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一

      蓝玉梅花发簪,罗亦农看它的第一眼,就觉得它适合李文宜。

      他将发簪买下来,作为定情信物。

      是在一次开完会回机关的路上,罗亦农路过一家首饰店,便进去看了看,他一眼就看见了陈列在柜子上的那支蓝玉梅花簪子,蓝玉雕刻的梅花,以珍珠点缀,镶嵌在周围,还有一朵小小的翡翠绿梅,他拿在手中细细观望,觉得这支发簪与李文宜很相配,她的头发齐肩,刚好可以用发簪挽起来,想着她插上一定很好看,想着想着脑海里便浮现了她的样子。

      他当即就决定买下来,打算表白的时候用,是这样想的,但是等他真的表白的时候并没有拿出来,还是觉得等她答应了再拿出来更合适。

      在机关一个多月的相处,两个人彼此也增进了些许了解,罗亦农觉得时候到了,他可以同她表明心迹了,从刘家祠堂初相见,到长江局机关朝夕相处,两个人相互熟悉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束束鲜花是他们关系的催化剂,让他们逐渐靠近,逐渐熟络。

      她在他胃疼的时候给他送来早饭并且陪同他去医院,天气炎热黄包车上她脸上出汗他掏出一方手帕想为她擦汗但觉不妥便选择将手帕递给她,他不按时吃药所以她一日三次亲自送过来看着他喝完,那一段时间他对她过来送药总是有所期待。

      中秋时节同意她回家一趟,不曾想她晚上便回来了,在见到她回来的那一刻心中刹那的欣喜,她给他带了自己做的月饼,他和她一同去街上四处走走,他们第一次一起过中秋,他见她频繁的望向花灯便知她喜欢就买了一盏送给她,她眼中的笑意盈盈。

      她再次陪他去医院回来的时候,她看见沿途盛开的桂花便跑去摘下几枝,她够不着他便去帮她,花随风吹,他伸手拂去她头发上的落花,她也没有拒绝,做桂花糕,喝桂花酒,陪她对弈,请她帮自己画一幅画像。

      他们之间的关系,靠近了不少。

      不管是在半山腰上她身着浅蓝色格子旗袍傍晚夕阳映衬着她的脸,还是在雨天清晨她一身淡青色花纹旗袍脸上沾了水对花惋惜,抬头那一眼如出水芙蓉,亦或是中秋月圆她穿着藕粉色衣裳放花灯许愿,还是在桂花树下她穿着杏色旗袍踮脚伸手去够树上的枝桠,每一个时刻她印在自己脑海中的模样都挥之不去,永远不会忘记,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是在罗亦农请李文宜帮忙给他画幅画像的那天,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的脸上,她腼腆低头继续作画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初见时候的模样,所以在那一刻,他决定和她表白,那一幅画像他也一直珍藏。他在一天闲暇的晚上拉着她出来散步,初秋的傍晚凉他将自己的外套脱下给她穿上,他很认真的同她说他喜欢她,只不过第一次表白她拒绝了,还把送出去的玫瑰花还给了自己,虽然罗亦农想到了这种可能,但是当她真的拒绝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有一丝失落,当然了他不是轻易放弃的人,此后便开始追求她,每天送给她一束花,明确说是送给她,虽然她把花束都放在机关里,直到机关放不下。

      因为开会时叛徒的出现让他们短暂的分离,罗亦农临走时给了她一把手枪,让她保护好自己,他心中十分担忧与不舍,她也需要经历这样的成长与考验,离了机关之后的几天他心里一直想着她,担心她一个人在机关怎么样,等到叛徒被抓到,罗亦农放下心,回机关时特意买了一台留声机和几张唱片打算送给她,他知道机关里的同志都已经调往别处,有时他也是出去开会,她一个人在机关一定很寂寞,就买了这台留声机陪伴她。她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让他对她亦有赞许。

      经历了这一次的担忧与分别,罗亦农再一次向李文宜表白,从初见说到现在,她只问了他两个问题,为什么喜欢她以及如何证明他真的爱她,他依心中所想回答她,之后她答应了,在那一刻他把藏在口袋里许久的发簪拿出来送给她,且当定情信物,他给她绾发戴上发簪。

      一见钟情,一眼就认定了那也是一辈子。

      所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二

      李文宜是何时对罗亦农心动的,她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

      他说对她是一见倾心,但她不是,刘家祠堂初识,她听了他的报告被他的演讲所折服,她第一次听到如此精彩绝伦的演讲,心中很是敬仰他,但也仅仅限于崇拜而已,没有别的情感,初次见面他同她开玩笑弄得她不好意思低下头,是因为他对她一见钟情所以才会如此,再后来她就成了他的秘书,一起在长江局机关工作,他爽朗幽默,待人亲和,稳重沉静,对她很照顾,给予许多帮助,在她眼里就是长辈老师的存在,虽然他只大她一岁。

