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三春花事终难负 ...

  •   蛰一过,春寒加剧。淅淅沥沥又下了四五日的雨,前些日子才晴开。阳和已动,大地春回,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暖莺多语,花明草尽长。
      早就盼着花朝节这日,明婆起早就做好了三个二撞漆木提匣的糕点,天不亮杏儿和苏瑶就租了辆驴车往城郊行去。这是苏瑶的主意,本来明婆说在集市上找个地方出摊,但苏瑶觉得今日文人雅士公子姐儿都往郊外游玩去了,趁着雅兴,这些雅致的果儿也好买些。
      城郊虽大,但二月里景致好的就那么几处,适合宴游的更是寥寥,苏瑶选定一处杨柳堤下了车,和杏儿从车内搬出小凳小桌,旁边早有茶水铺子和卖花摊子支起了。
      旁边卖花摊子的老板见二人在此地停车,喊道:“小娘子,这踏青诗会还要往里走走。”
      “多谢阿嬷提醒,不过我们是来这支摊子卖糕点的,打算就在这旁边摆上,不烦扰阿嬷吧。”苏瑶将提盒放在桌上,拿出一份糕点递给阿婆。
      “诶不不不,你们拿出来卖的怎么还能送人呢!”阿婆将纸包往苏瑶怀里推,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眼,了然地笑笑,“一看你们的样子就是富贵人家的姐儿,咋想到的出来摆摊?小桌子小板凳能成什么摊?像我们走街串巷的都是挑个担子,见哪块生意好了,地上一撂就是开张。要么就是像集市里那样的,都是有个固定的坐儿,再不然就是推个车。还有你们那糕点,哎呦,就这么小小的几个提匣,根本卖不了几个钱儿。小娘子别嫌我说话不中听,你们娇贵着呢,做不好这买卖,还是回家绣花儿去吧。”
      阿婆坐在柳树根上,一身灰色粗布短袄,旁边立着一根扁担,身前是两个箩筐,一半用浸湿的纱布盖着,一半漏出几朵花枝。因为一路挑着担子出城,阿婆脸颊通红,一只手解下头上的裹巾捏在手里擦着汗,另一只手指着苏瑶带来的小木桌子。
      苏瑶被这一通话说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原本以为绝妙的巧思实则漏洞百出,站在原地呆愣许久,杏儿护短,气鼓鼓地瞪了阿婆一眼,揪着苏瑶的袖子把苏瑶按在凳子上。
      “姐儿别听她的,咱们糕点好看好吃,肯定卖的好。”杏儿凑在苏瑶耳边义愤填膺道。
      苏瑶拉住杏儿的手,摇摇头“确实是我想的简单了,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阿婆说得虽不中听却在理。”苏瑶站起来,向阿婆行礼道谢。
      山间薄雾渐渐散去,官道上隐隐有车马声传来,旁边阿婆起身以待。车马近了人,赶车的小厮勒马停下,向卖花阿婆问了路又驾车远去。阿婆并不丧气,继续向往来的行人吆喝,小半个时辰,一箩筐的鲜花都卖出了。
      苏瑶坐立不安却迟迟做不出吆喝之举,杏儿倒是不在意,但在一众的阿叔阿婆中细弱的声音并不讨好。
      旁边茶水摊的阿叔也在后头坐着,悠悠地给火炉打着扇,苏瑶奇道:“阿叔,今日不都是来这烹茶吟诗的吗?在这煮茶与谁尝?”
      “品茶赏花的都是公子姐儿,那些赶车服侍的小厮丫鬟可喝不着茶,瞧着,等开始了,他们就出来躲闲了。”卖茶的阿叔颇有些瞧不上苏瑶的意思,斜睨了一眼,摇着扇子随口答。
      苏瑶也不恼,兴冲冲地唤回杏儿,“杏儿,我知晓了,咱们卖糕要找对人,走,去筵席上。”
      曲水流觞,淑女君子列坐其次,坐中有雅士提议行飞花令,便以“杏”为题,以流杯为号,在谁身前便谁吟诗。
      苏瑶近时,正行至三人,对吟: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吟完,将杯中酒饮尽,旁立的侍者再拿杯添酒,将杯置于轻巧的木盘之上,顺流而下,至着青衫的公子身前,小厮将木盘捞起,青衫公子起身接过酒杯,开口道:手拈青杏子,不忍打鸳鸯。语气飘然却不显轻浮,大袖随他做的敲打之姿扬起,尽显魏晋风流。
      席间女子都悄然红了脸颊,尤以身旁杏色衫子的女郎为甚,目光灼灼地看向站着的公子,苏瑶站在席末都能瞧见她通红的耳廓。
      第五轮的酒杯已入水,飘荡到杏衫女子桌前,女子的脸色骤然变白继而涨得通红。
      苏瑶略略思索,接过杏儿手中的一个漆木提匣,走到女子的身旁,将糕点拿出摆在桌上,借着低头的动作轻声提醒“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女子撇了一眼苏瑶,但还是依言答道。
      杏儿见状,跟着将糕点摆至其余人桌上。见事了,苏瑶悄悄离开席上,侧立在旁。
      那女子见了,借故离开来寻苏瑶。二人转入林中,杏色衣裙的女子率先开口:“你为什么要帮我?”语气困惑也有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傲慢。
      “没什么意图,只是见到不想小娘子在心上人面前落了面子。”苏瑶斟酌着女子的性格,想着这般的女子应当是会磊落承认女儿心思的。
      果然,那女子先是诧异继而点头道“这你也能看出来?你倒是心细。我叫黎沁,你呢?”
