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二月中旬,元璟和独孤祁一行从启都出发返回宁州,只不过这次回来的的重要人物只有元璟和独孤祁两人,头号人物宇文凛元帅并没有返回宁州,而是留任帝都。

      于外人眼中,在两国战事频仍的关口,更换军队的高级核心将领怎么看都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但启皇和军中将领都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难却又不得不做的选择。

      宇文元帅年近古稀,常年行军打仗身上落下了很多伤病,到了暮年这些病痛更是经常“上门光顾”,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了。而东境战事未歇,在军中他就要时常操劳军务,身体吃不消精神状态自然每况愈下。虽然宇文元帅在士兵面前精神烁烁威风凛凛,但几个主要将领都知道他不过是在强撑罢了。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劝他退居幕后休养身体他都“置若罔闻”。但随着年轻一代的将领,辟如元璟、独孤祁等人逐步成长起来了,其他资历深的将领行事也愈发沉稳老成,他觉得也该是自己放手的时候。于是半年前宇文凛就向启皇递交了回京奏章。启皇元晔体恤宇文元帅劳苦功高,便同意了。随后宇文凛将军务与核心将领进行交接,并将主帅兵符交给元璟。这就意味着,此后东境军队的最高指挥便是元璟。只不过这个军权的交接仪式还得两人回京在朝堂上、天子前再走一次。

      至于元璟为什么能当这个主帅,自然是有一番渊源的。

      鲜卑元氏部落发迹于北方草原。当年启国太祖带领草原骑兵南下,凭借荒蛮的武力占据了前朝西北部的大片土地,随后封疆建国,立典建制。太祖皇帝的孩子多早夭,顺利长大成人的儿子只有三个。他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三兄弟的感情亦很好。可是到了立储的时候太祖皇帝犯了难。鲜卑部落推选首领不像中原民族那般重视嫡庶长幼,历来是能者居之。
      可太祖皇帝觉得三个儿子都很优秀,各有各的长处,实在分不出什么优劣,他也不想亏待任何一个儿子。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擅长处理政务文书的长子继承皇位,让骁勇善战的二儿子掌握军事大权,让擅长和生意打交道的小儿子掌管财政大权,各自的权力均世袭。但为了减轻财权、军权对皇权的制约,又分别设置了直属于皇帝的户部司和羽林营。
      大臣们觉得太过荒唐,纷纷反对。但太祖爱子心切,性格又有些执拗,他的决定岂是会随便就能更改的?最后,他力排众议,将这一决定写入遗诏。

      太宗即位初期,因着先帝这看起来着实不大靠谱的遗诏,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好在太宗皇帝三兄弟感情极好,兄弟之间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在三人配合和努力下,国内逐渐安定,国力竟也逐渐强大了起来。预想中的惨事并没有发生,大家对太祖定下的制度也就慢慢接受了。

      元璟是太祖二儿子一支的后代,世代承袭大将军爵位,掌管启国大部分的兵权。出生于将帅世家的元璟,七岁就在父亲的调教下习武。父亲离世后,又在叔父教养下练习。十二岁拜在启国第一高手聂无影门下,成为其关门子弟。
      贵族子弟,将帅世家。凭着高贵的出身,他甚至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启国政坛就会有他的一席之地,甚至于未来整个国家大部分的兵权都会交到他的手上。他只需要留在启都跟在叔父元旸的身边好好学习,静静等待就行。可是他心不在官场,对政治不感兴趣,更不想掺和纷扰的政治斗争。只是因为身份的特殊,他不得不背负起家族的未来。
      启都的繁华终究无法消解那些萦绕心头的痛苦回忆。高大的城墙也渐渐挡不住少年热血的心。

      事情的转折点是泰元十二年。那一年,启召两国爆发了战争。

      东境战起的消息传来,他坐不住了。

      少年心事何须猜,身披铠甲带吴钩。醉卧沙场心不悔,直指东南定神州。

      那时候的他只想要寻一个离开启都的机会,寻一个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开疆扩土,建功立业,留名青史,哪个生于乱世的少年郎没有这样的梦想?