      因为鲜花让他们逐渐熟悉,他回来时总会带上一束花,后来李文宜才知道原来一开始的那些花也是送给她的。他有胃疼的病所以她陪他去医院,但是他不愿意按时吃药所以她总会把药给他送去他才肯吃,那时她并不解。

      说起心动,李文宜想,大抵是在中秋佳节那天,在她转身看见他提着一盏荷花灯递给自己的时候,李文宜心中确有一丝无以言喻的心动,他很细心,总能察觉到自己的心思,一盏荷花灯,让她怦然心动。还有摘桂花的那天,风吹花落,他便伸手拂去落在她头发上的一朵桂花,她当时没有后退没有拒绝没有躲闪,顿时心好像被什么给吹动了。

      李文宜忘不了他第一次与她表白时,那句“我喜欢你”回荡在她的脑海,但她后来拒绝了,是真的不喜欢他,还是自己心里有一层关系的枷锁在抵抗在抑制,她觉得他们之间就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如今这层关系要被破坏,心中一时间接受不了,所以她拒绝了他的喜欢。

      短暂的分别,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对他的情感,她真正冷静下来思考他们关系的时候,她承认自己的确对他心动了。他说感情的事情猜不透,确实如此,就像她不确定他是否真的爱自己。他再次表白的时候,说了好多好多,她在一旁倾听,他把她说的是那样那样好,都快让她觉得他说的不是自己了,后来她答应了,回应了他。

      她这个人,一旦爱上了,那就是一生。

      所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三

      “哲时,你今天跟我一起去秋白家开会。”

      罗亦农从衣架上随手拿了一件西装,一边穿上一边同李文宜说。

      “我也跟你去?”李文宜脸上意外又惊喜,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带自己出去开会,意外自然是有的,总是比自己一个人待在机关里好上许多。

      “嗯,简单收拾一下,等会儿就走。”

      “好。”李文宜欣然答应。

      罗亦农与李文宜很快的来到了瞿秋白家,互相打了招呼之后,瞿秋白与罗亦农便上楼开会,上楼时同两位女同志说,“你们在楼下守着。”

      李文宜和另外一位女同志便在楼下“放哨”,她们俩一同在楼梯上坐着,安安静静的,一直这么坐下去也怪无聊的,最后是李文宜打破了沉静:“我们唱会儿歌怎么样?”旁边的女同志也点头表示很同意。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她们唱起了《毛毛雨》以及《苏武牧羊》等当时的流行歌曲。

      悦耳动人的歌声在楼下荡漾,一直到瞿秋白他们开完会下楼。

      从房间里出来罗亦农就听见一阵歌声,“诶,秋白,你有没有听见有歌声。”瞿秋白点了点头,指了指楼下的两位女同志,“你看,是她们在唱歌。”

      等他们下楼,“你们唱的真好听。”瞿秋白听见她们的歌声忍不住夸赞道,“发音自然,一点也不做作。”

      听见瞿秋白的夸赞,“哪有,秋白同志谬赞了。”两位女同志起身站起来,歌声也一下子戛然而止。

      罗亦农走到李文宜身边,温柔说道:“哲时,我们回去吧。”李文宜点了点头,“嗯。”

      “秋白,那我们就先告辞了。”罗亦农临走时与瞿秋白告别,瞿秋白也点头:“好,再会。”

      回机关的路上经过了一家卖乐器的外国商店,“我们进去看看吧。”说着罗亦农指着商店,还没等李文宜说话他就带着她进去了。

      罗亦农看着不同种类的乐器,像是在挑选,李文宜跟在他身后,不明所以的问他:“我们看乐器做什么?”

      “你喜欢音乐,我想给你买一把小提琴,”他一边说一边挑选,“这个怎么样?”

      “我不要,我不要。”李文宜连忙摆手拒绝。

      “你先过来看一眼再说。”

      “我真的不要,我不会拉小提琴,没有学过,谢谢你的好意,我真的不需要。”

      李文宜态度这么坚决,何况她是真的不会,罗亦农这才只能作罢。

      “那行吧。”罗亦农依依不舍的看着刚才选中的小提琴,心中隐隐叹气,有点惋惜。

      “走吧走吧,我们得回去了。”李文宜劝着罗亦农走出了商店,他临走也不忘回头再看一眼小提琴。

      如果不是她不会,他真的会把它买下来。

      四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

      “哲时,我想听你唱歌。”罗亦农突然开口。

      “???”李文宜懵了。

      “今天第一次听到你唱歌,真的很好听。”

      “所以……?”

      “我还想听你唱。”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