给周瑜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
犹记独居茅庐时,他曾从百姓口中闻得杂诗一首,心中五味杂陈,很难明说是什么滋味: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张。威镇三江清,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专意属周郎。孙伯符,如今周瑜在我手上,你又如何去专意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