      于是,元璟不顾元旸的阻拦,毅然请旨奔赴东境。

      元璟是带着镇东将军的头衔到东境的。虽然众将领都知道他的身份,但他小小年纪,没有军功就压在一群老将的上头,将士们难免有微词。

      但元璟在一次次的作战中表现了惊人的军事天赋。在战争最开始的那三年,也是两国作战次数最频繁的三年,元璟带领的部队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虽然没能大量攻略召国的国土,却将两国战线往东推至了牧原一带,拉开了战区与后方的距离。三年,三场大战、十场小战的胜利让他在启国声名鹊起。同时,他在蜀召两国摩擦之际,制定了南袭计划,一举夺下了蜀国东北部的朗州,将朗州纳入了启国,扩大了东境的领域。他的战绩改变了老将领们也对他的看法,他们纷纷赞叹后生可畏。

      元璟凭借自身能力赢得了军心,赢得了在东境的地位。出征四年,凭借赫赫战功,仅二十岁就被封为三品将军。他是启国建国以来最年轻的三品将军。

      可以说,东境之中,宇文凛之下,便是元璟。

      只是,少年成名的背后,他要思虑的东西也就更多,承担的责任也就更大。这些都是容易使人忽略的。

      二月二十六,元璟一行抵达宁州。骑马经过医馆时,元璟的眼神往医馆里一瞥,正好看到林九叶提着药箱往外走,似乎是要出诊。

      一个冬天不见,她好像长高了点,身姿较去年更为窈窕。还没来得及看清她的脸,他们的马就已经过了医馆。他便只好将自己的眼光收回。

      一日,刘萱和阿芸喜等人在药房里挑拣药材。

      “姑娘,元将军已经回来好几天了,你不打算去看看他吗?”阿芸喜轻声问。

      “他身体无恙,我为何要去看他?”刘萱顿了一下,淡淡回道。尽管阿芸喜和她的关系很好,她也不敢轻易流露太多对元璟的情绪。不过,现下元璟返回了宁州,她确实是要有所行动了。

      元璟和贺青不同,贺青直爽坦率,容易与人亲近。而元璟理智克制,表情冷漠,对陌生人大多寡言少语,让人难以琢磨。刘萱自然不能用与贺青相处的方式与元璟相处。此前刘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与贺青搞好关系就是为了从他那里获得更多元璟的信息。而现在缺少的是接近元璟的契机。

      得找个机会去看看他。刘萱心中想。要不,给他做点吃的表表心意?

      翌日,医馆里冷清,刘萱自然也得了清闲。她的想法得了实现的机会。

      于是刘萱来到了后院厨房。想起贺青说过,元璟不喜欢吃甜的东西。所以她打算做个茯苓薏米糕给元璟送去,虽然她不确定他是否会喜欢。

      刘萱将茯苓、薏米、大米粉等食材摆在案台上,然后把茯苓扔进小锅里煮,用杵臼捣起薏米。

      薏米磨碎了,茯苓也煮得差不多了。刘萱将薏米粉和大米粉搅拌在一起,倒入茯苓水和了起了。

      只是刘萱似乎高估了自己的手艺,她没有意识到烹饪和制药其实是不大相关的两件事。由于她从小在外求学,师门又有“减少物欲”这一要求。所以她对吃的历来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就算在艰苦的环境中需要她动手做饭,每次下厨也都是力求简单。糕点这些食物,她是从来没有做过的。

      不过,在她的努力下,这茯苓薏米糕的样子虽是难看了点,但好歹是做出来了。

      刘萱拿起一块尝了一口,眉头紧皱,缓缓地将没嚼碎的糕点吐了出来漱了个口。她对食物这么没有要求的一个人,竟然会觉得出自自己手笔的糕点难吃。如此,自然是不好意思拿来送人的了。

