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

  •   一

      党中央从九月已经陆续向上海迁移,组织已经通知罗亦农,要他结束长江局的工作,尽快赶赴上海参加党中央□□扩大会议。

      时间定于11月4日启程,并且罗亦农决定要调李文宜到上海去工作。

      当然不能把她留在武汉。

      “哲时,刚刚收到通知,组织撤销了长江局,并且派我前往上海工作。”

      “那我……?”

      “你也跟我一同去上海工作。”

      “好,我知道了。”李文宜点头,然后又问:“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这是去上海的船票,你收好。”

      李文宜接过他递过来的船票,“嗯。”

      在上一次陪同王一飞去长沙的时候,罗亦农工作极端紧张繁忙,但是他心中依然惦念着李文宜,他从长沙带回了党内同志送的和他给李文宜买的几幅湘绣。

      这会儿他把湘绣拿出来给她说:“这是我去长沙的时候给你买的几幅湘绣,你看喜不喜欢。”

      一大幅加上四个条幅和一个小斗方的山水画绣品,都是他送给她的,另外还有一幅“马”,他说是他和她两人共同送给杨之华的。

      李文宜看了爱不释手:“喜欢。”

      而后他又拿出一幅“狮子”湘绣,上面写了“亦农和哲时”的名字,“这是湖南同志送的。”

      李文宜看着这幅狮子湘绣,这在当时,都令她起反感。

      然后李文宜拿起剪刀把他和她在一起的名字剪掉了。

      罗亦农看李文宜生气了,说:“你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我们的感情也应该结婚了,所以同志们才送了贺礼。”

      李文宜说:“还早呢,我还要时间来了解你。”

      罗亦农问:“还要多少时间?”

      李文宜不假思索:“五年。”

      罗亦农耷拉着脑袋,如泄气的皮球,叹了一口气说:“五年,我的骨头可以打鼓响了。”

      随后像是妥协了一般,继续说道:“好,到上海再谈吧。在离开武汉前,你可以回家看看父母。”

      李文宜觉得结婚是两个人的终身大事,不能草率对待,所以她现在并不想结婚,所以她当时生气反感,因为她自己还没有决定,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之间是有一定了解的,她也承认自己确实很喜欢他,但是结婚这件事,还得深思熟虑,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轻易的就决定,她也不会轻易的就答应,就如同他第一次表白一样她拒绝了,结婚这件事,等她想清楚了也不迟,至少对她而言,现在谈结婚还是太早,相识不过才三个月的时间,确定心意到如今不过一个半月。

      虽然罗亦农说到上海再说,但其实他心里都要急死了。一想到李文宜说的五年,罗亦农就忍不住叹气,平常那么乐观,这会儿算是栽了,拿她没办法。

      他也没想到她会生气到把湘绣给剪了,她拿起剪刀毫不犹豫的剪了名字那一刻,让他心里一惊,终究还是他太草率了,过早的把同志送的湘绣拿出来。

      结婚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虽然他真的很想很想与她结婚。

      问他还能怎样,当然是等着哪一天她愿意和自己结婚喽。

      李文宜离开时罗亦农还不忘说:“不要生气了,好吗?”

      看见她点头,他才松了口气。

      二

      罗亦农坐在客厅里,看着已经残缺的狮子湘绣,心中默默叹气,将她剪下来的部分与湘绣都收好,然后回房间收拾些东西,他翻开那本《□□宣言》,里面夹着一张画像,是她画的他,他好好的收着,然后放进箱子里,一并带走。

      窗台上的绣球花与茉莉花,想带走也难,罗亦农纠结了许久,最终没有把它们带走,而是买了这两种花的花种子,他自有用处,但是这两盆花还是需要人照顾的,所以罗亦农带着两盆花来到了李文宜家里,他敲了敲门。

      李文宜开门看见他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傻了,“你怎么来了?”

      罗亦农说明了来意:“这两盆花也不方便带走,放在你家里你看行吗?”

      “可以,当然可以。”李文宜欣然的接过他手里的两盆花,看见蓝绣球花的那一刻嘴角不自觉的多了一抹笑容。

      “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这可把李文宜问住了,她看了一眼家里又看向他,“不是,不太方便。”

      李文宜从来没跟家里说过罗亦农的事情,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知道她谈恋爱的事情,她哪敢让他进来坐坐。

      “好啦,我开玩笑的。”罗亦农见她这慌乱的样子,像极了初见时。

      “你记得多带些厚衣服,天渐渐冷了。”

      李文宜点头,“嗯,你也是。”

      “那我就先走了。”

      她点头,然后目送着他离开 。

      李文宜将两盆花摆放在长廊上,拜托了姐姐们多多照顾一下,她在家中过了两三天,二姐找裁缝为她做了一件驼绒旗袍,她一想到即将离开这个家,离开武汉,心中便是十分的不舍。

      在前往上海的前一天,她向父母坦白:“爸,妈,我明天要去上海。”

      “你去上海做什么?”

