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一章.对弈 ...

  •   入川一事比周瑜想象中顺利许多,诸葛亮以赵云为先锋,溯江而上,一路畅行无碍,未有阻拦,月余便已到雒城。而后诸葛亮计捉张任,收降马超,将刘璋逐出公安,进而使刘备吞并西川,自领益州牧。
      大事皆成后的诸葛亮重新给周瑜安排了一处住所。一日午后,诸葛亮拎着一壶酒来到此处,邀请周瑜一同饮酒。望着他脸上难得露出的笑靥,周瑜自觉心安万分。他替诸葛亮的杯盏中满上酒,两人轻轻一碰杯,各自仰头饮尽,相视而笑。
      酒还未过三巡,周瑜所居门外便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一位士兵匆忙跑进屋内,跪倒在诸葛亮面前:“禀军师,据人来报,令兄现已到成都,请求面见主公。”
      “兄长?”诸葛亮眉头微蹙,但很快便眼睛一亮,展露出笑颜,他点了点头,扶起那位士兵道,“亮知道了。劳烦先去禀告主公,请他勿忧,亮即刻便去。”
      送走了士兵,诸葛亮并未立刻起身离开,而是又坐回案前,含笑凝视着周瑜:“公瑾可知,我兄长前来西川,是为何事?”
      “孔明怎会不知,”周瑜撇了撇嘴道,“自是为了荆州一事。当初说好取了西川,便还荆州,如今也该兑现承诺了。”
      “公瑾可想见见我兄长?”对于荆州一事,诸葛亮闭口不答,轻摇着羽扇转变了话题。
      “自然是想,望见我江东之人,或许才有片刻心安。只是你当真舍得?”周瑜放下杯盏,仰头注视着诸葛亮道。
      “见我兄长而已,有何不舍。”诸葛亮微扬唇角,领着周瑜走出门外,兜兜转转几圈,便来到一处院落前。他先是吩咐一旁的士兵看住周瑜,而后便转头对周瑜说道,“公瑾且在此稍等片刻,亮去与主公会面后便回。”
      “…孔明不怕我偷听你与刘玄德禁语?”瞅见自己距离房屋不过数步,屋内设施皆望得一清二楚,周瑜一时间颇为诧异。
      “偷听又如何,反正公瑾也无人能倾诉。”诸葛亮毫不在意地耸肩一笑,转身便走进房屋内。
      哪知周瑜还并未听见什么,便见一众士兵领着诸葛瑾向里走来。只见诸葛瑾满面愁容,神情颇为疲惫,瞅见诸葛亮便放声大哭:“为荆州一事,主公囚我家老小,说我此番若讨不回荆州,定将他们悉数问罪。”
      周瑜闻言,心中猛然一震,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屋内,但凭借着对孙权的了解,很快便反映过来:此乃张昭之计也!主公性情宽和,知人善任,优待每一位下属,怎会做出如此不义之举?定是只做做样子,虚监诸葛瑾全家老小罢了。
      听闻此话,刘备脸色颇为不悦:“孙权既以妹嫁于我,却趁我不在荆州,用计将她带回东吴,此真情理难容!我正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夺妻之仇,如今你却要我归还荆州?”
      哪知诸葛亮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向刘备重重叩首道:“吴侯拿下亮兄长全家老小,若不还荆州,定当全家受戮。兄死,亮岂能独活?还望主公看在亮的面子上,将荆州还给东吴,成全亮兄弟之情。”
      见此周瑜皱了皱眉,一时之间竟也有些弄不清诸葛亮话里话外究竟是真是假。面对长跪不起哀求不止的诸葛亮,刘备出人意料的神情冷漠,再三不肯答应归还荆州。直至诸葛亮声音变得嘶哑,方才徐徐开口:“既如此,看在军师的面子上,便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他。”
      刘备真的就这么松口了?荆州三郡就这么到手了?一股欣喜之情猛然涌上周瑜的心头,但他还未来得及激动,便听诸葛亮在里答道:“多谢主公。主公既已应允,便可写书信交于云长,令他交割三郡。”
      听见“云长”二字,周瑜恍然明白了刘备与诸葛亮的用意,望向两人的目光也瞬时冷峻如冰。虽只在假意要求刘备来到江东共商破曹一事时见过关羽一面,但从下属的只言片语里,已然已经了解他究竟是何人物。
      关羽为人重情重义,战绩卓著,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无人能挡,所向披靡。但他生性高傲,性烈如火,岂是仅凭刘备的一封书信便愿乖乖交割三郡?
