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假期 ...
-
郑凡弥度过了一个极为充实的暑假。
七月份给邻居家小升初的小孩当家教,赚了点零花钱。周末通常去县图书馆看书写作业。有时候也会跟室友们一起玩,拿郑家明的会员卡在金典KTV开了最豪华的大包房,痛痛快快唱一下午的歌。
604四人组里,易嘉心和孟小蕾选了理科,大概率是留在原班级。林斯慧本来就是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来的,选了艺术班,目标是美院。
孟小蕾说学校给他们这届开了个特例,搞了个优创班,即理科重点班,俗称零班,只有年段前五十的学生有资格进。一旦有谁考试掉出年榜五十名,直接被剔除资格回到普通班,很残忍的制度。
汪屹山和周昇是年榜前五十名的常客,进零班是板上钉钉的事。
易嘉心问她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孟小蕾说是林炜鑫讲的。他姑父是一中教研组的组长,带了一届又一届的高三生。
“你什么时候跟林炜鑫这么熟了?”
“这个嘛……我跟他住一个小区,嘿嘿。”
易嘉心放下话筒,包间里只剩《因为爱情》的伴奏,“不过说真的,林炜鑫除了黑了点,身高长相成绩性格也都还行呢。你俩住一个小区,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什么。”
孟小蕾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易嘉心,你少看点狗血言情小说吧!”
“我可没有开玩笑哦,考虑下呗。”
也许易嘉心的这句无心的玩笑话真的成为了一个导火线,以至于后来郑凡弥再看到孟小蕾和林炜鑫同框的画面时,总觉得带了那么点粉红色的滤镜。
八月酷暑,气温不断攀升。小区楼底下的绿植被烤得直冒烟,打开阳台水龙头,出来的水也是滚烫的。
知了在枝头不眠不休鸣叫,尾音绵长沙哑,不断循环,像是要把这幕深夏歌颂成永恒。空调间里窗影浮动,日光轮转,被窝涨成了一床金色的汪洋。
郑家明早上去了趟苗木市场,回来一身的汗,脱了鞋就往浴室里冲。冲完凉就穿了件花色沙滩裤,瘫在沙发上不动了。
郑凡弥睡了个舒服的午觉,起来去冰箱开了听芬达,碳酸气泡“刺啦——”响,然后她听到了郑家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弥弥,天气这么热,要不我们去昆明玩吧。”
在此之前,郑凡弥从未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她对昆明的所有见知全部来源于课本和文学书籍。只知道昆明是云南的省会,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很发达。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常年如春,所以别名“春城”。
“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这是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
平海县没有自己的机场,坐飞机要先坐车去市里。一家三口提着大包小包打车去了市区,郑凡弥全程被张丽丽牵着手,对机场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这是她头一回坐飞机,并不是什么非常好的体验。她有点晕机,大半时间都在睡觉,没有心思欣赏机窗外的云海,更没有胃口品尝空姐送来的点心蛋糕,只喝了一小杯橙汁。
航班降落长水机场,走出机舱的瞬间,郑凡弥跟迎面吹来的风撞了个满怀。
好凉快啊,像是体育课后从小卖部的冰柜里取出来的冰棍一样清爽解渴。
应该是刚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充盈着潮湿水汽,是青草味的,一点微涩的清香。
这趟昆明之旅全凭郑家明的一时冲动,没有人提前做攻略,也没有选择跟团,除了行李和钱包只有从机场服务台顺来的旅游手册。
