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花灯 ...

  •   ## 被时光遗忘的花灯

      除夕夜的饭桌蒸腾着暖香,父亲的目光却像蒙了层雾,又一次穿过氤氲的热气,固执地落在我脸上:“今年……能过了十五再走?元宵节的花灯……”他话语含糊,宛如孩童般充满期盼。我放下碗筷,耐心几乎耗尽:“爸,初七就得上班,真不行。”可这回答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未及水面便已沉没。不过几分钟,他又执着地重复着同样的问话。当那带着固执的期盼第三次响起时,我胸中那根绷紧的弦终于“铮”地一声断了,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说了不行不行!还得上班挣钱呢!您怎么回事啊?”父亲被我的吼声钉在原地,浑浊的眼里那点微弱的亮光骤然熄灭,像被吹熄的残烛。他垂下头,不再言语,只默默用勺子拨弄着碗里早已凉透的汤圆。

      初五的夜,冷清寂静,只有我收拾行李的窸窣声在屋子里回荡。打开尘封已久的旧木柜,一只泛黄的日记本无声滑落,仿佛旧时光刻意递来的信物。我拂去封面的薄尘,随手翻开。褪色的蓝黑墨水字迹,如父亲的声音般清晰,轻轻叩击我的眼:“正月初七,原该动身去外头寻活计,可五岁的儿子偏缠着要看十五的花灯。小娃娃的话,原也当不得真,可他那眼巴巴的劲儿……”我屏住呼吸,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那几行字迹,仿佛要触摸到父亲当年笔尖的暖意。“……我寻思着,十天功夫,横竖也挣不来金山银山,罢了,留下陪他吧。”字字句句,重若千钧,沉甸甸地砸落在心上。

      我猛地抬起头,目光穿过虚掩的房门,落在客厅沙发上。父亲佝偻的身影蜷在那里,电视屏幕明明灭灭的光影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流淌。他睡着了,睡得很沉,花白的头发在光影里轻轻颤动。可就在那荧荧的光影之下,我分明看见他松弛的眼角,挂着两道湿漉漉的亮痕,蜿蜒着没入皱纹深处——那是梦里也无法擦干的泪痕。

      我如同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猛地站起身,脚步踉跄地奔向客厅。柜子角落,那盏小小的兔子花灯静静躺在那里,是父亲前些日子翻箱倒柜找出来的,竹篾的骨架早已脆弱不堪,糊的棉纸上还留着儿时蜡笔涂抹的拙劣笑脸。父亲曾喃喃自语:“修修,还能亮……” 当时我只当是呓语,未曾回应。此刻,它无声地躺在那里,像一句被岁月风干的诘问。

      我死死攥着那本薄薄的日记,泛黄的纸页在掌心发出细微的呻吟。那上面父亲的字迹,曾如此笃定地写下“十天功夫,横竖也挣不来金山银山”。当年父亲那轻描淡写的十天,曾稳稳托起过一个孩子摇摇欲坠的整片星空。如今,这薄薄纸页却沉重得几乎烫手,像一面无声的镜子,映照出我仓皇奔忙的身影,映照出我脱口而出的“挣钱”二字,映照出父亲方才眼角那两道未干的泪痕——原来真正的金山银山,竟是我亲手推开的那点微光。

      我悄悄放下行李,轻轻走到父亲身边坐下。客厅里只有电视微弱的光和父亲平稳的呼吸声。我望着父亲沉睡中依然微微皱起的眉头,心头翻涌的酸涩几乎将我淹没。那本小小的日记,此刻正静静躺在我的膝头,安静得如同父亲那些沉默的付出与等待。我伸出手,轻轻替父亲掖了掖滑落的毯子,动作笨拙,却无比郑重。窗外夜色深沉,而我的目光,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穿透了这浓重的黑暗,固执地望向那尚未到来的元宵灯火——那光亮,微弱却坚韧,足以刺破所有冠冕堂皇的借口,照亮归途。

      原来人生所有的匆促前行,有时不过是为了奔向一场更盛大的迷失。父亲当年那看似轻巧的十天停留,竟已悄然铸成了我生命里最为牢固的灯塔。它沉默着,却穿透时光的迷雾,在每一次我即将被所谓“正途”的潮水卷走时,固执地亮起。那光提醒我,无论我们奔出多远,总有一盏灯,在起点处用温柔的坚持,等待迷途者蓦然回首的顿悟——那是血脉深处永不熄灭的航标,是灵魂归家唯一需要认领的密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