      诸葛亮是拿准了孙权的性格,知道就算拿不回荆州,他也不会对诸葛瑾全家老小如何;诸葛亮亦拿准了关羽的性格,知道其不会凭刘备的一封而甘愿交割三郡。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的,只有诸葛瑾一人罢了。
      周瑜心中一阵默叹,望见从里屋走出来喜不自胜的诸葛瑾,又瞥见还在内窃窃私语的刘备诸葛亮二人,情不自禁地快步走到诸葛瑾面前:“长史可是要去荆州?”
      “你是孔明的那位马夫?”诸葛瑾轻轻一笑,摆了摆手,“我自带人马,不必相送。”
      “长史会错意了。”周瑜摇了摇头,面色颇为凝重,“在下有几句肺腑之言,还望长史能够仔细思量。此番前去荆州,长史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此话怎讲?”诸葛瑾终是停下了匆匆的脚步,神情诧异地望着周瑜。
      “长史请细想,那关云长为何等人物?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怎会仅凭刘玄德一封书信便愿乖乖割让荆州三郡?只怕先生此番前去荆州,未得三郡不说,反而被那关云长所欺辱。”
      “这…不会吧?”诸葛瑾显然还有些疑虑,“刘玄德岂会欺我?孔明岂会戏我?他们都是良善之人,恐亦不愿见我全家老小深陷囹圄吧。”
      “长史待人宽厚,可不能指望人皆如此。”周瑜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还请长史安心,吴侯平日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囚长史全家老小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就算讨不回荆州,也不会拿长史如何。”
      “此话可是孔明教你说与我听?”诸葛瑾闻言顿感诧异,紧盯着周瑜问道,“你我非亲非故,何必告诉我此言?”
      “自然不是。”周瑜摇了摇头,“这便当是报答那日在匪巢,长史的救命之恩。”
      “你也知我并非是为你,”诸葛瑾长叹一口气,继续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周瑜,“你究竟是何人?能如此揣度我主心思。”
      “令弟一马夫耳。”周瑜苦笑着弯起嘴角,向着诸葛瑾揖了揖手,“他日若还有机会单独相见,再告诉长史真实身份。”
      诸葛瑾虽心怀疑惑,但也没有再继续追问,只向周瑜拱了拱手,留下“无论如何,但愿先生忠于一主”的只言片语,便跟随士兵坐上了马车。
      目送诸葛瑾离去后,周瑜忽然瞥见不知何时,已站在自己身后的诸葛亮,只见他弯起嘴角,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一股不详的预感忽然涌入周瑜内心,他快步走至诸葛亮身侧,一把抓起他的衣袖道:“你是何时站在这里的?”
      “…此番前去荆州,长史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诸葛亮用羽扇掩住轻笑的唇角,没有半分掩饰地回答道,“亮对此甚为好奇,便辞别主公,站于公瑾身后听其大略。只是公瑾与我兄交谈时过于专注,未发现亮的存在罢了。”
      那便是基本听到全部了。周瑜心中长叹一口气,刚想与诸葛亮说些什么,但简略地回顾整个过程后突然顿住了,他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我说你为何会放我去见子瑜,我说你为何会任由我偷听你与刘玄德的禁语,我说你为何已发现我与子瑜交谈却不出手阻拦。你只不过是想借我之口,告诉子瑜此番荆州之行未必能得偿所愿,但就算拿不回三郡,我主也不会拿他全家老小如何。”
      “公瑾所言极是。”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一笑,但神情却显得颇为落寞,“我与兄长各为其主,为国家大业不得不亏欠他许多。有些话不便从亮口中说出,就只能委屈公瑾当这个中间人了。”
      “你机关算计,步步为营,你只不过是将我与子瑜,都当做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不,敢问乱世之中,何人不是你手中的棋子?”周瑜一时间言辞激烈,冷嘲热讽。
      “…不知公瑾是否相信,亮从未将公瑾当做手中的棋子,”诸葛亮长叹一口气,微微垂下眼睑,“若公瑾说亮是执棋者,那亮便让公瑾成为观棋人。”
      他竖起食指抵在了周瑜的唇前,做出一个禁声的手势,浅浅一笑道:“观棋不语真君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