好在载他们的出租车师傅是个热心肠,一听是第一次来旅游的,马上推荐了几个当地人认可的游玩去处,又送他们去了一家卫生环境和价格都亲民的旅店入住。
昆明的天气真的太舒服了。这里的天很蓝,云层很低,让人有种触手既得的错觉。
入眼是浓郁的绿色,有种鲜活的生命律动感。
短暂的休整后,一家人出门按照司机师傅的推荐去吃了顿地道的过桥米线。漂亮的奶白色汤底是猪骨鸡鸭经过了八个小时的精心熬煮形成的,上面浮着一层薄薄的鸡油。七八种配料整整齐齐码在白瓷小碗,翘首等待食客的品尝。
滚烫的汤汁把米线和食材陆续加热,锁住了最鲜美的口感。郑凡弥把汤都喝到了见底,终于算是体会过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美味。
斗南花市太远,他们就近去了市区的另一个花市。缤纷艳丽的色彩叫人眼花缭乱,每人都都像是迷路的蝴蝶,一头扎进这名为鲜花的海洋。
没想到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大把鲜嫩水灵的花,郑凡弥对比了一下家附近的花店的价格,不由地张大了嘴巴。如果她从这里进货然后去摆地摊,应该也能挣上不少钱吧。
张丽丽花了五块钱买了三个鲜花编织的花环,请摊主帮他们一家三口拍照。拍完照,摊主又送了郑凡弥一只可爱的向日葵。
这里的游客每个人都捧着鲜花,像是怀抱了一整个浪漫宇宙。郑凡弥拍了很多照片,隔着镜头也能感触到那种热烈盛开的灵魂共振。
晚上去逛老街,吃了豆花米线,玫瑰鲜花饼和乳扇,郑凡弥在一家其貌不扬的古玩店淘到了有趣的玩意,在设计构造新奇的对月楼下拍照。
第二天去滇池,因为时间不对并没有碰上红嘴鸥群,一人租一辆自行车沿着视野开阔的公路骑行。郑凡弥在那丢了一只帽子,怎么也找不回,也就随它去了。
骑车累了就去坐缆车,在上空不仅能饱览滇池的全貌,还能望见整座城市的烟火气。滇池比西湖大很多倍,郑凡弥认为它更应该被称为“海”,它的气味也和大海很像,带了点腥气。
中午吃的野生菌火锅。因为吃菌子见小人的游客太多,老板特地拿了计时器,说是锅开了才能吃。
慢熬的汤底浓郁鲜美,菌子入口嫩滑,回味悠长。郑凡弥平日里不怎么吃菌类,来了这都吃得停不下筷子。
第三天,他们坐车去了大理。还是没做攻略,探险一般随处游玩。郑凡弥在猫的天空之城买了很多明信片,拆了三张分别寄给她的三位室友。洱海没有想象中漂亮,古镇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后面还打算去丽江的,但因为郑家明要回去谈生意,没来得及好好玩赏就要返程了。郑凡弥遗憾地错过了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与见面的机会,张丽丽说等下次放假再带她来玩。
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整理行李,而是把相机里的照片全都导出来存进电脑。
郑凡弥挑了很多漂亮的风景照上传至空间相册,那几天的空间访客很多,评论点赞消息也多到看不过来。在无数个头像列表里,她还是眼尖地看到了汪屹山的账号。
他在她的图片下评论:云南好玩吗?
她回复说好玩,然后点开了音乐播放软件听歌,把手机放一边打算收拾下行李。
再看到汪屹山的消息是半小时后,他戳了郑凡弥的对话框私聊,问她都去了那些地方。
郑凡弥说去看了昆明的滇池石林和大理的古镇洱海,因为爸爸有事要回来,没来得及去丽江看雪山。
雪山诶,她还没见过那种积得厚厚的雪,像仙侠小说里写到的仙境。
好遗憾。
汪屹山说他也没去过,又说想去哈尔滨看冰雪大世界。
哈尔冰太冷了,郑凡弥不喜欢,也不知道怎么回。不知怎么的,想起之前微博上看到的新闻,说起了周杰伦下个月在新加坡F1赛道开演唱会的事。
“他好厉害,之前还没有哪一位华语歌手在那开过演唱会。”
于是汪屹山问她有没有听周杰伦去年十一月发行的那张专辑,名字叫《惊叹号!》。郑凡弥听是听了,但是欣赏不来这种重金属摇滚风格,说不上喜欢。
可她清楚的知道这个问题自己不能如实回答,于是她撒了谎,说那张专辑的曲风很有意思,她很喜欢。
对话的最后,汪屹山说,“郑凡弥,我们好歹做过同桌,应该算是朋友吧?”
