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三章.深潭 ...
-
周瑜稍显诧异地转过身,只见身后站立着两人皆身着白色衣衫,手持一些祭拜之物,正目光灼灼地紧盯着自己。稍年长的一位周瑜再熟悉不过,正是自己曾经部下吕蒙吕子明,听路边的将士所言,鲁肃身故便由他继任都督一职。
而较年少的一位身姿修长,面容如玉,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书卷之气,周瑜虽然望着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讳。
“你是何人?”见周瑜许久都未曾答话,吕蒙稍有些不悦,语气中略带一丝怒意。
“墓中之人曾经的一位故友罢了。”周瑜向两人欠了欠身,缓缓回答道。
“故友?我与子敬私交甚好,却从未见过你。”吕蒙闻言微蹙双眉,心中仍有疑虑。
“鲁公为人忠厚良善,广施善行,所受其恩惠者数不数胜,将军岂能每个都识清弄明?”周瑜撇了撇嘴,一时间竟好奇吕蒙性格变化如此之大。犹记赤壁之时他还是位目不识丁、性情豪爽的武夫,如今心思却愈发细腻起来。
吕蒙虽对周瑜的不敬之语有少许不满,但脸上却没有半分表露,终是点了点头长叹一口气:“先生既能说出此话,代表确与子敬感情深厚,是我误会了。近日江东与荆州关系焦灼,我也是怕万一,还望先生勿要怪罪。我叫吕蒙,字子明,这位是陆逊陆伯言,敢问先生名讳?”
陆伯言。周瑜在心中默默念叨着这个名字,最后的记忆只停留在他奉命前去征讨山越,未曾想到如今已为孙权近臣。他将目光重新放回吕蒙身上,向其深行一礼:“不才之名,恐污都督尊耳,但荆州一事,在下确有拙见。”
“你且说来听听。”此番是陆逊先开口说道,他轻弯唇角,话语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
“刘玄德攻打西川之时失去庞士元,便如猛虎失其爪牙,无奈之下只得召回与关云长同守荆州的诸葛孔明。失去孔明的荆州等于失去了一道保护屏障,关云长虽骁勇善战,但所力及之处只有前线,后方怕是无暇顾及。”
“关云长虽忠义无双,勇冠三军,但他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若无孔明从中协调,迟早与会其他官员间产生纠葛与嫌隙。刘玄德与孔明正为汉中之战而苦恼,可无论汉中之战是胜是负,一旦战争结束,孔明或许便会前往荆州,若那时再奢望荆州,可谓难上加难。”
“收复荆州亦是鲁公毕生之愿,还望都督仔细思量,勿要错过大好时机。”
听完周瑜所言,吕蒙与陆逊面面相觑,神情中皆流露着不可思议。片刻吕蒙才缓过神,向着周瑜深行一礼:“今日方知高手在民间,先生真乃卓见!不知先生可愿与我一同回府,再细谈此事?”
周瑜已瞅见不远处诸葛亮的身影,见他的目光向自己转来,慌得连忙摆了摆手:“乡野村夫,岂敢叨扰都督尊府?家中还有要事,先行告退。”言毕,还未来得及向吕蒙与陆逊行礼,便慌不择路地逃离此处,只留下一时间愣在原地的二人。
“都督如何看待此人?”望着周瑜匆忙离去的背影,陆逊嘴角微微上扬,“我观此人甚有远见,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能有机会再遇,定不会如此轻易放他离开。”
哪知吕蒙对于陆逊的话语闻所未闻,他一把抓起陆逊的衣袖,指着前方并肩而行的两人,满脸的不可思议:“伯言可知,站在那位先生身边的,是何人物?”
“我未曾见过。”陆逊仔细打量着那人,终是疑惑地摇了摇头。“刘玄德麾下的军师——诸葛孔明。”
陆逊闻言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又望了望诸葛亮几眼:“诸葛孔明?此刻汉中战事焦灼,他怎会在江东?还有那人,究竟是何身份?”