      见女子并不讨厌,苏瑶愉快地与她交换姓名,交谈中知晓了黎沁虽是官宦之女,却于诗书一道全然不通,今日前来赏花会也是为了那位青衣公子。
      一番闲聊后,两人渐渐熟络起来,苏瑶也有意将话题引到那盒糕点上,在黎沁赞叹苏瑶的才学之时,苏瑶终于开口提及“是因我那丫环名唤杏儿,在诗中看见总会多留意一会儿。方才在对面摆糕点的就是。”
      “那么多糕点都是你们带来的?”黎沁惊诧。
      “是家中的嬷嬷做的,手艺甚好,打算开家糕点铺子,今日来摆摊试试会不会有人喜欢。”苏瑶解释道。
      “我瞧着甚是精巧,也与今日赏花会相合,待会儿我去帮你打探打探口风,估计今日席上不少姊妹都喜欢。”黎沁利落地决定,又想拉着苏瑶回宴席,“瑶姐儿,你也与我一同参会吧,我一人也怪冷清的。”苏瑶欣然应允。
      回到席上,众人已结束传令,三三两两围坐一堆正烹茶赏花,手中捏着的正是杏儿摆的糕点。坐下不久,就有一位粉衣女子领着丫环过来,侍女手中拿着一个竹雕的签筒,装着花名签子。
      黎沁接过签筒摇了摇,抽出一根,签上画着桃花,上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黎沁兀倏地将签字收进袖中,待司签人走远了才缓缓拿出花签细看。
      苏瑶凑过脑袋,看到题字,倚着黎沁笑开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可是好签,阿沁可要收好了。”饶是黎沁这样坦直的人也闹了个大红脸,转而问苏瑶抽的何签。
      苏瑶将花签翻转过来,刻字曰: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于幽静之处,不惹注意却暗自发香,瑶瑶,这签真准,如你一样的女子当得第一流!”黎沁对这签意甚是笃信。
      “若是准,那我先是要恭喜你的喜事将近了?”苏瑶向黎沁挤眉弄眼道。“八字没一撇的事儿,还不知他意下如何,也还要过了爹娘的眼。”黎沁垂头喃喃。
      “我瞧着倒是有戏,你都不知,那酒杯飘到你身前时,那位公子比阿沁还要紧张几分呢。还有回来时,那公子悄悄瞧了你好几回,都让我看见了。”苏瑶和黎沁耳语道。“若是真的,那我知晓该怎么做了。”黎沁笑了,胸有成竹。
      一堆女子围坐着烹茶吃糕点,围绕着签问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突然有人开口问道:“我早就想说了,这糕点是哪位姐儿带来的?怪好吃呢。”聊到此处众人又赞起糕点来,气氛正热,黎沁将苏瑶轻推出去:“喏,掌柜的在此。”
      苏瑶只说是鼓楼大街上的一家糕点铺,叫酣味斋,还未正式开业,因为是掌柜,所以才有这些鲜品。贵女们都很喜欢这样新奇好看又好吃的糕点,和苏瑶约了等开张一定捧场。
      黎沁还想邀苏瑶待会儿捕蝶去,结束后一同坐马车回城,又听苏瑶说城里今日有祝神庙会,便也改了主意,提前回城。
      苏瑶整理提匣之时,黎沁去找了那位公子,两人立于柳树下话聊,身后是满山杜鹃,黎沁说了什么,青衣公子笑着点头,潺潺溪水绕过他们脚下,万籁俱寂,此刻千金。
      花神庙前一条街,挂满花灯,风一吹,满街的花灯摇晃,如花神降临人间。黎沁掀开帷裳,让驾车的小厮在街口停车,杏儿从车辕上跳下,扶着苏瑶和黎沁下了马车。三人缓步向花神庙走去。
      花神庙前果农花贩们在门口供奉水果鲜花以祝花神诞辰。几家摊子卖的绒花、通草花和绢花,总十二样式,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花、荷花、玉簪花、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花、水仙花,代表着十二花神。
      绢花因着价格便宜样式鲜艳摊子前围了不少人,黎沁梳妆台上有不少绢花,样式布料都是上乘,倒是绒花和通草花见的少,拉着苏瑶去看。
      绒线能做的花样不多,梅花、杏花、桃花,黎沁各买了两支,同苏瑶分了花,又来到卖通草花的摊铺前。
      店主是个很年轻的小娘子,正是花信之年,通草花制作复杂价钱也高些,摊铺有些冷落,见苏瑶二人兴趣盎然,向她们细细介绍起来。通草花并不是通草开的花,而是用通草花的内茎晒干截断重新塑成花形的,菊花、荼蘼花、山茶花、水仙的样式较多,可以保存许久不消其色。店主只说制作十分繁复,量也不多,因着是供奉花神才带出来,故而价钱十分昂贵。
      黎沁看得十分喜欢,可惜囊中羞涩,比着菊花和山茶难以抉择,苏瑶将粉色山茶插在黎沁发间,又拿过黎沁手上的菊花和山茶花交给店主让店主包起来。“就当这是我送给阿沁的见面礼了,莫要嫌弃寒酸,左右我也拿不出更值钱的东西了。”苏瑶开顽笑道。
      “这已经很贵重了,一朵就好,多了也是浪掷。”黎沁不肯再收,让店主别包了。“不及阿沁给我介绍的顾主贵重。”两人相视一笑,最后一层隔阂也随之消去。
      天色已暗,庙会也逛的差不多了,二人便在街口告别,各自回家去了。
      回到小院,苏瑶同明婆商议了一下开糕点铺子的想法,三人都觉得可行,于是又交代明婆明日去聘个可靠的伴当。苏瑶和杏儿则是去鼓楼大街寻个合适的店铺地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