黄色小柴犬的头像不断跳动,“下周三我过生日,想邀请你来参加,你愿意吗?”
郑凡弥落在手机屏幕上的手指顿住,切出去翻看日历,悄悄把那个日期记下。
8月22日,狮子座的最后一天。
巧合的是耳机里的歌刚好切换到了下一首,是曾轶可的《狮子座》。这张专辑收录的歌郑凡弥都很喜欢,特地下到了iPod里听,单曲循环最多遍的也是这首《狮子座》。
而她喜欢的男孩生于八月下旬,星座是狮子。
年少无知的非主流时代,他们信奉星座为真理。郑凡弥生在5月,星座是金牛,性格保守慢热,抗拒变动。
固执也被动,实在算不上好。
星座书上说,金牛座和狮子座一点也不搭,是不协和音,即便在一起也不会长久。
可问题是,如果不是她主动提起,汪屹山会明白她的心意吗?
答案是否认的,假设的前提也永远不会成立。
只因为她是一只固执的金牛。
周末,郑凡弥带着七月做家教赚的钱和高一存下来的一些零花钱去了启星北路的大厦,立在十字路口最显目的那栋大楼是那时候平海县唯一的综合商厦。
饰品钟表的卖场在二楼,她绕了一圈才找到卡西欧的专柜。款式是早就在杂志上看到过的新款,黑色腕带,粗犷的表盘,她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适合汪屹山。
生日前一天下午,汪屹山发来消息,是晚上大家一起吃饭的地址,一家开了蛮多年的排档,老板是郑家明的发小,郑凡弥喊他阿林叔叔。
去的路上郑凡弥有些犹豫了,因为作为礼物的那只手表价格并不便宜,她怕汪屹山不肯收,在想要不要临时再去哪里看看,挑点价位更合适的礼物。
可是汪屹山说他已经到了,她不愿意让人等太久,只能抱着那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去了。
到门口的时候刚好碰上排档老板,阿林叫住了郑凡弥,问她怎么一个人过来,没有跟爸妈一起。
“叔叔,我同学今天生日,我是来给他过生日的。”
“这样啊。你同学订的哪个包间,我让人多送点饮料过去,不收钱。”
“302,谢谢阿林叔叔。”
“去吧,玩得开心。”
郑凡弥进包间的时候,位置已经坐得差不多了,十来个人,大多是高一的同学。汪屹山的人缘很好,大家都喜欢跟他玩,这种社交能力总是叫人羡慕。
位置靠门的林炜鑫最先看到她的,站起来喊她,叫她往里边的位置坐。
“郑凡弥,你好慢啊。来来来,女孩子都坐里边。这里是上菜的位置,给我坐就行。”
汪屹山正在跟人说话,听到声音也抬头往郑凡弥的位置看过去,随后笑着走来迎接,“我还以为你找不到路,刚想问你到哪里了。”
郑凡弥把怀里的礼盒递出去,目光闪烁,耳朵又开始红了,“生日快乐,汪屹山。”
“谢谢你能来,郑凡弥。”
礼物原本是被放到另一变的沙发上的,林炜鑫和几个男孩子起哄非要汪屹山现场拆。汪屹山表情有些无奈,询问郑凡弥是否介意。
她摇了摇头,“没关系,你拆吧。”
最先露出来的是卡西欧的logo,围在那一圈的男生都同时发出了惊呼,林炜鑫回头看郑凡弥,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卡西欧新款诶,郑凡弥,你好有钱啊。”
郑凡弥连忙挥手,想解释点什么,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汪屹山拆了礼物纸的包装,只在看清盒子上的logo的第一时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之后就没有再继续拆下去了。
他把礼物小心地放回沙发上,和他的背包一起,笑容爽朗,“郑凡弥,谢谢你的礼物,我很喜欢。”
“你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