吕蒙摇了摇头,目光一直追随着诸葛亮的身影,缓缓开口答道:“我赤壁之时跟随周都督,曾见过诸葛孔明几次,不知此番前来江东是为何事。不过正好,既然来了也就别想回西川。”
吕蒙手轻轻一挥,招来一众士兵,他斩钉截铁地吩咐道:“将那两人活捉来,尤其是诸葛孔明,可用他向刘玄德换取荆州。”
“都督不可,”瞥见鲁肃墓前已烧成灰烬的纸钱,陆逊急忙出手阻拦,“我听闻鲁大人与诸葛孔明交情匪浅,此番他前往江东,怕是前来祭拜鲁大人的。若借此机会将他捉拿,岂不伤故人之心?”
“你去跟着那两人,”陆逊吩咐身旁的一位士兵道,“若他们前往西川,便让他们回去;若他们前往荆州,即刻回来禀报;若他们仍停留在东吴数时,哪怕是去见诸葛子瑜,也将他们尽数捉拿。”
“伯言好远虑。”吕蒙点头称赞道,望向周瑜的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他长叹一口气微微合了合眼,言语中满是缅怀与思念:“刚刚侃侃而谈的那位先生,给我一种无以言状的熟悉感,像极了周公瑾周都督,只盼他莫要真是孔明那边,莫要真成为我们的敌人。”
“周都督?我未曾见过他几面,只在别人的称颂中才略有了解,”陆逊闻言神情亦有些恍惚,但话里却满是憧憬与仰慕,“我观那人所言所行,并不似刘玄德那方人,难道江东亦有派去西川的间谍?”“不过荆州一事,确实需要仔细思量,早做打算。”陆逊向鲁肃墓前深行一礼,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祭拜完鲁肃后,周瑜便与诸葛亮登上回到西川的马车,回忆起与吕蒙、陆逊两人的相逢,周瑜仍觉心中感慨万千。他望向坐于身侧因奔波而疲惫不堪的诸葛亮,发自内心道出了些感谢的话语。
“是为你,亦不是为你。”诸葛亮揉了揉太阳穴,缓缓开口说道,“子敬深谋远虑,素有长者之风,孙刘联盟在于他极力维护。如今他身故,继承者吕蒙吕子明并不在意联盟一事,反而对荆州心存芥蒂,我担心终有一日,你我会兵戎相见。”
“所以公瑾,”诸葛亮凝视着周瑜的眼眸,郑重其事地问道,“今日在子敬墓前,你与吕子明究竟聊了些什么?”
“你都看见了?”面对诸葛亮的灼灼目光,周瑜丝毫不惧,淡定自若地问道。
“亮离你并未有多远。”诸葛亮长叹一口气,微微摇了摇头,“此番是亮失策了。我本以为过了停柩之日,东吴官员便会各奔东西,未曾想到新任都督吕子明与子敬有如此厚谊,竟专程前往子敬墓前进行祭拜,让公瑾遇见了他。”
“往日子明在我手下,和子敬不过是点头之交,”周瑜露出了有些怅惘的神色,“我不在东吴这些日子,发生了好多事啊。”
“亮看见吕子明的那一刻,内心是惶恐的,怕你就此说出身份,回归东吴,一去不复返。”诸葛亮微微弯起嘴角,苦笑着说道,“还好,你只与他们交谈了片刻,便回到了我的身边。”
“故人相见,自是有颇多话题。我只是假借故友之名,与子明聊了聊子敬罢了。”
“何况我亦知荆州战事焦灼,与东吴关系也稍有不睦,此情况下孔明依旧愿意冒着危险带我祭拜故人,我岂能辜负这一片好意?”
颠簸的马车中,周瑜久久地凝视着诸葛亮,虽于荆州之事对诸葛亮有些许隐瞒,但自己真心实意地感谢他不顾危险,满足了自己见鲁肃最后一面的要求。他握上诸葛亮的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知这趟行程是有多么危险,若真要公布身份,也是在你被士兵发现,情况无法逆转之时。”
“孔明,至少在江东,有我在,便不会有人能伤害得了你。汉中一事若你愿意也可与我详谈战况,毕竟孙刘联盟,共抗曹贼。”
“往前在江东,公瑾要亮性命,多亏子敬拼命阻拦;如今子敬不在,公瑾倒愿护着亮,”诸葛亮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微笑,转身伸手抱住周瑜,将头埋入他的脖颈内,喃喃低语道,“多谢公瑾。汉中之战好累,荆州一事也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