      李文宜怕父母为她担心,不敢说到上海去干革命,是在党中央工作,只好说:“我是到上海去学画画的。”

      父亲听了很高兴,还说,“唐朝有个大画家名李思训,你就改名李之训吧!希望你将来也像李思训一样,成为一名画家。”

      母亲听说她要去上海,依依难舍,含着泪水摸出两块光洋给她,说:“去了好,在湖北我们要为你提心吊胆,生怕反动派来抓你。”

      这两块光洋代表母亲的爱,李文宜一直放在贴身内衣袋里,后来她在莫斯科学习的时候,也不时拿出来摸摸。世界上,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呢。

      临行的那天晚上李文宜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能够在父母身边尽孝。

      三

      1927年11月4日,李文宜随同罗亦农上了长江江轮,从此离开了武汉的政治生活,也离开了武昌温暖的家,她带走了常穿的几件旗袍,还有他送的留声机与唱片以及湘绣,他送的簪子她也收好放起来。

      她看着轮船行驶,离开岸边,看着武汉远离自己的视线,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里,离开武汉,瞒着家人前往上海干革命。难免心中悲伤,却又不后悔,而是义无反顾。罗亦农此刻能够理解她的心情,感同身受。

      他们在甲板上散步时,罗亦农又对李文宜谈起他回国后的情况,因为她说她还不了解他。

      党中央组织局的机关,因党的工作转人地下,机关必须“家庭”化,他们需要假扮夫妻,所以早在轮船上的时候,李文宜就对他说:“我决不管家,也不会干家务活。”

      罗亦农笑着说:“好,只请你为我当保镖的好吗?”

      顺水船航行较快,三天之后到了上海,于罗亦农而言,这是他第二次到这里。

      “哲时,哲时……”罗亦农叫醒了靠在他肩膀上睡着的李文宜,李文宜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直起身子,他说:“我们到了。”听见到了李文宜瞬间就清醒了,拎着箱子准备下船,虽然还有些困但是可以忍住。

      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晚,码头边的人很多,处处拥挤,他们俩拎着箱子从人群中好不容易才挤了出来。

      李文宜走的急还一不小心撞上了走在前面突然停下来的罗亦农,把她吓一机灵,罗亦农揉了揉她的脑袋,“没事吧?”李文宜摇了摇头说没事没事。

      “走吧。”他一手拎着箱子,一手拉着她的手,生怕她跟丢。

      暮色已深,他们先住进跑马厅附近的新汇中大旅馆,后来李强来迎接他们到他家暂住,不几天他又为他们找好了住处,在新闸路新闸里28号。

      原先本已租好了一处房屋,在哈同路哈同里,由于她这个伪装的主妇一时还不适应上海的复杂情况,往往忘记关上大门。某日,有一位山东来向中央汇报工作的同志暂住在西厢房,他的小提箱被小偷偷走了,其中有党的文件。如果他去报案定有危险,只好立刻另找房屋赶快搬家,所以又搬到新闸里来。

      两个人坐着黄包车来到新的住处,罗亦农语重心长的同她讲:“李哲时同志,以后可不要再忘记关门了。”他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他,而是希望她能够有所成长。

      “我会注意的。”李文宜谨记着他的话,也回自己的粗心大意而感到自责与愧疚。

      罗亦农派了秘书处的何家兴和妻子贺稚华,还有一个抱在怀中的小女儿和奶妈来住在楼下,由他们管家,因为李文宜同他说过,她不负责管家。

      这是一橦两楼两底的住宅,正房两间是罗亦农住和开会用,李文宜住在楼上的亭子间,另一个亭子间放东西。

      李文宜将几幅湘绣挂在墙上,还有一本画册放入抽屉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

      四

      来上海已经有一些时日了,罗亦农发现李文宜好像都没怎么出去过,他就问她:“哲时,你一直待在机关,怎么也不见你出去走走?”

      李文宜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说:“我不懂上海话,人生地不熟,不敢出外活动。”

      他忍不住说她:“真是个阿木林。”

      李文宜没听懂:“啊?阿木林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傻瓜哲时。”罗亦农轻轻的敲了敲她的脑袋。

      然后他又继续说回正事:“对了,我向宣传部借了一些革命理论书籍,给你看看。”

      这哪里是一些,好几十本的书籍陈列在李文宜面前,求知若渴的她见了心里十分欣喜。

      他写文章时,要她坐在书桌旁阅读。

      他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她的理论知识增强了许多,她在慢慢的进步,慢慢的成长,跟随着他的脚步。

      他说:“我写文章你就坐在这里看书,要把这些都看完。”

      他说:“我们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坐在一边旁听。”

      因而李文宜的“听觉”逐渐提高了,觉得□□同志们的发言,不管对讨论的问题意见如何不同,总是分析深刻,说服力强,发言的分量重,她收获颇多。

      说起罗亦农在武汉买的花种子,来到上海之后,他就把花种下来了,细心的照料,等着它生根发芽,蓝绣球花发芽的很快,迅速的生长,等到来年开春,便会开花。

      因为她喜欢花,所以他就亲自为她种一盆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