      她叹了一口气,用盖子将那盘糕点盖上,走出了厨房。

      阿芸喜看到刘萱从厨房出来,但手里什么也没拿,觉得有些奇怪。

      待刘萱走远,阿芸喜走进厨房,闻到一股茯苓的味道。她掀开盖子,看到刘萱做的糕点。凑近一闻,茯苓的味道更重了。
      阿芸喜拿起一块尝了一口,就赶紧吐了出来。

      “也是,姑娘不是生于乡野的人,想来是没做过糕点的。”阿芸喜喃喃自语,顿时心生一计。

      还没有嫁人的时候,阿芸喜就已经会做点心了。在酒楼做厨娘的那两年,她的厨艺更加精进,做糕点这种事情对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阿芸喜很快就做好了一盒色香味俱全的桂花糕。她提着食盒从医馆的后门悄悄出去,直奔府衙。

      到了府衙门口,不出意外被外面的侍卫拦住了。不过她本来就没打算进去。

      “侍卫大哥,这是医疗所的林姑娘给贺校尉做的点心,还请您帮忙送一下。”阿芸喜将食盒递到侍卫的手上。

      这几个月来,刘萱多次进出府衙,贺校尉待她也非同一般,门口的侍卫对这位医疗所的林姑娘已经很熟悉了。既然是林姑娘个贺校尉送的点心,他们自然是不敢拦下的。

      “可需要带什么话?”侍卫接过食盒,问道。

      “无话,就说这点心是林姑娘亲手做的。”阿芸喜说道。

      “好,话一定带到。”侍卫提着食盒往府衙里走去。

      此时,元璟、独孤祁、贺青三人正在府衙中的长廊边走边聊事情。

      侍卫看到他们在聊事情便远远地跟在后面。

      元璟等人注意到后面的动静,回头发现是一个提着食盒的侍卫。独孤祁便招手示意走上来。

      “什么事儿呀?鬼鬼祟祟跟在后面。”独孤祁问道。

      侍卫欲言又止,眼神看向贺青。

      “看来是找你的,老贺。”独孤祁眯着眼睛偷笑起来。

      “有什么事情就在这里说吧,我和两位将军一会儿还有事情要谈。”贺青说。

      “贺校尉,并无大事,就是林姑娘给您送了一盒点心,让属下给您拿进来。”侍卫说着将食盒递到贺青面前。

      “这林姑娘,不会是医疗所的林九叶吧?”独孤祁做出惊讶的表情。

      “正是。”侍卫回道。

      三人一时沉默,场面有些尴尬。

      “还有什么事吗?”贺青见侍卫还没有退下便问道。

      “林姑娘说,这点心是她亲手做的。”侍卫察觉到气氛不对劲,有些紧张。

      “那个,你先下去吧。”独孤祁收起了笑,露出了值得玩味的神情。

      侍卫得到这个命令就慌忙退下了。

      “老贺你行啊,就这几个月,你俩进展都这么快了?”独孤祁调侃道。

      “独孤将军,绝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与林姑娘以兄妹相称,我们之间清白得很,你可不能随便玷污了姑娘家的名节啊。”贺青红着脸解释。

      “既然你俩是清白的,那这点心不得分我们几口?”独孤祁继续戏谑。

      “应当是没问题的。林姑娘为人大度、善解人意,肯定是愿意让我与他人分享的。”贺青憨憨地说。

      元璟一言不发,瞥了一眼贺青手中的食盒,心莫名有些堵,撇下两人自己走了。

      “诶,璟,你怎么走了也不招呼一声呀?”独孤祁双手环抱在胸前喊道。

      “独孤将军,将军这是怎么了?”贺青这回实在是摸不着头脑了,明明刚才谈军务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元璟的情绪就不太对劲了呢?

      “老贺呀,璟总是跟我说你能力不错,可是你跟璟这么多年了,除了带兵打仗,其他方面的能力是一点都没长进吗?”独孤祁拍着贺青的肩膀,无奈地摇头。

      “啊?”贺青脸上露出了有苦说不出的惊愕和委屈。

      “我先过去找璟了。”独孤祁旋即撂下贺青去寻元璟。

      “独孤将军,点心你不吃了吗?”贺青抱着食盒在后面大声问。

      “给我留两块,晚点找你。”独孤祁没回头,只向身后的贺青挥了挥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